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语文文常一般考什么_高考常见文常
tamoadmin 2024-07-19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文言文中常考的句型有哪些?2.高考语文常见名句默写3.必修五文言文常考4.求所有高考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5.高考教材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1、爱 ①故以其爱不若燕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亲爱 疼爱 ②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柳毅传》 心爱的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 爱护 ④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书博鸡者事》 爱戴 ⑤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六国
1.高考文言文中常考的句型有哪些?
2.高考语文常见名句默写
3.必修五文言文常考
4.求所有高考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5.高考教材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
1、爱
①故以其爱不若燕后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亲爱 疼爱
②见大王爱女牧羊于野 《柳毅传》 心爱的
③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史记·陈涉世家》 爱护
④袁有守多惠政,民甚爱之 《书博鸡者事》 爱戴
⑤向使三国各爱其地 《六国论》 怜惜 爱惜
⑥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 舍不得 吝啬
⑦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归园田居》 喜爱 爱好
2、安
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安定
②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安稳
③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安逸 安适
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左传·曹刿论战》 奉养
⑤时时为安慰,久久莫相忘 《孔雀东南飞》 抚慰 安抚
⑥敬亭亦无所不安也 《柳敬亭传》 安心
⑦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怎么
⑧沛公安在 《史记·鸿门宴》 哪里 什么地方
3、被bèi
①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 《促织》 覆盖
②幸被齿发,何敢负德? 《柳毅传》 加在……之上
③秦王复击轲,被八创 《荆轲刺秦王》 遭受
④翡翠珠被 《招魂》 被子
⑤妆成每被秋娘妒 《琵琶行》 表被动
pī通“披”
①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送东阳马生序》 穿 ,披
②屈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 《屈原列传》 分散,散开
4、倍
①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背德也 《鸿门宴》 背弃
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更加 加倍
③ 下无倍畔之心,上无诛伐之志 《治安策》 反背 背叛
④ 右倍山陵,前左水泽 《淮阴侯列传》 背后
5、本
①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 》 树木的根
②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种树郭橐驼传》 树木的干
③王欲行之,则何反其本矣 《齐桓晋文之事》 根本 基本
⑤ 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 《论积贮疏》 农业
⑥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出入于人欤 《伶官传序》 推原 考察
⑦ 此之谓失其本心 《孟子·鱼我所欲也》 本来的 原来的
⑧ 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孔雀东南飞》 本来 原来
6、鄙
① 蜀之鄙,有二僧 《为学》 边远的村邑
②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左传 曹刿论战》 鄙陋 鄙俗
③ 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 《孔雀东南飞》轻贱
④ 孔子鄙其小器 《训俭示康》 鄙薄 轻视
⑤ 敢竭鄙诚,恭疏短引 《滕王阁序》 自谦之词
7、兵
①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过秦论》 兵器 武器
②得选兵八万人,进兵击秦兵 《信陵君窃符救赵》 军队 士兵
③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扬州慢》 战争 军事
④故上兵伐谋 《孙子·谋攻》 用兵的策略
8、病
①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 《扁鹊见蔡桓公》 泛指疾病
② 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廉颇蔺相如列传》 生病 有病
③ 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揠苗助长》 疲劳 困苦
④ 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 《训俭示康》弊病 毛病
⑤ 君子病无能也,不病人之不知已 《论语卫灵公》 担忧 忧虑
⑥ 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 《答卫中立论师道书》 羞辱 伤害
⑦ 子疾病,子路请祷 《论语·述而》 重病 病重
是要这样的常见文言实词吗
高考文言文中常考的句型有哪些?
高考语文是三大主科之一,所占高考分值百分之二十,必考的高考语文知识点你知道哪些了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必考高考语文知识点内容归纳,欢迎大家来阅读。
static/uploads/yc/jbh/2020gk/6.jpg"width="484"height="300"/>
高考语文知识点整理
高中语文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小编准备了高三语文复习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高考考试语文常考知识点
高中语文文言文古今异义词
《烛之武退秦师》
1.贰:贰于楚也。
(古义:从属二主,动词;今义:“二”的大写,数词。)
2.东道主: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
3.行李: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古义:使者,出使的人;今义:指外出之人随身携带的物品。)
4.夫人: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古义:那个人;今义:尊称一般人的妻子。)
《荆轲刺秦王》
5.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
(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6.币:持千金之资币
(古义:礼物。今义:货币)物
7.穷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古义:阻塞不通,此为“处境困难”。今义:生活贫困,经济困难)
8.偏袒: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9.郎中:诸郎中执兵。
(古义:宫廷的侍卫。今义:称中医医生)
10.提:乃引其匕首提秦王。
(古义:投击。今义:拿着)
11.股:断其左股。
(古义:大腿。今义:量词,用于成条的东西)
12.购:今闻将军之首。
(古义:用重金收买。今义:购买,对象是商品)
13.穷:图穷而匕首见。
(古义:穷尽。今义:缺少钱财,古用“贫”来表示)
14.借:愿大王少借之。
(古义:宽容,原谅。今义:不是自己的,借用别人的)
15.提:侍医夏无且以其所奉药囊提轲
(古义:投掷,投打。今义:用手提,无“投”之义)
《鸿门宴》
16.婚姻:约为婚姻
(古义:儿女亲家,女方之父为婚,男方之父为姻。今义:多指结婚的事或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
17.所以遣将守关者
(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关系连词,表结果)
18.非常: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古义:意外变故。今义:程度副词)
19.河:将军战河北。
(古义:黄河。今义:泛指河流;河北:黄河以北。)
20.河南:臣战河南。
(古义:黄河以南;今义:河南省)
21.鱼肉: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古义:鱼和肉,指被欺凌。今义:略)
22.再:再拜献大王足下
(古义:两次;今义:又一次)
23.山东:沛公居山东时
(古义:肴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24.细说:而听细说。
(古义:小人的谗言。今义:指详细地说)
高考语文的文学常识
1、英国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李尔王》《奥赛罗》《麦克佩斯》
2、四言诗是:我国汉代以前最通行的诗歌形式,通章或通篇每句四字。
3、四体不勤中的四体指:人的四肢
4、四大皆空是指:(佛语)地水火风组成的宇宙四种元素
5、管仲把礼义廉耻四道德看作治国的四个纲。
6、四六文指;骈文的一种,全篇多以四字或六字相间为句,盛行于南朝。
7、春秋五霸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公秦穆公宋襄公
8、五等爵位指:公爵候爵伯爵子爵男爵
9、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10、五行:金木水火土/仁义礼智信
11、五常(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
12、五教: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13、五音:宫商角徵羽
14、五刑:(隋前)墨劓刖宫大辟(隋后)笞杖徒流死
15、死的五称:天子—崩诸候—薨大夫—卒士—不禄平民—死
16、唐代五大书法家:柳公权颜真卿欧阳洵褚遂良张旭
17、五大奇书:《三国演义》《水浒传》《本游记》《红楼梦》《》
18、五谷:稻麦黍菽麻
19、五彩:青黄红白黑
20、唐代以后的五代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21、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22、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
23、五更与时钟的对应是:一更(19—21)二更(21—23)三更(23—1)四更(1—3)五更(3—5)
24、五官:耳目口鼻身
25、新中国五位语言大师: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赵树理
26、五荤:(佛语)大蒜韭菜薤葱兴渠
27、五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28、五味:甜酸苦辣咸
29、五香:花椒八角桂皮丁香花蕾茴香子
30、五脏:心肝脾肺肾
31、五陵:高祖长陵惠祖安陵景帝阳陵武帝茂陵昭帝平陵
32、五湖: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33、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4、六艺经传指:诗书礼易乐春秋
35、通五经贯六艺中的六艺指:礼乐书数射御
