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分数线表示什么小学数学形式,分数线表示什么小学数学形式的

tamoadmin 2024-07-04 人已围观

简介1.小学数学知识点2.分数的初步认识3.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课件三篇4.吴正宪分数的意义5.0/7,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叫做什么分数?是真分数吗?这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及概念:分数》,是 考 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基础知识及概念:分数 什么叫分数? 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是表示这样几

1.小学数学知识点

2.分数的初步认识

3.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课件三篇

4.吴正宪分数的意义

5.0/7,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叫做什么分数?是真分数吗?

分数线表示什么小学数学形式,分数线表示什么小学数学形式的

这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基础知识及概念:分数》,是 考 网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基础知识及概念:分数

什么叫分数?

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是表示这样几份的数。把1平均分成分母份,表示这样的分子份。

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把它当做除法来看,用分子除以分母,相反乘法也可以改为用分数表示。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表示具体数时可带单位名称。

(2)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而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百分数不可以约分,而分数一般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3)任何一个百分数都可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而分母是100的分数并不都具有百分数的意义。

(4)应用范围的不同,百分数在生产和生活中,常用于调查、统计、分析和比较,而分数常常在计算、测量中的不到整数结果时使用。

性质

1 →分子 -→分数线 2→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写作:1/2

分数中间的一条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读作几分之几。

分数可以表述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其中,1 分子等于被除数,- 分数线等于除号,2 分母等于除数,而0.5 分数值则等于商。 

分数还可以表述为一个比,例如;二分之一等于1比2,其中1分子等于前项,一 分数线等于比号,2分母等于后项,而0.5分数值则等于比值。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零的数,所得到的分数与原分数的 大小相等。a/b=a×k/b×k=a÷n/b÷n(b、k、n不等于零)

分数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百分数

或分成正分数和负分数。但在数学界中一般只认同真分数和假分数这两种说法。

小学数学知识点

问题一:请问分数的概念是什么? b/a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定义:

把单位1或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伐,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把分母平均分成分子份,表示这样的1份。

1 →分子

― →分数线

2 →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写作:

1

2

分数中间的一条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

读作几分之几。

分数可以表述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其中,1 分子等于被除数,― 分数线等于除号,2 分母等于除数,而0.5 分数值则等于商。

分数的分母可以是1,不可以是0。它只是数的一种表现形式,2/1=2

问题二:分数与分数相除的概念是什么 等于乘另一个分数的倒数

问题三:分数是什么概念?是倍数的概念吗? 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事件所有事件的比例。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把它当做除法来看,用分子除以分母(因0在除法不能做除数,所以分母不能为0),相反除法也可以改为用分数表示。

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倍比关系,不能带单位名称;分数既可以表示具体的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表示具体数时可带单位名称。

例子:能说7/10米,也能说1米的70%,但不能说70%米。

(2)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而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是除0以外的整数;百分数不可以约分,而分数一般通过约分化成最简分数。

问题四:分数的含义是什么 分数的含义有:

1、分数(数学术语)

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事件与所有事件的比例。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2、学校里学生考试的成绩或者其他情况下的考试成绩。

3、比赛等评定胜负时所记的分儿的数字 。

问题五:请问分数的概念是什么? b/a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定义:

把单位1或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伐,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分子表示取了其中的几份。把分母平均分成分子份,表示这样的1份。

1 →分子

― →分数线

2 →分母

读作:二分之一

写作:

1

2

分数中间的一条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上面的数叫做分子,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

读作几分之几。

分数可以表述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其中,1 分子等于被除数,― 分数线等于除号,2 分母等于除数,而0.5 分数值则等于商。

分数的分母可以是1,不可以是0。它只是数的一种表现形式,2/1=2

问题六:整数和分数的概念是什么? 整数就是像-3,-2,-1,0,1,2,3,10等这样的数。

整数的全体构成整数集,整数集是一个数环。在整数系中,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1、-2、-3、…、-n、…(n为非零自然数)为负整数。则正整数、零与负整数构成整数系。整数不包括小数、分数。

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事件与所有事件的比例。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分数

希望对你有帮助

问题七:分数的概念是什么? 跟数字一个概念

问题八:什么叫分数? 在小学数学中,分数是这样定义的: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如: 1/3、2/5、7/9等。

分数的初步认识

 1、什么是图形的周长?

