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地理气压,高中地理气压知识点总结

tamoadmin 2024-07-02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地理,两选择题,有关风向的判断和天气系统2.高考地理读图解题方法3.安徽省2013高考地理试卷答案4.高考地理:选择题不再犯难的9大解题方法5.2020高考地理必会的基础知识整理 为了梦想,不停进取,去抓住成功的门环,就有可能叩响成功之门!命运全靠自己掌握!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高三地理 热力环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

1.高考地理,两选择题,有关风向的判断和天气系统

2.高考地理读图解题方法

3.安徽省2013高考地理试卷答案

4.高考地理:选择题不再犯难的9大解题方法

5.2020高考地理必会的基础知识整理

高考地理气压,高中地理气压知识点总结

为了梦想,不停进取,去抓住成功的门环,就有可能叩响成功之门!命运全靠自己掌握!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高三地理 热力环流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如下图所示:

2.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两种运动、三个不同

“一个关键”(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关键)

(1)同一性质下垫面,考虑纬度差异。

(2)不同性质下垫面,考虑热容量差异。

“两种运动”

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引起→大气水平运动。

“三个不同”

(1)空气升降不同: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

(2)同面气压不同: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

(3)空间气压不同: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3.常见的三种热力环流形式

(1)城市风

由于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把郊区污染物带入城市中心,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因此,为了减轻城市污染,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及如何布局郊区工业及卫星城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2)海陆风

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入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

(3)山谷风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a)。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b)。

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压高低随昼夜改变而改变。

难点分析

1.等压面和等压线的区分

气压的分布是用等高面上等压线的分布来表示的,等压线是某一海拔相等的等高面与空中若干个不同等压 面相 割(由于气压自地面向上递减,因此自下而上有很多数值逐渐减小的等压面),在等高面上所形成的许多交线。与地形分布中的等高线原理相似;

等压面上凸区对应等压线的高值区,则为高气压,反之则为低气压,如下图。如果各地气压相等,则等压面就是等高面,等高面上无等压线。可以简单理解为:等压面是在垂直方向上的气压变化,等压线是在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变化。

2.等压面(线)图的阅读技巧

结合下图说明阅读等压面的基本技巧和应注意的问题:

(1)从等压面的定义看,PA′=PB′=1000 hPa,PD′=PC′=500 hPa。

(2)从气压的概念看,在空气柱L1、L2中,距离地面愈近,上方空气柱越长,则气压值越高,所以气压值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递减,则PA′>PA,PD>PD′,PB>PB′,PC′>PC。由此我们可以 总结 出气压与海拔高度之间的关系是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升高而降低。

(3)A点相对于B点、C点相对于D点来说都是低压区,其附近等压面向下凹陷;B、D两点为高压区,等压面向上凸起。由此我们总结出同一水平面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形状之间的关系是“凸高凹低”。

(4)综合以上分析,A、B、C、D四点气压值的排序应为PB>PA>PD>PC,进而可知图示地区的大气环流流向为B→A→D→C。

(5)等压面的凸凹,主要跟下垫面的冷热有关。A、B两处的气压差异是由地面热力状况的差异引起空气的上升、下沉运动所致。地面温度较高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地面气压较低;地面温度较低处,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地面气压较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地面气压高低,反推地面的冷热状况。A处近地面气压低,说明空气受热上升,从而得出该地面温度较高的结论。

3.根据气压分布规律判断气压高低

(1)同一水平面上,近地面气温高的地方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气压高,这主要取决于空气密度的大小。气温高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小、气压低;气温低的地方正好相反。

(2)垂直方向上,随着海拔升高,气压降低,这取决于不同高度所承担的空气柱的长度不同。如下图所示:A点所在平面承受空气柱的高度为h2,B点为h1,h2>h1,故A点气压高于B点。

高三地理热力环流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三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整理

★ 高三地理必考知识点归纳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归纳

★ 高三地理背诵知识点整理

★ 高三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

★ 高三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汇总

★ 高三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

★ 高三下册地理知识点归纳分类

★ 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

高考地理,两选择题,有关风向的判断和天气系统

楼上的都回答了些什么啊!!

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是纬度位置和海陆分布。

但是除基本因素外,还受地形,洋流,海拔等因素的影响。

要学习气候分布,首先要明白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以及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以及气压梯度力和风向偏转。

我做简要说明,详细情况可参阅课本高中地理必修一。

赤道及两侧附近,因为太阳直射两次,太阳高度较高,接受的太阳热量多,所以空气膨胀上升,导致赤道高空的空气密度增加,从而使高空中的气压升高,气压升高后,空气就向南北两侧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空气在运动过程中(也就是风)出现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因为是在高空,空气比较稀薄,所以最终偏转成与纬线平行的西风,被称为高空西风带。高空西风带因为是正西风,所以在高空就形成了一个围绕地球一圈的高空环流。随着赤道上空气流源源不断的输送来,高空的空气越来越多,受地球重力因素影响,下沉,使近地面形成高压,这就是副热带高气压带。(此谓之动力机制)而赤道地区近地面空气上升,从而出现了赤道低压(此谓之热力机制),受气压梯度力影响,风从副高吹向赤道低压,受地砖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而近地面空气密度较大,产生的摩擦力也比较大,所以风向最终与等压线成一定角度,这个风在北半球是东北信风,南半球是东南信风。副高,赤道低压,信风带共同组成了低纬副热带环流。

