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化学高考真题,2023化学高考真题

tamoadmin 2024-07-19 人已围观

简介1.老师,能不能帮我详细讲解一下2012高考新课标理综化学第26题2.(2014福建高考化学)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3.2012年上海高考化学20题D选项怎么解释?4.09高考化学题5.求系统集成·新课标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的测试卷四、五(在线等)6.高考化学复习题化学:://.jyb.cn/ks/gk/gktk/lkzh/t20070615

1.老师,能不能帮我详细讲解一下2012高考新课标理综化学第26题

2.(2014福建高考化学)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2012年上海高考化学20题D选项怎么解释?

4.09高考化学题

5.求系统集成·新课标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的测试卷四、五(在线等)

6.高考化学复习题

化学高考真题,2023化学高考真题

化学:://.jyb.cn/ks/gk/gktk/lkzh/t20070615_91489.htm

生物:

://.eol.cn/shiti_5893/20070614/t20070614_238092.shtml

2007上海高考化学试题

第I卷(共66分)

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K:39 Fe:56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分),每小题2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近期我国冀东渤海湾发现储量达10亿吨的大型油田。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石油属于可再生矿物能源 B 石油主要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石油的裂化是物理变化 D 石油分馏的各馏分均是纯净物

[2]. U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在自然界的丰度很低。23592U的浓缩一直为国际社会关注。下列有关U说法正确的是

A U原子核中含有92个中子 B U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C U与 U互为同位素 D 23592U与 U互为同素异形体

[3].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葡萄糖的分子式是C6H12O6 B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C 葡萄糖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 D 葡萄糖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4].下列有关物理量相应的单位表达错误的是

A 摩尔质量g/mol B 气体摩尔体积L/mol

C 溶解度g/100g D 密度g/cm3

[5].请你运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有关化学观念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几千万年前地球上一条恐龙体内的某个原子可能在你的身体里

B 用斧头将木块一劈为二,在这个过程中个别原子恰好分成更小微粒

C 一定条件下,金属钠可以成为绝缘体

D 一定条件下,水在20℃时能凝固成固体

二、选择题(本题共36分),每小题3分,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6].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A 纯碱溶液去油污 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

C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 D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7].离子检验的常用方法有三种:

检验方法 沉淀法 显色法 气体法

含义 反应中有沉淀产生或溶解 反应中有颜色变化 反应中有气体产生

下列离子检验的方法不合理的是

A NH4+-气体法 B I--沉淀法 C Fe3+-显色法 D Ca2+-气体法

[8].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2+OH-→HSO3-

B 碳酸氢钠溶液与足量氢氧化钡溶液混合:HCO3-+Ba2++OH-→BaCO3↓+H2O

C 盐酸滴入氨水中:H++OH-→H2O

D 碳酸钙溶解于稀硝酸中:CO32-+2H+→CO2↑+H2O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用药匙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固体 B 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

C 给盛有2/3体积液体的试管加热 D 倾倒液体对试剂瓶标签面向手心

[10].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 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B 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C 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 金属晶体:晶体是否能够导电

[11].有关物质燃烧时火焰颜色描述错误的是

A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苍白色 B 钠在空气中燃烧--**

C 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 D 硫在氧气中燃烧--绿色

[12].往含I-和Cl-的稀溶液中滴人AgNO3溶液,沉淀的质量与加入AgNO3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则原溶液中c(I-)/c(Cl-)的比值为

A (V2-V1)/V1 B V1/V2 C V1/(V2-V1) D V2/V1

[13].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

B 100mL 0.1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

C 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

D 两溶液中分别加人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

[14].已知:CH3CH2CH2CH3(g)+6.5O2(g)→4CO2(g)+5H2O(l)+2878kJ

(CH3)2CHCH3(g)+6.5O2(g)→4CO2(g)+5H2O(l)+2869kJ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正丁烷分子储存的能量大于异丁烷分子

B 正丁烷的稳定性大于异丁烷

C 异丁烷转化为正丁烷的过程是一个放热过程

D 异丁烷分子中的碳氢键比正丁烷的多

[15].下列有关化学键与晶体结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元素组成的分子中一定只有极性键

B 离子化合物的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高

C 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

[16].某学生设计了一个"黑笔写红字"的趣味实验。滤纸先用氯化钠、无色酚酞的混合液浸湿,然后平铺在一块铂片上,接通电源后,用铅笔在滤纸上写字,会出现红色字迹。据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铅笔端作阳极,发生还原反应 B 铂片端作阴极,发生氧化反应

C 铅笔端有少量的氯气产生 D a点是负极,b点是正极

[17].可用左图装置制取(必要时可加热)、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A 铜和稀硝酸制一氧化氮 B 氯化钠与浓硫酸制氯化氢

C 锌和稀硫酸制氢气 D 硫化亚铁与稀硫酸制硫化氢

三、选择题(本题共20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正确选项。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的,多选不给分;有两个正确选项的,选对一个给2分,选错一个该小题不给分,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18].用一张已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铝箔紧紧包裹在试管外壁(如右图),将试管浸入硝酸汞溶液中,片刻取出,然后置于空气中,不久铝箔表面生出"白毛",红墨水柱右端上升。根据实验现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铝是一种较活泼的金属,