 围成一个图形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2、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他们的面积。

 3、加法各部分的关系: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4、减法各部分的关系:

 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5、乘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6、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7、角

 (1)什么是角?

 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2)什么是角的顶点?

 围成角的端点叫顶点。

 (3)什么是角的边?

 围成角的射线叫角的边。

 (4)什么是直角?

 度数为90°的角是直角。

 (5)什么是平角?

 角的两条边成一条直线,这样的角叫平角。

 (6)什么是锐角?

 小于90°的角是锐角。

 (7)什么是钝角?

 大于90°而小于180°的角是钝角。

 (8)什么是周角?

 一条射线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所成的角叫周角,一个周角等于360°.

 8、(1)什么是互相垂直?什么是垂线?什么是垂足?

 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

 (2)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从直线外一点向一条直线引垂线,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叫做这点到直线的距离。

 9、三角形

 (1)什么是三角形?

 有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2)什么是三角形的边?

 围成三角形的每条线段叫三角形的边。

 (3)什么是三角形的顶点?

 每两条线段的交点叫三角形的顶点。

 (4)什么是锐角三角形?

 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锐角三角形。

 (5)什么是直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直角三角形。

 (6)什么是钝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钝角三角形。

 (7)什么是等腰三角形?

 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8)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腰?

 有等腰三角形里,相等的两个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腰。

 (9)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两腰的交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顶点。

 (10)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

 在等腰三角形中,与其它两边不相等的边叫做等腰三角形的底。

 (1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底边上两个相等的角叫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12)什么是等边三角形?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13)什么是三角形的高?什么叫三角形的底?

 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引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个顶点的对边叫三角形的底。

 (14)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10、四边形

 (1)什么是四边形?

 有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四边形。

 (2)什么是平等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3)什么是平行四边形的高?

 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四边形的高。

 (4)什么是梯形?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5)什么是梯形的底?

 在梯形里互相平等的一组边叫梯形的底(通常较短的底叫上底,较长的底叫下底)。

 (6)什么是梯形的腰?

 在梯形里,不平等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

 (7)什么是梯形的高?

 从上底的一点往下底引一条垂线,这个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8)什么是等腰梯形?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11、什么是自然数?

 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0、1、2、3、4、5、6、7、8、9、10……是自然数(自然数都是整数)。

 12、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时,看被省略的尾数位上的数是几,如果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舍去,如果是5或者比5大,去掉尾数后,要在它的前一位加1。这种求近似数的方法,叫做四舍五入法。

 13、加法意义和运算定律

 (1)什么是加法?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2)什么是加数?

 相加的两个数叫加数。

 (3)什么是和?

 加数相加的结果叫和。

 (4)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后,它的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14、什么是减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15、什么是被减数?什么是减数?什么叫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被减数,减去的已知数叫减数,所求的未知数叫差。

 16、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加数

 17、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18、乘法

 (1)什么是乘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乘法。

 (2)什么是因数?

 相乘的两个数叫因数。

 (3)什么是积?

 因数相乘所得的数叫积。

 (4)什么是乘法交换律?

 两个因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交换律。

 (5)什么是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这叫乘法结合律。

 19、除法

 (1)什么是除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的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除法。

 (2)什么是被除数?

 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被除数。

 (3)什么是除数?

 在除法中,已知的一个因数叫除数。

 (4)什么是商?

 在除法中,求出的未知因数叫商。

 20、乘法各部分的关系:

 积=因数×因数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1、(1)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2)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22、什么是名数?

 通常量得的数和单位名称合起来的数叫名数。

 23、什么是单名数?

 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单名数。

 24、什么是复名数?

 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名称的数叫复名数。

 25、什么是小数?

 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整数个位的右面,用圆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

 26、什么是小数的基本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大小不变,这叫小数的`基本性质。

 27、什么是有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有限小数。

 28、什么是无限小数?

