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2014陕西高考状元_陕西省2014年理科状元

tamoadmin 2024-05-28 人已围观

简介1.15年前,以729分摘理科状元,考上清华的陕西男孩后来怎样?2.西安高新第一中学的学校荣誉3.还记得恢复高考时,因工作错失北大的陕西状元吗?如今过得怎样?4.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赵朝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农村里,上大学依然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想要改变命运,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书。16年前,陕西男孩冯宇宁高考675分,差14分落榜北大,为了走出农村,复读一年,以729

1.15年前,以729分摘理科状元,考上清华的陕西男孩后来怎样?

2.西安高新第一中学的学校荣誉

3.还记得恢复高考时,因工作错失北大的陕西状元吗?如今过得怎样?

4.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赵朝刚

2014陕西高考状元_陕西省2014年理科状元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农村里,上大学依然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想要改变命运,最好的途径就是读书。

16年前,陕西男孩冯宇宁高考675分,差14分落榜北大,为了走出农村,复读一年,以729分摘理科状元终圆梦上清华。

只是,考上清华的人,看似前途似锦,却也并非“星途坦荡”。16年过去了,清华才子冯宇宁现状如何?

一、寒门弟子,为走出农村,复读圆梦清华

1986年,冯宇宁出生于陕西省长武县亭口镇的一个小村庄,家庭贫寒,父母都是农民。三个姐姐因为家里没钱供,不得不辍学,外出打工。尤其是他的三姐,十分可惜,辍学那年刚好读到了高三最后一个学期。

懂事的三个姐姐,为了减轻家庭负担,都外出打工挣钱,供弟弟上大学。

改变家庭命运的担子就落在了冯宇宁身上,他曾一度为三姐感到惋惜,都是因为没有钱。

为此,他努力学习,用成绩来回报家人。在初三,他获得了省级物理竞赛(初赛)第一名,同年,又获得全国数学竞赛第三名。

但是,到了高二,冯宇宁似乎有了一些骄傲,结果导致在2004年高考中发生了意外,因为对自己过于自信,高考前填写志愿,他只写北京大学,没有想到自己只考了675分,与所选的专业还差14分,因此与北大擦肩而过,落榜了。

这对冯宇宁来说,打击非常大,自己梦想着走出农村,难道就这样放弃了吗?他心想,此时父母年纪已大,多年的操劳,他们所图的,只不过是儿女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可自己在龙门前的第一次跳跃就无功而返,给他们的打击,应该也很大的。虽然家人没有责怪他,但是他不甘心,决定选择复读一年。

终于在2005年的高考中,他如愿以偿,考出了729分的高,并摘得陕西省理科状元,不负众望,成功考上清华大学数理基础科学专业。

二、在清华园中,苦读十年

冯宇宁以陕西省状元的身份进入清华,原以为自己很厉害的,仔细看看,原来在清华园里遍地牛人,他的同学,不是数学、物理奥赛金牌得主,就是免试保送入学,他不由得压力巨大。

不过,他没有因此而自卑,反而更加努力学习。本科毕业,他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清华硕博连读的机会,选择了继续深造,并于2015年,顺利获得了博士学位。

三、现状如何?

冯宇宁在清华园中,苦读十年,总算熬出头了,也实现了当初走出农村的梦想。

只是博士毕业之后的他,依然并没能留在大城市工作,而是返回老家西安,成为了本地一家公司的微波工程师。

按理说,冯宇宁清华博士毕业,想在北京找一份好工作,还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他却对外说,因为北京房价太贵,成家主业成本太大;而且他们实验室五个人都分开了,有两个选择做博士后,一个留在北京,一个去了南京,他就只好选择回了西安。

其实,冯宇宁选择回西安,并不是因为北京房价高,而是他想离家近一些,可以一边照顾家人,一边工作。

四、结语

冯宇宁从一个农村孩子,不怕艰难,经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也实现了家人的梦想。虽然现状与理想有一些差距,但是他觉得离家近最好,毕竟父母已经老了。

其实,无论在哪里,是金子总会发光。冯宇宁的人生才刚开始,以前他不惧怕困难,以后只要他努力,相信未来可期!

对于冯宇宁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

15年前,以729分摘理科状元,考上清华的陕西男孩后来怎样?

