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路遥老师简介-路遥高考录取
tamoadmin 2024-10-28 人已围观
简介1.路遥临前有哪些异常行为?2.平凡的世界哪一年高考考的3.不忘来处——路遥《人生》4.求北京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写的是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5.如何评价路遥的《人生》6.读路遥《人生》路遥临前有哪些异常行为?1982年,路遥仅仅用时21天就完成了小说《人生》的创作,这是一部中篇小说。《人生》一发表便震惊了无数人,路遥的名字从此家喻户晓。说得很轻松,只用短短21天就写完,可背后的痛苦就外人难以想象的
1.路遥临前有哪些异常行为?
2.平凡的世界哪一年高考考的
3.不忘来处——路遥《人生》
4.求北京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写的是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
5.如何评价路遥的《人生》
6.读路遥《人生》
路遥临前有哪些异常行为?
1982年,路遥仅仅用时21天就完成了小说《人生》的创作,这是一部中篇小说。《人生》一发表便震惊了无数人,路遥的名字从此家喻户晓。说得很轻松,只用短短21天就写完,可背后的痛苦就外人难以想象的,看看路遥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路遥说:“每天工作十八个小时, 分不清白天和夜晚,浑身如同燃起大火,五官溃烂,大小便不畅通,深更半夜在……招待所转圈圈……”作为成名之作,《人生》改变了无数人。马云曾说:“18岁时我再度高考失利,应聘了五六个工作都没人要,只能去当送杂志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让我意识到不放弃总有机会,否则我现在还在踩三轮车呢。”
由此可见,一部优秀作品对人的影响之大。不过,路遥最广为人知的是《平凡的世界》。为了写这部书,路遥最终累得病倒了,最终英年早逝。长久以来,《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是中国近代小说史上的两颗明珠,可我们似乎忘记了路遥去世前的痛苦经历。
《人生》的成功,没有让路遥停止脚步,他决定创作一部长篇小说。路遥认为,这部长篇小说应该有以下三个特点:三部,六卷,一百万字。每每想到这个目标,路遥就激动不已。可要写这样的长篇谈何容易,要做最充分的准备。
路遥在完成《平凡的世界》后,他的好友曹谷溪说:“(路遥为了写这部小说)还查阅了小说所反映的十年间的各种报纸,工作量非常巨大。手指被纸张磨出了血,只好改用手掌翻阅。前后准备了三年,创作历经六年。”路遥的努力有了结果,1991年《平凡的世界》荣获了中国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路遥在获奖感言中说:“只要广大的读者不抛弃你,艺术创造之火就不会在心中熄灭。人民生活的大树万古长青,我们栖息于它的枝头就会情不自禁地为此而歌唱。”令人遗憾的是,短短一年后路遥就病了。
常年的不规律作息习惯,让路遥患上了肝硬化。从住院到去世,我们发现路遥的妻子林达非但没有照顾一天,而且临终前还坚持提出离婚。林达是当年在延安插队的北京知青,和路遥结婚后育有一个女儿。路遥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文学创作了,以至于忽视了林达,夫妻两人的感情也越来越淡,尤其在创作《平凡世界》期间,路遥常年不在家。
1992年11月17日8时20分,路遥因病去世,年仅43岁。路遥住院期间,一直是弟弟在照顾他。临终前,路遥大喊弟弟:“九娃,快救救我,快救救我呀……”路遥是在弟弟怀抱中痛苦去。在路遥的葬礼上,林达送来了一幅挽联,“路遥:你若灵魂有知,请听一听我们的哀诉……”
路遥虽然远去,可他的两部伟大作品已经影响了无数人。作为茅盾文学奖皇冠上的明珠,激励亿万读者的不朽经典,《平凡的世界》从出版至今的销量已经超过了2000万册。笔者清楚地记得,当年上初中时语文老师向全班同学极力推荐这部书,即便工作多年,遇到困境时就会拿出这部书读一读。