36、造字六书:象形指示会意形声转注借
37、诗经六义措:风雅颂赋比兴
38、六部;户部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
39、六亲;父母兄弟妻子
40、古代婚嫁六礼:纳问名纳吉纳徵清期亲迎
41、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都建都建康,史称六朝。
42、六畜:马牛羊狗猪鸡
43、苏门六君子: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来陈师道李麃
44、六甲:六十甲子/甲子甲寅甲辰甲午甲申甲戌/妇女怀孕
45、六尘佛教名词)声色香味触法六种境界
46、:天地(上下)东西南北
47、佛教六根(佛教名词)眼耳鼻舌身意
48、科举考试中的五魁:各级考试的第一名
高考语文常见名句默写
一、考点阐释:“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这一考点在近几年高考中虽未单独设题,但其知识点遍布文章,阅读内容中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翻译题中,因此这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考点。二、考题探究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广东卷)( 2 )不识吾子奚以知之?(不知道您凭什么知道这件事?)解析“奚以”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相当于“以奚”,即“凭什么,根据什么”。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04湖南卷)(1)饮酒于斯亭而乐之。解析“于斯亭”是介词短语作状语,翻译时应把其放在谓语动词“饮酒”的前面。三、句型介绍文言特殊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结构等几类。判断句、被动句要从结构特征上去掌握,省略句则要联系上下文去推求省略的部分,倒装句要掌握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置的规律,固定句式要记住它们的习惯用法。四、复习方略1.借助典范例句,分类辨识这是一种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方法。不是死记一些抽象的格式,而是要结合课文中的典范例句,比较其基本格式及标志词,找出其共同特点,从而分类辨识各类文言特殊句式。在阅读训练或考试时,将试题选句与例句进行比较判断,从而做到举一反三,提高效率。例如:掌握宾语前置句,在弄清楚古代汉语宾语前置的定义特点及其规律后,只要记住下列句子:“彼且奚适”“古之人不余欺也”“惟兄嫂是依”“何厌之有?”就可以去套类似的句子而做出判断,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了。例:选出与“古之人不余欺也“的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B)A、毋吾以也 B、不吾知也 C、如或知尔 D、则何以哉2.对照现代汉语,比较辨别有些特殊句式或用法与现代汉语无太大差别,如主语省略与今天基本相同,再如“……为……所……”“……于……”表被动,那么我们可以用类比的方法,寻找相同点,轻松确定其句式。也有一些特殊句式今天已经不再使用,但保留在今天经常运用的成语熟语里,如“唯利是图”的宾语前置,“弱肉强食”的被动句式,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起来,加以类比,找出相同点,从而确定其句式。而大多特殊句式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差别,今天已经不再使用,那么,我们应着眼于二者之间的不同点,看文言文的这一语句现代汉语怎么说,从而确定它属于哪一种句式。3.立足语境语感,揣摩把握着眼于对文意的理解,培养语感,在整体语境中揣摩和把握文言文特殊句式和用法的特点,有助于防止错误解读,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尤其是确定省略的成分,更要依赖具体的语境来有效地把握。在阅读训练中,我们一定要将有关选句放到具体的语境中,联系上下文乃至全篇,仔细体会语感,制订语意,并进行比较辨别,从而准确判断其句式特点。4.掌握句式特点,准确翻译理解和翻译文中的句子,往往要以把握常见文言句式为其基础。事实上,高考中对文言句子翻译的考查通常是涉及文言句式的把握的。因此,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等文言特殊句式及其成分省略等基本知识,显得至为重要。我们要能运用这些相关知识,并将结合具体语境(包括上下文和写作背景两个方面),仔细体味和制订要求翻译的句子,明确句式特点,努力实现知识迁移,从而顺利地解答这类题目。其次要引导学生注意考察具体语境准确翻译句子。如果不注意从句式的角度作总体观照,只注意从一个一个词作局部的断章取义,往往会偏离原文大意,将整个句子的意思弄错。如翻译《齐桓晋文之事》一课中的“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一句,要知道“莫之能御”是一个宾语前置句,相当于“莫能御之”;还要能清楚“保民而王”与“莫能御之”构成设关系。五、分类说明(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1、用“者”、“也” 表判断。(1)“……者,……也”式。 1、子瑜者,亮兄谨也。(?0?0赤壁之战》)2、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3、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这是最典型、最常见的判断句式。主语后面加”者”,表示提顿,起舒缓语气的作用。“也”附在谓语后,对主语加以判断或解说。者”和“也”不必译出。(2) “……者,……”式。1、粟者,民之所种。2、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3) “……, ……也”式 。1、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张衡传》2、余宗老涂山,左公甥也。(女婿)《左忠毅公逸事》
3、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蔺列传》4、夫战,勇气也。(4) “……者也”式。1、莲,花之君子者也,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用副词“乃”“则”“即”“皆”“耳”表判断。⑴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⑵臣乃市井鼓刀屠者。⑶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⑷梁父即楚将项燕。⑸环滁皆山也。⑹此亡秦之续耳。3.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⑵此后典籍皆为版本。⑶问今是何世。⑷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⑸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⑹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4、主谓直接表判断的。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⑴荀卿,赵人。⑵刘备天下枭雄。⑶晋鄙嚄唶宿将。 (huòzè )(4)此亡秦之续耳。《鸿门宴》(5)秦,虎狼之国。《屈原列传》5.用“非”“未”“弗”“无”“莫”“毋”等否定词表示判断。 ⑴予本非文人画士⑵有司、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送东阳马生序》⑶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⑷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⑸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⑹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 不要以为我年长,就不敢讲真话注意点: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练习1、下列句子,不是判断句的项是( ) A、刘豫州,王室之胄。B、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C、臣恐见欺于王而负赵。D、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2、下面“是”表判断的句子是( )A、是吾剑之所从坠。B、海瑞言俱是。C、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D、是年谢庄办团练。3、下列句式中哪些是判断句?(1)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2)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3)当立者乃公子扶苏。(4)故木受绳则直。(5)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人骑。(6)夫六国与秦皆诸侯。(7)是可忍,孰不可忍?(8)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4、故事一则: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世说新语》)你能很快找出故事中的判断句吗?5、找出判断句并翻译。夫诚信者,君子所以事君上,怀下人也。天不言而人推高焉,地不言而人推厚焉,四时不言而人与期焉,此以诚信为本者也。故诚信者,天地之所守而君子之所贵也。——唐武则天《臣轨诚信章》(二)被动句所谓被动,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也就是说,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害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在古汉语中,被动句主要有两大类型: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又叫意念被动句。请观察下列句子,找出这些句子的共同点,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若属皆且为所虏重为乡党所笑不拘于时至激于义理者不然虽万被戮,岂有悔哉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1.有标志的被动句
(1)用“为”或“为......所.....”表被动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被天下人嘲笑)“(巨)偏在远郡, 行将为人所并。”(《资治通鉴》)
(2)用“被”表被动
“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忠心却被别人诽谤,能不怨恨吗?)“予犹记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张溥《五人墓碑记》
(3)用“见”或“见......于......”表被动
“……徒见欺”(……白白地被欺骗)“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4)用“于” 或“受......于......”表被动
“不能容于远近。”“吾不能举金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资治通鉴》)
2.无标志的被动句
