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50年代高考_50年代高考录取率
tamoadmin 2024-06-27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专业选择的历史背景2.求历届广西的高考作文题目3.高考第一天题难吗4.50年前高考回忆:家庭出身比成绩更重要关于高考的来历如下:我国的高考,最早起源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
1.高考专业选择的历史背景
2.求历届广西的高考作文题目
3.高考第一天题难吗
4.50年前高考回忆:家庭出身比成绩更重要
关于高考的来历如下:
我国的高考,最早起源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
高考是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选拔高中学生进入高等院校、走向社会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考的历史可追溯到1905年左右的清朝末年,当时北京的“桐城派”学派提出了“殿试”制度,指通过一场考试选拔全国人才,这相当于是我国高考制度的先驱。
20世纪50年代初,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我国开始实行综合的社会主义制度,同时也着手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在这个过程中,我国教育界开始探讨如何进行适应新形势的招生制度,并在1952年底提出要举行全国普及高中联考,并在1954年进行第一次普通高级中学招生考试。这也是我国高考的雏形。
1957年,中央教育工作会议正式通过了对高中阶段教育的改革方案,并首次提出了“高考”这个概念。1958年,我国第一届高考正式开考,该考试是基于“考试与录取相分离,公平选才”的原则,后来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高考制度。
高考的历史几经沉浮,但它始终是我国教育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我国选拔人才、推动教育改革、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之一。
高考的重要性
1、人才选拔。高考是我国普通高中学生升入高等院校的重要途径之一,是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高考,可以选出优秀的学生,发现人才,为国家建设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持。
2、促进教育公平。高考的实行使得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机会通过考试获得高等教育,避免了个别人依靠家庭背景等优势占据公共资源的现象,保障了教育公平。
3、促进教育改革。高考的实行也推动了我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高考的改革也一直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之一。高考改革可以提高教育质量,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4、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品质。高考的实行不仅是对学生学习的检验和评估,更是对学习能力和品质的考验。可以通过高考培养学生勤奋、自律、创造力和拓展思维等方面的综合素质。
高考专业选择的历史背景
1951前或后高考是在7月的7、8、9三天。考场设在普通的教室里,条件简陋,教室里没电扇,只好靠洒水来降温。我们埋头答题,汗流浃背也顾不上擦,试卷常常粘结在手臂上,留下汗渍。监考老师可能是该校教师,神态严肃,认真负责,与我们同受酷暑的煎熬。那个年代大都是多子女家庭,父母收入低,家庭生活拮据,一日三餐和往常一样,家里绝无电扇,更没听说过“空调”。酷暑难耐的夜里蚊虫叮咬,一把蒲扇扇来扇去,常常睡觉中蒲扇落地,自己全然不知。连续三天的考试,我都徒步个把小时早早赶到考场。中午待考时间,买上两个火烧坐在树荫下边吃边看书。渴了打开水龙头便喝。记得我们考场的一位同学带了家里的闹表(俗称马蹄表)参考,考试进行过程中,教室内突然铃声大响,监考老师赶忙过去阻止。此事虽已过去整整半个世纪,现在回想起来仍让我忍俊不禁。
那个年代的高考,学生完全是被动应试,高考成绩既不通知学校,更不会告知本人,还不允许查分数,任凭“上边”录取。与现在相比,极其缺乏透明度,考生毫无知情权。心里只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任凭祖国挑选的纯真情愫。
那时的高考严格贯彻阶级路线,执行“成绩不是录取的唯一标准”的政策,家庭出身比高考成绩更为重要。
求历届广西的高考作文题目
有句话叫“高考考得好,不如专业报得好”。作为高考制度中的重要一环,专业的填报无疑成为了考后学生和家长最关心的话题。大家倾向于认为,好专业就有好前途。一个人的前途到底跟专业有多大关系?如果我们把对专业的关注放到历史的语境中,可能会看得更为明显。
高校院系调整上世纪50年代,进行了大规模的高校院系调整,为数众多的综合院校被分拆,单纯的工科院校得到发展,钢铁、地质、航空、矿业、水利、师范、农林、医药等专门学院和专业,从原先的18所大幅增加到149所。