 小数部分的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无限小数。

 29、什么是循环节?

 一个循环小数的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叫做这个数的循环节。

 30、什么是纯循环小数?

 循环节从小数第一位开始的叫纯循环小数。

 31、什么是混循环小数?

 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32、什么是四则运算?

 我们把学过的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

 33、什么是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4、什么是解方程?

 求方程解的过程叫解方程。

 35、什么是倍数?什么叫约数?

 如果a能被b整除,a就是b的倍数,b就叫a的约数(或a的因数)。

 36、什么样的数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

 37、什么是偶数?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偶数。

 38、什么是奇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奇数。

 39、什么样的数能被5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能被5整除。

 40、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41、什么是质数(或素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质数。

 42、什么是合数?

 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合数。

 43、什么是质因数?

 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44、什么是分解质因数?

 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

 45、什么是公约数?什么叫公约数?

 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公约数。其中的一个叫公约数。

 46、什么是互质数?

 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

 47、什么是公倍数?什么是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48、分数

 (1)什么是分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分数。

 (2)什么是分数线?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分数线。

 (3)什么是分母?

 分数线下面的部分叫分母。

 (4)什么是分子?

 分数线上面的部分叫分子。

 (5)什么是分数单位?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叫分数单位。

 49、怎么比较分数大小?

 (1)分母相同的两个分数,分子大的分数比较大。

 (2)分子相同的两个分数,分母小的分子比较大。

 (3)什么是真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

 (4)什么是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5)什么是带分数?

 由整分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带分数。

 (6)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大小不变,这就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7)什么是约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数叫做约分。

 (8)什么是最简分数?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最简分数。

 50、比

 (1)什么是比?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2)什么是比的前项?

 比号前面的数叫比的前项。

 (3)什么是比的后项?

 比号后面的数叫比的后项。

 (4)什么是比值?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比值。

 (5)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比的基本性质。

 51、长方体和正方体

 (1)什么是棱?

 两个面相交的边叫棱。

 (2)什么是顶点?

 三条棱相交的点叫顶点。

 (3)什么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长方体的长、宽、高。

 (4)什么是正方体(立方体)?

 长宽高都相等的长方体叫正方体(或立方体)。

 (5)什么是长方体的表面积?

 长方体六个面的总面积叫长方体的表面积。

 (6)什么是物体体积?

 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52、圆

 (1)什么是圆心?

 圆中心的点叫圆心。

 (2)什么是半径?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半径。

 (3)什么是直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

 (4)什么是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叫圆的周长。

 (5)什么是圆周率?

 我们把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圆周率。

 (6)什么是圆的面积?

 圆所围平面的大小叫圆的面积。

 (7)什么是扇形?

 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两端的两条半径所围成的图形叫扇形。

 (8)什么是弧?

 在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弧。

 (9)什么是圆心角?

 顶点在圆心上的角叫圆心角。

 (10)什么是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就是对称图形。

 53、什么是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数叫百分数,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54、比例

 (1)什么是比例?

 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

 (2)什么是比例的项?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比例的项。

 (3)什么是比例外项?

 两端的两项叫比例外项。

 (4)什么是比例内项?

 中间的两项叫比例内项。

 (5)什么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6)什么是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解比例。

 (7)什么是正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的量,一种变化,另一种量也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叫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正比例关系。

 (8)什么是反比例关系?

 两种相关的量,一种变化,另一种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叫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成反比例关系。

 55、圆柱

 (1)什么是圆柱底面?

 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圆柱的底面。

 (2)什么是圆柱的侧面?

 圆柱的曲面叫圆柱的侧面。

 (3)什么是圆柱的高?

