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关于高考的回忆,关于高考的回忆作文

tamoadmin 2024-05-28 人已围观

简介1.你在高考经历过哪些有趣的事?2.高考那个夏天有多难忘?你对高考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3.高考状元回忆:那一年他们经历的高考4.你是否还记得当年的高考经历?通过高考改变你的命运了吗?5.关于高考,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那非常高的分数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些一些同学晒出的写满了字的试卷和空笔芯。相信很多经历过高考的同学们看到这种都非常有感触,这些东西虽然到最后一文不值,但是却是我们

1.你在高考经历过哪些有趣的事?

2.高考那个夏天有多难忘?你对高考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3.高考状元回忆:那一年他们经历的高考

4.你是否还记得当年的高考经历?通过高考改变你的命运了吗?

5.关于高考,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关于高考的回忆,关于高考的回忆作文

最引人注目的不是那非常高的分数和名校的录取通知书,而是一些一些同学晒出的写满了字的试卷和空笔芯。相信很多经历过高考的同学们看到这种都非常有感触,这些东西虽然到最后一文不值,但是却是我们最真实的努力过的见证。

1.书有一些同学把自己在高中三年写过的试卷和看过的辅导书都整理在一起,这些书堆起来的高度,甚至比自己的身高还要高出一大截。多看看这些书,可能除了高中这三年以外,再也没有机会读阅读这么多书。

2.笔芯。有一些同学说自己在高三的时候,几乎每天都要用光一支笔芯,而每当攒下来一只空笔芯都会把这支笔芯放在抽屉里,自己高考完回到家的时候打开抽屉,看到那些笔芯,眼泪唰的就掉了下来。

如果问,谁能够在第一时间看到升起的太阳,可能除了那些在街上辛苦工作的环卫工人以外,便是那些在路上或者已经坐在桌前的高考生们了。每天需要完成的试卷太多,想要获得好成绩也难,每天早上很晚才睡,而第二天早上四五点钟就要起床。出门呼吸的第一口新鲜的空气,就是对自己最好的鼓励,轻轻地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已经有可以几个和你共同作战的同学,美好的一天就这样开始了。

虽然高中学习很紧张,但是回忆起来,相信大多数同学们会更珍惜这份生活,而临近高考时老师们似乎也不再强调成绩有多么重要了。可以回家的同学们回到家中,会发现桌上已经摆放好父母进行准备的饭菜,不管自己多晚回家,桌上的饭菜却总是热的。父母对于孩子唯一的期盼不是成绩要有多好,而是孩子需要生活的快乐。

陪你作战的还有你周围的同学和老师以及站在你背后默默支持你的家长们。高三生活带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回忆,有人把它形容为一生中最难忘的时光之一。即使已经毕业多年的人,每年的高考也会感到很紧张,等作文题目、等高考热搜、5分钟送到考场……因为经历过,才更关注!

黑板、粉笔渣、风油精、草稿纸、错题集……这些物品陪伴我们度过了整个高三生活。也许成绩有高有低,但我们的高三依然十分快乐

你在高考经历过哪些有趣的事?

一年一度的高考将至,抚今追昔,半个世纪前的1960年,我参加高考的真实情景,犹如昨日般呈现在眼前。

1960年7月,我毕业于济南一中并参加高考。那个年代的济南一中,是省城赫赫有名、屈指可数的。学校位于僻静的运署街东端,宽阔敞亮的开放式校门上方镌刻着由大文豪郭沫若题写的校牌,学生把佩戴的白底红字校徽看作一种荣耀。新生入校第一课,便是进行校史教育,在老师带领下参观校史展览和图书馆阅览室。开学典礼上,校长慷慨激昂的致辞,激励着我们奋发读书和成才。

高考的前一天上午,班主任发给我们准考证,吩咐学生提前看考场。记得开考的前一天晚上,几百名应届毕业生集中在学校大操场,架起电灯,听校长考前总动员。校长叮嘱学生沉着应战,以优异的成绩向祖国汇报,为母校争光,并谆谆告诫学生要以平常心对待高考。

那时的高考是先填报志愿,后参加考试。按理工、农医、文史三类来填报志愿,填表时按一二三顺序自报志愿。考后根据成绩任凭大学录取。班主任再三强调,最后一项一定要填上服从分配,服从调剂志愿,那时候上大学录取率低,机会难得。填志愿时家长的意愿占主导地位,也大都与家长所从事的职业、兴趣爱好有关系。

那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是“我在劳动中受到了锻炼”。由于我们那届高中毕业生是1957年入学,经历过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又常常下乡参加春耕、麦收、秋收秋种等农业劳动,写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至今我记得自己在作文中写道:“济南的六月,骄阳似火,那是农民喜获丰收的季节。在学校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背起行装,从市区步行数小时,赶往长清县孝里公社参加麦收。在火辣辣的阳光下,我们这些长在城里的学生,满怀喜悦和兴奋奔向那一望无际、麦浪滚滚的田野,男生一字排开,低着头,弯下腰,拼力拔麦子,争先恐后,你追我赶,干得热火朝天。女生则在老师的安排下,把已拔起的麦子捆好,抱到田埂,最后装车运到场院。可我却因身材瘦小,势单力薄,落在别人后头,不大一会儿,腰酸腿疼,手上磨起了血泡,脖子被麦芒刺得红肿发痛……通过三同劳动(与农民社员同吃,同住,同劳动),我们虽然脸晒黑了,心更红了。手磨破了,意志坚了。参加农业劳动是我们年青一代锻炼思想,磨炼意志的好课堂……”文章结尾时,我把参加劳动锻炼升华到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认知,要下决心克服长在城市里的优越感,打消怕苦怕累的思想和娇气,向农村青年学习,把参加劳动锻炼提升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劳动观上,表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走又红又专的道路,坚持走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革命道路。