C 铝与氧气反应放出大量的热量

D 铝片上生成的白毛是氧化铝和的混合物

[19].莽草酸是一种合成治疗禽流感药物达菲的原料,鞣酸存在于苹果、生石榴等植物中。下列关于这两种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两种酸都能与溴水反应

B 两种酸遇三氯化铁溶液都显色

C 鞣酸分子与莽草酸分子相比多了两个碳碳双键

D 等物质的量的两种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相同

[2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下11.2L的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NA个

B 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A个

C 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钠离子数为0.1NA个

D 5.6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3NA个

[21].已知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中c(H+)/c(CH3COOH)值增大,可以取的措施是

A 加少量烧碱溶液 B 升高温度 C 加少量冰醋酸 D 加水

[22].今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只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若干种:K+、NH4+、Cl-、Mg2+、Ba2+、CO32-、SO42-,现取三份100mL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1)第一份加入AgNO3溶液有沉淀产生

(2)第二份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后,收集到气体0.04mol

(3)第三份加足量BaCl2溶液后,得干燥沉淀6.27g,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2.33g。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

A K+一定存在 B 100mL溶液中含0.01mol CO32-

C Cl-可能存在 D Ba2+一定不存在,Mg2+可能存在

第II卷(共84分)

四、(本题共24分)

考生注意:23题为分叉题,分A、B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题计分。A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B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解答。

[23].(A)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M层上有2对成对电子

X

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

Y

常温下单质为双原子分子,其氢化物水溶液呈碱性

Z

元素最高正价是+7价

(1)元素T的原子最外层共有 种不同运动状态的电子。元素X的一种同位素可测定文物年代,这种同位素的符号是

(2)元素Y与氢元素形成一种离子YH4+,写出该微粒的电子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

(3)元素Z与元素T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a 常温下Z的单质和T的单质状态不同 b Z的氢化物比T的氢化物稳定

c 一定条件下Z和T的单质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T、X、Y、Z四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酸的是 ,理由是

(B)现有部分短周期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如下表:

元素编号

元素性质或原子结构

T

单质能与水剧烈反应,所得溶液呈弱酸性

X

L层p电子数比s电子数多2个

Y

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离子中半径最小

Z

L层有三个未成对电子

(1)写出元素X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写出元素Z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 (用元素符号表示)

(2)写出Y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电离方程式

(3)元素T与氯元素相比,非金属性较强的是 (用元素符号表示),下列表述中能证明这一事实的是

a 常温下氯气的颜色比T单质的颜色深

b T的单质通入氯化钠水溶液不能置换出氯气

c 氯与T形成的化合物中氯元素呈正价态

(4)探寻物质的性质差异性是学习的重要方法之-。T、X、Y、Z四种元素的单质中化学性质明显不同于其他三种单质的是 ,理由 。

[24].氧化还原反应中实际上包含氧化和还原两个过程。下面是一个还原过程的反应式:

NO3-+4H++3e→NO+2H2O

KMnO4、Na2CO3、Cu2O、Fe2(SO4)3四种物质中的一种物质(甲)能使上述还原过程发生。

(1)写出并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的方程式:

(2)反应中硝酸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性质。

(3)反应中若产生0.2mol气体,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________ mol。

(4)若1mol甲与某浓度硝酸反应时,被还原硝酸的物质的量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5].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 L的密闭容器中,一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催化剂为Cu2O/ZnO):CO(g)+2H2(g) CH3OH(g)

根据题意完成下列各题:

(1)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升高温度,K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在500℃,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________________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处于E点的体系体积压缩到原来的1/2,下列有关该体系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氢气的浓度减少 b 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也加快

c 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加 d 重新平衡时n(H2)/n(CH3OH)增大

(4)据研究,反应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为Cu2O,反应体系中含少量CO2有利于维持催化剂Cu2O的量不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五、(本题共24分)

考生注意:26题为分叉题,分A、B两题,考生可任选一题。若两题均做,一律按A题计分。A题适合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的考生解答,B题适合使用一期课改教材的考生解答。

[26].(A)实验室模拟合成氨和氨催化氧化的流程如下:

已知实验室可用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与饱和氯化铵溶液经加热后反应制取氮气。

(1)从右图中选择制取气体的合适装置:

氮气_________、氢气 ________________

(2)氮气和氢气通过甲装置,甲装置的作用除了将气体混合外,还有 ________________、

(3)氨合成器出来经冷却的气体连续通人乙装置的水中吸收氨, ("会"或"不会")发生倒吸,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

(4)用乙装置吸收一段时间氨后,再通入空气,同时将经加热的铂丝插入乙装置的锥形瓶内,能使铂丝保持红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锥形瓶中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

(5)写出乙装置中氨氧化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6)反应结束后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含有H+、________________OH-、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离子。

(B)某课外研究小组,用含有较多杂质的铜粉,通过不同的化学反应制取胆矾。其设计的实验过程为:

(1)铜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可用灼烧的方法除去有机物,灼烧时将瓷坩埚置于________________上(用以下所给仪器的编号填入,下同),取用坩埚应使用 ,灼烧后的坩埚应放在________________ 上,不能直接放在桌面上。

实验所用仪器:a 蒸发皿 b 石棉网 c 泥三角

d 表面皿 e 坩埚钳 f 试管夹

(2)杂铜经灼烧后得到的产物是氧化铜及少量铜的混合物,用以制取胆矾。灼烧后含有少量铜的可能原因是

a 灼烧过程中部分氧化铜被还原 b 灼烧不充分铜未被完全氧化

c 氧化铜在加热过程中分解生成铜 d 该条件下铜无法被氧气氧化

(3)通过途径Ⅱ实现用粗制氧化铜制取胆矾,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步骤:酸溶、加热通氧气、过滤、________________ 、冷却结晶、________________ 、自然干燥

(4)由粗制氧化铜通过两种途径制取胆矾,与途径Ⅰ相比,途径Ⅱ有明显的两个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 、

(5)在测定所得胆矾(CuSO4·xH2O)中结晶水x值的实验过程中:称量操作至少进行________________次

(6)若测定结果x值偏高,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a 加热温度过高 b 胆矾晶体的颗粒较大

c 加热后放在空气中冷却 d 胆矾晶体部分风化

[27].将磷肥生产中形成的副产物石膏(CaSO4·2H2O)转化为硫酸钾肥料和氯化钙水合物储热材料,无论从经济效益、综合利用还是从环境保护角度看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石膏转化为硫酸钾和氯化钙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1)本工艺中所用的原料除CaSO4·2H2O、KCl外,还需要________________等原料

(2)写出石膏悬浊液中加入碳酸铵溶液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3)过滤Ⅰ操作所得固体中,除CaCO3外还含有 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等物质,该固体可用作生产水泥的原料。

(4)过滤Ⅰ操作所得滤液是(NH4)2SO4溶液。检验滤液中含有CO3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

(5)已知不同温度下K2SO4在100中达到饱和时溶解的量如下表:

温度(℃) 0

20

60

K2SO4溶解的量(g) 7.4 11.1 18.2

60℃时K2SO4的饱和溶液591g冷却到0℃,可析出K2SO4晶体________________g

(6)氯化钙结晶水合物(CaCl2·6H2O)是目前常用的无机储热材料,选择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

a 熔点较低(29℃熔化) b 能导电 c 能制冷 d 无毒

(7)上述工艺流程中体现绿色化学理念的是:________________。

六、(本题共20分)

[28].乙炔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以乙炔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以下化合物。完成下列各题:

(1)正四面体烷的分子式为 ,其二氯取代产物有________________种

(2)关于乙烯基乙炔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___

a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 1摩尔乙烯基乙炔能与3摩尔Br2发生加成反应

c 乙烯基乙炔分子内含有两种官能团

d 等质量的乙炔与乙烯基乙炔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不相同

(3)写出与环辛四烯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烃的分子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4)写出与苯互为同系物且一氯代物只有两种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举两例):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9].以石油裂解气为原料,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可得到重要的化工产品增塑剂G。

请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 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条件:反应③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⑥ 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③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

(4)写出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

(5)B被氧化成C的过程中会有中间产物生成,该中间产物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种物质的结构简式),检验该物质存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

(6)写出G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

七、(本题共16分)

[30].一定量的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所得混合物用100mL 3.00mol/L的NaOH溶液(密度为1.12g/mL)恰好完全吸收,测得溶液中含有NaClO的物质的量为0.0500mol。

(1)原NaOH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2)所得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______mol

(3)所用氯气和参加反应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n(Cl2):n(H2)=________________ 。

[31].钾是活泼的碱金属,钾和氧有氧化钾(K2O)、过氧化钾(K2O2)和超氧化钾(KO2)等多种化合物。

(1)钾和硝酸钾反应可制得K2O(10K+2KNO3→6K2O+N2),39.0g钾与10.1g硝酸钾充分反应生成K2O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g。

(2)某过氧化钾样品中氧的质量分数(杂质不含氧)为0.28,则样品中K2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

(3)超氧化钾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4KO2+2CO2→2K2CO3+3O2),在医院、矿井、潜水、高空飞行中用作供氧剂。13.2L(标准状况)CO2和KO2反应后,气体体积变为18.8L (标准状况),计算反应消耗的KO2的质量。

(4)KO2加热至600℃部分分解得到产物A。6.30物A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钾并产生氧气1.12L(标准状况),试确定产物A中钾氧两种原子个数之比。如果产物A只含有两种化合物,写出所有可能的化学式并计算A中两种化合物的物质的量之比。

老师,能不能帮我详细讲解一下2012高考新课标理综化学第26题

(1)2AI3+ + 3SiO32- + 6H2O == 2AI(OH)3 + 3H2SiO3

(2)硅酸根和铝离子在溶液里是---双水解!

(3)最后沉淀是---硅酸和氢氧化铝!