 圆柱两个底面的距离叫圆柱的高。

  学习数学的方法

 背诵概念和公式

 有很多同学对概念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对概念的特殊情况重视不够。背诵不是对概念和公式一味的死记硬背,要与实际题目的联系。这样就才能很好的将学到的知识点与解题联系起来。

 多看例题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看例题,细心的同学会发现,老师在讲解基础内容之后,总是给我们补充一些课外例题或者习题,我们学的概念、定理,一般较抽象,要把它们具体化,就需要把它们运用在题目中,我们可以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将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具体化,使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透彻。

  数学什么叫和什么叫差

 差是数学运算的一种,特指两个数的减法的结果。和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同属性的事物相加所获得的新事物,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两个数相加所得的结果。和的产生:加数+加数=和。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课件三篇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在对熟悉的生活事例和直观图形、实物的探讨和研究中初步认识几分之一,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会读会写几分之一,并能借助图形明确几分之一的含义。

2 、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数学思考与语言表达能力。

4 、在动手操作、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勇于和自主学习的精神,使之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

分数概念的初步构建,认识几分之一。借助实物或直观比较分子是 1 的分数大小。

教学设想 :

“分数”的教学属于概念教学。概念教学要注重教学活动的过程,即在教学领域内思维活动的教学,而不仅仅是数学活动的结果——数学知识的教学。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只有让学生了解分数的“来龙去脉”,学习才会充满兴趣和动力。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作出几点尝试:

一、创设丰富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学习分数的有关知识。

从整数到分数,对学生来说是认知上的突破,为了给学生搭建突破的台阶,我设计了丰富的贴近学生实际、学生感兴趣的现实情境,如:“分月饼” 的情境,在突出平均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感悟和理解分数的含义,从而引入新课。学生在积极的思考与尝试中体验到时分数的产生过程,在教师的梳理与指导下初步感知分数的概念。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建构,而动手操作对学生的建构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本课当中我充分的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机会,通过“折一折”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的过程中,体会分数的含义。如,在认识几分之一时,让学生折出一张正方形纸的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进一步体会几分之一的含义。

三、创新练习,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

概念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用分数自身魅力可以让概念学习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因此,我设计了从图形中找分数,折纸比较分数,借助图形比较分数等活动,既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利于学生空间观念的建立,又让学生体会到分数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学流程:

一、 创设情境,设疑激趣,体验分数产生的过程

1 、 激趣导入

师拿出四块月饼让学生帮老师想一想,如果将这四块月饼分给两名学生应该怎样分才公平?每个人得到几块呢? 拿两块来分给两个人,应该怎样分才能公平呢?拿一块来分给两名同学,应该怎样分才公平呢? (生说师演示分月饼) 引出新课 “分数”。师板书“分数。

2 、教学分数的写、读

( 1 )、写分数

①、 师演示分月饼的过程。(强调平均分) 一半用分数怎样表示? 把 1 块 月饼 平均分成 2 份,其中 1 份就是这块月饼的 1/2 。 (教学写分数“ 1/2 ”)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分数“ 1/2 ”,分数的每一部分都有它们自己的名字。以“ 1/2 ” 为例,师总结意义并板书:

师:请同学们举起右手和老师一起书空:先画一条短横线,表示平均分,它叫分数线。(师边说边板书)平均分成两份就在分数线的下面写“ 2 ” ,我们叫它“分母”(师板书)每人分到的都是两份中的 1 份,就在分数线上面写“ 1 ” 它叫分子。(师板书)

1 ……分子

─ ……分数线 读作:二分之一

2 ……分母

②、 生在桌子上书空“二分之一”的写法同桌间互相说一说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③、 师小结我们在写分数的时候要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子。学生齐读。生练说、写同时师说几个分数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来,并指生板演。

④、 说分数名称和读分数练习:师出示分数生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并读出分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分数产生的实际意义。由“分月饼”的日常生活情境引入,学生运用生活经验,得出把“一块月饼”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到一半。借助实物演示把“一半”由一个具体的量抽象成一个数,初步了解了分数概念,建立了新的认知平衡。同时在学生认识分数的基础上,通过介绍分数各部分名称,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

二、加强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自主建构数学概念

1 、 动手 折二分之一

①、生拿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出它的 1/2 ,并且涂上颜色。 (生折师巡视)

②、汇报展示

③、生解决“折法不同,涂色部分为什么都可以用 1/2 表示呢?”的问题。

汇报展示。

2 、练习:下面图形里的涂色部分能用二分之一表示吗?说明理由。(多媒体出示)生练习

3 、生根据对二分之一的学习联想到一个新的分数四分之一。(师板书四分之一)如果继续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下去,还有可能出现几分之一呢?