中纬和高纬环流我就不一一说明了,可上网查阅具体的形成原因。

而这三圈环流是形成气候的直接原因之一。

拿几个典型气候来说明。

赤道地区: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受赤道低压影响,盛行上升气流,空气在迅速上升过程中,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容易成云致雨,也就是对流雨。所以热带雨林气候下,终年高温多雨。

地中海气候(30°——40°)因为气压带风带随季节南北移动,当夏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这时地中海地区(具体说是30-40°地区)受到向北移动的副高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气温闷热,降水稀少,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此时,地中海地区脱离副高控制,而受西风控制,在大陆西岸,受到从低纬海洋上吹来的暖湿气流影响,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所以地中海气候的特点就是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除此之外,还有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比较明显。这首先要熟悉全球的洋流分布。需要说明一点,洋流只是对气候起影响,但不起决定性作用。比如秘鲁沿岸的沙漠气候,巴西沿岸的亚热带湿润气候,欧洲西部大范围的温带海洋气候,澳大利亚西部的热带沙漠气候,东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非洲西南部的热带沙漠气候,北非西撒哈拉的热带沙漠气候等。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垂直地带性。但是地形也不是起决定性作用。世界上地形对气候影响比较明显的知名地区有:马达加斯加岛东南部的热带雨林气候,乞拉朋齐雨极的成因,美洲西海岸太平洋的东岸出现的气候的狭长分布,澳大利亚大分水岭东侧的气候狭长分布和西侧的大陆性气候。

气候分布是高中地理的重点难点,也是高考的重点,每年高考都要考,而且主要考察气候分布和成因。学习本部分内容,一定要学好世界地形图,世界洋流图,洋流模式图,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和季节移动图并能落实到世界地图上,

高考地理读图解题方法

这个问题有点复杂 先说为什么选A和C 因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是高压而渤海湾附近是低压 根据气压高的向气压低的挤压气流流动 再根据地转偏向力风向偏转所以无法形成向北的风 A处出于高压脊 如图那样 可以看长江中下游地区只有A处气压较只周围高 而且A处里面比外面的气压更高 所以形成高压脊 这个问题问的是不可能出现的是 西南风是可能出现 而朝西南吹也就是东北风是不可能出现的 前面已经说明

第二题 如图你可以看见渤海湾中有一个低压 而且等压线中气压更低形成低压槽 西部蒙古高原的高气压来自于西伯利亚的高压 说明现在处于秋天或者春天左右而且东西两处的气压差很大 蒙古高压气流向渤海湾挤压流动带来西伯利亚的冷空气 自然形成冷锋

安徽省2013高考地理试卷答案

地理试卷结构透析

 何群:因为文综卷第一个大题组就是地理的11道题,丁老师说地理难,这一定要追求总分,一定要留出足够的时间给别的科来。前11道题是基本的,虽然说它很贵,但这11道题正常的时间应该是12分钟之内就解决完,不能再长了。这11道题里是有规律的,一定有自然地理一部分和人文地理一部分。自然地理是我刚才提到的四大块,地球、地图一定有题,自然地理、区域地理一定也有题。这个过程中特别重要的是审题。

 审题象地理不但有文字的题干,同时还有图的题干,我觉得文字的题干丁老师已经说得很充分了,我主要说地理的第二语言地图。这方面一定要四读。第一读图名,第二读图例,规范的图都是在图的右下角放一些图例,第三,一定要读每一个图例在每一个图中的分布。第四,再读题目的要求,根据题目的要求再看怎么样来帮助你。我们文综考试一个指导思想,第一条能力就是获取信息、解读信息。这是文综三科都要求的。在地理这儿一定有一个非常清楚的指向,就是获取地图信息的能力,而通常是隐含的信息,如果没有意识到的话,上面很多宝贵的信息就丢掉了,为什么有的人解题慢就是已知的没有挖掘到,如果已知的挖掘到了就是很顺手了。

 还有,地理的学科内综合在第二卷中一上来的第36分就是地理的。这样的题怎么做?但他有一个习惯,高考题和各个区县的题目都在仿高考。通常上来是描述图中的特点,比如说08年北京卷一上来就是要描述地图中地形区的特点,不要看简单的这几个字,里面是有很多的信息。你一定要知道地形区是什么。比如说地形区一定是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是有名有姓的。其次,分布特点,一定要有方位,北边是什么、南边是什么,一定要说出来。还有分布,如果地理分布是线形的一定要说出走向来。比如说2008年的“阴山”,就要知道它说的是什么。这个走向要说出来,如果是线形的事物一定要出来。第一个是描述图中的信息。