那时高考是在7月的7、8、9三天。我参考的考场在解放桥附近的原山东工业机械学校(现在为山东建筑大学校区),考场设在普通的教室里,条件简陋,教室里没电扇,只好靠洒水来降温。我们埋头答题,汗流浃背也顾不上擦,试卷常常粘结在手臂上,留下汗渍。监考老师可能是该校教师,神态严肃,认真负责,与我们同受酷暑的煎熬。那个年代大都是多子女家庭,父母收入低,家庭生活拮据,一日三餐和往常一样,家里绝无电扇,更没听说过“空调”。酷暑难耐的夜里蚊虫叮咬,一把蒲扇扇来扇去,常常睡觉中蒲扇落地,自己全然不知。连续三天的考试,我都徒步个把小时早早赶到考场。中午待考时间,买上两个火烧坐在树荫下边吃边看书。渴了打开水龙头便喝。记得我们考场的一位同学带了家里的闹表(俗称马蹄表)参考,考试进行过程中,教室内突然铃声大响,监考老师赶忙过去阻止。此事虽已过去整整半个世纪,现在回想起来仍让我忍俊不禁。

那个年代的高考,学生完全是被动应试,高考成绩既不通知学校,更不会告知本人,还不允许查分数,任凭“上边”录取。与现在相比,极其缺乏透明度,考生毫无知情权。心里只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任凭祖国挑选的纯真情愫。

那时的高考严格贯彻阶级路线,执行“成绩不是录取的标准”的政策,家庭出身比高考成绩更为重要。高考发榜日期,班主任通知我考上了师范院校的俄语专业。时至今日,高中毕业整整五十年,感时抚事,对当年高考多了一份思考和怀念。(张机)

高考那个夏天有多难忘?你对高考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今天30来岁的我,回顾我到目前为止的经历(高中研究数学哲学-> 进入南京大学学习企业管理-> 大四在新东方教授GMAT/GRE/TOEFL-> 出国读书(法国ESSEC 商学院 & 美国芝加哥大学商学院) -> Amgen 南欧区管理团队的Business &Financial Analyst -> 汇丰香港的股票衍生品交易员(联席总监)->辞职创业),我觉得高中阶段研究数学哲学的经历,虽然是一段充满挫折的历程,却是一段十分独特有趣,让我受用终身的经历,我就用我的这段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同时给出一些我个人认为十分重要的启示。

时间稍微追溯得久远一些,在我3岁的时候,我的父亲有一次教我如何计算9+9,他重点介绍了十进制运算中的进位,然后出了一道999+999的题目让我来解,掌握了进位的我把这题解决了。当然,我受到了父母亲人的夸奖,说我是“聪明的”因为我会灵活地运用进位法则。从此以后“聪明”二字在我的头脑中就和“灵活”二字牢牢的结合在一起了,而从读小学开始,数学也成为了我最喜欢的学科,没有之一,因为她是灵活的,美的。而由于小学,初中的题目难度不够,我靠着我的“感觉”也能够在数学上做到游刃有余。

进入高中,似乎一切都变了,知识量和题目难度(尤其是竞赛问题)陡然加大,应对这种情况,我的老师(也是绝大多数数学老师)的建议是:你们应该把每一章节的数学问题分类,每一类问题找出其常见解法(例如立体几何中的平移法,补形法,直接法,三垂线定理发等等),然后通过题海战术熟悉这些解法,在考试时候做到一眼就知道解题思路。听到这样的建议,我当时一下子蒙了,这不是和我从小到大推崇的“灵活性”矛盾吗?这样的话,数学不就变得和死记硬背一样了吗?我从内心深处十分反感这样的学习,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如果不事先靠题海战术总结各类问题解法,遇到各个章节较难的题目,我的“感觉”经常失效,更不用说在考试那十分有限的时间内想出解法了。然而逻辑却告诉我,这样学是错误的– 假如你研究了1000种类型的问题,记忆了1000种方法,那么当你遇到1001种问题的时候怎么办呢?把眼光放得长远些,难道我一辈子都只能解决老师教过的,参考书上介绍过的,我做过的问题吗?那些前所未见的问题呢?所谓的创新能力呢?凭什么那些数学家们能够探索出那些各式各样的定理,并用那么新颖的方法证明它们?他们之前也没见过这些定理呀,是因为他们天赋异禀,我比较蠢,还是他们有他们独特的思维方法,而我只是没有找到这种思维方法呢?内心骄傲的我绝不承认我比别人笨,于是我下定决心,要自创一套能够解决天下所有问题(不仅仅是数学问题)思维。16岁的我正好看到金庸先生的小说《笑傲江湖》,我欣喜若狂,我的思路不正和独孤九剑契合吗?别人都在背方法,就像华山派,嵩山派的各种剑招,而我需要创的是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即能够发现每一道题目的破绽!