这种情况是指没有被动词的被动句,动词本身表被动,这是意念上的被动句,需要根据上下文来辨别。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⑵人马烧溺死者甚众。⑶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⑷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狡猾的兔子一死,狗也很快成为人们的食物。鸟被打尽的时候,人们把良弓也束之高阁不用了。⑸龙逢斩,比干剖。(6)荆州之民附曹者,逼兵势耳。荆州归顺曹操的百姓,不过被战争形势所逼迫罢了注意点:“见”有一种特殊用法和表被动的“见”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实或见怒也。”(《答司马谏议书》)这里的“见”不表被动,它是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的客气说法,可译为“我”。如:1、府吏见丁宁(我)2、生孩六月,慈父见背(我)翻译下列句子:1、诚请见教。2、望见谅。3、请勿见笑。练习1、指出下边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B.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C. 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D. 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2、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B、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C、帝感其诚D、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3、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同舍生皆被绮绣B、父母宗族皆为戮没C、忠而被谤D、受制于人4、选出下列各组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 )A、行将为人所并B、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C、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D、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5、翻译下面的句子。晖刚于为吏,见忌于上,所在多被劾。(2005年广东高考) (三)倒装句一、课前热身(导)1、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 (06年广东卷,第10题)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shěn)由也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2、指出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翻译句子。(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06年江西卷)(1)竹床一,坐以之;木榻一,卧以之。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家人目间 见者,悉骇愕,罔测所指。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且旋畔。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思考与大体规律小结:1、翻译倒装句式要注意什么?翻译文言倒装句应注意运用翻译五法 (留、换、补、调、舍)中的“调”法。三、考点解读文言文倒装句式是文言文殊句式的一种,2005年纳入考试范围,在各省市试题先后出现8次。考查形式有两种:一是单独命题,以选择题出现二是结合文言语句翻译综合考查四、考点知识链接与整合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一般为“王─谓─宾”“定(状)─中心词”,但在文言文中,在一定条件下,句子成分的顺序会发生变化的,这就是古汉语中的所谓倒装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顺序出现了前后颠倒的情况。倒装情况概括起来有两种:前置型句式: 1、谓语前置(主谓倒装) 2、宾语前置后置型句式: 1、定语后置 2、介宾短语后置(状语后置)1.主谓倒装。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⑴甚矣,汝之不惠!⑵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2.宾语前置A.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⑴古之人不余欺也。⑵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从有文字记载以来,没有过这样的东西。⑶忌不自信。B.疑问句中代词作动词或介词宾语,宾语前置。⑴大王来何操?⑵沛公安在?⑶执肃手曰:“卿欲何言?”⑷微斯人,吾谁与归!没有这种人,我同谁同道呢⑸不然,籍何以至此?C.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到动词前。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⑵夫晋,何厌之有?⑶唯利是图,唯才是举。D、方位词、时间词作宾语时,有时也前置“业文南向坐。”(《史记.项羽本记》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秋水》)E、、“相”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译为“我,你,他(她)”,这时“相”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已经对她没有情义了,决不会答应你”②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孔雀东南飞》)译文:“尽心侍奉婆婆,好好服侍她”③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译文:“小孩子看见了我却不认识我”现代汉语中也有保留,如:请你相信F、“见”字解释为“动作行为偏指一方”时,可解释为“我”,这时“见”是作宾语放在动词谓语之前,翻译时放在动词谓语的后面。 ①府吏见丁宁(《孔雀东南飞》)译文:“(我回来时)府吏叮嘱我”②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项脊轩志》)译文:“生下我六个月,父亲就背弃了我(意思是父亲就去逝了)”这种情况在现代汉语里也有保留,如:望见恕(希望你宽恕我);有何见教(有什么指教我的);让你见笑了(让你笑话我了);望见谅(希望你原谅我)。练习1、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宾语前置句式。 ①何以战? ②臣实不才,又谁敢怨?③日月逝矣,岁月不我与。 ④一言以蔽之。2、选出与“忌不自信”句式不同的一组( )A、城中皆不之觉。B、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C、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D、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3、选出不是宾语前置的一句( ) A、时不我待。B、皆不可限以时月。C、宁信度,无自信也。D、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4、下列句式不与其他三项相同的一项是( )A、大王来何操B、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C、夫晋,何厌之有D、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5、(06年广东卷)下列各句,与“何为而至于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句是 A、君何以知燕王? B、夫子何哂由也? C、夫晋,何厌之有? D、何故而至此?6、(06全国卷一)翻译句子: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 7、找出宾语前置句并翻译:(1)太祖少机警有权术,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禺页异焉。玄谓操曰:“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师旷撞晋平公①(2)晋平公与群臣饮,饮酣,乃喟然叹曰:“莫乐为人君②!惟其言而莫之违③。”师旷侍坐于前④,援琴撞之。公披衽而避,琴坏于壁⑤。公曰:“太师谁撞⑥?”师旷曰:“今者有小人言侧者⑦,故撞之。”公曰:“寡人也。”师旷曰:“哑!是非君人者⑧之言也。”左右请除之⑨。公曰:“释之,以为寡人戒。”
注:①选自《韩非子》②莫乐为人君——没有比做人君再快乐的了。③莫之违——没有人敢违背他。④师旷侍坐于前——师旷(名乐师)陪坐在前面。⑤琴坏于壁——琴在壁上撞坏。⑥太师——师旷。谁撞,即撞谁。⑦言侧——于侧言。⑧是非君人者——这不是统治者。⑨除之——除掉他。 判断句:曹操天下枭雄也。巨是凡人。被动句:1、见......于......表被动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为......所......表被动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3、受......于......表被动 受制于人省略句: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省主语、谓语、宾语等)倒装句:宾语前置:1、疑问句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 3“是”“之”作宾语提前的标志 唯利是图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定语后置: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状语后置: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必修五文言文常考
《诗经》
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2.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4.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5.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6.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易经》
7.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8.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老子》
9.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10.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1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1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13.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14.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尚书》
15.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6.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17.满招损,谦受益。
《左传》
18.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19.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20.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21.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
22.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23.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国语》
24.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2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论语》