2022年陕西高考最高分是723分。

西安铁一中的张博渊同学在今年高考中以总分723分获得了2022年陕西省高考状元。他单科分数语文137分,数学145分,外语149分,综合292分。

陕西省文科状元是高新一中的颜子越,以676的高分摘得桂冠。

历年陕西高考最高分

一、2021年

陕西省理科状元是罗皓文,总分高达727分,来自高新一中。

陕西省文科状元是刘彤舟,总分高达698分,来自高新一中。

二、2020年

陕西省理科状元是强宣凯,总分高达725分,来自高新一中。

陕西省文科状元是杨思元,总分高达700分,来自高新一中。

三、2019年

陕西省2019年理科状元花落西工大附中,聂宇轩723分硬核成绩摘下桂冠。

孙轶群以658分喜获2019年陕西省文科第一名,各科成绩为:语文131分、英语149分、数学144分、文综234分。

西安高新第一中学的学校荣誉

一、出身贫寒的

高考,是我们这个社会永远关心的话题,毕竟这是无数学子改变终身命运的机会,一到夏天这个时候,高考考了什么?最高分多少?状元是谁?这些关于考试的问题热度一定会盖过大部分社会新闻。状元

十五年前,冯宇宁便因为高考成绩成了新闻里的主人公,那一年,冯宇宁以729分的超高成绩夺得陕西理科状元,走入了大家的视线。

冯宇宁的求学之路颇为坎坷,他既不算天赋异禀的孩子,也没有能给他提供优越教育的家庭,他这个状元的桂冠,是凭着自己一路咬牙坚持才得到的。

冯宇宁生于1986年,家里都是种地为生的农民,父母没什么文化,而且冯宇宁上头还有几个姐姐,这么多孩子全靠几亩地的收入过日子,这个家庭的压力可想而知。冯宇宁的几个姐姐都是因为家境不好,没上过几年学就去外头打工了。

冯宇宁从小也是“散养”的状态,每天在外头疯玩,长到五岁了,家里人觉得还是要送他去上学,可是冯宇宁撒泼打滚,他在外头玩得好好的,才不想去学校被人管着,最后还是姐姐告诉她学校里有好多好玩的东西,连哄带骗才把冯宇宁送了进去。

虽然一开始不愿意,但进了学校的冯宇宁却是懂事了许多,他看着姐姐每天接送自己,心怀愧疚。他知道,姐姐们也不想这么早就不读书出去打工,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家境不好供不起,现在姐姐们在外工作养家,才让自己有了安心读书的条件,自己读书不光是为了自己,也承担着全家人的期望。

冯宇宁暗暗下定决心,要把书读好,带着全家人改变命运。

二、功夫不负有心人

再长大一点之后,冯宇宁觉得课上的时间根本不够,虽然冯宇宁的成绩在班里已经很好了,但他也知道,想要考上好大学,对手是全省的优秀学生,自己必须排到全省前列,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为了不落后于人,冯宇宁只要一有时间就抱着书本学习,没有好的辅导老师,也没有良好的读书条件,但冯宇宁相信自己不会比任何人差劲,在冯宇宁的坚持下,他的成绩一直很优秀,是全校排名第一,如果保持住,冲击清华北大也是很有希望的。

冯宇宁也一直将清华北大视为目标,高中三年,他一直向着目标努力,可没想到,老天还是和他开了个玩笑。

那一年高三报志愿时,因为是先填志愿再考试,对自己成绩十分自信的冯宇宁直接报了清华,而且也决定只上清华,不报其它志愿。可万万没想到那一年清华的分数线很高,冯宇宁的成绩虽然优秀,却还是差了十四分。

冯宇宁大受打击,但是努力了这么多年,冯宇宁也不甘心接受命运的安排,他收拾心情,进入了复读班。他想,六百多分考清华不保险,那自己就要更加努力,考出更高的成绩,只要成绩足够高,就算清华的分数线再高,自己也照样能考进去!