平凡的世界哪一年高考考的
2014年。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目《关于不朽》中出现《平凡的世界》的相关知识点。
《平凡的世界》是中国作家路遥创作的一部全景式地表现中国当代城乡社会生活的百万字长篇小说。全书共三部。1986年12月首次出版。该书以中国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间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刻画了当时社会各阶层众多普通人的形象,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
不忘来处——路遥《人生》
路遥所著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一直广为人知,而这里我想谈论的是路遥的另一篇作品,他的成名作——《人生》。
路遥对于陕北这一片生他养他的黄土地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贫苦农民家庭出身的他将自己对家乡的情感倾注到了《人生》以及他后来的作品之中。读他的作品总能感受到一种扑面而来的、浓厚的、让人觉得亲切的乡土气息,我没有生在陕北,从未亲身体会过陕北乡村那种朴实又热情的民风。读《人生》的时候,我的脑海里却会浮现出精彩的画面,有黄土地上集体劳作的农民,也有隔着山沟沟喊话的青年男女,更有那些当地村民“信口拈来”的信天游。
我依稀记得在小时候看过一部叫做《走西口》的电视剧,讲述的也是这里的故事,我对这部电视剧所剩不多的记忆里面仍旧保留着那带着浓厚陕北口音唱出的信天游:“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那哥哥的手,一送送到大门口......”陕北的民风总是给人大方豪爽的感觉,他们在表达感情这方面毫不吝啬。这一点在《人生里面》能够找到很多映照。巧珍对高加林、黄亚萍对高加林的情感的表达都是直接而率真的。打了一辈子光棍的德顺老汉,在后生面前提起自己年轻时喜欢的姑娘,都还能唱起她曾唱过的信天游,唱到哭又唱到笑。在高加林的叔父被调回家乡的时候还有巧珍与马栓结婚的时候,村里的人们都会赶来凑热闹、帮忙做饭,人多到主人家的窑里站不下。虽然村里也会有纷争拌嘴、闲言碎语,但是当有人遇到挫折时,大家又都会不计前嫌,施以援助之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是陕北地区独特的文化底蕴造就出来的既率真又实在的性格。
再说作品本身,《人生》是一部非常写实的小说,它反映了那个年代的农村青年一代的科学开明思想与父辈一代的保守落后观念的冲突,也反映了在新兴文化浪潮的影响下,生长在土地里的人们面对城市文明的矛盾心态。这两处矛盾尤其体现在高家村里的“巧珍刷牙”、“漂白粉事件”和高觉新与巧珍的恋爱三个情节中。
巧珍没有上过什么学,从小到大都是农民身份。高家村的农民们把刷牙这件事看做文化人才做的事情。当巧珍听高加林的话开始刷牙时,不仅引来一众村民的围观与嘲笑,更是让自己的父亲感到丢脸。高加林与巧珍将漂白粉洒进村里公用的水池里,却引来村民们的愤怒,以为是洒进了洗衣粉,才高考结束不久的巧玲出来为大家科普,却引来村民们更多的怨声。高加林与巧珍恋爱,两人纯粹而美好的感情在村民的口中却显得那样不堪,巧珍的父亲更是因为高加林的家世与现状看不起高加林。讲卫生与自由恋爱在他们这些村民的观念里仿佛是一种禁忌,他们避之不及。但彼时的县城已经不会这样了,可以看出,高家村需要一个能够带这些村民走向开化的人。
我个人认为,不忘本是一个人非常重要的品质,但这也是很难得的。高加林虽然也不是全然忘了自己的来处,但面对高家村等待着他回来的巧珍与县城里和他一起齐头并进的黄亚萍,他的纠结与选择的过程是他在农村与县城之间抉择的写照。面对离开高家村进入县城的机会,高加林是欣喜的,但当他在巧珍和黄亚萍之间抉择的时候,他却是痛苦的。最后他的选择是出于他对于自己个人以后发展的考虑,他通过“走后门”的途径来到了县城,从这里开始,高加林的背后就有了隐患,这个隐患也最后将他打回了“原型”。在他的人生发光发亮,自己正意气风发的时候,这个隐患爆发了。他在县城里努力工作,是人们口中的明星人物,他努力让自己与城市结合得更好,最后却又回到他奋力想要逃离的地方。兜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