于是我毅然决然地开始了“数学独孤九剑”的研发了,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往往是残酷的。我开始不听老师讲课,自学课程并找大量的问题,特别是有一定难度的竞赛问题,来研究。然而,探索一件新事物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困难的,在这个过程中你一定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我总结的“规律”往往适用于一道题而不适用于另一题,而当年的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远不如现在发达,我和我的父母走遍贵阳市的大街小巷,图书馆也找不到一本像样的介绍数学家思维的书籍。于是乎,我的成绩起起伏伏,因为我完全摒弃了题海战术并大胆地在考试中也在实践我总结的那些不成熟的“规律”。现在看起来没什么,但对于当时的我,从小到大的优等生,数学成绩居然能跌到100分满分的70分,而那些勤勤恳恳的,我内心不屑一顾的“背方法者”们却能考到满分,简直是晴天霹雳!我也成为了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另类,骄傲自大不听课,成绩却退步。甚至连父母亲戚也无法理解,给了我大量的压力。而我不为所动,甚至把这种独立的思考方式运用在了物理化学等学科,我还记得我当时问物理老师“数学是很美妙的公理体系,只要公理是正确的,那么由此演绎出来的所有定理都是正确的,而物理似乎不是这样,你看牛顿定理教科书说在高速的情况下不再适用,而由此推出的的动量守恒定理在高速情况下却也是对的,这不是有违逻辑吗?”结果就是我被请了家长,说你家孩子不好好学习,天天钻牛角尖。(其实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科学的逻辑基础和数学不一样,科学不是演绎体系,而是基于归纳和因果关系的逻辑体系,因此数学并不是科学。)

但让我如今都十分骄傲的是,我扛住了所有的压力,坚持自己的研究,也许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也许是运气好,我总算在高考前总结出了我现在的数学哲学里面的前3招,翻译,特殊化和盯住目标。足以应付任何难度的高考题目和70%的竞赛题目。直到进入大学,在大学图书馆里,我才找到很多大数学家的书籍,他们其实也和我探寻过一样的东西– 数学上的独孤九剑,例如笛卡尔,他创立解析几何的核心就是我们的第一招“翻译”-把所有几何问题转化为方程,而解方程的步骤是固定的,因此他就可以解决所有的几何问题;又如欧拉,一位非常高产的数学大家,他在解决问题上的思维(例如大量使用类比推理(analogicalreasoning))让人惊叹;再又如波利亚,解决问题的思维和似真推理(plausiblereasoning)的集大成者,等等。

而这一切的付出,开始显现了回报,无论是大学时候数学,专业课,还是出国后专业课,例如一些高级金融课程,我研究的数学哲学都让我游刃有余– 我根本无需考大量的练习,很快就能够切入该学科的本质,并灵活的解决问题。在我的工作中,例如在Amgen,我被派到葡萄牙,西班牙,比利时等国家做内部咨询师(internalconsultant),帮助当地的管理团队解决一个个问题,我的数学哲学也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咨询过程中,很多问题都是新的,前所未见的问题,而我都可以探索出一条条解决之道。在汇丰从事衍生品交易的很多年里,数学哲学也为我探索金融市场的规律并找出合适的交易策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创业中,很多数学哲学中的思维,例如第三招盯住目标衍生而来的目标管理,成为了我们公司的管理策略和公司文化的一部分。

看到这里,相信很多人已经知道了我对“什么叫做学好高中数学”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学会一流数学家解决问题的思维,并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考试中实践,并在以后的生活工作中不断实践。往往有学生或家长问我,那么这个数学哲学能帮助提分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如果数学哲学连一个小小的高考都不能提供帮助,也不配“哲学”二字了。对基本概念有比较扎实的把握的学生,通过学习数学哲学,并通过大量的实践加以融会贯通(知行合一是重要的),可以在2,3个月达到高考数学140分以上的水平,更加努力的同学在4,6个月达到竞赛一等奖也是很有可能的。“你的这个数学哲学太高端了,我(的孩子)怎么学?”为解决这个问题,让中国的孩子真正学到数学的精髓,我成立了本质教育,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录制了高中所有章节的课程,在每个章节中,除了复习相关知识外,每一道高考难度和竞赛难度的例题,我都详细的阐明了我如何运用数学哲学,特别是我们的前3招,一步一步构思出来答案的,这样一步一步的学生就能学会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我希望能改变中国的死记硬背的教育,真正培养一些真正的人才出来,这就是我成立本质教育的初衷。有兴趣的同学/家长,应该看看我之前写的一篇“如何成为立体几何学霸”。

最后我想谈谈我的这段独特经历的启示:

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不要迷信于权威(authority),也不要轻易模仿别人,要坚持符合逻辑,符合规律,符合客观现实的路去走。 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东西叫做statusquo,这是一个大家都这么做,从而逐渐形成的模式。例如“把题目分类,背方法”这种模式。要学会质疑这些模式背后的前提,假设,他们是对的吗?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公司等往往都是善于挑战这些模式(challengethe status quo)的,例如爱因斯坦对牛顿“模式”的挑战并提出了广义相对论,例如丰田汽车对大规模生产模式的挑战并最终提出了精益生产(LeanProduction),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人应该定长远目标,而不是总是关注短期目标。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长久幸福的事情在短期痛苦的。 我很高兴我在高中阶段就有了这种眼界,不为短期成绩的起伏所动,坚持追求让我受用终身的数学哲学。当我几年前看到RayDalio先生(世界最成功的的对冲基金创始人之一)写的Principles (《原则》,这本书现在已经出版,我个人强烈推荐)中提到了一模一样的原则,我不禁感到一丝自豪。这一点我希望我们本质教育的学生谨记,别为短期利益所动。乔布斯先生(SteveJobs)的在Standford的演讲我希望同学们好好看看,领会“followyour heart”的真谛,从一定程度上来说,followyour heart就是在提醒人们要追求长远目标。虽然短期一定会有挫折,痛苦,但长远这些挫折痛苦都是值得的。当我听到香港的高考“状元”全部报考医学院想成为医生(医生在香港收入比较高)的时候,我不禁叹息。如果我追求短期的舒服,也用不着辞去数百外年薪的工作,自己创业了。