苦心人,天不负。在又一年辛苦学习之后,冯宇宁考出了729分的成绩,成为了当年的理科状元。这下,可以说再也不用担心落榜,而是清华的专业随便挑了。

高考能考过700分的几乎屈指可数,冯宇宁成了当地名人,但他并没有骄傲,开学之后,冯宇宁就开始了自己新的求学之路,清华这里人才济济,冯宇宁见识到了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自己在陕西是状元,但在遍地状元的清华,反而一点也不稀罕了。但是冯宇宁反而更高兴,对于他来说,这样充满竞争的环境只会让他更加努力前行,就算大家同样优秀,他也会做更优秀的那个。

三、努力终有回报

在清华,冯宇宁表现优异,成绩良好,拿到了博士学位。毕业之后,冯宇宁并没有选择留在北京,在冯宇宁心里,最让他思念,最让他有归属感的还是家乡,所以冯宇宁拿到学位之后,便返回了陕西做科研工作。

十五年过去了,现在的冯宇宁已经三十多岁,乍一看,你会觉得这是个普通人,其实冯宇宁在科研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去年,冯宇宁开办了自己的实验室,并且与自己的母校清华大学合作,继续自己的科研事业,并且为了帮助家乡教育事业的发展,冯宇宁给几十个陕西贫困县的孩子们捐赠了免费的网课,希望这些孩子也能凭借知识改变命运。

冯宇宁一直是一个对自己要求很严格的人,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现在工作期间,他表示,自己从一个寒门子弟变成高考状元,直到有了现在的功成名就,这一切看似幸运的背后,是自己青少年时期起早贪黑读书换回来的机会。如果自己当初稍微放松了一点点,自己一家人也许现在还是在吃苦受罪。

对于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冯宇宁特别赞同,他说,他知道很多孩子,看见别人出去打工赚了这么多钱,就会觉得读书好像也没什么用。

但是有这种看法的孩子年纪多半很小,不知道打工的日子多么辛苦,很多孩子觉得读了这么多年书,最后还是给人打工,但是他们不知道,学历越高,选择的机会就越多,读了书,至少有机会明白自己选择什么,去更大的范围里选择,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后半生。

未来会怎么样?对于这个问题,冯宇宁只说,一如既往,继续努力。是的,冯宇宁一直都在努力,这是他改变命运的方式,也是他的立身之本。对于一个普通人,努力和不努力的结果是天差地别的,冯宇宁就是例子。

虽然世界上很多人非常幸运,非常轻松的就拥有了命运的眷顾,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有通过努力换来的幸运,才是真正可以抓得住的幸运。

未来时间很长,我们还有很多时间去提高自己,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还记得恢复高考时,因工作错失北大的陕西状元吗?如今过得怎样?

高新一中是“首批陕西省高中示范学校”,先后被教育部、陕西省教育厅、西安市教育局分别授予“国家级教育科研先进单位”,“中国科协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项目优秀项目学校”,“促进学生发展与教师成长实验学校”,“省级文明校园”,“省级新课程改革样本学校”,“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级平安校园”,“西安市德育十佳学校”,“西安市学习型先进单位”,“市级绿色文明校园”等多种荣誉称号。 △西安高新一中创建于1995年,1998年被批准为省级重点中学,陕西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俱乐部 现有教职工454人,学生6000余人。

△2001年被陕西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校园”。

△2001年被陕西省数学竞赛委员会授予“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陕西赛区优胜团体”。

△2002年被西安市教育局授予“德育十佳学校”。

△2002年被共青团西安市委授予青年文明号。

△2002年被陕西省教育学会授予“教育科研基地”。

△2002年被中国教育学会语文委员会授予“十五重点课题创新写作实验学校”。

△2003年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予“青少年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实验学校”。

△2003年被陕西省教育厅授予“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2003年被西安市教育局、体育局授予“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2003年被西安市委宣传部、教育局、环保局等授予“西安市绿色文明示范工程学校”。

△2003年入选中国名校600家。

△2004年被教育部重大课题组授予“促进学生发展与教师成长实验学校”。

△2004年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2005年被陕西省数学竞赛委员会授予“全国初中数学联赛陕西赛区优胜学校”。

△2005年被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授予“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先进单位”

△2002~2005连续四年被高新区党工委授予“先进党总支”称号。

△2002~2004连续三年被高新区党工委授予先进工会组织奖。

△学校占地250亩,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教学设施均按国家示范学校标准配置。

△2009年晋升为陕西省示范高中。 富有自身特色的办学理念和教育思想的付诸实践,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高考升学率稳居陕西省前茅。△2006年-2010年,一举实现连续五年获得7名“状元”的佳绩,215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

△国外升学也取得了不菲的成绩,2004年-2010年,6名学生考入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300余名学生考入英国帝国理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洲墨尔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国际名校。