我认为文中的高加林是一个非常矛盾的人,他聪慧博学,文采出众,又英俊帅气,在高家村里,他是毋庸置疑的人才。但这里却束缚着他,他所受到的教育让他更加向往外面的天地。在高家村里,他有着为人懦弱而平庸的父亲和裹着小脚的母亲,他生在一个只能靠在黄土地上辛苦耕耘才能有吃喝的贫苦家庭。而他在县城里上高中时,身边有着思想开放的同学,他可以在这里与同学们激烈而热血地探讨国际问题,可以享受现代文明带给他的满足感与优越感。
高加林是自卑而敏感的,他回到家里谋生计时,张开嘴巴叫一句“买馍馍咧”都会让他脸红到一个音节都发不出来,甚至东躲西藏,生怕遇见熟人;后来去收粪,每去一个地方都会在外面考虑会不会有认识的人在这里......他总在自己的自尊受到伤害时痛哭,他太纠结,有太多没必要的在意。我觉得他不够坦然,这是《人生》里除了高家林外,高家村人几乎都有的品质,或许是高加林他的家庭条件与他的文化水平不符的缘故吧。文中的黄亚萍、巧珍的妹妹巧玲,还有高加林的高中同学克南,都与加林一样上过了高中。黄亚萍与克南是县城的人,住在县城,家庭条件自然不会差;巧玲虽然生在高家村里,但她的父亲是村里的“二能人”,家里也算富足。某种意义上说,这三个人在物质上并不匮乏,他们对于那个年代的“奢侈品”应该是见怪不怪的态度。可能是这种差距刺痛了高加林,他才在自己民办教师的职位被撤下,不得不回到农村时表现得那样痛苦,后来得知能够回到县城时,他又那样欣喜,甚至撇下与他一起面对流言的恋人巧珍,进而与有着开明心态和开阔眼界的黄亚萍在一起。人们都会自私,我能够理解,但人不能太任性。他对于巧珍与黄亚萍之间的抉择是痛苦的,但他只是为自己选了一方就要抛弃另一方而难过和愧疚,他会令对方伤心痛苦这件事并没有在他的难过里面占多大的比重。高加林也是可怜的,他有满腹的才学,也本有一份体面受人尊敬的工作,却因为没有“关系”丢了饭碗,这是不公平的。他有上进心是好事,但是在他向上努力的同时他丢弃了太多东西。他沉浸在县城的新世界里,他不愿想起自己家里的破窑洞,也不愿想起曾经那样喜爱过的巧珍。
我想,就算生活再不公平,眼前有再多的苟且,我们都要有自己的本心,不能忘了自己来时的路。没有过去的经历,又哪里会有现在的自己。想要的太多,舍弃的太多,最后失去的也就更多,甚至落得一无所有。所以高加林应该更加坦然一些,对自己更加诚实一些,如果他这样做了,我想他也不会到最后才幡然悔悟,却于事无补。
读《人生》时,我看着书中的高加林,不自觉地比对着现在的自己。我问自己有没有想过得更好,我当然想。我又问自己有没有过遗忘家乡,我的答案是没有。读完《人生》,我的心里多了一条红线——外面的世界再精彩,我也不会沉沦其中以至于忘了自己姓甚名谁,家在何处。
求北京一篇高考满分作文写的是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们每一个人,对于这个浩缈的世界来说,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悲与欢、生与、穷与富、世事的变更,于历史的长河来说,无非是些平凡事。对于平凡,我素来都是这样认为的,直到读了一本书——《平凡的世界》,这才恍然大悟。
这一部伟大的巨著,为我们解说了平凡和苦难,阐释了生活的意义。书中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平凡的世界,一个黄土地上的世界。这里生活着一群世世代代面朝黄土北朝天的普通人,他们演绎着一幕幕生老病、悲欢离合、贫穷与富裕、苦难与拼搏、世事变更的戏剧。是喜剧?悲剧?正剧?也许都有一点。在这本书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惊险离奇的情节,没有惊天动地的场面,有的只是平凡的人,平凡的生活,平凡的感情,平凡的故事。
老师推荐我读这本书的时候,我还以为她是在搪塞我,因为我读完第一遍的时候,我没有任何感觉,这里面的事情太平凡了,平凡得让我感觉到他们都好像是发生在我的身边。然而,当我读到第三遍的时候,我已经感觉到了我的血液慢慢地开始沸腾了。
