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咸丰一中高考成绩名单-咸丰一中高考成绩

tamoadmin 2024-08-12 人已围观

简介1.当学霸纪录成为负担:说说清代状元萧锦忠2.老河口有考上清华的吗3.恩施州一中的分数线4.中国历史上的状元当学霸纪录成为负担:说说清代状元萧锦忠萧锦忠任过山长的茶陵洣江书院 有清一代,湖南人才辈出,特别在清季因湘军兴起,使湘人在中国政治、军事、文化诸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就科考成绩而言,湖南并不突出,不如邻省江西、湖北、广东,就是和偏僻的广西比,也无多大的优势。单说科考最高的荣耀——状元这

1.当学霸纪录成为负担:说说清代状元萧锦忠

2.老河口有考上清华的吗

3.恩施州一中的分数线

4.中国历史上的状元

当学霸纪录成为负担:说说清代状元萧锦忠

咸丰一中高考成绩名单-咸丰一中高考成绩

萧锦忠任过山长的茶陵洣江书院 有清一代,湖南人才辈出,特别在清季因湘军兴起,使湘人在中国政治、军事、文化诸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但是,就科考成绩而言,湖南并不突出,不如邻省江西、湖北、广东,就是和偏僻的广西比,也无多大的优势。单说科考最高的荣耀——状元这一项记录,广西清代出了4个状元(全是临桂人),湖南只有2名,一为嘉庆十年(1805)殿试一甲第一名的彭浚,衡山县人(今属衡东),一为茶陵州的萧锦忠,道光廿五年(1845)高中状元。 状元当然是学霸中的学霸,无论今天的人说科考制度有多大的弊病,但通过县、府、院试,乡试,会试,再最后殿试中状元的人,一定是学问、才华出众的人,这一点应无疑义。 可是考试成绩好,并不等于办事能力强,更不等于混官场的情商强。明清两代,状元及第,立马授「 ”翰林院修撰”,是个从六品,比一般选翰林院庶吉士、分发各部做主事或去地方做知县的进士起点高。可人在仕途,是跑一场马拉松,赢在起跑线的人未必能赢在终点。做官,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白的因素影响,如出仕的年龄、性格以及运气,等等。 彭浚中状元后,一直是与文字打交道的詹翰官员,为清贵而无实权的职位。他做过一任福建省乡试主考,官至内阁侍读学士(从四品),后致仕回乡,一生平平淡淡。 萧锦忠,字黼平,号史楼,生于嘉庆八年(1803)。今天看他的履历,会觉得不可思议,他一共做了不到两年的官,就回老家了。他的家乡流传一个故事,说萧锦忠为什么大早辞官,是害怕仕途险恶,原因是他刚中状元时就被皇帝的喜怒无常吓得半死。 故事说,殿试出榜后,照例皇帝要御赐恩荣宴,成为天子门生的新科进士参加宴会。那一次恩荣宴,皇帝和皇后参加了。宴会结束后,不懂规矩的萧锦忠离席时回头瞅了皇后一眼。「 ”你瞅啥”酿成悲剧,是为大不敬。皇帝发怒,要将萧锦忠处斩,一些大臣上奏求情。皇帝下令将萧锦忠叫到跟前责问他为何那样放肆,萧锦忠辩解说他生长在湖南乡下,从小一看到诗赋、楹联就喜爱非常,必定默诵并记下来。参加恩荣宴时,看到宫殿那么多名诗佳联,老毛病又犯了。一时忘乎所以,只顾强记这些名诗佳联,便犯了圣驾前不敬之罪。皇帝将信将疑,令他将举行宴会的那座宫殿悬挂的楹联、诗赋背诵出来。萧锦忠于是不慌不忙,把殿上的诗词楹联一字不漏地背出来。皇帝才相信他的辩解,赦他无罪。 这显然是小地方的老百姓根据戏文的桥段编造出来的故事,因为一般人实在难以理解好不容易考上个状元,竟然辞官不做了。 