 第二,它可能接着就要分析图中的某个要素。地理环境中的自然要素就是五各方面,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通常高考容易考的一个是地形一个是气候。为什么愿意考这个呢?因为这是自然区域的核心要素,其他的都是受它的影响的。比如说河流的流量变化、季节变化是什么样的。比如是河流的水系特点就是受季节影响的。还有流域面积广不广,支流多不多等等。所以自然地理的核心要素是地形和气候。还有就是水文的特征,高考好几年都问水文特征了,自然要素问到的都是在前三问。后面的两问马上转到该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了。这离不开的就是农业生产,该地区的农业生产,这跟前面的题是息息相关的。比如说土地利用类型,比如说平原的缓坡可能是果园等等,如果这个地方又有山又有湖,湖的土地利用类型还有大。比如说鱼塘等等,这还是面上的、浅层次的。如果说人文地理,就会问这个地方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是什么,或者说限制性因素是什么。其实,还是在分析这个地方的区域特征,比如说给西北,我国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一定是降水少,按常理说是不适合发展种植的,但河套平原是怎么样发展的?一定是人工克服了自然的不足,利用黄河水灌溉等等。还有这个地区的农业发展优势是什么?就是它的光照强,因为降水少,昼夜温差也大,这都是利于农业发展的。问到这个地方的农业生产,或者说问这个地方的工业生产,这就要回归到我们教材中工业区位的分析,不又是自然的区域、地形、水源,以社会经济的区位为主,劳动力、市场、交通、政策等等。实际上高考无论怎么变一定考的是我们教材里主干的知识。到了36题的第5问再拔高一点就是人地关系的协调。前面谈到了区域发展的问题了,它发展的方向是什么?一定要指明方向,不是一个问题要进死胡同,一定要有解决的办法,就是人地的协调。还是说河套地区,降水不足就靠人工的灌溉但高强度的利用黄河水灌溉一定会发生问题,事情一定是发展变化的。带来了什么样的问题呢?我们学生答的时候只是说干旱地区灌溉土地盐碱化。应该考虑到下游会有什么,因为下流的地区河流少了,那么黄河就断流了。最严重的时候黄河都要成内流河了,完全是人类的原因造成的。36题讲的是非常完整的区域发展的故事。所以,特别有必要在最后一阶段把北京卷和全国卷的36题看一下,它叙述的都是区域的特点、区域的发展,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对策。

 地理联系实际题如何应对?

 主持人:我们作为城市中学生,他们最怕的是农业的熟制,主要的农产品。好不容易教会了,我们华北地区种的冬小麦,东北地区是春小麦,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这些对我们城市老师来说也是照本宣科。但作为农业的生产就有这样的周期性、地域性,所以这还是非常切合人类在自然界中一定要适合自然规律的,所以在弱的地方要多补。现在我们的学生已经很熟悉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这些话已经熟悉了。还有经济作物,什么醣料作物,东北的是甜菜,油料作物东北的是大豆,南方的是花生。现在我们的学生不管家事,连有什么油都不知道。息息相关的就是他们身边的,比如说他们来上学,101中学早晨的交通很堵,放学也是很拥堵,这就反映了城市交通的一个特点,就是潮汐式的拥堵,城市交通的特点是分享和数量都要发生改变。还有对他们来说,生活中比较相关的东西,北京还是一个大都市,他们看到外国人是很多的,甚至看到了带双语的标牌也是很多的,比如说北京有很多的办事处,象新疆的、内蒙古的办事处在那里就可以看到那个地区的人。北京作为一个大都市经常有全国各地的车,车的后面有几个省的简称,比如说四川简称川,湖北是鄂。比如说那些饭店就是湘鄂情,这不就是两个省的简称吗?这就是生活中的。这其实应该是在整个的学识生活中都伴随他们的。高考前怎么把握这些呢?可能适当地需要家长来关注呢。我很早跟家长说,学生如果连看新闻联播的时间都没有的话,做家长的话应该关注一下新闻联播,国际国内的大事,比如说总理到哪里访问了,书记又到哪儿了都应该看一看。还有国际上发生的大事情,接送孩子的时候给孩子提上几句。不要让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我以前监考高考的时候,有的时候可以看到题,很多的题目都是来自于《新闻联播》,那些发生在国内国际的大事。虽然是大事但还是调动了书上的很多知识。所以应该发动孩子们的家长关注热点,给学生提一提,这对学生开拓视野是有帮助的。可能老师没有压得那么准,但他听说过就不会慌。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地理。

 如何辨别风带、气候、洋流?

 何群:很好。其实很多的学生他们文科学生一开始接触到地理的时候就发现其实地球运动很难,要求空间思想。但现在地球运动的难度在高考中是下降的。但有一个绕不开的难点是气候。其实气候是最终的结果,前面追根溯源是全球的风带和气压带了决定的。学生应该画半圆图,还有赤道30度、60度的纬线,赤道是低压,南北纬30度是高压,南北纬60度是高压。有了这样的高低压分布画风带就顺理成章。因为风是从高压到低压吹的,你从30度画一个向北向南不就知道了风的风向了吗?人是站在箭头方面来分左右的。现在画出来30度、60度、90度,画好了以后,就可以把东北信风画出来了,极地东风画出来了。风带画出来并不需要多痛苦的记忆,头开对了在赤道是低压就对了。这对后面有什么作用呢?这就决定了所在的地区到底是下雨的还是晴朗的,这点理解透了就好办了。低压都是下雨的。因为降水首先要降温。因为低压的地方空气都是上升的,而上升离开地面的热源温度是降低的。大家爬山都有这样的经历,夏天到山顶上还要穿大衣呢。而高压是下沉的气流,升温过程一定是不下雨的。那么水平运动的风怎么办?就看风是由高纬向低纬吹呢?还是相反的。升温是没法儿降雨的。反过来由30度向60度吹的时候就会下雨了。把干湿性质搞清楚了,再画两条竖线,表示这两条竖线圈起来的是陆地,两边是海洋。这样可以分出大陆的东西岸。对大陆的西岸来说是离岸的,所以就有不同。看到了这样的大陆以后,再去往上面叠加气候就简单了,在赤道南北纬10度之间,一定是常年高温多雨的赤道雨林气候。再高一点的就不下雨的,因为是受信风的。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都是副热压高压和信风控制,所以就是热带沙漠气候了。位置再变又变成了干燥的副高的西风控制,这就变化了地中海气候了。40度到60度的地区,就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了。所以要知道了气压带、风带的干与湿的性质,和它所控制的地区,这样气候的特征就出来了,包括考气候的一串,名称、气候特征气候分布、气候成因都解决了。这样就可以帮助它转变到自然带的分布上。而且还可以解决三圈大洋环流的图,最主要的是西风、风海流。赤道地区大部分是由东像西流动的呢?因为赤道的南北都是偏东风。所以地理一定是有一个原理有道理的。只要掌握到根上的理其实学习还是挺有趣的。