(2014福建高考化学)某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6、铁是应用最广泛的金属,铁的卤化物、氧化物以及高价铁的含氧酸盐均为重要化合物。

(1)要确定铁的某氯化物FeClx的化学式。可用离子交换和滴定的方法。实验中称取0.54g的FeClx样品,溶解后先进行阳离子交换预防处理,再通过含有饱和OH-的阴离子交换柱,使Cl-和OH-发生交换。交换完成后,流出溶液的OH-用0.40mol·L-1的盐酸滴定,滴至终点时消耗盐酸25.0mL。计算该样品中氯的物质的量,并求出FeClx中X值

(2)现有一含有FeCl2和FeCl3的混合样品,用上述方法测得n(Fe): n(Cl)=1:2.1,则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为____。在实验室中,FeCl2可用铁粉和____反应制备,FeCl3可用铁粉和_______反应制备

(3)FeCl3与氢碘酸反应时可生成棕色物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

(4)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强氧化剂,可作为水处理剂和高容量电池材料。FeCl3与KClO在强碱性条件下反应可制取K2Fe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与MnO2-Zn电池类似,K2FeO4-Zn也可以组成碱性电池,K2FeO4在电池中作为正极材料,其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该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

解(1)n(Cl)=0.0250L×0.40mol·L-1=0.010mol

0.54g-0.010mol×35.5g·mol-1=0.19g

n(Fe)=0.19g/56g·mol-1=0.0034mol

n(Fe): n(Cl)=0.0034:0.010≈1:3,x=3

(2)设FeCl2、FeCl3的物质的量分别为X、Y

则X+Y=1

2X+3Y=2.1

解得Y=0.1

该样品中FeCl3的物质的量分数=0.1/1*100%=10%

0.10 盐酸 氯气

(3)2Fe^3+ +2I^-=2Fe^2+ +I2

(4)2Fe(OH)3+3ClO^-+4OH^-=2FeO4^2-+5H2O+3Cl^-

FeO4^2-+3e^-+4H2O=Fe(OH)3+5OH^-;

2FeO4^2-+8H2O+3Zn=2Fe(OH)3+ 3Zn(OH)3+4OH^-

2012年上海高考化学20题D选项怎么解释?

负极电极上的AgCl/Ag 是电极材料含有这两种物质。

参比电极 大学才学

银|氯化银电极

由覆盖着氯化银层的金属银浸在氯化钾或盐酸溶液中组成。常用 Ag|AgCl|Cl-表示。一般用银丝或镀银铂丝在盐酸溶液中阳极氧化法制备。银|氯化银电极的电极电势与溶液中Cl-浓度和所处温度有关。

银/氯化银参比电极的组成成分

银/氯化银参比电极常用于海水和土壤环境中。结构和电极电位会随着使用环境和CSE参比电极的电位的变化而变化。所含电解质可以是自然海水、饱和氯化钾、饱和氯化钠或质量百分数为3.5%的氯化钠溶液(0.6mol/L)。使用者应注意制造商的建议书和所用银/氯化银电池类型的电位值,银/氯化银电极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一般地说,如果使用和维护正确的话,误差小于2mV)并且耐用。

09高考化学题

A,选项,因为S从-2价到SO2中的+4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所以SO2是氧化产物,而作为氧化剂的O2中的O元素,从单质的0价到SO2中的-2价,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所以SO2又是还原产物,所以A正确。一个是对于S元素来说,另一个是对O元素来说的。

D选项,也正确,因为这个反应中,唯一被氧化的是后来转化为SO2的相对应的CuFeS2中的部分S元素,而且,从方程式可知,被氧化的S,即化合价升高的S,占总的S元素的1/4。而S从原来的-2价到SO2中的+4价,失去(转移)了6个电子,因此,每转移1.2mol电子,生成的SO2就有1.2/6=0.2mol,即有0.2mol硫S被氧化。

而C选项,从以上分析,以及化学方程式的系数可知,每生成1mol的Cu2S,同时就生成1mol的SO2,因此就只有1mol的硫S被氧化,所以,C选项错误。

所以,正确选项为A,D。

望纳!谢谢!

求系统集成·新课标高考第一轮复习·化学的测试卷四、五(在线等)

19.(12分)

某试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氧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1)按图连接好实验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 。

(2)反映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 。

(3)制备氮化钙的操作步骤是:①打开活塞K并通入N2;②点燃酒精灯,进行反应;③反应结束后,

;④拆除装置,取出产物。

(4)数据记录如下:

①计算得到实验式Ca2N2,其中x=.

②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请比较x与3的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 。

19.(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将末端导管插入试管A的水中,用酒精灯微热硬质试管,若末端导管有连续均匀的气泡冒出,在导管内形成一段水柱,并且一段时间不回落,则证明装置的气密性良好。

(2)反应过程中末端导管必须始终插入试管A的水中,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通过末端导管进入实验装置,氧化单质钙,生成氧化钙,引入杂质。

(3)反应结束后,先将末端导管从试管A中拔出,再熄灭酒精灯。

(4)x=2.8

计算解释:

Ca的质量==m1—m0==15.08—14.80==0.28g ;Ca的物质的量==0.28g/40g*moL-1==0.007mol

CaxN2的质量==15.15—14.80==0.35g;N元素的质量==0.35g—0.28g=0.07g

N元素的物质的量==0.07g/14g*mol-1==0.005mol

所以Ca:N=7:5。所以x=2*7/5==2.8

(5)若通入的N2中混有少量O2,请比较x与3的大小,并给出判断依据:x小于3。若通入的N2中混有O2,O2会与Ca反应,生成CaO,与Ca3N2相比,Ca占的比例减少。

20.(10分)

甲酸甲酯水解反应方程式为:

某小组通过试验研究该反应(反应过程中体积变化忽略不计)。反应体系中各组分的起始量如下表:

甲酸甲酯转化率在温度T1下随反应时间(t)的变化如下图:

(1)

根据上述条件,计算不同时间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结果见下表:

请计算15-20min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mol,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

为 mol·min-1(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依据以上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3)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则该反应在温度T1下的K值为 。

(4)其他条件不变,仅改变温度为T2(T2大于T1),在答题卡框图中画出温度T2下甲酸甲酯转化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预期结果示意图。

20.(1)15—20min范围内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0.045mol;甲酸甲酯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09mol*min-1

计算过程:15min时,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6.7%,

所以15min时,甲酸甲酯的物质的量为1—1.00mol*6.7%==0.933mol

20min时,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11.2%

所以20min时,甲酸甲酯的物质的量为1—1.00mol*11.2%==0.888mol

所以15至20min甲酸甲酯的减少量为0.933mol—0.888mol=0.045mol

甲酸甲酯的平均速率==0.045mol/5min==0.009mol*min-1

(2)依据以上数据,写出该反应的反应速率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规律及其原因

变化规律:反应速率随着反应的进行,转化率增大的程度逐渐减小,直至不变。

原因:随着反应的不断进行,反应物甲酸甲酯的物质的量浓度不断减少,反应速率不断减慢,所以转化率增大的程度逐渐减小;当反应达到平衡后,转化率不变。

(3)该反应在温度T1下的K值为:

由图象与表格可知,在75min时达到平衡,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为24%

所以甲酸甲酯转化的物质的量为1.00*24%==0.24mol

根据三行式运算,可得平衡时,甲酸甲酯物质的量==0.76mol,水的物质的量1.75mol,甲酸的物质的量==0.25mol 甲醇的物质的量==0.76mol

所以K=(0.76*0.25)/(1.75*0.76)=1/7

(4)图略。

作图要点:

1.因为T2>T1,温度越高,反应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酸甲酯的转化率下降。

2.另外温度越高,越快达到平衡,所以T2图象的斜率要大于T1。

21.(1)则气体产物是:CO2和CO。

(2)验证固体产物中钾元素存在的方法是焰色反应,现象是透过蓝钴玻璃观察呈紫色火焰。

(3)设1: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单质;设2: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O;设3:铁元素的存在形式为Fe与FeO的混合物。

实验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

步骤一:用药匙取少量固体产物于一支洁净干燥的试管A中,用胶头滴管滴加过量的煮沸过的0.1mol/LCuSO4溶液于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取出固体另一试管B中备用。

若出现大量红色固体,则证明设1或设3成立。

若不出现红色固体,则设2可能成立。

步骤二:往试管B的固体加过量1mol/L盐酸,滴加少量20%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煮沸过的1mol/LHNO3溶液。

加盐酸后,固体部分溶解。

若加入少量1mol/LHNO3后溶液变血红色,则证明原固体为Fe与FeO混合,设3成立。

若加入少量1mol/LHNO3后溶液不变血红色,则证明原固体只含Fe,设1成立

步骤三:若步骤一不出现红色固体。用药匙另取少量固体产物于一支洁净干燥的试管中,用胶头滴管滴加过量煮沸过的1mol/L的盐酸,滴加少量20%KSCN溶液,再滴加少量煮沸过的1mol/LHNO3溶液。

加盐酸后,固体全部溶解。若滴加KSCN溶液后,溶液不呈血红色,滴加1mol/LHNO3后溶液变血红色,则证明设2成立。

22.(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取的措施有:1.增大硫酸浓度 2.加热升高温度 3.边加硫酸边搅拌(要求写出两条)

(2)滤渣Ⅰ主要成分有Fe(OH)3、Al(OH)3

(3)从滤液Ⅱ中可回收利用的主要物质有CaSO4、Na2SO4

(4)①简述可制备Mg(ClO3)2的原因:该反应的生成物为Mg(ClO3)2和NaCl的混合溶液,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Mg(ClO3)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利用两物的溶解度差异,通过加热蒸发,析出NaCl结晶,过滤,将Mg(ClO3)2也NaCl分离,制得Mg(ClO3)2。

②按①中条件进行制备实验。在冷却降温析出Mg(ClO3)2过程中,常伴有NaCl析出,原因是:在蒸发析出NaCl结晶后,NaCl为饱和溶液,在冷却结晶过程中,NaCl的溶液度也在降低,所以会有少量NaCl随Mg(ClO3)2析出。

除去产品中该杂质的方法是:重结晶。

23.(1)①上述反应中,副产物矿渣可用来 水泥 。

② H = +3 +18

(2)

结构式略。要点,三个磷酸分子脱两个水。三聚磷酸钠(俗称“五钠”)是常用的水处理剂,其化学式为 Na5P3O10

(3)

①NaH2PO2中P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 。

②2 N12+ +

H2PO-2 +

H20 → 2Ni+ +H2PO-3 +2 H+

③请从以下方面比较化学镀与电镀。

方法上的不同点: 化学镀中镀件直接与电解质溶液接触反应;电镀通过外加电流,在镀件外形成镀层 ;

原理上的不同点: 化学镀是利用化学腐蚀反应;电镀是利用电解池,外加电流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

化学镀的优点: 装置简便,节约能源,操作简便 。

24.