人要能接受别人的不理解,有百折不挠的韧性 既然你开始挑战既有模式(challengethe status quo),你一定得不到多数人的理解,各种质疑之声不绝于耳这再正常不过了,我希望同学们记住,你们的任务不是当演员,你的任务不是要讨好别人,因此你不需要多数人对你的认可,特别是短期的认可。坚持做符合逻辑,符合现实的事情,别被错误打到,不断从中学习,等你的优势显现,慢慢地那些质疑之声就会散去。

知行合一 我研究出来的数学哲学,我觉得比起一种知识(例如什么是牛顿定理)更像一种游泳,骑自行车一般的技能。要学会这种技能需要大量的实践,你不下水,怎么学会游泳,你不摔跤怎么学会骑自行车?实际上,这个世界上的很多事情,都是知易行难的,例如上面提到的三条,1)挑战权威,2)追求长期目标,3)韧性(不为人言所动),我相信99%的人看得懂,可做得到的有多少?还是王守仁先生总结得好,知而不行就是不知。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好的鸡汤文章很多人却不屑一顾,殊不知问题出在自己身上。

高考状元回忆:那一年他们经历的高考

随着天气的逐渐炎热,好像回忆又把我们拉回了那个高考的夏天,每年到了六月份的时候都会有很多的考生进行高考,而多年前自己也曾是那其中的一员,那个炎热的夏天,一群怀揣着希望的学生,希望自己能够考入自己心仪的大学,在安静的考场中奋笔疾书的书写下自己的成果,然后期待着出成绩的那一天。相信每个人对于自己的高考都是记忆犹新的,毕竟那是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回忆。

一:高考下雨,父母探望。

不知道为什么,每年到了高考的时候好像都会下点雨,老天似乎都知道学生们进行高考,每年到了高考的时候,各大考点的门口都是水泄不通,因为学生的父母都在外面焦急的等待着,不知道为什么,好像父母在外面就会安心一点。而我的父母因为离得比较远,我以不会来了,但是当我出校门的时候发现父母就在那里等着自己,还下着很大的雨,父母就那样骑着摩托车来了。

二:考场上数学的绝望。

还记得我们那一年高考的时候数学是最难的,在考场上的时候,看着试卷上那一道道陌生的题目,自己无从下手的感觉,再看看旁边的人都在奋笔疾书的书写着,听着钟表在一点一滴的过去,那时候的心情是最煎熬的,简直就可以用绝望来形容。

三:出成绩的紧张。

不要以为高考完了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在后面还有最让人自己紧张的那就是出成绩,那一天晚上都紧张的睡不着觉,手里面一直拿着手机想要查,但是系统一直是处于崩溃的状态,等到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内心一惊,手里面还拿着手机,此时又不敢去看自己的成绩了。

有的人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大学,还有的人重新复读希望来年再战高考,可以说是有人欢喜有人忧,一切都没变,好像一切都变了,这都是我们青春中最宝贵的回忆,致敬我们逝去的青春。

你是否还记得当年的高考经历?通过高考改变你的命运了吗?

今天,2012年的高考(微博)大片如期上映。对于走上考场的学子来说,如果高考是一场煎熬与考验的话,那么,对高考离他们渐渐远去的人来说,高考,则更多代表着一段记忆或是几番感慨,与青春相伴,和激情相随。

 让我们一起听听三个“过来人”讲述的高考那些事儿,也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关于高考的记忆。

 那样的年华,是的

 龚洁艺(2010年毕业于双十中学,现为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大二学生)

 “只差两天就高考了,语文还没背,数学公式忘光了,英语完型还不会,文综作业还没补……”两年前的高考似乎还触手可及。

 考前经过半个月左右的在校放读,高考就隆重地拉开了序幕。第一天早上的语文比较轻松,走出考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笑,比较尴尬的一点是,我没发现同学嘴里所说的其中文言文素材刚好是以前双十练习卷里的,但这并没影响我的心情,我满怀自信迎接即将面对的第二场考试。

 到了下午,似乎一切都变了。当铃声敲响,发下来的卷子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无论是考卷的难易排序还是题目的类型,和之前熟到倒背如流的印象都不一样。至今还记得当时卷子里还出现了似乎是初中数学才会有的快艇追击、隔着条河给三个点估计对面距离的问题。

 虽然平时通过每天都有的作业、每周一次的考试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锻炼了良好的心态,但到了这个时候,还是不免慌张。最后出来的时候我一下子就觉得自己考砸了,而且周边人的脸从早上到现在的“晴转阴”也说明了抱有这种心态的人肯定不止我一个。有的女生甚至都哭了。毕竟十年磨一剑,谁也接受不了这个时候“翻船”。

 “考一科放一科”这个道理谁都懂,但走出考场,我的脑子里还惦记着倒数第二题。因为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对是错,所以在回到考场休息室的时候,我就继续埋头做题,关系很好的前桌回头想找我聊天时发现我在做题,瞬间被吓得脸色铁青地走了。