△在五大学科竞赛中,学校省级以上个人奖近800余人次,各学科竞赛一等奖获奖人数稳居全省前茅,多人入选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冬令营。

△学校积极参加省、市及国家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参赛学生人数历年位居陕西省首位,连年都有学生入选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近三年有11人次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奖,7人次获全国银奖。

△高新一中从1998年第一届初中毕业生算起,至今已有毕业生8届5700余人。中考成绩一直名列西安市前茅。全市中考前十名,高新一中有12名。2005年张晚晴同学获西安市中考状元。2007年张熙获西安市中考状元。2008年再获中考状元。2013年陶浩楠获西安市中考状元。

△高考从2000年至今连续8年保持100%学生上二本线,98%学生上重点线。100多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500多名学生考入中科大、人大、复旦、浙大、交大、南大、哈工大等全国一流学府。连有13名学生高考进入全省前10名。

△有众多高中学生,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50多人托福考试成绩优异,最高670分,最低578分;30多人参加雅思考试,最高7.5分,最低5.0分。

△2000年至2006年,学生参加国内外学科竞赛成绩优异。英语竞赛获国际奖35人,数、理、化竞赛获国家级、省市级一、二、三等奖1209人。

△2005年学生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获金牌8枚。

△2009被命名为陕西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

△文艺、体育竞赛中多次获西安市和雁塔区团体一等奖。

15年前西安高新一中顺天应人,从高新区创业投资的沃土上拔地而起,掀开了西高新“科教兴区” 历史的新篇章,肩负着开发区创业者子女就学的重托,开创着中国国际化教育的新天地。建校伊始,学校就提出教育与国际接轨,高起点创办现代化、国际化示范学校的办学目标。实行由高新区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教职工聘任制。贯彻“三高三新”的办学原则:高起点、新体制,实行现代化管理;高标准,新思想,组建高素质队伍;高质量、新方法,培养国际化人才。学校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新理念。

在国务院授予“专家”称号、教育部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省政府授予“优秀中学校长”称号,市政府授予“西安市劳动模范”称号、高新区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教育家”称号,又是第四届世界妇女代表大会代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陕西省俱乐部主任的皎秋萍校长和她的团队的带领下,在省、市、区和高新区各级教育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努力下,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在国内外朋友的厚爱下,高新一中走过了10年光辉的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这不能不说作为国际化教育的先行者,是需要超前的国际教育理念的。

当然,也要感谢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

在教育全球化的今天,高新一中立足国内中学教育的基础,不断拓展国际教育领域,为学生直接进入国外名牌大学创造条件。高新一中创业教育的成功,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学校向国内、国际一流名校迈进的昂扬姿态。

学校特别关注全体学生健康成长。建校以来,初中毕业生中考成绩大面积丰收,在西安市名列前茅。曾有05、07、08三届的三名同学荣获西安市中考状元。由于学校关注全体学生,学校一切工作都在转变学生思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所以高考成绩从2000年起连续九年100%上本科线。文理科平均96%以上上重点线。2006年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是该校闫欣同学,71名同学高考成绩达到北大清华录取线,北大清华录取28人。2007年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是该校张璐同学,87名同学达到清华北大录取线,清华北大录取34人。2008年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是该校罗赛同学,109名同学达到清华北大录取线,清华北大录取43人,另有48人考入国际名牌大学。2009年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是该校李元同学,110名同学达到清华北大录取线,清华北大录取50人。53名考生被美国丹尼森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华威大学、伦敦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滑铁卢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大学等国外著名高校录取。2010年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是该校王一卜同学,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是该校南天、夜(hei)毅同学。

四川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师生共给地震灾区捐款共计五十五万余元,表达全体师生的真情与爱心。

2008年北京奥运会,该校高中学生郎超光荣当选北京奥林匹克青年营营员,同时成为青年营的火炬手。王小丹同学也光荣成为北京奥运会志愿者的一员。

学校先后与长安九中、裴家崆小学,蓝田高堡初中、金山中学,周至四中,洛南中学等贫困地区学校手拉手、结对子、一帮一,向这些学校支教、赠送教学设备、运动用品等。为周至四中优秀贫困生专门设立了“扶困帮学资金”,并为周至四中建立了历史、地理教室。同一片蓝天共享灿烂阳光,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努力实现教育均衡发展。

美誉盛名的高新一中,在竞争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提升,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她把以人为本为学生终生的幸福和发展这一理念贯彻的生动而美丽。