理工科专业
调整意味着国家发展的动向。满怀建设新中国的激情,学生们大多选择理工科专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俄语专业由于当时中苏友好,两国交往十分频繁,需要大量的俄语人才,使得俄语专业也很受青睐。
文化大革命1966年至1971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冲击,高校停止招生,专业的选择也无从谈起,广大的青年卷入上山下乡的运动,农村成了他们的广阔天地。
高等院校招生恢复到了1972年,全国恢复高等院校招生,但采取的是推荐入学的方式,出身成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高考第一天题难吗
50年代以来历届高考作文题
1951:一年来我在课外努力地工作;论增产节约的好处
1952:记一件新人新事;我投身到祖国的怀抱里
1953:写一个你所熟悉的革命干部;记我最熟悉的一个人
1954:我的报考志愿是怎样决定的
1955:我准备怎样做一个高等学校的学生
1956: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
1957:我的母亲
1958: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1959:记一段有意义的生活
1960: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
1961:一位革命先辈的事迹鼓舞着我
1962:说不怕鬼;雨后(两选一)
1963:“五一”劳动节日记
19:读报有感——关于干菜的故事
1965:给越南人民的一封信
(1966—1976:高考中断了11年)
1977:“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湖南试题:心中有话向党说)
1978:缩写:“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
1979:改写:“陈依玲的故事”
1980:读后感:《画蛋》(达·芬奇的故事)
1981:读后感:《毁树容易种树难》
1982:命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983:看图作文: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漫画《挖井》)
:一段报道,关于怎样写作文
1985:“致光明日报编辑部的信”(关于环境污染问题)
1986:“树木·森林·气候”(一段报道,副标题自拟)
1987:自拟题(关于育民小学游泳训练班的简讯)
1988:习惯
1989:“致青年同学的一封信”(关于报考志愿的困惑和苦恼)
1990:①动作表情;②肖像描写;③议论500字(素材为:玫瑰园里的花与刺
)
1991:①以圆形物体为本,写一段想象②命题——选择(“近墨者黑”、“近墨
者未必黑”,辩论或议论)
1992:①记叙;②议论(关于社会公德问题,街头雨中一景)
1993:广播稿:关于补课报酬问题
1994:尝试
1995:①一段对话;②一篇评论(素材为诗歌《鸟的对话》)
1996:①说明一篇;②议论一篇(关于给六指做整形手术的两幅漫画比较,议论
题为“我更喜欢”)
1997:自拟题(社会调查分析,素材两份,主线为“助人为乐”)
1998: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二选一)小作文:补写《妈妈只洗了一只
鞋》
1999: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2000:通过对四个图形符号的不同认识,谈你在生活中看问题的角度、对问题的
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问题的答案?
2001:诚信
2002:心灵的选择
2003: 感情的亲疏远近对认知的正误深浅的影响
50年前高考回忆:家庭出身比成绩更重要
高考第一天题难度因人而异,有些人可能觉得难,有些人可能觉得简单。
一、历史上的高考难度
从历史上看,高考的难度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世纪50年代,高考只考语文和数学两门科目,而且试题内容相对简单。到了20世纪80年代,高考开始多科目、考察范围加大,难度逐渐提高。近年来,高考试题趋向多样化、综合性、创新性,考察内容涵盖广泛,标准也更为严格,可以说难度已经是历史最高了。
二、考生个人条件
对于同一份试卷,不同的考生所感受到的难度也可能会不同。比如说,文科和理科考生对同一份数学试卷的难度评价就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具备一定知识储备和考前充分准备的考生可能会觉得试题相对简单,而知识掌握薄弱、没有充分准备的考生会觉得试题难度较大。
三、教育教学改革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考试题的命题和出题思路也在不断调整和改变。无论是从试题难度、出题方式、考察重点还是评分标准等方面,都会对考生的难度感受产生影响。
四、社会因素影响
除去个人和教育因素,社会因素也会对高考题难度产生影响。比如说,当前社会竞争激烈,高考分数对于升学、就业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可能会让部分考生因为焦虑、压力大而觉得试题难度加大。