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人物是孙少平。这是一位对苦难有着深切的认识,对生活有着深邃的理解,对精神世界有着深刻追求的人,他有铮铮铁骨,有强大的精神力量,有巨大的勇气。从学生时代的"非洲人"到成年时代的"揽工汉",他经历的是艰苦卓绝的人生奋斗,然而在痛苦与磨砺中,他形成了一种对苦难的骄傲感、崇高感。我欣赏他的苦难的哲学,钦佩他对劳动的认识,羡慕他对生活的理解。
关于苦难的哲学,书中这样表达"……是的,他是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为了几个钱而受尽折磨;但是他已经不仅仅将此看作是谋生、活命……他现在倒很“热爱”自己的苦难。通过这一段血火般的洗礼,他相信,自己经历千辛万苦而酿造出来的生活之蜜,肯定比轻而易举拿来的更有滋味——他自嘲地把自己的这种认识叫做‘关于苦难的学说’……"这是一种什么样的认识啊?每到我们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也许这种困难与挫折只有孙少平所遭受的苦难的百万分之一——我们可曾有过这样的认识?就算是哪天放学是下了场雨,亦或是天气有些闷热而又停了电,我们往往会听到许多的怨天尤人。然而,我想只要是你读了《平凡的世界》以后,读懂了“苦难的哲学”,那么就算是你今后遭受再多的苦难,你也不会怨天尤人。
对于劳动的认识,书中这样写道:“一个人精神是否充实,或者说活得有无意义,主要取决于他对劳动的态度。”这绝对是一条精辟的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不会过时的理论。“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无论什么人,最终还是要那些能用双手创造生活的劳动者。对于这些人来说,孙少平给他们上了生平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劳动,这是人生最基本的课题。”这里体现出的是两种人,勤劳的和懒散的。人生来是没有差别的,然而经过了不同的境遇和发展之后,人与人之间便产生了巨大的差别。而在这期间,对于劳动的认识不同,对产生这样的差别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正如我们考到大学的时候,在学习方面,我们没有太多的差别。然而,经历了三年的大学生活之后,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又是何其巨大。宰相刘罗锅在和绅临终前对他说:“其实,每个人的结局,都是他自己一手精心设计的。”当我们读到这里的时候,我们都应当好好想想,我们是怎样对待劳动的。
孙少平,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其实,他也就是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个比普通农民多读了几本书,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层次追求的人。在写给妹妹孙兰香的信中充分表现了他对生活的认识:
“……我们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将使我们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
首先要自强自立,勇敢地面对我们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难!如果能深刻理解苦难,苦难就会给人带来崇高感。……如果生活需要你忍受痛苦,你一定要咬紧牙关坚持下去。有位了不起的人说过:痛苦难道会是白受的吗?它应该使我们伟大!什么是平凡?那种迷失在平凡的生活之中,眼中熟悉了平淡,思想上甘于平庸,生活上安于现状的人,才是真正的平凡。孙少平这样一个对生活的意义有着更高追求的人,又怎能称之为平凡的人。即使是平凡,也是一个更高层次的伟大的平凡。
我们生活在一个幸福的时代,没有经受太多的苦难,然而我们的世界也是平凡的。我们每一天过这平凡的生活,做着平凡的事情,演绎着一幕幕平凡的戏剧。擦亮我们的眼睛,仔细瞧一瞧,那一位是孙少平呢?
