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在高考中有位考生的英文-在高考中有位考生

tamoadmin 2024-08-15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中位次差是什么意思?最好举个例子2.有些高考生平时成绩一般般,为何在高考时却能超常发挥?和心理素质有关吗?3.安徽高考理科最高分714分有2人,为何只有一人被称作状元?4.中国首位盲人考生高考失败了吗?高考中位次差是什么意思?最好举个例子高考位次差概念:1、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总和后的综合排序。2、高考分数最高的考生位次为1。3、相同分数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4、位次

1.高考中位次差是什么意思?最好举个例子

2.有些高考生平时成绩一般般,为何在高考时却能超常发挥?和心理素质有关吗?

3.安徽高考理科最高分714分有2人,为何只有一人被称作状元?

4.中国首位盲人考生高考失败了吗?

高考中位次差是什么意思?最好举个例子

在高考中有位考生的英文-在高考中有位考生

高考位次差概念:

1、位次不是名次,而是指考生成绩和考生人数总和后的综合排序。

2、高考分数最高的考生位次为1。

3、相同分数的考生名次相同,位次不同。

4、位次主要适用于各省参加全国普通高考的所有考生按科类(如理工类、文史类)进行排序。

5、保送生、自主招生和艺术类、体育类招生等类别不适合用位次方法进行参考。

6、位次主要有省市位次、区县位次和学校位次,在做参考的时候,主要是以省市位次和区县位次为主。

7、文史类考生按照文科位次进行排序,理工类考生按照理科位次进行排序。

扩展资料

考生的位次分是依据公开的、特定的计算程序对高考成绩进行细微编码之后得到的,目的是根据考生高考成绩进行精确排位,为平行志愿录取奠定基础。

高考位次可以分为全省位次、市地位次、区县位次和学校位次,因为某个省的高考录取工作是全省统一进行,所以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只能以全省位次为参考。

某个省理科考生的录取工作在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模式的时候必须一个人一个人的进行,也就是位次为第1位的考生先录取,录取完成之后再录取位次为第2位的考生,以此类推。

百度百科-高考位次

有些高考生平时成绩一般般,为何在高考时却能超常发挥?和心理素质有关吗?

从早上开始整个朋友圈都在为高考的孩子们加油,十几年的努力、辛苦将在这次考试后得到见证。从高考倒计时的开始,孩子们既起点这一天的到来,同时也感到紧张,为这一天他们真的准备了太久。如果说希望孩子考试怎样,那句“考的全会、猜的全对”的希望太真实了。高考的成绩一分就可以比下去很多孩子,不求孩子能够考个状元,但是能够超常发挥也是不错的。

为什么有些孩子,在考试的时候能“超常发挥”

送孩子进考场的家长都不愿意离开,他们最希望看到孩子笑着出考场。可能对于真正的学霸来说,不管考什么他们都能轻松地拿到高分。但还有这样一部分孩子,考试成绩并不出奇,却能在高考时“超常发挥”,比平时高出几十分、100多分都是有可能的。见到如此大的分数差距,有人甚至以为他们是了,可事实上这是真实的成绩。

“考的全会、猜的全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概率不是百分百的,这些孩子身上有些平时大家没注意到的优点。

1)基础知识掌握得特别牢

考试不只靠聪明,基础知识的掌握很关键。那些能超常发挥的孩子,最主要的就是他们牢牢地掌握了基础知识,这样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最起码能有一个答题的思路。就像是建筑一样,有一个牢固的地基才能在上面建立高楼,而且保障高楼的稳定。学习也是如此,那些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孩子,超常发挥的可能性更大。

2)有丰富的课外知识、关心身边事

有些孩子除了日常的学习之外,还喜欢研究历史、天文、或者其他课外知识。这些课外知识会发散孩子的思维,孩子在不断的思考、接触新事物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说不定上了考场后,在某一时刻那些课外知识就派上了用场。我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平时在家可以看看新闻,上学的时候他也会给我们讲一些身边发生的事。