 没几分钟就证明自己确实做错了,可能很多人认为这样的结果会让我难以接受,但事实上,我有种心里石头落地的踏实感,尽管有些沮丧。那天晚自习大家比平时更安静,空气中似乎可以闻得见泪水的味道,以至于后来段长都不得不发了一则广播安慰大家。

 我则趁老师轮班的空当找了平时就把我当弟弟似的历史老师“小曹”聊了会天,然后还和往常觉得自己考砸了时一样,和家里通报一声:“爸,数学好像考砸了耶,不过,没事,我很牛啊,明天继续!”我的心态调整得很快,第二天,我感觉文综、英语考得很顺利,结果两门分列全省第一和全省第二。

 从高考成绩出来那时起,我就知道,这次波澜起伏的高考经历注定会在我生命中留下不可磨灭的烙印,而且,会随着时间的发酵弥漫越发迷人的芬芳。现在再回头看看,其实最吸引我的是高考前铺垫的一个个奋斗的夜晚和一整年充实的高三岁月。

 每个人都有过热血的青春,大多数人会在学校里度过,正如我每次给学弟学妹们建议时总会提到的,珍惜一路以来的风景,最终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回忆。高考不是的出路,但那样的年华,却一定是的。

 考完当天,妈妈生病了

 李敏秀(2011年毕业于厦大(微博),现为厦门某公司职员)

 眼下,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大片上映之时。作为从老资历的学生转变成刚满一年期的职场菜鸟,对于6月7日、8日两天,只看做日复一日劳苦工作的寻常日子,若不是同事偶然提起,大概早就淡忘了2007年这时候的自己,也曾经历了那么一场轰轰烈烈的万人战役。

 说是轰轰烈烈,其实大多是媒体和社会肆意渲染,似乎这么个寻常的考试自诞生之日起便背负了“用以实现人生转变”的关键。于是爸妈哄着,老师逼着,全社会关注着,身为当事人的自己也被周围不寻常的气氛熏陶得加快了心跳绷紧了神经。

 在高三最后的温书假里,我们用最老套的题海战术一遍一遍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而因此聚集起来的一个个战斗小组,在彼此竞争的大环境里却保持了同舟共济的革命友谊,一起做题,一起分析,一起把家搬进了自习室里,复习之余还可以玩笑嬉戏。现在回想起来,仍是高考带给我的收获。

 同在战斗队伍里的还有我们的父母,为了打好高考这场硬仗,他们似乎付出了比我更多的精力。

 记得当时老妈天天变着花样给我增加营养,连终日大大咧咧的老爸在最后冲刺的日子里也变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脚步一个喷嚏就打断了我做题思路影响心情。倒是身为当事人的我显得散漫而随心所欲,看书做题的间隙总是停不了进食的嘴,复习的日子不光飞涨了应试能力还增重了10斤。

 考完的当日,老妈便生了场大病,像是马拉松长跑之后突然放松了神经就降低了对疾病的抵抗力。而我,功成之后为了照顾生病的老妈,也正好把复习期间积累起的赘肉重新减下去。

 后来揭榜的时候,小组里的人都各自悲喜着。当时天真地以为高考成绩的高低便是一锤定音地决定了各自未来的命运,经过四年大学生活的洗礼之后,就觉得彼时我们认为的“改变人生的关键”其实并没有为毕业之后的发展提供特别有利的证据。无论是985还是211,抑或是其他名不见经传的院校,其实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

 记忆里真正关于6月7日、8日两天高考当时的“桥段”已经相当模糊了,回想起来整个过程与平日里无数大考小考无异,倒是高考前后的各路轶闻,在后来每一次的同学聚会里,都成了百谈不腻的话题。

 那才是真正的青春

 林璇(2010年福建省高考满分作文得主,大二学生)

 又是一年高考时。大学懒散的生活几乎模糊了所有不重要的记忆。但是我相信对于经历过高考的人来说,当全社会焦点都放在这场盛大的学术选拔上时,曾经的经历或喜或悲都会涌上心来。

 记得高考前几天学校就开始放假了,所有人都在搬运厚厚的课本和试卷,在教室进进出出,像是很悲凄地清理干净在教室里留存的回忆。依稀记得某天傍晚的自己和同桌在快清空的教室里撕了厚厚的一沓物理考卷,两人念叨要在结束考试以后烧掉所有的书本、试卷来祭奠我们被高中吞噬的青春。撕扯一半的时候,检查教室的教导主任敲门出现,愣在门口估计有半分钟。

 “同学……你们没事吧?”至今都记得那年主任小心翼翼地问,“发泄得差不多就好了。地就别扫了,你们早点回家吧……”

 我们很听话抱着书走了,完全也没有理会身后的教导主任打扫那些被撕得很碎的卷子内心有多纠结,心里就想着活该活该,谁叫你以前检查仪容仪表检查得那么认真?他走远了以后,我们就相互学着主任那像是怕我们被折磨崩溃的语气,哈哈大笑……

 那时其实没有很多人想象中的那么“压力山大”,倒是每天的地位让我们十分满足,连不苟言笑的班主任都很乐于扮小丑逗我们开心,在家里更是类似神一样就差没有供奉起来。每天都很平静,都在向往着三个月的漫长假期和大学的美好。

 考前一天看考场回来,去了孔庙祈福。我们那儿没有考前大批考生拜祭孔子的习惯,所以那天的孔庙只有三三两两的老人闲庭信步。

 我很虔诚地拜了好久,心里想的却是孔夫子保佑的科目包不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后来和几个朋友在小吃街,除了一个女生郁闷自己明天星座运势很差以外,大家都抱着“要死的话再担心也没有用”的态度走走逛逛,分享着路边卖烧饼的阿姨免费送我们的 “加油饼”,大嚷着说要不要买几张李宇春海报求“春哥”再保佑一下,闹得路人纷纷注目。

 回家以后,喝了妈妈煮的苦菜汤,然后开始了我绵延一周左右类似惊天浩劫的肚子疼。高考的前一天晚上患了肠胃炎,全家几乎都惊动了,妈妈急得快哭了,到处打电话,在晚上十点左右还是决定去医院挂急诊。家里浩浩荡荡跟了四五个人一起去。看见那阵仗医生就笑了:“小姑娘你明天高考了吧?”