26.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2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29.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31.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3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34.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35.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3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7.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38.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39.言必行,行必果,果必信。
40.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42.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43.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
44.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45.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46.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47.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48.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49.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礼记》
50.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
5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52.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53.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54.凡事豫(预)则立,不豫(预)则废。
5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孟子》
56.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57.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5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59.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60.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6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62.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63.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6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65.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荀子》
66.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庄子》
67.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6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管子》
69.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70.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韩非子》
71.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离骚》
7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7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74.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战国策》
7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76.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吕氏春秋》
77.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78.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秦汉魏晋南北朝
79.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谏逐客书》)
司马迁《史记》
8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81.以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82.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8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8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85.水滴石穿,绳锯木断。
86.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87.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88.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运筹帷幄之中,制胜于无形)
89.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9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91.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92.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刘向《说苑》)
93.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刘向《说苑》)
9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东方朔《答客难》)
95.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淮南子》)
96.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班固《汉书》)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98.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班固《汉书》)
99.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典论。论文》)
100.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曹操《短歌行》)
101.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10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10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诫子书》)
104.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后出师表》)
105.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0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陈寿《三国志》)
10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陈寿《三国志》)
108.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陈寿《三国志》)
109.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萧绎《纂要》)
110.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丘迟《与陈伯之书》)
111.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文赋》)
112.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
11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范晔《后汉书》)
11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范晔《后汉书》)
115.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范晔《后汉书》)
116.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17.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
118.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陶渊明《移居》)
119.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
120.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
121.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刘勰《文心雕龙》)
122.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齐书》)
123.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求所有高考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1. 高中语文必修五文言文常考的翻译句子是哪些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归去来兮辞》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滕王阁序》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4、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04年天津、全国卷Ⅳ、05年江西高考考题)8、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逍遥游》1.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5.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6.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陈情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4、臣无祖母,无至以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2. 求语文必修5文言文易考点和文学常识实际关于文学常识范围不在于哪个课本,通常考的最多的就是关于“第一”类型的或者是关于诗人作家的常识性东西,我可以给你举些例子: 4.初唐四杰:王勃 杨炯 卢照邻骆宾王 5.北宋文坛四大家:王安石 欧阳修苏轼 黄庭坚 6.元曲四大家:关汉卿 马致远 白朴郑光祖 7.明代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 祝枝山文徵明 周文宾 8.北宋四大书法家:苏轼 黄庭坚米芾 蔡襄 9.楷书四大家:唐-颜真卿 柳公权欧阳洵 元-赵孟 10.书法四体:真(楷) 草 隶篆等,关于这些东西,平时多背诵多记记就好了,推荐你看看天天高中学习网看看,总结的很全面,包括了很多易考常见的文学性常识,希望对你有帮助。