生联想并汇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建立二分之一的概念和表象。引导学生抓住本质,进行适度抽象概括“只要把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 1 份就是二分之一。”随后又进一步迁移联想五分之一、六分之一、七分之一、八分之一、十分之一……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4 、动手折四分之一

①、 生再拿了一张正方形纸折出这张纸的四分之一,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折完后小组内交流一下看一看有没有不同的折法?(生折师巡视)

②、 交流汇报

③、 生解决:“仔细观察这些图形的折法各不相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用四分之一来表示呢?”的问题。(生答)

④ 、师小结同样的图形,用不同的折法表示出了相同的分数。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自主认识更多的分数,通过独立思考、动手操作,小组交流等方式,将知识进行适当的迁移和拓展。学生从各自的兴趣、需要和认知起点出发,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为什么不同的折法都能用四分之一表示“的追问下,引导学生渐渐明晰“折法”不同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而“平均分成几份”“表示这样的 1 份才能用几分之一来表示”才是分数的本质属性。)

5 、比较分数的大小

① 、生拿出刚才折的正方形,比一比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谁大,谁小。生用手中折好的图进行比较并在小组内说一说理由。(生汇报)

② 、师小结:分子是 1 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数的分子是 1 ,分母越大分数越小;分母越小分数越大。”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探究分数作为数的属性,直观比较分数的大小。引导学生将操作活动与语言表达、发展思维有机结合起来,结合学生表示的分数进行大小比较,巧妙利用生成的学习资源,在比较中加深对分数的认识。)

三、巩固应用,加深分数意义的理解和应用

1 、课件出示五角星、风车,这些事物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分数?生答

2 、课件出示书中 93 页 1 、 2 题和 96 页第 3 题,生独立完成。(师生共同订正)

3 、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身边哪些事物中发现了分数的影子?(生答)

4 、师总结:同学们说的真不少。对,分数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的,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几分之一。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要继续走近分数,了解分数,去探索有关分数更多的奥秘。

吴正宪分数的意义

#课件# 导语课件是教学一篇课文的开场白,是教师在新课的开始阶段,从一定的目的出发,用很短的时间,并采取一定的方法或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心理情绪的重要教学环节。下面是 的后续更新吧!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课件篇一

 教学内容:

 49~50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二1~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明确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探究,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经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探究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探究,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可以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数单位是什么?它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把谁看作单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书:5÷9

 如果商不用小数表示,还有其他方法吗?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后,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板书课题:分数与除法。

 二、新课讲授

 1.教学例1: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1÷3=)

 (2)讨论:1除以3结果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3)教师画出示意图。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应是这个蛋糕的,就是个“1”。

 板书:1÷3=1/3(个)

 2.教学例2:出示题目

 (1)动手操作。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圆形纸片,把它看作3块饼,用剪刀把它们分成同样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结果,教师总结几种不同的分法。

 (3)归纳:从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块饼平均分成4份,无论怎样分,每一份都是3块饼的,即3个块,把3个块饼合起来就是1个饼的,即块,因此,3÷4=3/4(块)。

 由此可见,不仅可以理解为把1块饼(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3份的数,也可以看作把3块饼组成的整体(单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1份的数。

 学生相互说说表示的意义。

 3.教学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观察1÷3=3÷4=这两道算式,

 想一想

 ①两个(非0)自然数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数商的情况下还可以用什么数表示?

 ②用分数表示商时,除式里的被除数,除数分别是分数里的什么?

 ③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是怎样的?

 (2)总结三点

 ①分数可以表示除法的商。

 ②在表示除法的商时,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

 ③除法里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数里的分母(强调“相当于”一词)。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3)如果用a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那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怎样表示

 板书:a÷b=a/b(b≠0)

 (4)这里的b能为0吗?为什么?