一是听听这些跟学习看起来无关的事,能让学生放松一些心情。再有就是从这些小事中,孩子们随时接收到新鲜的信息,并有所感悟。考试时可能会出现与新闻相关的话题,平时多了解一些,哪怕只是听过有印象,对孩子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3)临场发挥好,懂得变通

掌握了知识后,还要懂得变通和运用,这样才能面对不同形式的考题而做出答案,不会被固有的思维困住。

知识点会以各种形式的题目呈现出来,如果不会变通,看到题目就懵了,感觉自己好像会但就是解答不出来。

4)心态也能决定成败

对待高考的态度要认真这没有错,但过于紧张、焦虑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不知道大家当年有没有亲眼见过,学生在考场上晕倒的情况。这个时候如果晕倒了,那么再多的题也无法解答了。

有了实力之后孩子的心态也很关键,人在太过紧张的时候大脑是一片空白的,那些能够“超长”发挥的孩子必定有着稳定的心态。

安徽高考理科最高分714分有2人,为何只有一人被称作状元?

几日来全国各地高考陆续?放榜?,考生们也已通过查分平台查到了自己的高考成绩,今年安徽省的高考成绩出现了一次比较少见的情况,也就是这道题目中提到的理科总分最高分的考生有两位,这两位考生的总成绩都是714分。不过,714分只是说这两位考生的总成绩是一样的,而他们的名次还是有先后之分的,这其中涉及到高考分数名次的判定规则。

2020年安徽省高考理科最高分是714分,取得最高分的考生有两位,他们分别是来自阜阳市太和中学的吴国华和来自安庆一中的王修远。这两位考生的成绩都是714分,总分是并列第一的,但是实际上吴国华同学的名次才是第一名,而王修远的名次屈居第二,所以真正意义上的2020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状元?是吴国华。那么为什么这两位考生的总分一样,名次却不一样呢?这个问题需要从高考同分数情况下名次的判定说起。

原来高考名次判定中有个规则就是针对总分相同的情况,按照这个规定,总分相同的情况下,需要依次对比单科成绩来确定名次。依次对比单科成绩分两种情况,文科依次对比的顺序为文科综合、语文、数学和外语四门科目的成绩;理科则依次对比理科综合、数学、语文和外语四门科目的成绩。了解了这个确定名次的规定后,我们再来看下吴国华和王修远两位考生的成绩情况。

吴国华的高考成绩总分714分,其中语文132、数学144、英语143、理科综合295;而王修远的高考成绩总分也是714分,各科的成绩分别为:语文129、数学149、英语148、理科综合288。按照上述提到的总分相同情况下的名次确定规则,理科需要依次对比理科综合、数学、语文和外语四门的成绩,吴国华的理科综合成绩是295分,而王修远的理科综合成绩是288分,所以这两位考生的名次在比较了他们的理科综合科目的成绩后就能确定了,吴国华的理科综合成绩比王修远的要高,所以吴国华的名次也是靠前的,这就是为什么这两位考生都取得714分的高考总成绩,而名次分前后的原因所在。

虽然按照这个名次确定规则把吴国华和王修远两位考生的名次分出先后了,但是在大家眼里这两位同学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他们都是令人佩服的,他们都是大家眼里的?状元?。在此也祝福这两位考生,希望他们今后能再接再厉,成为国家的杰出人才。

中国首位盲人考生高考失败了吗?

三年前,盲人李金生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进入高考考场。

“失败无所谓,就想体验一次。”

“学法律,是想给更多的残疾人争取权利,改善残疾人的生活。”

———李金生

直到三年后,高考这个特殊的日子再次迫近之际,盲人李金生仿佛还能感受到当时自己坐在考场内的隐隐压力。

“都是盲文!”李金生回忆起那份全国首份高考盲文考卷时,满是遗憾。他自称自己的盲文水平不够高,无法辨别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就连复习的时候都是通过电脑,还以为考试时用的也将是电子试卷。