(1)

2NH4AlO(OH)HCO3==△==2NH3↑+Al2O3+3H2O↑+2CO2↑

(2)

①4.53g

计算过程:100ml 0.1mol/LNH4Al(SO4)2中,物质的量为0.01mol。

M(NH4Al(SO4)2)=453g/mol ,所以m(NH4Al(SO4)2)=453g/mol*0.01mol=4.53g

将上述固体置于烧杯中,边加蒸馏水溶解变用玻璃棒搅拌,用玻璃棒移液至100ml的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处,上下振荡,静置。

(3)①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

Al3+ +3OH-==可逆=Al(OH)3;NH4+ +OH-==可逆===NH3·H20

图略。

作图要点:

1.浓度为0.01mol/L,所以起始与最终数值为-2。

2.因为Al3+浓度减少,温度一定,K不变,所以所需的OH-浓度增大,转折点对应的横坐标变大。

://.sooxue/gaokao/gaokao/gkzt/200906/117492_5.html

还有几题我不好复制

只有你自己去看了

高考化学复习题

质量检测(四)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Ⅰ卷 (选择题,共48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2008?广东高考)下列有关Cl、N、S等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漂的成分为次氯酸钙

B.实验室可用浓硫酸干燥氨气

C.实验室可用NaOH溶液处理NO2和HCl废气

D.Al2(SO4)3可除去碱性废水及酸性废水中的悬浮颗粒

解析:漂的成分为CaCl2和Ca(ClO)2,有效成分为Ca(ClO)2;氨气应用碱石灰干燥,用浓H2SO4干燥会发生反应生成(NH4)2SO4或NH4HSO4;NO2、HCl等酸性气体可用NaOH溶液来吸收;明矾净水原理是Al3+水解生成的Al(OH)3胶体吸附悬浮物质,从而达到净水目的,废水呈酸性会抑制Al3+的水解,呈碱性则将大量Al3+沉淀掉,所以均不宜用Al2(SO4)3来净化,应该先中和,后用Al2(SO4)3处理.

答案:C 

2.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脚印”等焰火让全世界为之欢呼、倾倒,这主要是利用了化学中“焰色反应”的有关知识

B.“神舟七号”宇航员所穿航天服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新型“连续纤维增韧”航空材料做成,其主要成分是由碳化硅、陶瓷和碳纤维复合而成的,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C.三鹿毒奶粉中的三聚氰胺是一种“伪蛋白”,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其化学式为

D.即将上市的3G手机是集语音、、网络于一体新型手机,其芯片材料是二氧化硅

解析:手机及计算机的芯片材料是高纯度晶体硅.

答案:D 

3.下图所示的实验或操作中,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解析: B项SO2被NaOH溶液吸收,C项应从右端进气,D项应用向下排空气法.

答案:A 

4.下图是利用培养皿探究氨气的性质.实验时向NaOH固体上滴几滴浓氨水,立即用另一表面皿扣在上面.下表中对实验现象所做的解释正确的是 (  )

选项 实验现象 解释

A 浓盐酸附近产生白烟 NH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了NH4Cl固体

B 浓硫酸附近无明显现象 NH3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

C 氯化物溶液变浑浊 该溶液一定是AlCl3溶液

D 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不变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NH3溶于水显碱性

解析:浓氨水滴到氢氧化钠固体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放热且消耗一定量的水,氨气挥发出来.氨气在浓盐酸附近与挥发出来的HCl反应生成白烟(NH4Cl);浓硫酸难挥 发与氨气反应无明显现象;氨气溶于水生成NH3?H2O,与NH3?H2O反应生成沉淀金属离子,不只有铝离子;NH3?H2O是一种弱碱.

答案:A 

5.以下非金属氧化物与其引起的环境问题及主要来源对应正确的是 (  )

氧化物 环境问题 主要来源

A CO2 酸雨 化石燃料的燃烧

B SO2 光化学烟雾 汽车尾气的排放

C NO2 温室效应 工厂废气的排放

D CO CO中毒 燃料的不完全燃烧

解析: A项引起温室效应,B项酸雨,C项光化学烟雾.

答案:D 

6.下列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  )

A.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2-3:滴加稀盐酸,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B.从含I-的溶液中提取碘:加入适量稀硫酸与3%的H2O2溶液,再用酒精萃取

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2-4:先滴加稀硝酸,再滴加BaCl2溶液

D.分离NaCl和NH4Cl:将固体加热

解析: A项二氧化硫也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A项不正确;H2O2可将I-氧化为I2,然后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B项正确;稀硝酸可以将SO2-3氧化为SO2-4,不能排除SO2-3的干扰,C项不正确;NH4Cl受热分解为NH3和HCl,冷却后重新化合,生成NH4Cl,可以分离NaCl和NH4Cl.