 地理读图题解题方法

 何群:地理的第二语言是图。高考最常见的是等直线图。我刚才说到的自然地理的核心要素—,地形,还有等降水量线还可以是等压线等等。所有的这些等值线各个学校的老师都已经把一些基本的点都教给学生了。关键是看到这些线一定要注意疏密的地方,还有注意它的极值,还有注意从到最小是怎么变化的?是递增还是递减这是一个等值线图。

 还有一个模式图,比如说四个箭头,这四个箭头表示的是大气运动的基本形式,什么时候环流的时候会考一堆的东西。如果四个箭头表示的是中纬环流又问一堆问题,如果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大气运动又反映一个问题,甚至它可以跨章节地问题地质运动大循环,所以模式图一定要非常关注,我们地理书上有,我们上册的模式图和模式框图。大气辐射怎么样传递到地面,地面怎么样传递到大气中,怎么样保温地面。这是高考地理的一个方向。

 还有注意的是景观图,特别多地表现在地貌,给你一个喀斯特岩溶地貌,给一个花岗岩的球状风化的地貌。还有地理中常见的统计图表,比如说坐标图一定要注意刻度及其单位,为后面问你一些地理事物的定量的刻划去关注,一定要知道多多少、少多少。又回到气候上,气候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定量刻划就是最冷的温度会高于零度还是低于零度,这决定了是亚热带气候还是温带气候。每一个图都有非常重要的四读的审题的问题。越是新颖的图,大家越不需要怕,因为它已经把很多充分的已知都隐藏在图里面了。

高考地理:选择题不再犯难的9大解题方法

1--5:B D A C C 6--11:D A D B B C

34.(21分)

(1)西南河东南部气压高,有高压中心,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小;中部偏北气压低,有低压中心,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大。 (2)沙尘暴

天气条件:气温回升导致表土解冻、蒸发加强、地表干燥,沙源丰富;冷锋锋前暖气团干燥,难以形成降水;气旋气势强、气流上升,形成扬沙;偏西风风力强劲,形成大范围沙尘暴。 35.(35分)

(1)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土地生产力下降,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

(2)条件:塬面宽阔,土层深厚,质地疏松;海拔较高,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降水适中。

效益:有利于恢复植被,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果品加工业的发展,增加农业附加值;有利于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3)方案一(文字表述方式):果树下种草,草和果渣等作饲料发展畜牧业,解决果渣污染问题;果渣、粪便等入沼气池,沼气作为生活能源,解决燃料短缺问题;沼渣、沼液肥果园,解决过量施用化肥问题。

2020高考地理必会的基础知识整理

文科类的科目,很多学生都会困惑:就是在做客观选择题时,通常情况下排除了两个答案,剩下两个,往往我们最终选择的永远是错误的那个答案。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由于我们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想的不够深入,另一方面我们缺乏锻炼答题技巧和思维方式。下面拿文综地理选择题来举例。

文综地理选择题一般以套题出现,即在一段文字资料后或辅以图,设计两个以上的题,也有一部分是在综合题目下设的一个小问题。每个问题都有其题干和选项,背景材料中有相关的信息,中的文字、数字,有时题干或题目之间也能成为有效信息,如果审题和解答时不注意,往往会造成一步错步步错的车祸现场,所以解答地理选择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答方法技能。

一、命题规律

1、较强的综合性,考查的知识点细,部分题紧扣时事热点

2、多为套题出题方式(一个材料下包括 2 个及以上选择题)

3、利用社会热点切入

4、对纯记忆知识的考查相对淡化,强化对知识的理解运用

5、材料型选择题有逐年加大的趋向

6、考查学生思维深刻程度的选择题比例加大

二、应对策略

1.第一感觉很重要,沉着冷静

2.认真读题,拿笔勾画,提醒自己注意细节点(在平时的练习中养成习惯)

3.先易后难,认为没有把握的题目跳过,回头再做

4.认真检查,但不要轻易改动答案

三、解题步骤

1. 认真审题,细读试题的题干和选项,适当勾画,分析并挖掘题干提供信息,找出关键词和限定词,避开干扰信息,明确要选择的内容、方式、要求。为了防止自己忽视重要信息,建议在平时练习中,就对关键信息和限定词勾画。一方面帮助自己思考,另一方面在有时间检查时,提醒自己不要忽视细节。

通常题干给出的条件主要有以下几种。

2. 回忆联想,比较筛选 解题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和吻合度,联想与本题有关的地理名词、概念、原理,地理事物的名称、分布、特征、因果联系,找出主导因素进行综合分 析、比 较,排除 “ 非正确选项 ”,最后选出 正确答案。选择题的选项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则多为错误选项:

(1)前后矛盾,如“海洋能量密度低、转换率大 ”。

(2)误为因果,如“ 在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地中海沿岸温和多雨 ”。

(3)表述绝对化,选项中有“ 都 ”“ 一定 ”“ 全部 ”“ 必然 ”“ 肯定 ”等表述绝对化的词语,如“ 热带雨林气候都分布在赤道附近 ”“ 日界线就是? 180 °经线 ” 。

(4)概念不清或表述不完整,如“ 地壳分为六大板块 ” 。

(5)以偏概全、以点带面,如“ 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出现在夏、秋季节 ” 。 选择题提供的有些选项反映的内容或知识与题干的要求之间无内在联系,则这些选项可以排除。所以,解题时需要仔细分析选项与题干的相关性和吻合度,最后选出正确答案。

3. 看清编码、准确选择 在填涂答案题时,注意上下题及? A 、 B 、 C 、 D? 的位置不要错位,如果有双选题,注意单选和双选不要混淆,尤其是双选题不要漏选和多选。

四、解题方法

1、直选法

直选法比较适合难度较小的题目,其考查的内容大多是地理概念、成因、空间分布、特征与规律等方面的知识。这一类题目共同的特点是题干与选项之间的知识环节较?少,可以通过认真阅读题干中的关键词?语、关键数字等,找出?“ 限定词 ”,明确选择的方式、内容与范围,运用已有的地理知识进行知识重现和 比较分析,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2、排除法

此法常适用于地理原理、特征、分布、规律等叙述性识记类题目。因为该类题目一般具有叙述不全、半对半错、前后不照应等特点。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并有一定的难度。排除时先将题干与选项结合推敲,利用已有的或隐含的条件去逐步排除表述有误和不完整的选项,去伪存真。

如识记类选择题典例:从选项入手,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地理原理和规律一边审题一边排除,直至得到正确选项。

3、代入法

对于计算型选择题或者地理事物关联型选择题,有时解答比较麻烦,就可以采用代入法,将四个选项带入题目或者图中进行逐一验证,最后得出答案。

4、排序法

选择题中经常出现按时间组合、空间组合、时空组合的题目,这类题目相对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解答此类题的基础是掌握基本原理和规律。解题时应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和分布规律,自己先试着排序,再按题干要求与备选项进行对照,如果二者相符则为答案。

5、图解法

对于地理学科中的无图考图题,图解法是最好的解题方法。图解法能将一些解题过程中的思考过程用简单的图示显示出来,能帮助我们在答题时理清思路,避免过失性丢分。尤其在解答地理时空分布、运动规律等方面的试题时,能大大提高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

6、优选法

解题时,有时会感到提供的四个选项都符合题目要求,难以取舍。这类试题的题目往往有?“ 最 ”“ 主 导 ”“ 主要 ”“ 第一 ”“ 核心 ”“ 直接 ”“ 间接 ”“ 根本 ” 等字眼,在做此类题目时,应抓住其关键词,采用优选法进行取舍。

7、辅助线法

对于考查等值线图的选择题,解答时采用辅助线法有助于快速准确地得出答案。特别是在等值线图上确定寒流和暖流、低压槽和高压脊、山谷和山脊、海岸线两侧气压和温度的差异、等压面上下的气压差异等,通过添加辅助线可使比较模糊的图是信息趋向明朗化、简单化。

8、计算法

在地理选择题中,有的试题需要根据题干提供的条件,通过计算推导出答案。这种类型的试题考查的内容主要有区时、地方时和昼夜长短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太阳能热水器的摆放角度和楼间距的计算,比例尺和实际距离的计算以及气温随海拔的变化、等值线图中相对高度和气温差的计算,各种人文地理数据的估算等。但地理计算重在考查方法、规律的掌握情况,计算过程相对简单。 ?

9、推理法

所谓推理法就是根据题干所提供的条件,利用所学过的地理知识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得出选项与题干的正确联系,最终得出答案。推理法适用于解答考查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理解和迁移运用的题目。根据选择题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推理法: ?

(1)“由例及类”推理法:根据已经明确的一个或几个选项相同的地理特征,推断出所有选项的共性特征,从而得出答案的推理方法。遇到要求选出所有选项共性特征的选择题时,则往往会有一至两个选项较难判断,可尝试“由例及类”推理。

(2)逆向排除推理法:正向思维要选出正确选项而又无法确定时,可逆向选择,通过排除所有不符合题意的较易判断的选项推出答案。

(3)“大小筛选”推理法:对于地理数据可排序的选择题,按照从最大值和最小值再到中间值的顺序进行层层推理,从而逐步筛选出答案。这类试题中最大和最小的数值往往是学生熟知的,而中间的数值一般比较陌生。

(4)数值范围推理法:根据已知条件无法判读出地理事物的准确数据,但可推断其可能存在的数值范围,从而得出结论。

(5)因果联系推理法:根据地理事象之间的因果联系,通过由因导果或由果溯因来进行推断的思维方法。

#高考# 导语地理学科在高考中难度可以说是算的一号人物的,不过只要经过合理系统的学习,坚持不懈的研究期中所蕴含的规律,再结合地理所特有的特点,就可以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下面是 无 为大家收集的2020年高考地理复习方法,简单实用的复习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2020高考地理必会的基础知识:自然地理知识点

 1、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时,指向标总是指向北方,不能指示其他方向。

 2、在经纬网地图上,必须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取劣弧)”的法则来确定方向;不能简单地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法则确定方向,但当经纬网地图上的经线和纬线都是直线时,也可以利用这个法则确定方向。

