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常考文言虚词,18个高考必考文言虚词

tamoadmin 2024-05-18 人已围观

简介一、高中文言文160个实词 哀爱安按案 拔白败拜报 暴悲北备被 倍背奔本逼 彼辟蔽毕便 遍表并伯薄 泊博步裁苍 操草策曾差 尝长超朝陈 称诚驰冲出 除处川垂辞 次刺促错达 殆怠旦独笃 度断夺发法 反放非分奉 服伏复盖苟 鼓固寡国过 何恨厚胡患 或疾即既将 解结矜竟就 绝堪克困怜 弥靡莫能内 迫期奇迁劝 却如若色稍 审甚识适是 书疏数孰属 率私遂涕图 徒王望微闻 恶悉

高考常考文言虚词,18个高考必考文言虚词

一、高中文言文160个实词

哀爱安按案 拔白败拜报 暴悲北备被 倍背奔本逼 彼辟蔽毕便

遍表并伯薄 泊博步裁苍 操草策曾差 尝长超朝陈 称诚驰冲出

除处川垂辞 次刺促错达 殆怠旦独笃 度断夺发法 反放非分奉

服伏复盖苟 鼓固寡国过 何恨厚胡患 或疾即既将 解结矜竟就

绝堪克困怜 弥靡莫能内 迫期奇迁劝 却如若色稍 审甚识适是

书疏数孰属 率私遂涕图 徒王望微闻 恶悉相谢幸 延阳要宜狱

再造贼振志 治置诸族左

2008年11月第一版

2009年高考上海卷考试手册?语文科作者:不详 时间:2008-12-25 0:01:1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169

一、考试性质

上海市语文科高考是为高等学校招生而进行的选拔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考试对象为2009年全体考生。

二、考试目标

高考语文从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表达应用等方面测量考生能力。试题分别从阅读、写作两部分对学生进行测试。

三、考试内容

根据《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要求,结合现行的高级中学《语文》教材,确定以下为考试内容。

1.识记与理解

1.1写出课文中所涉及的著名作家作品及文学和文化常识。

1.2理解常用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

1.3运用现代汉语基本语法知识理解文章内容。

1.4理解常见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作用。

1.5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意义和作用。

1.6理解常见的文言词法和句式特点。

1.7理解并用现代汉语解释文言句子。

1.8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2.分析与综合

2.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2分析词、句、段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3分析作品的思路、结构、写作特点。

2.4归纳作品要点,概括段落大意和全文主旨,揭示写作意图。

2.5根据作品内容,通过合理推断和想象,作适当拓展。

3.鉴赏与评价

3.1鉴赏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表现手法和语言风格等。

3.2评价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

4.表达应用

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和常用的应用文。

4.1选材立意

4.1.1准确把握题意。

4.1.2思想健康、感情真实,力求有新意。

4.1.3选材恰当、内容充实、主旨明确。

4.2结构布局

4.2.1结构完整、严谨。

4.2.2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4.3语言表达

4.3.1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4.3.2能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3.3语言通顺、准确、生动、得体。

四、考试细则

1.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闭卷,笔试。试卷分为试题和答题两部分。考生答题必须将答案全部做在答题纸上。

2.试卷测量目标的比例

试卷测量目标比例:

识记与理解、分析与综合、鉴赏与评价约为54%;表达应用约为46%。

3.试卷结构与分值

试卷分阅读和写作两部分:

阅读80分(现代文约占38分,文言诗文约占42分),写作70分。

试卷总分为150分。

4.试题难易的比例

试题难易的比例约为3:7。

5.考试时间

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6.题型

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写作题。

附录:

2009年上海市高考文言文300个常见实词表

一、高中文言文160个实词

哀爱安按案 拔白败拜报 暴悲北备被 倍背奔本逼 彼辟蔽毕便

遍表并伯薄 泊博步裁苍 操草策曾差 尝长超朝陈 称诚驰冲出

除处川垂辞 次刺促错达 殆怠旦独笃 度断夺发法 反放非分奉

服伏复盖苟 鼓固寡国过 何恨厚胡患 或疾即既将 解结矜竟就

绝堪克困怜 弥靡莫能内 迫期奇迁劝 却如若色稍 审甚识适是

书疏数孰属 率私遂涕图 徒王望微闻 恶悉相谢幸 延阳要宜狱

再造贼振志 治置诸族左

二、初中文言文140个实词

昂傲包比鄙 兵病察彻乘 从当道得定 伐犯方负赋 更故顾观归

好号还会惠 及极济计加 假间简见节 竭尽进居举 具俱聚决类

临虑论漫灭 明名命谋难 平戚启强请 穷求取去全 任入塞善少

舍涉生胜师 施实食使释 恃属说顺素 汤通痛退亡 为务徙狭鲜

向效信行形 兴修徐许寻 业遗贻夷异 易诣益阴引 盈余逾缘远

云责章知止 致质众专周 走足卒作坐

其中 属 字,初高中重复收录。

巧辨文言虚词

一、文言文虚词的考察对象

今年的考试大纲把文言文虚词减少到18个,他们分别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夫、与、则、者、之。

二、文言文虚词的考察方式

文言文虚词题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一般的考察方式有:

(1)从下面四组虚词中,选出用法和意义一样/不一样的一项

(2)选出下面对加点词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

(3)选出下面四个选项中和其他三个选项不一样的一项

三、文言文虚词的解题捷径

下面我们将告诉同学们一些解答虚词题的小技巧,怎样在已经有一定虚词积累的基础上来做虚词题呢?