恩荣宴又称琼林宴,清承明制,于殿试传胪的第二天在礼部设恩荣宴,读卷大臣、銮仪卫使、礼部尚书、侍郎,以及受卷、弥封、收掌、监试、护军参领、填榜、印卷、供给、鸣赞各官与新科进士一起赴宴。钦命内大臣一人为。大臣以次每员一席,受卷以下各官二员一席,状元一席,榜眼、探花一席,其余进士四人一席。可见皇帝不会亲自参加宴会,更别说皇后了。再说啦,道光帝虽然平庸,但是算得上勤俭之君,对臣工也很宽厚,断不会因为臣工回头瞅上一眼就会龙颜大怒到砍人家头的地步。 也有史料说,萧锦忠中状元后,他的两个弟弟先后病死,伤心的他厌倦了仕途,回到故乡奉养父母。这个解释还是有些牵强,古代医疗条件不好,盛年病死的事常见。两位弟弟病死,中了状元的哥哥理应更有在仕途上取得一番成就而光宗耀祖的压力呀。 真正的原因恐怕只有萧锦忠自己知道。不过从萧锦忠的长沙府同乡曾国藩的家信对萧锦忠的记载,可以对其辞官归里的原因做一些推测。 萧状元的书法 道光二十五年五月初五,曾国藩给四位胞弟的信中说: 今年新进士善书甚多,而湖南尤甚。萧史楼既得状元,而周荇农(寿昌)去岁中南元,孙芝房(鼎昌)又取朝元,可谓极盛。现在同乡诸人讲究词章之学者固多,讲究性理之学者亦不少,将来省运必大盛。 曾国藩用几位同乡士人取得的佳绩来勉励几位弟弟,希望弟弟以他们为榜样。信中「 ”省运必大盛”只是随口一说,没想到日后真的应验了。今天再来评价这句预言,我以为康熙年间湖北湖南分省,雍正年两湖再分闱长沙单设乡试考场是重要的促进因素。湖南人才在大环境下得到较好的培植,至此开花结果了。三人都是长沙府人,为此,曾国藩在北京长郡会馆里题写了一副霸气的楹联:「 ”同科十进士,庆榜三名元。”道光二十五年会试,长沙府八位举子中进士,寄籍贵州的新科进士黄辅相、黄彭年叔侄原籍长沙(似乎有高考移民之嫌疑)。 道光二十六年七月初三,曾国藩当时任从四品的内阁学士,他在给父母的家信中谈到为祖父母、父母所请的朝廷诰封,以及即将为祖父母的祝寿: 寿屏请萧史楼写,史楼现未得差,若八月不放学政,则渠必告回籍,诰轴托渠带归亦可也。一切男自知裁酌。 这段话可看出萧锦忠的字写得真的好,曾国藩在京的同乡好友中,善书者不少,包括近代第一大书家何绍基,可曾国藩还是请萧锦忠为祖父母写寿屏。我以为一则是借重状元的名头来增加喜庆;而是能得状元的人,必定能写一手工整、清丽、雍容的「 ”馆阁体”,更适合写寿屏。曾国藩还透露了另一个信息,萧锦忠已做好告回籍的准备,只是等待八月三年一次的学政简放,若放了学政便继续做官。 萧锦忠实在是心急了点,他此时距离中状元步入仕途才一年三个月,就是状元再风光,也不能这么短的时间就简放为负责一省文教的「 ”提督学政”呀?当然,萧状元着急是有原因的,他进士及第时已经虚岁四十三,时不我待。可清朝四十岁左右才出仕的大官不少,骆秉章中进士已经四十岁了,起点是翰林庶吉士,需三年散馆后才授职,起点比一中状元就是从六品翰林修撰低得多,可人家后来做到了四川总督、大学士。 萧锦忠回到茶陵老家后以卖字写文为生,状元公的文章和书法,当然好卖。因为写得太多,当地有个说法:「 ”「 ”萧状元的字是宝,就是笔。” 咸丰二年曾国藩回故乡丁母忧,后奉旨操办团练,他想到了萧锦忠这位曾让其十分钦佩的状元公,写信请他出山给自己帮忙,萧锦忠婉拒了。不过想想也正常,这位不得学政就辞官回老家的状元公,年长曾国藩8岁,让他给曾做幕僚,情何以堪呀?如果是个秀才或者举人,给曾侍郎做幕僚,心理上没有落差。状元公,成了萧锦忠一个难以卸掉的负担。 咸丰四年(1854)冬,萧锦忠在家烤炭火一氧化碳中毒身亡,享年五十二岁,崔珏哭李商隐的诗「 ”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亦可以用在他身上。