如何评价路遥的《人生》
简言之:这部作品,写的是农村知识青年的人生出路问题,代表人物是高加林。
虽然高加林只是高中毕业,但这个学历在80年代的农村已经了不得,毕竟恢复高考制度没几年,毕竟恢复了也没几个考得上大学。
所以顶着个高中学历在农村拎锄头,心里是相当不美气,就像孙少平活不愿待农村一样。
这个问题几乎涉及到所有接受过现代文化教育的农村孩子,还能不能回农村的问题;
也涉及到每一个个体的生命追求问题。
实际上,在城乡差异如此巨大的社会现状里,每一个接受过现代文化教育的人:
讲真,都不太愿意回农村(至少现在多半是),甚至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回不去。
当农村还没有足够的就业机会,没有相对充分的现代文明,它与我们接受过的现代教育是难以弥合的。
教育指向现代、指向未来,即便现在的农村,也与“现代”和“未来差距甚远。
《人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切中了要害:
农村知识青年回不去农村,又去不了城市(当时的城市不像现在,能进城务工,那会要靠国家政策招工)。
其次,和故事本身有关。
读路遥《人生》
“人生的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这是柳青给这本书的题记,也是一个引子,让人在最开始打算看这本《人生》的时候,提前去思索。《人生》初稿写于1981年,改革开放之初,百废待兴,浮动的人心以及无处不在的机会,《人生》明显带着那个时代的印记。虽没有经历过,但是读《人生》,让我仿佛进入了那个时代。我仿佛看到了绿油油的田野,看到了田野上劳作的人群,辛苦而幸福的耕耘着充满希望的土地;仿佛看见了工厂里清一色蓝灰色工装的工人们,满是干劲的操作着笨重的机械;仿佛听见了邓丽君温柔的歌唱声,看见普遍灰绿色衣服里面偶尔出现的时髦的红裙子和洁白的的确良……读《人生》,我看见了时代特征里人心的躁动,看见了他人,也看见了自己。
主人公高加林,具有那个时代青年明显的特征,他有理想,有追求,希望上进而又愤世嫉俗,他的身上有时代的印记,也有历史的因素加给那一代青年的无奈和负担。经历了十年浩劫,经历了改革开放之初,高加林身上有浩劫留在他身上的狂热和空想,也有改革开放大潮给他的拼劲和闯劲。他是那个时代最平凡的人,也是时代的缩影。
文章之初,便交代了主人公高加林的身份背景。高中毕业,农村出身,没有考上大学的高加林在农村当了三年的民办教师,一方面他羡慕留在县城里的高中同学,但是自己的家庭背景,让他没有能力留在县城;另一方面他也自信满满,觉得只要努力,慢慢从民办教师争取转为正式教师,生活还是有奔头的。作为村里极少的“文化人”,同时担任教师的职务,受到村里人的尊敬,他觉得命运对他还是公平的。
但是命运总爱跟人开玩笑,本来平淡的生活因为高加林民办教师的“饭碗”丢了而出现波折,这一阶段,高加林的情绪出现了好几种波动,首先是愤怒,愤怒自己的工作被孙支书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了,愤怒自己的机会被别人抢走;其次是颓废和失意,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他,面对即将而来的“农民”生活,让他失望和茫然;最后是无奈和愤起,当他在家里闷了一个月之后,看到家庭穷困的现实,他只好无奈的接受,转而愤起,拿土地发泄他心中的不平,同时也为了证明,他这个不会干农活的“农民”也是可以做好农活的,他愤起干农活,一天下来磨了一手的血泡。