 我点头算是回答,然后身后的“皇亲国戚”就开始七嘴八舌解释起了我肚子疼的起因经过,但是谁也不敢提“万一考不好……”这样的话题,生怕自己一个乌鸦嘴就坏了我的前程。

 打了点滴吃了药就回家歇着了。那几天每当看书看卷的时候就自我催眠:“我不会的就一定不会考到。”然后安安稳稳睡大觉。

 考试的早上肚子又是出奇的疼,在厕所跑进跑出,这时候我才真正感到紧张:难道要被这样的疼痛毁灭梦想么?临近出门,我窝在厕所里哭了。妈妈让我匆匆给老师打了个电话,被开导几分钟就出门迎战了。事后才知道,我出门后妈妈也哭了,明显心情不比我轻松。

 忘了是第几场考试,进考场前,前面走着的一个清瘦女生突然回头大喊了一声“大家加油!”整个小道上突然就像回声谷一样回荡着所有人的加油声,此起彼伏的声音还有大家的笑容突然让我莫名感动,觉得这场全民紧张的“战争”带给我们的青春其实很美好。

 关于高考自然是有很多的苦痛和艰辛,很多高中学子也很憧憬大学的美好。殊不知我们对此都只是报以一笑:你们太年轻了啊!因为有了大学生活这样的参照,回望那年为了梦想而奋斗的过程、生活时而风雨时而阳光却一直充满能量,才会知道,那才是真正的青春。那段经历不是“挨”,而是真真切切的“成长”。

关于高考,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没有邓小平恢复高考。我还在迷茫。中国为什么停课闹革命?一闹就是十年。是高考改变了我的命运,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感恩改革开放。感恩邓小平。

一个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 社会 。才是有生机有希望的 社会 。

这个永远不会忘记。

当时最大的印象就是感觉压力山大,当走进考场,感觉像是上了刑场,可能我学习不好的原因才有这种感觉吧。

倒是当考到一半,突然就没那么紧张了,满脑子都是,听天由命吧,考不好也不会死,哈哈。

当年的高考,记忆犹新。

1977年的一天,突然听到,凭考试上大学,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那时都是推荐上大学。

后来经过多方反复认证,是真的要考试上大学。

那时没有复习资料,只能找到中学教材,教材后面的题目很少,两个月复习时间,我们都是下放知青,边劳动、边复习,考试前,在公路上截停大货车,爬上车去县城参加高考。

运气很好,竟然考上了。

清北也有混不下去的,普通大专生也有混得风生水起的。好与不好都成事实,高考改变不了命运,性格才是决定命运的根本。时间无法倒退,对那时候的自己说什么都对现在产生不了任何影响,还是把握当下最为实际。

我是去年高考完的,对于高考记忆还是比较深刻的,下面我来分享一下我的故事,希望能够对接下来要高考的高三同学一点帮助,减轻心理压力。

我上高中的时候成绩一直是比较好的,文科班里每次都是班里的前三名,偶尔考过第一,学习方法的话可能就是比较认真,这个后面我再详细的讲,先说我高考前的经历吧,高二和高三上学期成绩都不错,一轮考试考了我们班里第二名,但是高三下学期的时候有一次没考好,第一次考了班里的六七名,然后就有点怀疑自己,其实越是学习还不错的心态越容易崩,从那以后就再也没进过班里前三,那时的我非常担心,害怕自己高考会像现在这样,那我这么多年的努力真的会有遗憾,每天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就是哭,饭也吃不下去,在教室也学不进去,到处找原因,甚至怀疑自己得了抑郁症,现在想想特别感谢我当时的同桌,能够忍受当时的我,当时父母也吓坏了,甚至做好我考不上的打算了,就告诉我考个什么样就什么样,高考也不是决定命运。这是当时我爸给我写的信:

好在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家长一直安慰鼓励我,所以一直坚持上学,大约持续了一两个月这一两个月几乎没学习,直到高考前的大约一个星期,班主任开班会,说“快高考了!有些同学坐不住了!开始浮躁了!…”我不知道说的是不是我,但当时觉得说的就是我,经过这次批斗我彻底醒悟了,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之后就恢复正常了。

高考的前一天搬教室腾出考场,我们搬到了前面的高二楼,晚上的时候老师轮流来给我们讲了考试注意事项,然后像往常一样上晚自习,看看自己当时记的笔记和错题,晚自习回家(我家离学校比较近所以跑校)又检查了一遍考试要带的东西,然后早早的就睡了。