3. 高中语文必修5文言文默写重点句有哪些《归去来兮辞》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2.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3.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4.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5.或命巾车,或棹孤舟。
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6.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滕王阁序》1、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2、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3、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4、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6、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04年天津、全国卷Ⅳ、05年江西高考考题)8、时运不齐,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9、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逍遥游》1.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3.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4.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5.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
6.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8.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9.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陈情表》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2、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3、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4、臣无祖母,无至以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5、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4. 语文必修5的文言文的题目,作者《归去来兮辞》一、通字:1.乃瞻衡宇(衡,通“横”)2.景翳翳以将入(景,通“影”,日光)3.曷不委心任去留(曷,通“何”,为什么)二、词类活用:1.生生:瓶无储粟,生生所资(前“生”,维持;后“生”,动词用作名词,生活)2.怡:眄庭柯以怡颜(愉快,使愉快)3.傲:倚南窗以寄傲(形容词用作名词,傲然自得的情怀)4.容膝:审容膝之易安(动词用作名词,仅能容纳双膝的小屋)5.日:园日涉以成趣(名词作状语,每日)6.琴,书:乐琴书以消忧(名词用作动词,弹琴,读书)7.棹:或棹孤舟(桨,这里用作动词,用桨划)三、一词多义:1.心——因事顺心(心愿) 既自以心为形役(内心)2.夫——问征夫以前路(名词) 乐夫天命复奚疑(助词)3.故——故便求之(所以)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故交,朋友)4.之——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到,动词) 求之靡途(代“为长吏”,代词) 四方之事(助词“的”)5.奚——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 乐夫天命复奚疑(什么)6.而——门虽设而常关(表转折) 觉今是而昨非(表并列) 时矫首而遐观(表修饰) 鸟倦飞而知还(表承接)四、古今异义:1.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
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2.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
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
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4.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
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5.幼稚盈室古义:小孩。
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6.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
今义:指大方的行为。7.恨晨光之熹微古义:遗憾。
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8.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
今义:指发生某事。9.既窈窕以寻壑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
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五、特殊句式:1 判断句皆口腹自役(“皆”表判断)2 倒装句(1)复驾言兮焉求(疑问句宾语前置。“焉求”即“求焉”,追求什么)(2)胡为乎遑遑欲何之(疑问句宾语前置。
“何之”即“之何”,到哪里去)(3)寻程氏妹丧于武昌(介宾结构后置)(4)将有事于西畴(介宾结构后置)(5)农人告余以春及(状语后置,“以春及告余”)(6)乐夫天命复奚疑(宾语前置,“疑奚”)3 省略句(1)情在骏奔(省略主语“余”)(2)寓形宇内复几时(“形”与“宇”之间省略介词“于”)(3)稚子候门(省略“于”,正常语序应为:稚子于门候)4 被动句(1)遂见用于小邑(见,被)(2)以心为形役(为,被)《滕王阁序》一、通字1.云销雨霁(销,通“消”,消散)2.俨骖騑于上路(俨,通“严”,整齐的样子)3.所赖君子见机 (机,通“几”,预兆)二、词类活用1、襟、带:襟三江而带五湖(意动用法,以……为襟,以……为带)2、下:徐孺下陈蕃之榻(使动用法,使……放下来)3、腾、起:腾蛟起凤(使动用法,使……腾空,使……起舞)4、屈:屈贾谊于长沙(使动用法,使……受委屈)5、窜:窜梁鸿于海曲(使动用法,使……出走)6、星:雄州雾列,俊星驰(名作状,像流星一样)7、目: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名作动,看,望)8、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作动,都包括)9、美:宾主尽东南之美(形作名,才俊)三、一词多义1、故——豫章故郡,洪者新府(形容词,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连词,所以)桓侯故使人问之(副词,特意)既克,公问其故(名词,原因)2、尽——宾主尽东南之美(副词,全,都)潦水尽而寒潭清(动词,没,干涸)则智者尽其谋(动词,全部用出)聊乘化以归尽(动词,完,尽头)3、属——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动词,是,属于)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名词,类)在骨髓,司命之所属(动词,在,掌管)4、即——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动词,依附)胡天八月即飞雪(副词,就)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连词,则,就)5、引——控蛮荆而引瓯越(动词,连接)恭疏短引(名词,序)司马懿引二十万军(动词,带领)引次江北(动词,后退,退却)6、穷——穷岛屿之萦回(动词,穷尽)穷且益坚(名词,困厄,处境困难)日暮途穷(动词,阻塞不通)不忍穷竟其事(动词,穷究,追究到底)7、数——shù——识盈虚之有数(名词,定数)一曲红绡不知数(名词,数量)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名词,技术)shǔ——数吕师孟叔侄为逆(动词,数落,列举罪状)shuò——而公子亲数存之(副词,屡次)8、趋——他日趋庭(动词,快走)入而徐趋(动词,小步快走,表示尊敬)今背本而趋末(动词,趋向,奔向) 使者驰传督趋(动词,通“促”,催促)趋令销印(副词,通“促”,赶快)9、且——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连词,可是) 北愚公者,年且九十(副词,将近)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副词,姑且,暂且)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哉(连词,尚且)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副词,将要)10、矣——兰亭已矣,梓泽丘墟(语气词,相当于“了”)前人之述备矣(语气词,相当于“了”)太后曰:“敬诺,年几何矣?”(语气词。
5. 高中语文必修5文言文默写归去来兮辞·原文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目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
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天天命复奚疑!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雄州雾列,俊星驰。
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襜帷暂驻。
十旬休,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青霜,王将军之武库。
家君作宰,路出名区;童子何知,躬逢胜饯!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
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翔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列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长天一色。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原文: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面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占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平!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
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斥鹅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面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原文: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
高考教材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
文言实词填空练习(常见120个文言实词)
1、爱:①喜爱,爱护;②怜惜,同情;③吝惜,舍不得。
⑴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 )珍器重宝肥饶之地。(《过秦论》)
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 )人。(《过秦论》)
⑶爱( )其子,择师而教之。(《师说》)