高考第一天试题总体难度适中,但各科目题型难度不同,要求考生兼顾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同时,可以看出试卷注重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总体而言,今年高考第一天试题命制符合考试大纲要求,有利于考察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综上所述,高考第一天题的难度不能简单地用一个词进行概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量和评价。最后,仍需强调的是,无论试题难度如何,考生都要做好充分准备,发挥自己的优势,全力以赴去应对挑战。
一年一度的高考将至,抚今追昔,半个世纪前的1960年,我参加高考的真实情景,犹如昨日般呈现在眼前。
1960年7月,我毕业于济南一中并参加高考。那个年代的济南一中,是省城赫赫有名、屈指可数的。学校位于僻静的运署街东端,宽阔敞亮的开放式校门上方镌刻着由大文豪郭沫若题写的校牌,学生把佩戴的白底红字校徽看作一种荣耀。新生入校第一课,便是进行校史教育,在老师带领下参观校史展览和图书馆阅览室。开学典礼上,校长慷慨激昂的致辞,激励着我们奋发读书和成才。
高考的前一天上午,班主任发给我们准考证,吩咐学生提前看考场。记得开考的前一天晚上,几百名应届毕业生集中在学校大操场,架起电灯,听校长考前总动员。校长叮嘱学生沉着应战,以优异的成绩向祖国汇报,为母校争光,并谆谆告诫学生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那时的高考是先填报志愿,后参加考试。按理工、农医、文史三类来填报志愿,填表时按一二三顺序自报志愿。考后根据成绩任凭大学录取。班主任再三强调,最后一项一定要填上服从分配,服从调剂志愿,那时候上大学录取率低,机会难得。填志愿时家长的意愿占主导地位,也大都与家长所从事的职业、兴趣爱好有关系。
那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由于我们那届高中毕业生是1957年入学,经历过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又常常下乡参加春耕、麦收、秋收秋种等农业劳动,写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至今我记得自己在作文中写道:“济南的六月,骄阳似火,那是农民喜获丰收的季节。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背起行装,从市区步行数小时,赶往长清县孝里公社参加麦收。在火辣辣的阳光下,我们这些长在城里的学生,满怀喜悦和兴奋奔向那一望无际、麦浪滚滚的田野,男生一字排开,低着头,弯下腰,拼力拔麦子,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干得热火朝天。女生则在老师的安排下,把已拔起的麦子捆好,抱到田埂,最后装车运到场院。可我却因身材瘦小,势单力薄,落在别人后头,不大一会儿,腰酸腿疼,手上磨起了血泡,脖子被麦芒刺得红肿发痛……通过三同劳动(与农民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虽然脸晒黑了,心更红了。手磨破了,意志坚了。参加农业劳动是我们年青一代锻炼思想,磨炼意志的好课堂……”文章结尾时,我把参加劳动锻炼升华到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认知,要下决心克服长在城市里的优越感,打消怕苦怕累的思想和娇气,向农村青年学习,把参加劳动锻炼提升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上,表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坚持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
那时高考是在7月的7、8、9三天。我参考的考场在解放桥附近的原山东工业机械学校(现在为山东建筑大学校区),考场设在普通的教室里,条件简陋,教室里没电扇,只好靠洒水来降温。我们埋头答题,汗流浃背也顾不上擦,试卷常常粘结在手臂上,留下汗渍。监考老师可能是该校教师,神态严肃,认真负责,与我们同受酷暑的煎熬。那个年代大都是多子女家庭,父母收入低,家庭生活拮据,一日三餐和往常一样,家里绝无电扇,更没听说过“空调”。酷暑难耐的夜里蚊虫叮咬,一把蒲扇扇来扇去,常常睡觉中蒲扇落地,自己全然不知。连续三天的考试,我都徒步个把小时早早赶到考场。中午待考时间,买上两个火烧坐在树荫下边吃边看书。渴了打开水龙头便喝。记得我们考场的一位同学带了家里的闹表(俗称马蹄表)参考,考试进行过程中,教室内突然铃声大响,监考老师赶忙过去阻止。此事虽已过去整整半个世纪,现在回想起来仍让我忍俊不禁。
那个年代的高考,学生完全是被动应试,高考成绩既不通知学校,更不会告知本人,还不允许查分数,任凭“上边”录取。与现在相比,极其缺乏透明度,考生毫无知情权。心里只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任凭祖国挑选的纯真情愫。
那时的高考严格贯彻阶级路线,执行“成绩不是录取的标准”的政策,家庭出身比高考成绩更为重要。高考发榜日期,班主任通知我考上了师范院校的俄语专业。时至今日,高中毕业整整五十年,感时抚事,对当年高考多了一份思考和怀念。(张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