高考第一场考的语文,考试之前还是挺紧张的,但是坐在考场做试卷的时候异常的平静,甚至比平常的考试还要坦然,19年高考我们做的全国一卷,语文还是挺简单的,也多亏了语文简单,才激发了自己的信心,我想如果当时第一场语文没考好,后面我肯定心态会崩,高考完的那个下午走出考场,心里有点怅然若失,觉得就这么结束了,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开心,晚上对了答案,自己估了估分。

最后高考结果出来了和我估的分没有很大差别,令人惊喜的是我又恢复了班级第二,位次是山东省文科一万四千名,最后报志愿去了一个一本学校,我们班只有两个去一本学校的。

其实我想说,不要担心,坚持下去,回头看看那些以前觉得过不去的坎儿,不都走过来了吗,结果不重要,高考也不是决定人生的唯一时刻,就算高考考的不好也可以专升本可以考研,没什么大不了的,顺其自然 水到渠成,用我们 历史 老师给我写的一句话说事已至此,何所畏惧。现在距离高考还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千万不要放弃,相信努力就会有收获。

1.高考还有一个来月了,我的建议是多看错题,把以前做错的题目弄懂,不懂的及时问老师问同学。

2.调整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可以适当补充营养,这里说的是适当,如果不适当可能会适得其反。

3.对以往做过的题目进行反思总结,结合试卷,总结规律,思考怎样做才能得高分。

4.继续记知识点,不可眼高手低,知识点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高考考基础占比重还是比较大的。

5.继续做真题,真题中的规律是最值得总结的,它凝聚了出题人的方向。

6.了解时政热点,特别对于文科上来说,政治、语文非常容易考时政热点,了解之后,做题时看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心里会有个底。

7.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一定要放平心态,没什么大不了的,高考和平常考试一样,这是一个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不要有那么多顾虑,轻松上阵。

差不多就是这些了,现在由于疫情原因还只能在家,开学就要上大二了,大学生活比高中轻松多了,但是再也没有了高三时充实的感觉,很多时候是迷茫,大学里老师也不会像高中老师那也督促你,一切都要靠自己,现在想想以前拼命想逃离的地方现在却是最值得怀念的,这大概就是:最好的大学在高三同学眼中,最好的高三在大学生眼中。

分享一张大学里的照片:

最后祝愿所有高考学子金榜题名,愿你合上笔盖的那一刻,有着战士收刀入鞘的骄傲!

我的高考是在2003年,那年非典肆虐,考前需要体检,考时需要测温,很特别的记忆。自己没考好,没去成理想的专业,但生活的美妙恰巧在于阴差阳错吧。希望我的视频能让同龄的人有所回忆。

我是去年高考的。高考最后一天,上午考的是文综,下午考的是英语。那天下午考英语的时候,我把选择题涂卡到答题卷上,猛地一惊!我想,我上午的文综选择题肯定填错了。当时的我,眼泪就不自觉流了下来,第一反应就是:错了,肯定错了,我这么多年的努力白费了,我要复读了……可能我性子就比较急,我总以为我的感觉不会错,所以心态崩了。我记得,当时,英语还有三大题没做完,我就边抽噎着边做着题目,做完后没检查,趴在桌子上哭(我尽量压制自己的哭声,监考老师以为我在睡觉)铃声响了,走出教室,我大哭了起来(接下来的就显得尴尬了)我的班主任看见了我,就问我怎么了,我向他说明了情况,他领着我在马路上找回家的客车。实不相瞒,我一路都在哭着,当时什么都没想,就一个劲地哭,老师都快被我弄哭了……回到家后,我依旧是哭,我对家人说:“我复读吧”家人很支持我。……那天我永远都不会忘,老师打电话来兴高采烈地说:“你这孩子,把老师吓一跳,你看你考的多好,我就说不会不会填错。”我和家人都舒了口气,原来只是我的假象,老师那么相信我,我却自己不相信自己。

其实,和大家讲这个故事,也是想告诉大家,不到最后一刻,千万别乱给自己下定论,你永远都不会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你要相信,在“战场上”,黑马是存在的,很有可能就是你!

我的表妹前段时间向我倾诉,说:“姐,我好怕,高考即将来临,而我最近几次模拟考试都很糟糕,名次越来越后,怎么办啊,我会不会考不上啊。”我向她举了几个我的同学的例子,我说:“他们那段时间考的也不好,也很着急,但最后高考成绩出来了,他们收获了满意的成绩;而有几个同学,平常考的挺不错的,但是最后高考却不怎么样。”你们得相信自己,平常的小考,只是给你们练练手,巩固一下知识,树立树立心态,不是很重要,没必要去纠结每次考试的名次和成绩,要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不要靶子打错了地方。

所以,言归正传,我想给你们几点鄙人的拙见,希望对你们能有帮助。(如何理性地对待中高考)

1.准备高考时,不要慌,不要以为时间不够,不要以为你复习不完!平时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练习巩固,跟紧老师的步伐,不脱节。

2.自己要掌握时间,可以对章节进行整理归纳,我想,学习了那么多年,总该有点自己的笔记,也可以学学老师的思路,怎么去高效率的整理笔记,掌握知识。

3.我个人比较讨厌那种很繁琐的笔记,就是老师讲的每一句都记下来的那种,或者是书上的每段话都给抄下来的那种,我喜欢建立知识框架,然后把老师说的重点也稍微记一下,可以在笔记本上表明老师讲的重点知识在课本的页数,还有一些关键词啊。