⑷嗟夫!使六国各爱( )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2、安:①安稳,安定,安全;②安逸,安乐;③安心;④安放,设置(后起意义);⑤疑问代词,哪里,哪儿;⑥疑问副词,怎么,哪里。
⑴既来之,则安( )之。(《季氏将伐颛臾》)
⑵沛公曰:“君安( )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⑶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 )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⑷臣死且不避,卮酒安( )足辞!(《鸿门宴》) ⑸项王曰:“沛公安( )在?” (《鸿门宴》) ⑹思国之安( )者,必积其德义。(《谏太宗十思疏》)
⑺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 )人(《谏太宗十思疏》)
⑻安( )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⑼成语“皮之不存,毛将安( )附”
3、被:①被子;②覆盖;③施及,加于……之上;④蒙受,遭受;⑤介词,表示被动;⑥音同“披”,披在身上或穿在身上。⑦音同“披”,披散,散开。
⑴未几,成归,闻妻言,如被( )冰雪。(《促织》)
⑵屈原至于江滨,被( )发行吟泽畔(《史记?屈原列传》)
⑶虽万被( )戮,岂有悔哉! (《报任安书》) ⑷项王亦身被( )十余创。(《项羽本纪》) ⑸将军身被( )坚执锐(《陈涉世家》)
⑹成语“泽被( )后世”“被( )发左衽”
4、倍:①一倍,加倍;②通“背”,背向着,背对着;③通“背”,违背;④通“背”,背叛,反叛。
⑴尝以十倍( )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过秦论》)
⑵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 )德也。(《鸿门宴》)
5、本:①草木的根;②根源,来源;③根本、基础的东西;④本业,特指农业;⑤推究,探究;⑥副词,本来;⑦底本,版本;⑧封建社会臣子给皇帝的奏章或书信(后起意义)。
⑴兵弱于外,政乱于内,此亡国之本( )也。(《韩非子》)
⑵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谏太宗十思疏》)
⑶抑本( )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⑷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 )图宦达,不矜名节。(《陈情表》)
⑸今背本( )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末,指工商业;残,祸害。)(《论积贮疏》) ⑹成语“舍本( )逐末”“本( )末倒置”
6、鄙:①边邑,边远的地方;②庸俗,浅陋;③看不起,轻视,鄙视。
⑴孔子鄙( )其小器。(《训俭示康》)
⑵蜀之鄙( )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为学》)
⑶肉食者鄙( ),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⑷先帝不以臣卑鄙( )(《出师表》)
7、兵:①兵器,武器;②用兵器伤害人;③军事,战争;④军队;⑤兵士。
⑴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 )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⑵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 )也’?(《寡人之于国也》)
⑶左右欲兵( )之。(《史记?伯夷列传》)
⑷当是时,项羽兵( )四十万,在新丰鸿门。《鸿门宴》
⑸可汗大点兵( )(《木兰诗》) ⑹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扬州慢》)
⑺成语“穷兵( )黩武”“兵( )不厌诈”“厉兵( )秣马”“兵( )临城下”
8、病:①重病;②患病,生病;③疲倦,劳累;④困苦;⑤毛病,缺点;⑥担心,忧虑。
⑴其后二年,余久卧病( )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项脊轩志》)
⑵臣少多疾病( ),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陈情表》)
⑶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 )矣。(《捕蛇者说》)
⑷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问说》)
⑸君子病( )无能焉,不病( )人之不己知也。(《论语》)
9、察:①观察,仔细看;②看清楚;③考察;④考察后予以推荐;⑤精明;⑥明察,细究。
⑴察( )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寡人之于国也》)
⑵前太守臣逵察( )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陈情表》)
⑶明足以察( )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成语“明察秋毫”)(《齐桓晋文之事》)
⑷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 )则无徒。(《答客难》)
⑸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必以情。(狱,案件;以,根据。)(《曹刿论战》)
10、朝:①早晨;②一日,一天;③上朝,朝拜,朝见(天子);④朝廷;⑤拜见;⑥朝代;也指某皇帝的一代。
⑴强国请服,弱国入朝( )。(《过秦论》) ⑵序八州而朝( )同列,百有余年矣。(《过秦论》) ⑶朝( )歌夜弦,为秦宫人。(《阿房宫赋》) ⑷逮奉圣朝( ),沐浴清化。(《陈情表》) ⑸相如每朝( )时,常称病。(《廉颇蔺相如列传》) ⑹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 )开济老臣心。(《蜀相》)⑺成语“班师回朝( )”“朝( )秦暮楚”
11、曾:①zēng,指与自己隔两代的亲属,如“曾祖”“曾孙”;②zēng,副词,用来加强语气,常与“不”连用,可译为“竟然”或“连……都……”;③通“增”,增加;④céng,,曾经。
⑴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 )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
⑵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 )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⑶所以动心忍性,曾( )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⑷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 )相识。(《琵琶行》)
12、乘:①驾驭,乘坐;②登上;③趁,顺应;④顶着,冒着;⑤车,兵车,包括一车四马;⑥车的量词,“辆”。
⑴乘( )彼垝垣,以望复关。(《氓》)
⑵因利乘( )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⑶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 )之势。(《过秦论》)
⑷张良曰:“沛公之参乘( )樊哙者也。”(《鸿门宴》)
⑸余以(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 )风雪,……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⑹若夫乘( )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逍遥游》)
⑺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 ),质于齐,齐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
⑻成语“乘( )人之危”
13、诚:①真心,不虚伪;②确实,的确;③连词,表设,“如果”“果真”。
⑴此诚( )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⑵盖在殷忧,必竭诚( )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谏太宗十思疏》)
⑶君人者,诚( )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谏太宗十思疏》)
⑷楚诚( )能绝齐,秦愿献商于之地六百里。”(《史记?屈原列传》)
⑸成语“诚( )惶诚恐”
14、除:①台阶;②任命,授职;③去除,除掉;④修治;⑤流逝,过去。
⑴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 )臣洗马。(《陈情表》) ⑵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朱子家训》) ⑶兴利除( )弊。 ⑷爆竹声中一岁除( ) (《元日》)
⑸即除( )魏阉废祠之址而葬之。(《五人墓碑记》)
15、辞:①口供;②言词,文辞;③告诉,讲话;④推辞,不接受;⑤辞别,告别;⑥文体的一种;⑦托辞,借口。
⑴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 )。(《季氏将伐颛臾》)
⑵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鸿门宴》) ⑶臣以供养无主,辞( )不赴命。(《陈情表》) ⑷而侯生曾无一言半辞送我。(《信陵君窃符救赵》)
⑸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 ⑹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 )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⑺成语“在所不辞(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16、从:①跟随;②使……跟随;③依傍,紧挨着;④顺从,听从;⑤堂房亲属;⑥通“纵”,合纵。
⑴合从( )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⑵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过秦论》)
⑶沛公旦日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鸿门宴》) ⑷樊哙从( )良坐。(《鸿门宴》)
⑸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 )之。(《谏太宗十思疏》) ⑹升死,其印为余群从( )所得。(《活版》) ⑺弟走从( )军阿姨死。(《琵琶行》) ⑻成语“从( )善如流”“恭敬不如从( )命”
17、殆:①危险;②精神疲倦而无所得;通“怠”,懈怠;③几乎;④副词,大概,恐怕。
⑴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 )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⑵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谋攻》)
⑶谢灵运为永嘉守,凡永嘉山水,游历殆( )遍。(《梦溪笔谈》)
⑷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
⑸有殆( )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18、当:①在(某处、某时);②占据,把守;③掌管,主持;④判罪;⑤抵挡,阻挡;⑥担当,担任;⑦通“倘”,如果。
⑴当( )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过秦论》)
⑵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 )项王乎?”(《鸿门宴》)
⑶人君当( )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谏太宗十思疏》)
⑷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 )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⑸猥以微贱,当( )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陈情表》)
⑹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 )斩。(《陈涉世家》)