在教育全球化的今天,学校立足国内中学基础教育,不断拓展国际教育领域,为学生直接进入国外名牌大学创造条件。兼容并蓄办教育,增强国际竞争力。十三年创业教育的成功,再一次向人们展示了学校向国内、国际一流名校迈进的昂扬姿态。 △2006年,闫欣同学以711分获得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

△2006年,林楠同学在牛津大学的录取考试中,从13万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并因此获得每年25000英镑的奖学金。

△2006级陈辰同学参加“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获国家级二等奖,是陕西省第一个荣获该项奖励,并且目前为止保持陕西省对该奖项目的最高荣誉。

△2007年,张璐同学以672分获得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

△2008年,罗赛同学以702分获得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

△2009年,李元同学以710分获得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陈嘉曦、王康宁同学双双以652分并列陕西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2009年,胡梦雅同学在全球170个国家200万考生参加的AS数学考试中荣获全球第一名。

△2010年,南天、夜毅同学以712分双双并列获得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王一卜同学以681分获得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

△2010届毕业生“国学奇才”孙见坤同学

△2011年,范孟辰同学以687分获得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高宇婷同学以708分名列陕西省高考理科第二名。

△2012年,张诗佳同学以688分获得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

△2013年,高羽洋同学以671分获得陕西省高考文科状元。

△2013年,王鹏宇同学以714分获得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

△2013年,陶浩楠同学以665分获得陕西省中考状元。

△2014年,袁之泉同学以716分获得陕西省高考理科榜眼。

△2015年,王天乐同学以721分获得陕西省高考理科榜眼。

△2015年,2016届郭亦凡同学获得第24届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金奖(陕西第1名,全国第43名)。 2006年-2013年,一举实现连续八年培养11名高考“状元”的佳绩。近年来,556名学生考入北大、清华;每年参加高考的学生95%以上进入国家重点大学。800多名学子考入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美国芝加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等世界排名前100位高校。

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赵朝刚

高考向来是人们最关键的人生转折点,如果考好了,也许未来就能前途无量,所以每年高考也是全国人民的头等大事,各行各业都会自发为考生护航。

而随着国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如今考上大学已不是什么难事,但要考上一所好大学却不容易,尤其是像清华和北大这种双一流的大学,更是很多考生可望而不可及的。不过对于学霸来说,要考上这两所大学也不难,甚至曾有考生两次都考上清华和北大的经历。

在如今社会,大学生越来越多,而求职的门槛也越来越高,如果要想获得好工作,就要有高学历,普通本科的学生都很难找到好工作,而那些专科学生就更难了。当然,凡事也有例外,有些人虽然学历不高,但他照样收获了很好的事业。

比如接下来要说的这名考生,曾是陕西省高考状元,却因为职业而错过了北大,但他没有放弃努力学习,最终事业也获得了成功。

这个人名叫韦成枢,出生于1948年,是陕西西安人,他自小就非常聪明,脑子特别活跃,学习成绩也一直很好,每次上课的时候,往往老师刚提问,他立刻就能把答案说出来,思维敏捷,因而深受老师的喜爱。

韦成枢的家境普通,他和当时大多数孩子一样,自幼就要开始帮家里干活,甚至有时候父母忙不过来的时候,他还要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以及家里的一些家务活,这也养成了他勤快认真的习惯。而且虽然家里活多,他却从来没有耽误过学习,后来还考上了当地的重点高中,西安20中。

韦成枢自幼就对文史和小说特别感兴趣,所以上了高中以后,他毫不犹豫地便选择了文科,并且成绩一直很稳定,当时的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考上国内最好的文科大学,北京大学。

可惜的是,计划总赶不上变化,就在韦成枢信心满满地准备高考时,国内却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并取消了高考,这令韦成枢非常难过,但他也无可奈何,只能被迫中断读书,另外找寻出路。

在那特殊的10年时间里,韦成枢为了生活曾做过很多工作,他先是去了宝鸡深山老林的生产队上插队,后来又在一家国营公司做监工,直到1973年,他才凭借自己的高中学历,去了一所中学当老师。这份工作在当时还算不错,但韦成枢从来没有忘记过自己的北大梦,只是苦于没有机会去读。