 3、进行比例尺换算时,特别要注意实地距离和图上距离单位统一。

 4、在等高线图上判断河流流向时,要注意等高线的弯曲方向与河流流向相反。

 5、进行地方时和区时计算时,一要注意北京的时间(北京的地方时)与北京时间(东八区的区时、120°E经线的地方时)的区别;二要判断两地之间的东西位置关系,确定是应该加或减时间差(东加西减);三要注意是否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

 6、判断晨线和昏线的前提条件是地球自转方向和昼夜分布状况:顺着地球自转方向,晨线以东为昼半球;昏线以东是夜半球。

 7、在经纬网地图上推算两点间的最短距离时要主要取通过这两点的球面大圆上的劣弧进行计算。

 8、要注意区别正午太阳高度和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特殊时刻(地方时为12时)的太阳高度。太阳高度与物影长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越大,物影越短;反之,物影越长。

 9、判读光照图和统计图时要注意利用图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光照图中的晨线和昏线、太阳直射纬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中央经线;统计图中的横坐标名称和纵坐标名称、数值的正负、线条的升降等。

 10、注意南北半球月份相同、季节相反。如7月份,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11、注意地球公转轨道上近日点(1月初)与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远日点(7月初)与夏至日(6月22日前后)的区别。

 12、理解热力环流原理时,要注意从影响气压高低的因素入手分析气压的高低分布规律,气压高低与海拔高低相关:同一地点近地面气压总是高于高空气压,高空气压的高低与近地面相反。

 13、分析实际生活中风与等压线的关系时,要注意区分近地面与高空:近地面要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高空一般不考虑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平行;随着高度的增加,风向与等压线的夹角逐渐减小。

 14、分析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时,要注意季节判断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夏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北;太阳直射南回归线附近时,北半球为冬季,赤道低气压带位置偏南;太阳直射赤道(春分和秋分)时,赤道低气压一般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15、南亚的西南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而形成的,即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而形成的,不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

 16、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与江淮准静止锋有关,夏季的伏旱是受副高控制形成的。

 17、判读锋面图时要注意锋面的倾斜方向总是向冷气团一侧;画冷锋和暖锋简图时,要注意三角形与半圆形凸出方向,即总是指向锋前,冷锋指向暖气团一侧,暖锋指向冷气团一侧,它们的指向也可代表峰的移动方向。

 18、判读气候类型时,要注意根据气温、最低值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份气温为北半球,1月份气温位南半球。

 19、分析气候类型分布规律时,要注意气候类型的特殊分布,如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但有些地方比较特殊,如澳大利亚东北部、马达加斯加岛东侧、巴西东南部等地区都远离赤道,其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与地处东南信风迎风坡、暖流的影响有关。

 20、主要玄武岩和花岗岩的区别:玄武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岩石缝隙在地表下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

 21、风化作用与侵蚀作用的区别:相对来说,风化作用是静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风等;侵蚀作用是动态的破坏作用,主要破坏因素有流水、风力、海浪等。

 22、六大板块中,亚洲的阿拉伯半岛与印度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属于亚欧板块,红海位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而安第斯山脉南部是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形成的。

 23、“背斜谷”从地形上讲是山岭被侵蚀成了山谷,但从地质构造上讲还是背斜

 24、黄土高原是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但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25、注意断裂与断层的区别:断裂是指岩层沿裂隙断开,但断裂面两侧的岩层没有发生明显的位移;断层是指断裂面两侧岩层发生明显位移的地质构造。

 26、利用等值线图判断河流与地下水补给关系时要注意两者的海拔高度和水位高低;河流水位高,河水补给地下水;地下水位高,地下水补给河水;黄河下游是“地上河”,始终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27、以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汛期不一定都在夏季,如地中海气候区冬季为汛期、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则全年降水量丰富。

 28、注意利用河流与等高线的关系判断湖泊的性质——咸水湖或淡水湖;等高线向湖泊一侧弯曲,表示湖泊海拔高,湖水外流,一般为淡水湖;等高线背向湖泊弯曲,表示湖泊海拔低,河水注入,一般为咸水湖。

 29、分析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时要注意判断南北半球——南半球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分布位置高;北半球南坡热量丰富,自然带分布位置高。

 30、注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在分布地区和对应气候类型上的区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东岸,对应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对应地中海气候。

 31、注意北海渔场(西欧)与北海道渔场(日本)的区别。秘鲁渔场形成原因(上升流形成)与其他三大渔场形成原因(寒暖流交汇形成)的区别。

 32、自然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要区分清楚——水资源和气候资源是交叉关系,都属于自然资源。

 33、能源与能源资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能源包括能源资源,还包括二次能源等;而能源资源仅指自然资源中能提供能源的部分资源。两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

 34、台风中心无风,盛行下沉气流;而台风中心附近的风力一般在12级以上,常出现狂风暴雨。

 35、台风和飓风虽然都是热带气旋,但要注意两者发生的区域存在差异——台风是西北太平洋上的热带气旋;飓风是大西洋和印度洋上的热带气旋。

 36、干旱灾害与降水之间的关系:并非降水量少的地区,干旱灾害就最严重。干旱灾害主要是对农作物而言的,是受供需关系影响的。我国西北地区降水比华北地区少得多,但华北地区对水的需求量大,故华北地区比西北地区干旱灾害严重。