 明确: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表示,反过来,分数能不能看作两个整数相除?(可以,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5)分数与除法有区别吗?区别在哪里?

 (分数是一种数,但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除法是一种运算)

 4.教学例3:出示题目

 (1)列出算式。板书:7÷10

 (2)怎样计算?7÷10=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习十二的第1、2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怎样计算。

 第3、4题:做在书上,集体订正。

 第5、6题:独立完成,订正时说一说是怎么想的。

 3.作业:练习十二7----11题,选作12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分数与除法

 例1:1÷3=1/3(个)

 例2:3÷4=3/4(个)

 例3:7÷10=7/10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课件篇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并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探索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初步理解分数与带分数互化的算理,会正确进行互化。

 教学重点:

 1、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除法的商。

 2、运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正确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教学教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引导探究发现、归纳等教学方法。在探索知识本质规律处适当给予启发、指导、点拔,帮助学生完成探索知识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出新知。

 课件播放“分饼”情境,学生观察说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和用分数表示每人分得的块数。这个环节承接了上一节课学生熟悉的分饼情境,引出“除法”与“分数”这两个教学内容的主角。

 二、探究发现,归纳认知。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这时教师及时将学生分饼的思维顺向发展,快速练习

 (1)、把a块饼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多少块?

 (2)、把a块饼平均分成b份,每份是多少块?

 学生先写出除法算式,再用分数表示结果,教师板书

 1÷2=1/2块

 9÷4=9/4块

 a÷8=a/8块

 a÷b=a/b块

 通过这个练习完成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渡,为充分发现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创造条件。

 2、归纳认知,明确关系。

 (1)、学生观察思考:分数和除法有怎样的关系?

 (2)、汇报发现。

 板书:被除数÷除数=

 (3)、引导思考:在除法中除数不能为0,那在分数中应该有怎样的规定呢?

 学生讨论得出:分母不能为0。

 板书:(除数不为0)。

 3、尝试用字母表示。

 4、及时练习。

 2÷3=、8÷7=、16÷5=、10÷12=

 5/6=()÷()、13/15=()÷()

 12/7=()÷()、100/6=()÷()

 (二)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怎样把7/3化成带分数呢?怎样把2化成假分数?

 1、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师出示温馨提示,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2、检测合作学习效果。

 3、师做针对性点评。

 4、及时练习。

 课本40页第2题。这个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出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方法,并采取边学边练的形式,使知识得到及时巩固。

 四、全课小结,学生谈收获。

 学生总结出本课的知识点,对本节课的学习形成一个完整的认识。

 板书设计:

 板书是一节课的缩影,我的板书就是抓住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来进行设计的。

小学五年级数学《分数与除法》课件篇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两个整数相除的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归纳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2.用除法的意义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产生和意义。在进行测量、分物或计算时,往往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这时,我们常用分数来表示。那么什么是分数呢?(学生回答分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练习题

 (1)把一根铁丝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长度是这根铁丝的几分之几?这道题把谁看作单位“1”?

 (2)把9个香蕉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些香蕉的几分之几?每份有几个?

 (3)把1包饼干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1/2)包。

 引入: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着许多密切的关系,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课件出示习题

 (1)把18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列式计算)

 (2)把6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列式计算)

 师:这两道题都是我们学过的用除法来解决的问题,计算的都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下这道题。

 出示例1: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每个人分得多少个?

 师:这道题该怎样列式呢?(学生列式,师板书:1÷3)

 师:1÷3表示什么意思?

 生:1÷3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求一个人分得多少。

 师:好,这道题也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也是平均分的问题,所以也要用除法来计算。那么,你知道每人分得多少个吗?

 生:1/3个。(师板书)

 师:大家都认为是这样吗?(是)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边说边演示:我们把这个圆看作这个蛋糕,把它平均分成3份,每人得到其中的一份,也就是这个蛋糕的1/3。

 师:请大家看,每份都是1/3,每个人得到的是多少个蛋糕呢?