⑺一夫当( )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⑻成语“当( )家作主”“锐不可当( )”
19、:①道路,通道;②途径,方法,措施;③规律,道理;④指道家,道教;⑤主张,思想,学说;⑥说,讲;⑦dǎo,通“导”,引导;⑧道义,正义;⑨风尚,风气。
⑴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 )夫先路。(《离骚》)
⑵养生丧死无憾,王道( )之始也。(《寡人之于国也》)
⑶于是废先王之道( ),焚百家之言(《过秦论》)
⑷上德不厚而行武,非道( )也。(《韩非子?五蠹》)
⑸从郦山下,道( )芷阳间行(《鸿门宴》)
⑹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 )哉?(《谏太宗十思疏》)
⑺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师说》)
⑻师者,所以传道( )受业解惑也。(《师说》)
⑼嗟乎!师道( )之不传也久矣!(《师说》)
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 )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
⑾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 )也哉!(《游褒禅山记》)
⑿成语“道( )不同不相为谋”
20、得:①应该,应当;②对,合适;③能够;④收获;⑤心得,体会;⑥得意,满足;⑦融洽;⑧通“德”,感激。
⑴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 )兄事之。”(《鸿门宴》)
⑵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 )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⑶当其欣于所遇,暂得( )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兰亭集序》)
⑷古人之观於天地……,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
⑸轩凡四遭火,得( )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⑹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 )我欤?(《鱼我所欲也》)
⑺某亦守法,于公甚相得。(《记王忠肃公翱事》)
21、度:①量长短的标准;②限度,尺度;③制度,法度;④度量,气度;⑤渡过,越过;⑥量词,表示次数;⑦duó,量长短;⑧duó,估计,揣度,推测;⑨谱曲,谱写;⑩思考,考虑。
⑴内立法度(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过秦论》)
⑵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 )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过秦论》)
⑶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谏太宗十思疏》)
⑷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⑸度( )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⑹会天大雨,道不通,度( )已失期。(《史记?陈涉世家》)
⑺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 )阴山。(王昌龄《出塞》)
⑻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 )之。” ⑼权,然后知轻重;度( ),然后知长短。
⑽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 )此曲。(《扬州慢》)
⑾成语“置之度( )外”“一年一度( )”
22、非:①不对的,不合理的;②非难,责怪;③不是;④无,没有;⑤认为……不对。
⑴非( )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劝学》)
⑵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⑶臣之辛苦,非( )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陈情表》)
⑷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 )之而不加沮。(《逍遥游》)
⑸是己而非( )人,俗之同病。 ⑹成语“惹是生非( )”“是古非( )今”
23、复:①夹层的,双层的;②繁复,重复;③再,又;④返回;⑤恢复;⑥回答;⑦告诉,上报;⑧通“覆”,遮盖,盖上。
⑴呜呼!师道之不复( ),可知矣。(《师说》)
⑵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 )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
⑶乃使人复( )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项脊轩志》)
⑷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 ⑸复( )之以掌,虚若无物。(《促织》)
⑹有复复于王者曰:“吾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齐桓晋文之事》)
⑺成语“髀肉复( )生”“故态复( )萌”
24、负:①背,用背驮东西;背靠着;②承载,担负,支撑;③使承担;④凭借,依仗;⑤享有;⑥违背,背弃;⑦辜负,对不起;⑧蒙受,遭受;
⑴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 )戴于道路矣。(《寡人之于国也》)
⑵使负( )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阿房宫赋》)
⑶吾今且赴府,不久当还归,誓天不相负( )!(《孔雀东南飞》)
⑷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 )大舟也无力。(《逍遥游》)
⑸久负( )盛名 ⑹均之二策,宁许以负( )秦曲。(《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⑺秦贪,负( )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同上)
⑻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 )约不偿城。(同上)
⑼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 )赵,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同上)
⑽成语“负( )屈衔冤”“负( )隅顽抗”
25、盖:①车盖;②遮蔽,掩盖;③胜过,超过;④副词,大概,大约,表推测,推断;⑤连词,表示推测原因,译为“大概因为”;⑥ 句首语气词,表示要发议论;⑦通“盍”,何不;⑧通“盍”,何,怎么。
⑴ 盖( )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季氏将伐颛臾》)
⑵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 )寡。(《谏太宗十思疏》)
⑶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 )音谬也。(《游褒禅山记》)
⑷盖( )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同上)
⑸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 )矣。(《项脊轩志》)
⑹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⑺盖( )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赤壁赋》)
⑻盖( )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报任安书》)
⑼力拔山兮气盖( )世(《垓下歌》)
⑽嘻,善哉!技盖( )至此哉?(《庖丁解牛》)
26、故:①旧,与“新”相对;②旧有的,原来的;③老朋友;旧交情;④衰退,衰老;⑤原因,缘故;⑥故意,特意;⑦所以,因此;⑧复音词“是故”,因此。
⑴温故( )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⑵故(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⑶(吴)广故( )数言欲亡,忿恚尉。(亡:逃亡。忿恚:使……愤怒。)(《史记?陈涉世家》)
⑷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⑸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 )业,因遗策。(《过秦论》)
⑹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 )?”(《鸿门宴》)
⑺故( )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⑻豫章故( )郡,洪都新府。(《滕王阁序》)
⑼是故( )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⑽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琵琶行》)
⑾成语“故( )弄玄虚”“故( )伎重演”“一见如故( )”
27、顾:①回头看;②看;③探望,拜访;④顾念,考虑;⑤副词,表示轻微的转折,相当于“只是”、“不过”;⑥ 副词,表反问,岂,难道。
⑴三顾( )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
⑵人之立志,顾( )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
⑶樊哙曰:“大行不顾( )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⑷每移案,顾( )视无可置者。(《项脊轩志》)
⑸夫人情莫不贪生恶死,念父母,顾( )妻子(《报任安书》)
⑹相顾( )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
⑺相如顾( )召赵御史书曰(《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⑻顾( )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同上)
⑼如姬之欲为公子死,无所辞,顾( )未有路耳。(《史记?魏公子列传》)
⑽成语“瞻前顾( )后”
28、固:①坚固,牢固,特指地形险要和城郭坚固;②巩固、稳固,安定,使……坚固(稳固);③坚持,坚决;④固执,顽固;⑤鄙陋;⑥本来,原来;⑦确实,实在;⑧表让步,固然。
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 )国不以山溪之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⑵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 )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师说》)
⑶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拥雍州之地。(《过秦论》)
⑷君臣固( )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过秦论》)
⑸斯固( )百世之遇也。(《五人墓碑记》) ⑹至于颠覆,理固( )宜然。(《六国论》) ⑺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 )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⑻人固( )有一死,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⑼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⑽仆非敢如此也。请略陈固( )陋。(《报任安书》) ⑾成语 “固( )若金汤”
29、归:①女子出嫁;②返回;③送回,归还;④归附,归顺;⑤汇聚;⑥通“馈”,赠送。
⑴寡人闻古之贤君,四方之民归( )之,若水之归( )下也。(《勾践灭吴》)