 37、寒潮危害与寒潮势力是有区别的:寒潮危害主要是对农作物而言,一般发生在秋末和春初;寒潮势力一般发生在冬季。

 38、地震的震级与烈度两个概念要区分开: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一般而言,同一地区相同条件下,烈度与震级成正比。

 39、火山和地震并非百害无一利:火山灰和火山喷发物往往能形成肥沃的土壤,地震波可以用来研究地球内部结构。

 40、滑坡和泥石流都是地质灾害,两者的区别:泥石流需要大量水分条件,而滑坡则不需要大量的水分,但过多的水分会加剧滑坡的发生。

2020高考地理必会的基础知识:人文地理知识点

 1、自给农业与商品农业是相对而言的,判断时要注意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密集农业与商品农业之间联系密切,资金密集型农业和技术密集型农业一般属于商品农业,但劳动密集型农业大部分属于自给农业。

 2、人类对自然因素利用改造的前提是不违反自然规律。温室大棚农业一般出现在纬度较高地区和冬季;热带地区一般不会发展温室大棚农业,因为热量非常丰富。

 3、修建梯田是有前提的,一般适合在坡度比较小的地区,所以并不是所有山区都可以通过修建梯田来改造自然条件。

 4、季风水田农业属于自给农业,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但并不是所有属于季风水田农业地域类型的亚洲国家商品率都低,机械化水平都低,如泰国的商品率就较高,日本的小型机械化程度也非常高。因此,分析问题时要根据具体信息进行,防止脱离材料盲目归类。

 5、水稻种植业分布地区需要雨热同期的气候条件,但并不是绝对的。如果某地降水稀少,但地表水资源丰富,能够发展灌溉农业,则它可以发展水稻种植业,如我国河西走廊。

 6、混合农业是按生产对象划分的。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农业虽然与澳大利亚和西欧混合农业相差甚远,但仍然属于混合农业。

 7、工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并不是不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如采矿工业受自然(资源)条件影响较大。

 8、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能获得经济利益,市场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原料地,如高档家具厂;原料指向型工业也可以靠近市场。所以分析工业区位时要用发展的观点。

 9、劳动力素质并不专指劳动者的文化程度,也包括劳动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

 10、注意区分电子工业和电子装配工业,前者是技术指向型工业,后者是劳动力指向型工业。

 11、新兴工业可分为劳动力密集型(意大利的东北部及中部地区)和技术密集型(美国“硅谷”),并非特指技术密集型工业。

 12、传统工业和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但前者侧重于运量大的水运、铁路运输等方式,后者侧重于速度快、效率高的航空运输等方式。

 13、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亚马孙平原。

 14、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15、交通运输条件对城市的影响是动态的,某一时期主导交通运输方式的繁荣往往会促进城市的发展,反之会阻碍城市的发展。扬州的兴衰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16、注意城市化水平高低与城市化速度的快慢的区别:前者主要由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百分数反映,百分比越大,表明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化速度指某一时间段城市化水平变化的大小,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城市化速度快,但城市化水平仍然低于发达国家。

 17、对城市化的理解不能局限于农村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还应该认识到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也是城市化。

 18、逆城市化不是城市衰败,而是城市扩展的一种新形式,多出现于发达国家的大城市。

 19、城市问题并不是每个城市都存在的,而是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不是必然会出现的。

 20、注意区别城市地域形态与城市基本形态:前者主要指城市的外部形态——集中式、组团式、条带式或放射状;后者既包括外部形态,也包括内部形态——集中紧凑式和分散疏松式两种。

 21、注意区别城市功能区(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与城市土地利用(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要根据题目的指向有针对性地回答。

 22、高级住宅区并不是分布在地租的市中心,而是分布在与低级住宅区背向、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城市外缘。

 23、根据市场的原则,商业中心往往位于城市中心地区,但并非城市中心地区都是商业区。如北京的市中心是行政区。

 24、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不仅要考虑时间、运量或者运价,同时还要考虑是否具备相关的运输条件——河流、铁路、公路等。

 25、注意交通运输方式(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和管道)与交通运输工具(火车、汽车、飞机、船舶和管道)的区别,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回答,不能混用,其中管道既是运输线路,又是运输工具。

 26、水运包括河运和海运,虽然河运的地位在不断下降,但海运的地位依然非常稳定。因此不能笼统地讲水运地位在逐渐下降。

 27、在分析交通运输线的区位因素时。科学技术往往作为一个独立于社会经济条件之外的区位因素。

 28、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呈“之”字形弯曲的山区公路主要分布在山高坡陡的地区。一般的山区多通过开凿隧道的方式修筑公路。

 29、城市道路网的判断一般根据该城市所在国家进行;欧洲的城市一般为环形放射式,我国的城市多为方格——环形——放射式。

 30、发达国家出口的产品并非全部是工业产品,还包括小麦、羊毛、牛肉等少数农畜产品。此外,发达国家还常出口资本和技术。

 31、注意区分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声污染)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两种环境问题的表现,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属于生态破坏。

 32、环境问题因人类活动而产生,但并不是所有的人类活动都会产生环境问题。只有当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超过了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时才会产生环境问题。

 33、追求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的产生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但并非存在必然联系。如果人类在追求经济增长时,注重环境保护,则一般不会产生环境问题。

 34、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环境问题,但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不发展经济。因为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需要通过发展经济来解决。

 35、注意区分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两个概念:前者是因人类活动产生的,如水土流失、全球气候变暖;后者是自然现象,如台风、地震、海啸等,但人类活动可以加剧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和发生频率。