一、原文代入法

当你不理解一个虚词的含义的时候,你可以猜测,揣度(有的题目的选项提供了虚词的答案),如何验证自己的猜测或原文提供的答案是否正确,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直接把这个含义放到原文当中去检验。

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的A项为:过于荆,至江上/苛政猛于虎也。该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同样该题D项也可用此法进行判断,第二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出自苏洵《六国论》,“以”作“因而、以致”解,以此代入第一句“知不以利为利益中”显然也讲不通,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正确项B所涉及的两句: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第二句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以其代入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二、结构分析法

我们知道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这一规则不仅仅适用于实词,也适用于虚词,同时有些虚词在句子结构的某一个特殊的位置,决定了这一虚词的常规用法。比如都在宾语前,可能就都是和宾语构成了介宾关系;在句首与其他词语关系不大,可能就是连词。

如2001年高考第13题D项:五千人因衔枚击之/相如因持璧却立。考察这两句语法结构,第一句主语是“五千人”,第二句主语是“相如”,进一步考察“衔枚击之”和“持璧却立”两者都是连动结构,且都作谓语,由此可见,两者基本语法结构相同,故句中“因”的用法也应相同,此处都可作“于是、就”解。再看该题正选项B项:遣使约降于燕/故内惑于郑袖。首先补出两句的主语,一为田单,一为怀王。由原文可知,田单乃诈降,是施动者,“降”的对象是燕军,故第一句中“于”译为“向”;而第二句中施动者是郑袖,受动者是怀王,怀王放在前面作主语,从语法结构来看这是一个被动句,所以句中“于”作“被”讲,进行这样的语法分析后,该项中两个“于”显然不同,符合题目要求。

三、语境推断法

就是联系上下文,语句的整体意义实际上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因此考生也可根据具体的上下文来进行判断。

如2001年春季高考全国卷第12题D项:漕水溢则泛滥为田患/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第一句上文的语境是“漕河与盐河近而不相接”,下文写徐九思“筑减水桥,俾二水相通”,由此可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连词,表顺承关系,相当于“就、便”;再考察第二句,出自课文《崤之战》,晋襄公在遭到原轸怒斥后,幡然悔悟,派人追赶,追到黄河边的时候,百里孟明视等三人却已经上船出发了。可见,此处“则”也为连词,但构成转折关系,可译为“却已经、倒已经”,两个“则”用法各异,符合题干要求。

四、辨别标志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记住一些有代表性的特殊文言句式,可帮助你快速答题。如表被动的“见”、“于”、“为”、“为所”等,表示宾语前置的“之”(如“何陋之有”)、“是”(如“惟利是图”)等。同时识记一些含有虚词的固定格式,如“是以”为“以是”的倒装,译为“因为这”;“无以”意为“用来……的”;“其……之谓也(乎)”也是一个固定格式,根据情况可译为“大概(恐怕、难道)说的是……吧(吗)”。

如2002年高考全国卷第16题要求将“其李将军之谓也”译成现代汉语,如果能记住这个固定格式的翻译模式,解答本题就会易如反掌,可译为“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或“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再如2002年高考北京卷第9题C项: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于俗也/宋何罪之有。两句中的“之”都是固定格式的标志,一是古汉语中表原因的固定格式,一是宾语提前的标志,两者显然不同,可迅速进行排除。

在分析文言虚词的具体含义的时候应该多方面考虑,可能要结合几种分析方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超级体验

仓慈字孝仁,淮南人也。始为郡吏。建安中,太祖开募屯田于淮南,以慈为绥集都尉。黄初未,为长安令,清约有方,吏民畏而爱之。太和中,迁敦煌太守。郡在西陲,以丧乱隔绝。旷无太守二十岁,大姓雄张,遂以为俗。前太守尹奉等,循故而已,无所匡革。慈到,抑挫豪右,抚恤贫羸,甚得其理。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稍稍使毕其本直。先是属诚狱讼,县不能决,多集治下,慈躬往省阅,料简轻重,自非殊死,但鞭杖遣之,一岁决刑曾不满十人。又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胡常怨望,皆劳之。欲诣洛者,为封过所,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辄以府见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由是民夷翕然称其德惠。数年卒官,吏民悲感如丧亲戚,图画其形,思其遗像。及西域诸胡闻慈死,悉共会聚于戊己校尉及长吏治下发哀,或有以刀画面,以明血诚,又为立祠,遥共祠之。

比较下列两组句中“为”和“以”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也相同

B.两个“为”字相同,两个“以”字不同

C.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相同

D.两个“为”字不同,两个“以”字也不同

答案9.D(前“为”为“做”,后“为”为“给”。前“以”为“因为、由于”,后“以”为“用”。)

解析从语法结构分析,第一个“为”在名词前,第二个在动词前,很显然是不同的用法;两个“以”都在句首,充当介词,可以利用语境和代入法来判别意义的不同。

[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一、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④氓肃之人,而迁徙之徒也。《过秦论》

⑤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过秦林》

⑥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过秦论》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二、何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三、乎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几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1.而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②三月而后成。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文章标签: # 表示 # 虚词 # 可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