答案: D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2小题,每小题6分,共计12分)

7.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SO2气体:

2ClO-+SO2+H2O===SO2-3+2HClO

B.铜跟浓硝酸反应:

3Cu+8H++2NO-3===3Cu2++2NO↑+4H2O

C.向Ca(HCO3)2溶液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

Ca2++2HCO-3+2OH-===CaCO3↓+CO2-3+2H2O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H4HCO3与Ba(OH)2溶液混合后加热:NH+4+OH-=====△NH3↑+H2O

解析:本题考查离子方程的正误判断,选项A,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易将SO2-3氧化,因而不正确;选项B,铜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是NO2而不是NO;选项D,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NH+4+HCO-3+Ba2++2OH-=====△NH3↑+2H2O+BaCO3↓.

答案: BC

8.(2010?银川模拟)足量铜与一定量的浓硝酸反应,得到硝酸铜溶液和NO2、NO的混合气体4.48 L(标准状况),这些气体与一定体积O2(标准状况)混合后通入水中,所有气体完全被水吸收生成硝酸.若向所得硝酸铜溶液中加入5 mol/L NaOH溶液至Cu2+恰好完全沉淀,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是60 m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参加反应的硝酸是0.5 mol

B.消耗氧气的体积为1.68 L

C.此反应过程中转移的电子为0.6 mol

D.混合气体中含NO2 2.24 L

解析:由60 mL 5 mol/L NaOH溶液使Cu2+恰好完全沉淀可知参加反应的铜为0.15 mol,此过程转移的电子为0.3 mol.由氮元素守恒Cu(NO3)2、NO2、NO中氮元素物质的量之和与参加反应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参加反应的硝酸为0.5 mol.设NO的物质的量为x,NO2的物质的量为y.由元素守恒和电子守恒列方程

3x+y=0.15×2x+y=4.48 L22.4 L/mol解得x=0.05 mol,y=0.15 mol

所以V(NO2)=0.15 mol×22.4 L/mol=3.36 L,

NO2、NO氧化为硝酸消耗的氧气为

[0.15×14+0.05×34]×22.4 L/mol=1.68 L.

答案:CD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52分)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共52分)

9.(15分)A~G及X、Y均是中学化学常见物质,其中B、D、E、F、G在常温下为气体且B为红棕色,C的硫酸盐溶液通常为蓝色,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中反应③④⑦的产物中的水已略去).

(1)写出G分子的结构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⑦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电解X溶液的阳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使F按下列途径完全转化为Y:

则参加反应的F与整个过程中消耗D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

解析:B是红棕色气体,故B是NO2,C的硫酸盐溶液呈蓝色,可知C是单质铜.结合反应条件可推知G、Y、D、E分别是氮气、硝酸、氧气、一氧化氮;则X是Cu(NO3)2,反应④产物有Cu、N2和水,则A是氧化铜,F是氨气.由质量守恒及电子守恒,可推知NH3转化为HNO3可表示为:NH3+2O2===HNO3+H2O.

答案:(1)N N

(2)Cu+4H++2NO-3===Cu2++2NO2↑+2H2O

(3)4OH--4e-===O2↑+2H2O或2H2O-4e-===O2↑+4H+

(4)2NH3+3CuO=====△N2+3Cu+3H2O

(5)1∶2

10.(17分)(2008?上海高考)如图所示,将甲、乙两个装有不同物质的针筒用导管连接起来,将乙针筒内的物质压到甲针筒内,进行下表所列的不同实验(气体在同温同压下测定).

实验

序号 甲针筒内物质 乙针筒内物质 甲针筒

的现象

1 10 mL FeSO4溶液 10 mL NH3 生成白色沉淀,后变色

2 20 mL H2S 10 mL SO2

3 30 mL NO2(主要) 10 mL H2O(l) 剩有无色气体,活塞自动向内压缩

4 15 mL Cl2 40 mL NH3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中,沉淀最终变为________色,写出沉淀变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2甲针筒内的现象有:有__________生成,活塞________移动(填向外、向内、不).反应后甲针筒内有少量的残留气体,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其通入______溶液中.

(3)实验3中,甲中的30 mL气体是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那么甲中最后剩余的无色气体是__________,写出NO2与H2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4中,已知:3Cl2+2NH3===N2+6HCl.甲针筒除活塞有移动,针筒内有白烟产生外,气体的颜色变化为______,最后针筒内剩余气体的体积约为________ mL.

解析:在实验2中发生的反应为:2H2S+SO2===3S↓+2H2O,二者反应有单质硫生成,同时气体几乎完全消失.在实验3中随着NO2与水不断反应,N2O4会逐渐转化为NO2并最终完全与水反应生成HNO3和NO.在实验4中有白烟的产生,是因为过量的NH3与HCl反应生成了NH4Cl,最终针筒里的气体只有N2.

