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政和高考成绩2021,2017福建政和高考状元
tamoadmin 2024-06-30 人已围观
简介籍贯,是祖居地或原籍,详细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基本含义籍贯,是祖居地或原籍。 详细指的是祖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长久居住地 ,详细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籍贯。原籍指的是某人迁徙到某地前的某人
籍贯,是祖居地或原籍,详细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
基本含义
籍贯,是祖居地或原籍。 详细指的是祖籍地,是一个家族族群的某一时期的某一位祖先的长久居住地 ,详细指的是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长久居住地或曾祖父及以上父系祖先的出生地。一些已经离开了祖先的出生地或已经离开了家乡的人,他们的后代,仍然追溯祖先的出生地或祖先的家乡(即祖籍)来作为自己籍贯。
原籍指的是某人迁徙到某地前的某人原先的籍贯。
户籍地并不一定是这个人的祖籍地或籍贯地,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和某些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建设的新地方和近代才有很快发展的地方,大量的人的籍贯地不是户籍地,这些人一般都是改革开放后或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代按照当时国家的分配从外地迁移或近代时才移民到新地方的。
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地的一种表述,这是户籍与籍贯不同的地方。
籍贯一般从父系,个别从母系的;从祖籍,祖籍是指祖辈的长久居住地,按地域划分。
籍贯填写
一般以某人的太祖父(或高祖父或曾祖父)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 或太祖母(或高祖母或曾祖母)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 或外太祖父(或外高祖父或外曾祖父)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或外太祖母(或外高祖母或外曾祖母)的长久居住地或出生地作为某人的籍贯。
祖父的出生地这另一说,是1999年全国范围内重新填写新版《干部履历表》时,中共中央组织部和国家档案局联合下发的“填写说明”里产生的一个意思。
一般区域
:省/自治区/直辖市/ 香港特区/澳门特区/ + 县/县级市/县/区+ 乡镇/街道 + 村/居委会,
省级和县级、镇级行政区划中间不写地级区划(地级市)名称。把如今的行政划分地对照 祖辈的长久居住地。
部分少数民族分布区
:自治区/省/直辖市+ 自治县/县/县级市+ 民族乡/乡/镇
内蒙古自治区
:内蒙古+ 旗/自治旗(县级)/县/市辖区/县级市/+ 民族乡/乡/镇
词源
在古代,单个籍的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的家庭对朝廷负担的徭役种类,也就是指其所从事的职业,如“盐户”(专门为朝廷煮盐以服役的)、“军户”等 。
北魏诗歌《木兰诗》中木兰家就是军户,所以““昨日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同一种户役的人户都编入一份册籍。单个贯的字面意思指一个人的出生地,如“乡贯”、“里贯”。
《隋书·经籍志》“其无贯之人,不乐州县编户者,谓之浮浪人。”古代的户籍可指一个人的出生地(贯)和家庭徭役种类(籍)的登记文件。
白居 易《新丰折臂翁》诗:“翁云贯属新丰县,生逢圣代无征战。”籍贯合在一起,不是字面意思的简单相加,而是指祖居地(祖籍地)或原来籍贯,汉语的很多词汇并不是字面意思简单相加。
《魏书·景穆十二王列传》:“太兴弟遥, ……迁冀州刺史。遥以诸胡先无籍贯,奸良莫辨,悉令造籍。”不是说胡人没有出生地,而是没有注册。
《魏书·宦官列传》:“石荣籍贯兵伍,……”即其籍编于军队。
使用及示范
籍贯的使用频率仍然很高,但特别是年轻人不很重视,他们普遍错误认为籍贯就是户口所在地或出生地,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的一种表述。由于近代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数量巨大的流动人口和人口迁徙,大量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籍贯地或忘记了自己的祖籍地,就勉强以父亲或母亲的户籍地作为自己的籍贯地,这是很错误的一种说法。
户籍地,就是指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18周岁以前的户籍所在地,即个人的出生的地方(按照最新的地域划分)或居住地,不是父亲或母亲的户籍地,也不定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户籍地。而“祖籍”要追溯到哪一代,一般是曾祖父辈。举个例子,张三此前户口在四川,出生地是湖北,祖籍(曾祖父辈及以上)是湖南,如今户口从四川迁到了北京。他的籍贯准确说是湖南。经常使用的 XXX 人,其中的 XXX 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贯,而不是户籍地,比如“湖南人”,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贯地是湖南,是湖南的人,而不是说某人的户籍地是湖南。
比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的籍贯是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人,今江西省婺源人。国民党时期将婺源从安徽划到江西,1947年又划回安徽,1949年解放后又改划到今江西省。 朱熹唐朝到南宋的父系朱姓祖籍是徽州婺源(今属江西,本属安徽),生于南剑州,原属南剑州(今南平)尤溪,今属福建尤溪县),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年轻时,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翚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求学侨寓于延平、建州、建阳、崇安一带(今南平市到武夷山市建溪一脉)。朱熹的例子非常适合现代大量人口频繁迁徙的情况下,解决如何填写籍贯:朱熹虽然生于南剑州尤溪县,后来又迁到建阳一带,但是朱熹唐朝到南宋的祖籍在婺源,所以朱熹的籍贯是徽州婺源,即朱熹是南宋徽州婺源人。 另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 祖父(可含以上祖先)的居住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 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中国古代很重视籍贯
古代中国十分重视籍贯,即使是父、祖做大官,其子弟依然要回原籍参加科考。
乾隆四十二年7月的一天,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已经67岁了,但一点也不糊涂,依然有精力在宫内接见浙江解饷官绍兴府通判张廷泰。通判,只是一个正六品官,能得见天颜,可谓皇恩浩荡了[2-5] 。
可麻烦就出在这皇恩浩荡上。
皇帝照例会问官员的籍贯、出身、履历等等以示亲切关怀。 张回答说他是 直隶省顺天府(今北京)人氏,可精明的乾隆帝听出了绍兴口音。 这在当时是大事。一是张某可能是冒顺天府籍在京师参加的科考。尽管张廷泰回奏:“幼曾随父至绍兴住居数年,遂习其土音。”乾隆还是大怒,下旨说,我就凭两句话听出了张某说的是南方口音,你们那些“审音御史”是吃干饭的吗?