 生:1/3个。

 师:在分物时,不能正好得到整数的结果,我们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所以每个人分得的蛋糕就是个。

 教师说明:1÷3表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求每人得到多少个,而我们通过演示知道了每人得到1/3个。所以1÷3的结果就是1/3。(板书“=”)(齐读算式)

 师:一个蛋糕平均分给3个人,我们知道了每人分得1/3个,现在要分一些其它的物品,你会吗?(课件出示例2)

 指名读题

 师:谁能列出算式?

 生:3÷4(师板书)

 师:这道题是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求每份是多少,也是用除法来计算的。究竟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呢?老师为每个小组都准备了学具(3个圆片),现在请大家利用手中的学具一起动手分一分,看看到底每人分得多少块月饼。

 小组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大家都有了结论了,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来给大家说一说你们小组的结论是什么?

 (小组边汇报,边演示)

 小组1汇报:我们小组是一个一个分的。我们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也就是1/4块。

 师: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一下吗?

 小组1:1÷4=1/4块。

 师:好。请接着汇报吧。

 小组1:接下来,我们按照同样的方法分其他两个圆。最后每个人分到的是3个1/4块,也就是3/4块。

 师:大家认为他们的方法可以吗?(可以)我们再来一起回忆一下他们的方法。(教师边叙述方法,边进行课件演示)

 师:还有没有和这组方法不同的?

 小组2汇报:我们小组是把3个圆叠放在一起,把它们一起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其中的1份,拼在一起就得到了3/4块。

 师:(课件演示方法二)这种方法是把3块月饼放在一起,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成4份,每人得到了其中的一份,也就是3块月饼的1/4,拼在一起就是3/4块。

 师:通过大家操作我们知道了每人得到了3/4块月饼(板书3/4块)。有些同学是一块一块分的,有些同学是3块一起分的,但这两种不同的方法都得到了3/4块,也就是说3÷4的结果就是3/4。

 师:请大家看一看,今天这两道除法算式的结果都是什么数?(分数)请大家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小组讨论

 生:我们发现,被除数就是分子,除数就是分母。

 师:你能试着表示出来吗?

 生: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师板书)

 师:如果用a来表示被除数,b表示除数,你能用字母来表示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吗?

 生1:a÷b=a/b(师板书)

 生2:老师,我认为还要写上b≠0。

 师:为什么b≠0?

 生:因为b表示除数,除数不能为0。

 生:分数的分母也不能等于0。

 师:好。通过观察思考,我们知道了分数与除法存在着这样的关系(齐读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师:我们知道,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反过来看看,分数能不能表示两个整数相除呢?

 学生观察算式,思考

 生:可以。比如3/4=3÷4。

 课件出示,齐读:两个整数相除,商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要用除数作分母,被除数作分子。反之,一个分数也可以看作两个数相除,分数的分子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分母相当于除数,

 分数线相当于除号。

 师:我们通过学习了解了分数与除法的联系,那么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区别呢?

 请学生观察黑板算式,和同学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除法和我们学过的加法、减法、乘法一样,是一种运算;而分数是一种数,同时分数也可以表示两个数相除。

 三、巩固练习

 1.用分数表示下列算式的商

 7÷13=、3÷11=、8÷5=

 9÷16=、m÷n=

 2.试一试

 ()÷7=4/7、1÷()=1/3

 7/9=()÷9、5/8=()÷()

 3.把1千克葡萄干平均装在2个袋子里,每袋重多少千克?平均装在3个袋子中呢?

 4.填空(练习十二3题)

 5.把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8段,每段长(5/8)米,每段绳子的长度是全长的(1/8)。

 四、全课总结

0/7,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叫做什么分数?是真分数吗?