李金生的那次高考,两科交了白卷。但那并不是故事的结尾,事后他总结了经验,向教育部门反馈并提出建议。这些建议逐渐变为现实,并惠及后来的盲人考生。

直至今日,李金生还完好保存着当时的准考证。“这是我的准考证,也是后来者的通行证。”李金生对南都记者说。

2001年3月6日,李金生来到驻马店市自考办申请考试,被告知河南没有盲人参加自考的先例。而根据2008年修订的《残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国家举办的各类升学考试、职业资格考试和任职考试,有盲人参加的,应当为盲人提供盲文试卷、电子试卷或者由专门的工作人员予以协助”。

“失败无所谓,就想体验一次”

李金生还是想求学,“失败无所谓,就想体验一次。”

李金生认为,如果盲人无法参加高考,将失去很多改变自身的机会。“提到盲人,大家只想到这个出路,实际上如果盲人有更多的选择,就可以选择更好的出路。”

几天后,教育部、驻马店和确山县教育局派人到他家了解情况。

高考报名截止时间是12月18日。这天下午,李金生接到教育局电话,电话里,对方劝说他同时报名针对招残疾人学生的“单招单考”以及普通高考。考虑到单招单考仅限少数几个专业,且考试时间在高考之前,李金生直接拒绝,“我想参加普通高考。”

半个小时后,李金生被告知,“可以”。

2014年3月底,教育部在年度招生工作文件中首次提出要为盲人考生参加考试提供便利。此前,全国高等教育一直取为残疾人单招单考的模式,有三所高校专门面向残疾人招生。

就这样,李金生成了中国第一位参考高考的盲人考生。

“如果是电子试卷,我不会交白卷”

2014年6月,李金生在近十位盲人朋友以及确山县残联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来到考场。门口有人拉起横幅,上面写着———“热烈庆祝盲人李金生参加高考”。

李金生有点紧张。“毕竟是第一个嘛,考不好心里不好受。”

临考前一天,他才被告知,考卷用的是盲文试卷,而非电子试卷。李金生是半路失明,盲文水平并不好。“盲文我都是自学的,水平很烂,更别说用来答题。”李金生有些忐忑。

第一科是语文。

谁也没想到,李金生一道题也没答出来。由于对阿拉伯数字不熟悉,他在“注意事项”上就花了接近大部分的时间,“很多人后来说我没必要在这里花时间,但我第一次考,肯定要摸清楚。”李金生说,摸完注意事项,只读完第一道选择题一句话,考试就结束了。

第二科是数学。

李金生依然交了白卷。“我复习数学都是在电脑上,谁会用盲文摸读出方程式?”一天考试下来,李金生备受压力。

次日的考试李金生全力以赴。“文综都是靠实力作答。”最终他的文综拿了50分。然而,在英语考试中,他依然无法摸读盲文英文字母,“最后都是瞎猜。”

英语这科,他只拿了8分。

李金生认为自己考试失利有两个原因:一是自己的知识水平不够,但更多是因为没有电子试卷,自己不熟悉盲文,摸起来太慢。李金生在报考前申请的是电子试卷,但相关部门答复电子试卷还不是很成熟,所以给他提供的是盲文试卷。

“如果是电子试卷,我不会交白卷,怎么也能答上几道题”。

当年的建议慢慢成为现实

查到高考成绩后,李金生特地给教育部和教育部考试中心写了一封长信。信里表达了对教育部依法准许盲人参加高考的感谢,另外还附上了向教育部门反馈考试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比如尽快落实电子试卷,允许盲人自带盲文手写板、盲文笔等。

2015年,教育部发布文件,详细规定参加高考的残障考生申请合理便利措施的内容及程序。这一年,全国盲人首次大范围参加普通高考,有8个省份为盲生提供了盲文试卷。

李金生当年提出的建议正慢慢成为现实。

今年4月28日,教育部、中国残联联合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其中就包括“允许视力残疾考生携带答题所需的盲文笔、盲文手写板……等器具或设备”。

如今的李金生,每年都会关注盲人参加高考的新闻。他还记得高考结束时,监考老师的一句话———“你做得很好,一人敢为天下先。”

“我觉得很受鼓舞。”李金生说,等盲人高考电子试卷出来后,他还想再考一次。

“想活好就必须拼搏。”

文章标签: # 高考 # 考生 # 李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