到此,高加林命运出现了另一个转折,带给他这个转折的是他的叔父,也就是他父亲高玉德的亲弟弟,一个在外地当兵多年,复员转业到他们县城当劳动局长的亲叔叔。由于有了这门亲戚,本来困苦不堪的高家,突然门槛提高了,村里人对高家另眼相看起来。高加林被同乡出来的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安排进了县委大院当通讯干事,开始了他光鲜和快意的工作生活。这一时期的高加林仿佛是被命运捧在天上的,他也因这份“盛宠”开始“飘飘然”。
然而,人常说,捧得越高,摔得越重。高加林的命运之桥仿佛建的并不牢固,被自己高中同学张克南之母举报后,他的命运一下落入谷底。初看《人生》,心中难免唏嘘,如果高加林没有和黄亚萍谈恋爱,黄亚萍不和张克南提分手,那么高加林的工作还是顺遂和一片光明的。其实张克南之母的举报,充其量而言就是这件事的导火索,点燃了引线,而高加林,这个非正常安排进机关大院的“关系户”,他的工作本身才是名副其实的易燃易爆物,没有张克南之母的引燃,以后或许也会有别的什么人去引燃它。所以到最后,才有了高加林看开了一切,从农村出来的他,后经历的这番风雨,回到了农村,仿佛回到了原点。
高加林的命运轨迹,是时代的缩影,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个时代浮躁的人心,形形色色的人,从一张脸孔看出千百张脸孔,进而看到千百种人生。
爱情是高加林转折命运的调味剂,也是他命运的引线。
第一段恋爱的对象是农村朴实无私的刘巧珍,这个朴实的农家妹子,虽然她自己大字不识一个,但是却对文化有一种执着的追求,这种追求让她对同村的“文化人”高加林另眼相看,进而转为痴恋。
刘巧珍恰好出现在高加林最失意的时候,刚被学校辞退的高加林,满心失意,而刘巧珍给予他的温暖仿佛是他失意生活的救命稻草,她心疼高加林,给了高加林最无私的爱,这份爱让原本有些清高的高加林的内心防线一点点崩塌,进而喜欢上了刘巧珍,喜欢刘巧珍给他的爱。这个时候的高加林其实是分不清喜欢和爱的,或者说他内心里也不清楚到底爱不爱刘巧珍,但是他知道刘巧珍爱他,顺从他,所以高加林就自然而然的接受了这份爱。
第二段恋爱的对象是县城的高中同学黄亚萍,父母都是机关干部,从小到大都被宠爱有加的公主般的可爱女孩儿。黄亚萍是高加林的高中同学,是和他有三年同窗情谊的羡慕的对象,同时也是高加林内心深处的“白月光”。
“白月光”出现在高加林进城之后,生活和工作最顺遂的那段时间。可爱、烂漫的黄亚萍遇到了当时“优秀”的高加林,和高加林互生情愫,黄亚萍爱上了高加林的博学和多才,而高加林欣赏黄亚萍的开朗和侃侃而谈,他们在一起有说不完的话题,有共同爱好和共同语言,这让高加林在内心里拿她和刘巧珍做比较,显然这比较中黄亚萍胜出了。
黄亚萍和高加林的恋爱是高加林最快意工作生活爆炸的引线,它是高加林“城里人”生活的终结,也是梦幻泡沫的破灭,事实证明,“白月光”只可远观而不可近赏,转了一圈之后,高加林才发现,原来他爱的是刘巧珍,而此时刘巧珍已然嫁作他人妇。
没了工作、没了爱情的高加林,回到了最初的农村,那个唯一属于他的农村。
到此文章看似完结了,但是细细品味,这个结尾其实暗含了很多耐人寻味和发人深思的东西。农民的儿子,求学上进,高中毕业高考落榜,回乡当村里民办教师,然而被顶替被辞退,而后成了县城机关的记者,最后被告发被发配回乡,曲折辗转,看似一个人的人生,又像是多个人的人生,是他人的人生,但是细想,又像是自己的人生。从中,我看到了时代,看到了命运,看到了自己。
附:
看完这本书,我看到了主角高加林人生起伏的道路,但是穿插其中的各色人物,如马栓,如高明楼,如刘立本,如顺德老汉,如高玉德,如高玉智,等等,他们都有许多让人深思的地方,值得去细细品味和研究。
看人生,读《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