⑵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 )?(《孔雀东南飞》) ⑶后五年,吾妻来归( )。(《项脊轩志》) ⑷自牧归( )荑,洵(的确,确实)美且异。(《静女》)
⑸成语“完璧归( )赵”
30、国:①国家;②周代诸侯国以及汉以后侯王的封地;③国都,京城。
⑴登斯楼也,则有去国( )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也。(《岳阳楼记》)
⑵九国( )之师,逡巡而不敢进。(《过秦论》)
高考教材文言文常考句子翻译归纳
第一册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却不感觉满足,教导他人不知疲倦。
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作为我的教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也有,就要改掉它。
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懂得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6.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消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
7.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医生喜欢给没有病的人治病,把治好“病”作为自己的功劳。
第二册
8.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都非常快乐,自由自在。
10.寒暑易节,始一返焉: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呢。
1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青苔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子中。
12.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公文劳累身心。
1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
14.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第三册
15.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曰。自非亭分不见羲月: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没有一点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足以遮挡天日。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到太阳和月亮。
16.虽乘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骑上快马,驾着长风,也没有这样快。
17.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院的地面上月光满地,像积水那样清澈透明,里面有藻、荇等水草交错,原来那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
18.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钻牛角尖。
19.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亲友请客,五柳先生就毫不客气地喝酒,而且喝醉方休,醉后就走,不和别人虚情客套。
20.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他安然自若!
21.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不为贫*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第四册
22.北方有侮臣者,愿借子杀之:北方有人欺负我,我想借助你的力量杀掉他。
2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
24.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凌云志向呢!
25.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侯将相难道是天生的贵种吗?
26.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世间有了伯乐,然后才有千里马。千里马经常有,可是伯乐不会经常有。所以即使有出名的马,也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的里面,不因为日行千里而出名。
27.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日行千里的马,吃一顿有时吃完粮食一石。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够日行千里,而没有喂养。所以这样的马,虽然有日行千里的才能,但是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和优点不能从外面表现。尚且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它能够日行千里呢?
28.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呜呼,其真邪?其真不知马也:驾驭它不用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够充分发挥它的才能,千里马嘶鸣,却不能懂得它的意思,只是握着马鞭站到它的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是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认识千里马啊!
第五册
29.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异形态的,都为我所拥有、欣赏了,但未曾知道西山的怪异独特。
30.悠悠乎与灏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心神无穷无尽地与天地间的大气融合,没有谁知道它们的边界;无边无际,与大自然游玩,不知道它们的尽头。
31.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心神凝住了,形体消散了,与万物暗暗地融合为一体。
3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
3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怎么才能得到千万间宽敞高大的房子,普遍地庇护天下间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个个都开颜欢笑,(房子)不为风雨中所动摇,安稳得像山一样?唉!什么时候眼前出现这样高耸的房屋,(即使)唯独我的茅屋破漏,自己受冻而死也甘心!
34.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武器装备的强大。
36.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37.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所以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38.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39.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40.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到了第二年,政事顺利,百姓和乐,许多已废弛不办的事情都兴办起来。
41.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它含着远处的山,吞长江的水,水势浩大,无边无际,早晨阳光照耀、傍晚阴气凝结,景象千变万化。这就是岳阳楼的雄伟的景象。
4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岳阳楼,就有心胸开朗,精神愉快;荣辱全忘,举酒临风,高兴极了的种种感概和神态了。
43.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唉!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在朝廷里做高官就担忧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忧他的君王。
4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人的忧愁之前就忧愁,天下人的快乐之后才快乐。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唉!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第六册
45.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也是我想要的;正义,也是我想要的。(如果)生命和正义不能够同时得到,(只好)牺牲生命来保住正义。
46.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这实在是形势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
47.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防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宫廷中的官员和丞相府的官员,都是一个整体,奖善罚恶,不应该不一样。如果有邪恶不正、触犯法令的人和尽忠行善的人,应当交付主管官评判他们应得的惩罚和奖赏,来表明陛下公正明察的治理,不应当出于私情偏袒一方,使得内廷外府法度不一。
4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君王接近贤臣,疏远小人,这是先汉得以昌盛的原因;君王接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落到衰败的原因。
49.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希望乱世姑且保命,不要在诸侯里闻名,飞黄腾达。
50.先帝不以臣卑鄙,狠自枉屈:先帝并不认为我地位低下,孤陋寡闻,却让自己降低身份,在驾相顾。
5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在兵败的时候我接受了重任,在危难的关头我奉行使命。
52.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希望陛下把完成讨伐*贼,复兴汉朝王业的任务交给我,如果我做不出成效,那就惩处我的罪过,来上告先帝的英灵。
53.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陛下也应当自己谋划,征询治国的好办法,明察并纳正确的话,深切追念先帝的遗诏训示。
54.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有人对优厚的俸禄却不区别是否符合礼义就接受它。那优厚的俸禄对于我有什么好处呢?
55.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有权势的人目光短浅,缺少见识,不能深谋远虑。
56.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轻重不同的案件,我即使不能明察详审,但一定依据实情处理。
57.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作战是*勇气的。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勇气,第二次击鼓勇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勇气就竭尽了。
58.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河边芦苇青苍苍,白露已经结成霜,心中怀念这个人,就在河岸那一方。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