老河口有考上清华的吗

老河口有考上清华的。

根据湖北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报道,陈航,男,襄阳市老河口人,在2016年高考中,取得了693分的优异成绩(含加分),被清华大学物理专业录取,成为老河口市孟楼镇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

这样的分数在普通人家那是“金榜题名凯旋归”,他却是“压力重重重几何”。陈航的父亲患有糖尿病,几近失明,基本丧失劳动能力,姐姐在广州读研,家庭的重担全压在了以务农为生的母亲身上。

清华大学的校园建筑有:

1、李兆基科技大楼

李兆基科技大楼位于清华大学校园东南区域,总建筑面积约11万平米,地下4层,地上6-10层。大楼工程于2012年12月正式开工,2014年9月完成主体结构工程,2015年10月正式落成启用。机械学院、材料学院、机械系、汽车系、热能系以及基础工业训练中心、燃烧中心、信息化技术中心等多个院系、研究机构和直属单位均入驻李兆基科技大楼36。

2、甲所、丙所及园林

建校初期供校领导居住的甲所、乙所和丙所(现仅存甲所和丙所)位于工字厅以南,1917年~1919年建。均为西式单幢砖木结构。梅贻琦曾在甲所居住多年。乙所曾是冯友兰的居所,据宗璞(冯友兰次女)回忆:"在乙所的日子是父亲最有创造性的日子"。这里也是冯友兰掩护进步学生的庇护所,"一二?九运动"期间黄诚和在这里度过了搜捕之夜。

3、近春园

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的旧居,原为康熙皇帝熙春园的中心地带。清朝道光年间,熙春园分为东西两园,工字厅以西部分称近春园。近春园园志上写着:"水木清华,为一时之繁囿胜地。"

恩施州一中的分数线

2010年的分数线如下

恩施高中招收1000人,在各县市公费录取分数线为恩施市A及以上、利川市570分、建始575分、巴东570分、宣恩610分、咸丰575分、来凤560分、鹤峰590分。恩施市一中招收1000人,公费录取分数线为B+以上(等级划分方案详见二版),其中招收择校生 200人。巴东一中招收770人,公费录取分数线为566分,择校生最低控制分数线535分。建始一中招收1200人,公费录取分数线为524分,择校生最低控制分数线404分。利川一中招收1000人,公费录取分数线为545分,择校生最低控制分数线495。来凤一中招收1100人,公费录取分数线442分,择校生在公费生下按照从高到底的原则录取150名。咸丰一中招收1500人,公费录取分数线492分,择校生最低控制分数线392分。宣恩一中招收800人,公费录取分数线为530分,择校生最低控制分数线480分。鹤峰县一中招收750人,公费录取分数线为492分,择校生最低控制分数线416分。

中国历史上的状元

高考状元,一般指的是在高考中第一名的学生,按地区的划分就有了全国高考状元,全省高考状元或者全市高考状元。按照文理科划分,就有了理科状元、文科状元。还有其他划分方式,但不管怎样分,状元都是指第一名的学生。

现代中国目前还没有出现过高考满分状元,因为考的科目那么多,状元是门门都厉害,但也不能门门都满分啊。

在历史上最厉害的莫过于连中三元,连中三元一词来源于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

以清代为例,旧时科举考试全过程是从府、州、县基层开始,叫做童试。赴考者叫做童生,考中这后叫秀才,第一名叫案首。正式较高级别的国家考试叫做乡试,在省城进行,赴考人是各地的秀才,考中之后称举人,第一名是“解元”;再高一级是会试,在礼部举行,赴考者是举人,考中之后称贡生,第一名是“会元”;殿试则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皇帝亲自主持赴考者是贡生,考中之后称进士,此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能够从解元到会元再到状元就叫连中三元。

中国两千多年的古代科举制度中,只有17人能够连中三元,他们是:

唐朝的张又新、准元翰;

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置、王若叟、冯京;

金朝的孟宋献;

元朝的王崇哲;

明朝的黄观、商辂;