 36、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

 37、理解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原则时,重点理解公平性原则,不要把公平性原则与共同性原则混为一谈,前者强调全球不同地区之间的公平,而后者强调全球这个整体。

 38、清洁生产并不是完全没有污染,而是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直至达到“零”排放。

 39、生态农业是环境、社会、经济效益的综合体现,只注重其中某一项利益的农业不是生态农业。

 40、人口自然增长率可能是正值(表示人口总数增加),也可能为零(表示人口总数不变),甚至可能为负值(表示人口总数减少)。

 41、一个地区人口总数的值出现的时间应该是人口自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零的时期,因此人口增长速度降低并不等于人口总数的减少。目前,我国人口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人口增长数仍然很大。

 42、注意生育率和出生率的联系与区别:生育率是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与育龄妇女(15岁~49岁)人数之比。生育率是出生率的基础,一般情况下,生育率水平高,出生率水平也高。

 43、对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判断应该分析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特点,但并没有具体的数值标准。

 44、除人口自然增长外,人口的数量变化还包括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入和迁出)。

 45、注意环境人口容量和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前者是指一个地区在相对稳定条件下资源环境所承载或容纳的的人口数量和经济规模,强调自然环境承载能力,后者强调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人口合理容量低于环境人口容量。

 46、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区别:人口迁移不仅强调空间迁移,而且强调时间限制,而人口流动主要强调人口的空间运移动。人口迁移无论对迁出地还是迁入地都会产生影响,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

 47、判断人口迁移的三个重要标准:跨越行政区域界线的空间位移、居住地变更和时间限度(一般指一年以上)。

 48、在对人口统计图判读时,要注意纵横坐标上的数值,不要采取粗略计算的方法。特别是等边三角形统计图的判读需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否则会得出完全错误的判读数据。

 49、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7%。人口老龄化问题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目前及将来面临的重大人口问题。

2020高考地理必会的基础知识:可持续发展知识点

 1、注意大陆和大洲的区别:世界上有六个大陆,七个大洲,但并不能说大陆比大洲范围大或者大洲比大陆范围小,比如亚欧大陆比亚洲大,澳大利亚大陆比大洋洲小。

 2、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并不是面积的亚洲,而是南极洲;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也不是面积的太平洋,而是面积最小的北冰洋。

 3、注意内海(伸入大陆内部或位于一国领土内的海域)与陆间海(两个大陆之间的海域,如地中海)的区别

 4、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地形特征的异同:都可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西两侧高、中间低,但具体地形类型存在差异。北美洲东部为高原和山地、中部为平原、西部为山地;南美洲东部为高原、中部为平原、西部为高大山系;澳大利亚东部为山地、中部平原、西部为高原。

 5、注意北九州与九州的区别:北九州是日本工业区的名称,九州是日本四大岛屿之一。

 6、印度河主要流经巴基斯坦,而不是印度。流经印度的河流是恒河。

 7、西亚石油运往西欧和北美地区最近线路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航线,但石油运输量的航线是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的航线。

 8、埃及盛产长绒棉,但其经济支柱是石油、运河、侨汇和旅游。

 9、摩尔曼斯克港地处北纬70°,但终年不冻,是因为北大西洋暖流源源不断地向它输送温暖气流。

 10、渤海是我国内海,而不是边缘海。

 11、我国位置最靠北的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而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置最靠东的省级行政区是黑龙江省,而不是台湾省。

 12、主要山地与山区的区别:山地是一种地形类型,指海拔在500米以上、地表起伏较大的地区;而山区既包括山地,又包括丘陵和崎岖的高原。

 13、东南丘陵包括江南丘陵、浙闽丘陵和两广丘陵。

 14、青藏高原虽然太阳能辐射,但其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因为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也弱。

 15、注意几条地理界线的区别: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是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祁连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16、我国冬小麦和春小麦种植区的分界线是长城,小麦与水稻种植区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17、浙赣线是指浙江省杭州市至湖南省株洲市之间的铁路。京广线、浙赣线与湘黔线交会于株洲市,而不是长沙。

 18、注意河套平原与河西走廊的位置: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黄河沿岸,而河西走廊位于甘肃省境内祁连山以北。

 19、我国的河流除注入太平洋外,还有一线河流注入印度洋(如雅鲁藏布江、怒江等),额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20、注意我国两个有色金属矿的矿产地名称:湖南锡矿山——锑矿;青海锡铁山——铅锌矿。

 21、注意鞍山与马鞍山的区别:鞍山位于辽宁省,马鞍山位于安徽省。两地都是我国的铁矿产区,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但两地位置相差很远。

 22、东部和西北地区的河流的汛期都在夏季,但其主要影响因素分布是降水量和气温。

 23、注意西部经济地带与西部大开发范围的区别:西部经济地带指西部十个省(市、区);而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包括西部经济地带的全部、中部经济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经济地带的广西壮族自治区。

 24、注意三江源、三江平原和三江并流中“三江”的区别: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省境内;三江平原指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条河流冲积形成的平原,位于黑龙江省境内;三江并流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在横断山脉自北向南平行分布而形成的并流景观,位于云南省境内;这里的“三江”是指不同的河流。

 25、注意水资源与水能资源的区别:水资源一般指淡水资源;水能资源主要指某河流所蕴藏的水能。

 26、修建三峡工程的主要目的是防洪,而不是发电。

文章标签: # 地理 # 气压 # 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