直到1977年10月的时候,中央宣布恢复高考,这一刻韦成枢激动极了,因为这代表他又可以参加高考,并实现他的北大梦了。此时的韦成枢已经年近30岁,早已结婚生子,事业也很稳定,要参加高考并不容易,而且距离高考不过两个月的时间而已,这对他来说是一大挑战。但韦成枢还是不愿放弃,妻子也很支持他,于是他白天工作,晚上回到家里便挑灯夜战,甚至有时她妻子去上夜班,他还需要先哄睡儿子,再继续学习。

就这样,韦成枢努力了两个月,便去参加了高考。当时陕西省有大约30万人报考,却一共只录取1万人左右,可以说相当难考。不过韦成枢却很有信心,因为他的基础比较扎实,又努力了两个月,考上大学是不成问题的。果然,高考成绩下来以后,韦成枢考了423.9分,而当时的高考满分是500分,他这样的成绩完全足够上北大了。

值得一提的是,韦成枢也是当年的陕西高考状元,所以他认为自己一定能够进入北大了。但没想到他没能等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却被陕西师范学校给录取了。原来当时有规定,教师只能去考师范学校。

就这样,韦成枢因为职业原因,只能和自己心仪的北大失之交臂了,这令他深感遗憾。但没办法,他只能接受现实,去陕西师范学院继续深造,毕业以后,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继续教书育人。

如今42年过去了,韦成枢也已经72岁的高龄,他在经过多年努力以后,顺利成为了陕西省的一名特级教师,并曾带出好几个高考状元。韦成枢虽然未能实现自己的北大梦,却依然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这已经算很成功了

赵朝刚高考满分作文

据有关部门调查,六年来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1999年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而2005年为48.7%,首次低于50%。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书!

陕西考生-赵朝刚

我们之所以空虚,是因为知识不够充实。一个绚烂多彩的思想,总基于知识的积淀,一套理论的出现,那是思维凝练后的结晶。

我们不敢苟同一个知识贫乏的人能创造什么绝世的论述和发明。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读的书太少。人不是神,不是一生下来就是智慧的化身,必须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

但是图书阅读率依旧持续走低,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识字的人不读书,中年人多数说"没时间",青年人多数说"不习惯",还有人说"买不起"、"没地方借。"  这都是借口。

一个爱读书的人无论多忙、多累都会挤出时间来读书,提升自己的境界,净化自己的灵魂,那是对空虚的一种补养,不至于满嘴"空虚"而得到的不是完美的治疗,依旧很无奈,很无聊。

阅读书籍是需要一定的时间,但空荡荡的大脑的充实需要你真的行动起来。

可以理解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使一个群体中的人没有足够的时间去阅读,但它的作用不可小视。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是一个人一生追求的目标,那是高层次的人生。李白虽在官场失利,但它云游名山大川,丰富自己,在强大的精神支撑下,给后人留下了不朽的诗作。我们不苛求永垂

青史,只求无悔于今世,不让那空空的皮囊,白白浪费有限的资源。

一个国家的图书阅读率的高低,是权衡这个国家的物质基础及国民素质的高低的砝码。

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你如果感到空虚、无助又无奈,就让图书带给你那份安静与充实,在多姿多彩的精神世界遨游,放飞自己的所有忧愁,

逐步提升你的内涵,做一个充实而不空虚的人。

一本好书就像一个绿色的氧吧,让你的大脑尽情地呼吸,不断地滋养,从而尽快地成长、成熟。书是我们一生的伴侣,我们之所以不再幼稚,不再愚昧,不再空虚,那是书带给了我们很多、很多......  只要你读书。

名师点评

该考生对所给材料寓意的把握准确到位,分析、论述全面而辩证。作者在肯定人要有“读书的精神”的同时,提醒我们“更应好好读书”,强

调只有这样,才能“是自己的心灵增添光彩,找到适合自己读书的方法”,进而“提升自己的才华”。引用名人的诗句作为句子并贯串全文,贴切自然,古朴典雅,是构思上的一大亮点;阐发观点时,事理结合,旁征博引,"人不是神,不是一生下来就是智慧的化身,必须通过后天的不懈努力""一本好书就像一个绿色的氧吧,让你的大脑尽情地呼吸,不断地滋养,从而尽快地成长、成熟"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此外,语言表达简洁晓畅,富有张力,也是此文胜人一筹之处,所以给该考生满分。

文章标签: # 高考 # 陕西省 # 冯宇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