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

这些都是人中龙啊,几千年历史多少人啊,就出了这几个。但历史又一次证明,读书厉害未必成就就大。以上同志也是很有成就的,但和没有连中三元的状元相比,就不那么为人所熟知了,现在我就把其他状元的具体情况罗列下来,供你参考:

其他状元具体情况如下: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状元,是唐武德五年壬午科状元孙伏伽。

○历代状元中,最为后世钦敬的民族英雄,是南宋宝四年(1256年) 丙辰科状元文天祥。他以崇高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被誉为“状元中的状元”。

○ 历代状元中,对中国政治局势起过重大影响和作用的,是清咸丰六年(1856 年) 丙辰科状元翁同龠禾。他一生两为帝师,在晚清帝、后两党之争中为帝党首领。甲午中日战争后,积极支持康有为变法主张,并密荐之于光绪皇帝,最终促成“戊戌变法”, 使当时政局发生重大变化。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状元而成为皇帝的,是西夏天庆十年(1203年) 癸亥科状元李遵顼。他是夏宗室齐王李彦宗之子, 于天庆十年(1203 年) 参加西夏科举考试,廷试得中第一,成为状元。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后于西夏皇建二年(1211 年) 发动宫廷,废夏襄宗自立,成为皇帝,是为夏神宗。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最早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的状元,是唐建中二年(781 年) 辛酉科状元崔元翰。他先后考中京兆府解头(解元) 、进士状头(状元) 、博学宏词科敕头、制科三等敕头。

○历代状元中,唯一由武状元而位至宰相者,是唐代初年武举高等(状元) 郭子仪。他一生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曾两度担任宰相。同时,他也是历代武状元中军功最为显著者。

○历代科举考试中, 考中“三元”人数最多的是北宋,共有孙何、王曾、宋广羊、杨真宀 、冯京、王岩叟等6人。

○历代状元中,官至宰相(含相当宰相的官职,如内阁首辅、大学士等) 人数最多的是明朝,共有胡广、商辂等17 人。

○历代状元中,诗、画成就最高的,是唐十九年(731 年) 辛未科状元王维。他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杰出代表之一,其诗歌艺术被认为“自李(白) 杜(甫) 而下,当为第一”。其绘画被推为“南宗绘画之祖”,古代文人画亦自他而始。

○历代状元中,词作成就最高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1154 年)甲戌科状元张孝祥。其词追踪苏轼,气概凌云,具有深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与张元干并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是伟大的爱国词人辛弃疾的先行者。

○历代状元中,书法成就最高的,是唐元和三年(808 年) 戊子科状元柳公权。他精于楷书,也擅长行草书,和唐代另一大书法家颜真卿并称“颜柳”; 历史上还把他和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元代赵孟兆页合称为我国“楷书四大家”。

○ 历代状元中,史学成就最高的,是五代时后汉乾?二年(949 年)己酉科状元王溥。他在唐代苏冕始创会要体的基础上,据苏冕所编唐九朝《会要》及杨绍复等续修之书,重加整理, 撰成《唐会要》一百卷。后又据五代历朝实录撰成《五代会要》三十卷。不仅史料丰富翔实,而且正式建立了会要体分类编纂的体例方法,为后世所仿效。这一贡献被《四库提要》称为“厥功甚伟”。

○历代状元中,著述最丰的,是明代正德六年(1511 年) 辛未科状元杨慎。他不仅工诗,而且能文、词和曲,并重视民间文学,是颇有成就的文学家和著名学者。其平生著述达四百余种,虽多散佚,仍留存一百多种;现存诗作二千三百首左右,著述之丰,明时推为第一

○ 历代状元中,植物学成就最高的,是清代嘉庆二十年(1817 年)丁丑科状元吴其氵睿。他一生历任多省巡抚,所至注意各地丰瘠与民生的关系,依据耳闻目见,绘图列说,并辑录古籍中有关植物文献,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是我国19 世纪一部重要的植物学专著。

○历代状元中,最著名的思想家是南宋绍熙四年 (1193 年) 癸丑科状元陈亮。他提倡注重事业功利有补国计民生的“事功之学”。提出“盈宇宙者无非物, 日用之间无非事”的命题, 和朱熹多次进行过义利、王霸关系的辩论。其学说独具体系,为永康学派的创始人。同时又是著名的文学家。