答案:(1)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2)**固体 向内 NaOH

(3)NO 3NO2+H2O===2HNO3+NO

(4)黄绿色变为无色 5

11.(17分)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农村使用的氮肥主要是“氢铵”和“尿素”.某兴趣小组对某“氢铵”化肥进行了专题研究:

(1)预测:根据已有知识和“氢铵”的名称,该小组预测该“氢铵”是碳酸或亚硫酸或硫酸的铵盐.

验证和探究:阴离子的探究:

①取少量固体药品于试管中,然后向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固体全部溶解,将产生的气体通入如图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是:溴水无明显变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再向滴加稀盐酸反应后的试管中加B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 

初步结论:“氢铵”是________的铵盐.

②要进一步确定“氢铵”的成分还需要补做如下实验:取适量“氢铵”配制成溶液,取试液于一支洁净的试管中,加足量BaCl2溶液,

a.若不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化肥主要成分为________;

b.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取滤液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也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该化肥主要成分为________;

c.若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取滤液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该化肥主要成分为________.

(2)该实验小组设计了以下两个实验方案测定该化肥的含氮量,请你阅读后解释方案中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评价:

方案(一):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上图方案(一)的烧瓶中,滴加过量NaOH浓溶液,充分微热,按如图装置,通过实验测定烧杯增加的质量(忽略漏斗中附着的液体的质量),然后进行计算,可得化肥的含氮量.

方案(二):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放入上图方案(二)的烧瓶中,滴加过量NaOH浓溶液,充分微热,按如图装置(A管可上下移动),测量生成的氨气体积(设所测体积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然后计算,可得化肥的含氮量.

①请你评价上述两套方案是否合理.

方案(一)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填“合理”、“不合理”)

②方案(二)中导管a的作用是________.(填字母)

A.保持烧瓶与分液漏斗的压强相同,使分液漏斗中的液体顺利流出

B.滴入烧瓶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等于进入分液漏斗的气体体积,从而消除由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造成的体积误差

C.防止装置漏气

③方案(二)中在读取反应后A管中液面的读数时,应注意________.

A.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

B.等待片刻,待装置内冷却到室温,A管液面不再上升时再进行相关操作

C.读数时须上、下移动A管,使A管内液面与B内液而相平

D.读数时不一定使A管内液面与B内液面相平

解析:(1)根据①中现象所得溶液中不含HSO2-3、SO2-3和SO2-4,即为碳酸的铵盐.②中,溶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无白色沉淀产生则不含CO2-3;再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是由于溶液中含有的HCO-3和OH-反应生成CO2-3,CO2-3与Ba2+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若不产生白色沉淀,则不含有HCO-3.

(2)①方案(一)氨气中混有的水蒸气冷凝为液态水,影响氨气质量的测定,故不合理.②方案(二)是利用排液体收集并测定氨气体积,导管a可使分液漏斗与烧瓶内气压相等,且能将加入的液体占据气体的体积转移到漏斗中,减小体积测定误差.在测定气体体积时应考虑影响气体体积的温度、压强等因素.

该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所得气体温度高于室温,测体积时应恢复至室温;若两侧液面不相等,左侧管中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应先调液面相平后再测量;读数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不会出现误差.

答案:(1)①碳酸 ②a.NH4HCO3

b.(NH4)2CO3和NH4HCO3的混合物

c.(NH4)2CO3

(2)①不合理 合理 ②AB ③ABC

12.(15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是在有催化剂的条件下将NOx转变为N2和H2O,这是目前国外硝酸厂进行尾气治理所普遍用的一种方法.

某化学兴趣小组拟验证NO能被氨气还原并测算其转化率.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若制取氨气用A装置,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用B装置制取氨气,则分液漏斗和锥形瓶中盛放的药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用C装置制取NO时,用可抽动的铜丝其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⑦的作用可能是______________.

(4)若进入装置⑤的NO共2688 mL(已折算为标准状况,下同),氨气过量,最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2016 mL N2,则N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解析:(1)A装置发生反应为2NH4Cl+Ca(OH)2=====△CaCl2+2NH3↑+2H2O.若改用B装置属“固+液―→气体”型,则可利用浓氨水与碱石灰反应来制取.

(2)C装置的优点是铜丝可抽动,因此可以随时关停,操作方便且可反复使用,节约药品.

(3)装置⑦的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NO.

(4)NO与NH3的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5N2+6H2O,由方程式知,2688 mL NO可以生成2240 mL N2,NO的转化率为20162240×100%=90%(其他合理解法亦可).

答案:(1)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浓氨水、碱石灰(生石灰或氢氧化钠固体)

(2)反应可以随时关停,操作方便,反复使用,节约药品

(3)吸收未反应的NO (4)90%

2.7克全部为Al的质量 为0.1mol。6.72L NO为0.3mol。硝酸中的N为正5价,有0.3mol转化为NO,转移电子数为0.9mol。去掉Al0.1mol的0.3mol电子,还有0.6mol。列二元一次方程组,X+Y=0.6 24X+56Y=11.9-2.7 解得X为Mg的物质的量,Y为Fe的物质的量。此时的沉淀质量可求。

文章标签: # 反应 # 溶液 # m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