4.快要高考了,你看,相处3年的老师,同学马上要分离了,挺不舍是不是。所以,你可以多找老师问问题目,多交流沟通,除了学习上的问题,心理上的问题也可以与老师聊聊,你要相信,老师不仅是你的老师,更是你的挚友。我最后那段难熬的时期,其实心理上问题很大,多亏了我的老师,帮我一起解了难。不会的题目你也可以多问问同学,有心事也可以向同学倾诉,一起度过那段难熬的时刻。

5.再次强调,不要过于在乎平常的小考小测验,要时刻相信自己,你能行。挫折打不败你,你是最勇敢的,你将会是那匹驰骋沙场的黑马。

6.保持充足的睡眠,饮食清淡,可以少量多餐。特别是即将高考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不要以为不午休,争分夺秒去复习是好事,那是很不值得提倡的。午休要有,保证有半个小时就可以。不要以为要高考了,就大吃大喝的,千万别,肚子重要。

7.我建议,你们闲暇时候,可以多去亲近大自然。去田野里走走,小溪旁溜达溜达。有条件的也可以去欢乐谷玩玩,放松放松。

8.在高考那天,放松心情,不要紧张。我觉得,你可以提前把要带进考场的东西准备好,一个不落下。进入考场,等待考试过程中可以按压按压脑门,也可以大口吸气缓慢呼出,使自己放轻松。

9.高考,其实真的不用怕。你只管带着平常心的心态去上“战场”。不用害怕监考老师,他们也只是普通的老师而已;不要害怕题不会,你不会的题别人都不会;不要紧张,紧张脑子就会空白。

最后,我想说,加油,你们都是最棒的!

答应我,不到最后一刻,千万别放弃自己。

我08年六月在四川高考理科失败,只有出去打工,当年十月终于鼓起勇气回去复读高考文科。因为我当时选科选错了。后来一年时间,我用不到一年时间复习文科,09年终于考上了文科类大学,学了 历史 师范,然后读 历史 硕士研究生。所以,选择科目重要!感谢高考,感谢当年一般公办学校可以复读。听说贵州只允许私立高中可以复读,一般贫穷的人就不敢去复读了。希望不要一刀切高考复读政策。

高考经历?我算了三头二百的我拿不出手,高考没改变我但我还是走了学习这条万人踏过的老路。

与其说高考改变命运不如说学习改变命运或者读书改变命运。

受到千年的科举制度和儒家影响我们对读书学习有成就的想法根深蒂固。我记得我曾经工作的公司老板小学毕业,也很好也是言之凿凿墙上挂着天道酬勤背后书架堆满了书。

我想表达是这世上有千万条路你只需要走你自己的路就好。这条路很好找到那就是是兴趣。

痴迷”的反义词并不是“厌误",而是“兴趣”,“兴趣”是一种含蓄的表达,潜台词是“我并非真的痴迷于此”能找到自己喜欢又感兴趣的工作何尝不是悲悯人生中一场奔向快乐的过渡。

迪伦埃文斯写过《风险思维》一书,作者在书中描述了一位名叫JC的职业西洋双陆棋选手。“JC会故意犯一些错误,并观察他的对手如何利用这些错误。如果对方展现出了较高的棋力,JC就会终止棋局。那样的话,他就不会不停地输钱。换句话说,JC 知道很多别的棋手不知道的事情。他知道什么时候不该赌棋。”他知道哪些对手会将自己逼到生存之外,于是他学会了避开这些对手,去发展和扩大自己所擅长的。

读书的时候总想快点毕业,逃离写不完的作业和考不完的试,当一个能自给自足的大人,可等真正大学毕业进入工作后,又会无比的怀念学生时期。

一个人的前三十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读书上,00后这一代学生对学历的追求很高,大量学生选择考研,毕业之后已经接近30岁了。

在漫长的学习生涯当中高考无疑是最难忘的一个阶段,没有学生愿意经历两次高考,但对高中三年的青春时光却无比怀念,一年又一年过得很快,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怀念一下关于高考的喜怒哀乐。

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高考意味着人生最重要的一个阶段要结束了,大多数学生在高考最后一刻放下笔之后心情是轻松的,无论考得如何终于把这一仗打完了,但想到未来的人生也难免生出几分感慨。

高中三年学习的最终目标就是为了考大学,老师总是说“等上了大学就轻松了”,家长也总体以“等你考上大学再说”安抚学生,可真正上了大学之后才知道,原来那些有家长和老师唠叨的日子也挺美好的。

很多学生上大学会选择省外学校,离家距离较远,只有寒暑假才能回家,确实如这位学生所说的,高考之后故乡就只有冬夏没有春秋了。

考完试,这辈子,这个班,基本是聚不齐了

有学生觉得高中是苦海,努力学习就是为了脱离苦海,在高考最后一刻收笔之后高中三年的一幕幕浮现在脑海中,本以为会觉得兴奋、开心,但实际上大多数学生的感受是有点感伤。

高中生心思单纯,高中同学的情谊是别人不可取代的,上了大学之后就不会再有高中那么纯粹的同学情了,正如这位学生所说的,高考完意味着这辈子、这个班级很可能再也聚不齐了,所以千万不要给高中留下遗憾。

曾经觉得高考很可怕,可真正经历过高考的学生才明白,高考其实是学生的机会,很多学生如果不参加高考一辈子都没有机会改变人生,所以学生要把握好每一分钟,争取在高考中取得最好的成绩,不要给高中留遗憾。

高考要跟别人比,但最主要的是要跟自己比,不辜负自己的努力也不辜负青春就是胜利。

文章标签: # 高考 # 自己 # 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