○历代状元中,最嗜饮茶并对我国茶道研究作出贡献的是唐代元和九年(814 年) 甲午科状元张又新。他所撰《煎茶水记》一卷,评论各种泉水煎茶之优劣,是继陆羽《茶经》之后我国又一部重要的茶道研究著作。

○历代状元中,唯一出使过东欧国家的外交使臣,是清同治七年(1868 年) 戊辰科状元洪钧。他于光绪十三年(1887 年) 奉命出使俄、德、荷、奥诸国,任外交使臣三年。他利用西方资料撰著的《元史译文证补》,开创了利用西方著作、资料研究元史的新纪元。

○历代状元中,有据可考唯一被皇帝招为驸马的,是唐会昌二年(842 年) 壬戌科状元郑颢。他状元及第后七年,即大中三年(849 年) ,被宰相白敏中作为驸马人选推荐给唐宣宗,尚宣宗之女万寿公主。

○历代状元中,唯一在刚刚及第后即被皇帝下令处死的,是明洪武三十年(13 年) 丁丑科南榜(或称春榜) 状元陈安阝。因该科殿试录取的都是南方士人,遭到北方士人不满。明太祖朱元璋疑录取有私,大为震怒,竟下令将主考官及陈安阝等人一并处死。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是太平天国癸好三年(清咸丰三年癸丑,1853 年) 女科状元傅善祥。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少数民族文字参加科举考试得中状元的,是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73 年) 癸巳女真进士科(又称策论进士) 状元徒单镒,为女真族人。他参加科举考试是用女真文字。

○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是清光绪三十年(1904 年) 甲辰科状元刘春霖。他状元及第次年,即光绪三十一年(1905 年) ,慈禧太后即下诏停止科举,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的末科状元。

○历代状元人数最多的是唐朝。自高祖武德五年(622 年) 壬午科,至哀帝(907 年) 丁卯科,285 年间,科举考试几乎每年一次,约产生状元270 人。在《登科记考》、《玉芝堂谈荟》等古籍中有名可考者,有140 余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省,是清代的江苏省。从顺治四年(1647 年) 丁亥科武进籍状元吕宫,到光绪二十年(1894年) 甲午科南通籍状元张謇,247 年间,共产生状元49 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府,是清代的苏州府,共有状元24 人。

○中国历史上,一朝之中在较短时间内产生状元人数最多的县,是南宋时期的永福县( 今福建永泰) 。自乾道二年(1166 年) 丙戌科,至乾道八年(1172 年)辰科,七年之间,连续产生萧国梁、郑侨、黄定3名状元。

○历史上产生兄弟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唐朝,共有张式(兄) 、张正甫(弟) 等兄弟状元19 人。

○历史上产生父子状元人数最多的朝代是北宋,共有张去华(父) 、张师德(子) 等父子状元6 人。

○历代兄弟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 是唐咸通十四年(873 年) 癸巳科状元孔纟熏(兄) 和唐乾符三年(876 年) 丙申科状元(弟)孔缄。兄弟二人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历代父子状元中,其及第时间相距最短的, 是北宋开宝二年(969 年) 已巳科状元安德裕(父) 和北宋开宝五年(2 年) 壬申科状元安守亮(子) 。父子二个状元及第的时间仅相隔三年。

○历代状元中,最早开始从事实业活动并取得巨大成就的,是清光绪二十年(1894 年) 甲午科状元张謇。他于及第后次年(1895 年) 即从事实业活动,先后办起数十个企业及大批社会事业,影响遍及全国,被誉为“中国之大教育家、大实业家”。

○历代武状元中,唯一参加过两科考试,先中探花后又考中状元的, 是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 年) 庚辰武科状元马全。马全初名为马王泉,于乾隆十七年(1752 年) 曾参加一次武科进士考试,并在殿试中得中一甲三名(探花) 。后因在任职期间与同僚发生矛盾, 被削夺官职。为洗刷耻辱,他更名为全,决意再次夺取功名,终于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 在武科进士殿试中得中状元。

文章标签: # 状元 # 历代 # 萧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