吴正宪教学分数的意义是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其中几份的数叫分数。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分数单位。

分数由分子、分母、分数线组成,分子在上,分母在下。除法运算的结果可以用分数表示。一个数除以另一个数,得数不是整数时,可以用分数表示。

被除数是分子,除数是分母,分数线相当于除号。分数分为假分数和真分数。 假分数又分为带分数和整数。

分子和分母互质,这个分数就称为最简分数。要把小数化分数,看看是几位小数,来确定分母,再看小数点后是几,就是分子,如有整数,就变成带分数,带分数读法为几又几分之几。

一个整数a和一个整数b的比,可以用分数表示。 分数也可以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事件与所有事件的比例。

从"小学数学归纳组合法"到"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创新精神的四步曲",吴正宪创造了孩子们喜欢的数学课堂,她的数学教学被称作"爱与美的旋律"。曾获全国模范教师等荣誉称号。

工作三十余年,她始终没有离开课堂,"一切为了孩子"是她教育思想的核心,"创造孩子们喜欢的课堂"是她多年来努力的目标。

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解释:

第一:0/7是不是分数?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师手册》第86页,关于“分数的基本概念”是这样说的:“把单位‘1’ 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如果把单位‘1’平均分成n份,表示这样一份的数记作 1/n ,读作n分之一;表示这样m 份的数记作m /n ,读作n分之m ,其中m 叫做分子,n叫做分母,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 1/n叫做m /n的分数单位。

根据上述分数定义,在m/n中,n≠0 ,n≠1,m≠0。对于n=1和 m=0,有如下的补充规定:

当n=1时,m/n = m/1 = m 。

当m=0时,m/n = 0/n = 0。

这样任何整数m都可以用分数m/1表示了。”这也就是说:整数可以看成是特殊的分数,分母是1的分数和分子是0分数,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与我们课本上所定义的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是不一样的。这两类特殊的分数是不能用课本上所说的分数的意义去解释的,它是靠分数的补充定义来说明的。有些老师认为0/7不是分数,是因为他们不了解分数的补充定义。再者,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也可以说明0/7是分数。小学《数学》第十册第91页说:“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被除数÷除数 =被除数 / 除数 在整数除法中,除数不能是0。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是0。用 a 表示被除数,b 表示除数,就是 a ÷ b = a / b (b≠0)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在整数除法中,被除数可以为0,这时表示成分数就是分子是0的分数,例如:0÷7= 0/7,

所以0/7是分数。

第二:0/7是什么分数?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教师手册》第90页说:“在分数的原始定义中,没有包含分子为0的情况,但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类推出 0÷ a = 0 / a ( a≠0),所以补充规定:0/a = 0 ( a≠0) ,并称之为零分数。在小学里,对零分数一般不作专门介绍,它在分数减法运算中自然出现。”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分子是0的分数(比如0/7)是一种特殊的分数,它们叫作零分数,这种分数一般不独立出现,多出现在分数减法计算的过程中。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室编著、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以下均指该版本)第十册第113页说:“在人类历史上,最初产生的分数是作为整体或一个单位的一部分而用分数表示,这样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可是,0/7它不是一个整体或一个单位的一部分,它只是在分数的补充定义中出现的零分数,所以0/7不是真分数。小学《数学》第十册学完“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后,在第99页出现了“做一做”:1.下面的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1/3 3/3 5/3 1/6 6/6 7/6 13/62.把上一题中的分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看一看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针对上面的“做一做”,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第十册在第113页说:“真分数集中分布在0和1之间的线段上,假分数分布在直线上1或1的右边。”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真分数只是集中分布在0和1之间的线段上,它大于0而小于1,分布在直线0上的分数不是真分数,所以说0/7不是真分数。小学《数学》第十册第98页对假分数的定义为:“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很显然,0/7也不是假分数。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

0/7不是真分数,它是一种特殊的分数,是零分数。

第三:0/7属于分数中的哪一类?小学数学《教师教学用书》第十册在第113页说:“分数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两类。”在141页说:复习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时,可以通过提问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分数的分类以及分数与整数的关系。可以归纳成下面的

通过上面的说明可以清楚的看出分数的分类情况,可是我们看不出0/7该属于分数的哪一类。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在人类历史上,最初产生的分数是真分数,接着又产生了假分数。假分数产生后,分数就有了系统的分类。而零分数是在分数减法的过程中出现的,是通过分数的补充定义解释的,这时,为了不干扰分数分类的明确化,零分数就只有作为特殊分数,不参与分数的分类了。

所以说,0/7不参与分数的分类。

文章标签: # 分数 # 什么 # 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