审音御史是专门为打击“科考移民”,即“冒籍”而设置的。
古代中国十分重视籍贯,即使是父、祖做大官,其子弟依然要回原籍参加科考。清朝对考试报名地点有严格规定,祖父在某地入籍在20年以上,当地有祖坟、田产、住宅,才能在当地报名应试,后来改为考生本人入籍20年以上方准应试。朝廷如此防范“冒籍”,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平衡大一统帝国各地的利益,维护政治稳定。
宋代已出台措施防止“冒籍”,但由于当时版图没有明清两代大,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平衡,因此这一规定并不十分严厉。 到了明、清两代就不一样了,帝国疆域广阔,士子众多,而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对某些地方进行政策性倾斜是必要的。邓云乡在《清代八股文》中介绍:“举人各省均有定案。一般只一百几十或零几名,因此文化发达的省份和文化较差的边远省份,在考试难易上大不相同,在程度上也不大一样。像江南江宁试场(即贡院)、浙江杭州等试场,都一万多号舍,应试者都过万人,但录取比例大约均是百分之一强的机会,即一百零几名中才能取中一人。”
为此,入清以后,朝廷亦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渐趋严酷的防止科场弊病的措施。 [6-9] 分区定额与原籍应试是清代科举制的两大基本原则 。“高考移民”,在古代称为"冒籍", 即"以外县之籍贯冒认本县之籍贯曰冒籍 。一、防止冒籍, 即假冒籍贯,指非本县之人冒充本县之人应试。 顺治二年(15年)......
不仅仅是考举人的乡试,即便是科考的最低阶梯——— 考生员(即秀才),也难易程度不一样。齐如山先生说他的家乡直隶高阳,文风盛时,30余名童生才取一名生员,而同一省的涞源,常常考生还不够应录取的名额,基本上能把前两行八股文写顺溜就可以中秀才。由于生员录取是以县为单位,童生们彼此熟悉,要“冒籍”很容易被人告发。而且考秀才有”作保“制度,考生拿钱请“廪生”(生员的一种,可以在政府领粮食,相当于公费生)做保人,考试前考官点完考生名后,再叫“某人保”,作保之廪生必须应声“某人保”,一旦“冒籍”事发,作保的廪生也会被革去功名。
乡试以省为单位,而且考取举人的利益更大,那么防范“冒籍”则难度更大,只能用严刑峻法待之。据明末的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明朝对冒籍处罚非常严厉。万历十三年乙酉科顺天乡试后,冒籍之说纷起,给事中查明冯诗等八名浙江士子冒籍在顺天考试,奉旨查办,将冯诗等二人枷示于顺天府前,和其他六人都发配为民,禁锢终身,即终身剥夺考试资格。八人中有名史纪纯者,他父亲是翰林编修,也被革职。一干官员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所谓冒籍就是假冒籍贯,是科举考试的舞弊手段之一。 其最常见的类型有冒籍顺天府、 身世不清者冒籍、冒籍边远地区、 冒占商籍、以及官员子弟冒籍等几种。[10] 明清冒籍屡见于科场,朝廷的处罚亦相当严厉,最典型的案件发生在明万历十三年的顺天府,可谓震惊全国, 其处罚之严厉堪称冒籍案件之最。 而清末状元张謇的冒籍经历却更具有浓重的戏剧色彩。 宋朝以后,文化重心也随之南移,尤其到了明清时期,政府在乡试中实行定额分区录取;并且偏远地区省份的录取率远远高于文化发达地区的省份;为了能有更大的机会中式,士子们就避难就易,通过假冒户籍的方式来参加考试,这是冒籍产生的直接原因。 明清户籍制度的演变, 这在客观上加剧了冒籍舞弊现象的发生。 明清政府为了防止冒籍,出台了很多措施,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比如对考生户籍的限制、在考试前规定严格的报名审核程序、清乾隆时期专门设立审音御史、考试以后针对冒籍者和涉案官员规定严格的惩处措施等,关防制度相当完善。 冒籍的发生不仅对我国边远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当地的社会治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而且直接影响了科举考试的区域公平。
边远省份虽然录取名额少,但参加考试的人也少,而且教育不发达,像江浙一带文风鼎盛地区的士子“冒籍”应考,显然比在本省把握大得多。而首都所在的直隶省,得到朝廷的照顾,其录取名额和江、浙为最多的地区,其本地士子的考试水平不如江浙等省,这也是江南士子喜欢冒顺天籍的原因。
明亡清兴后,冒籍的这种把戏仍然时有发生,清朝到康熙年间,开始对考生“审音”,凭其口音确定是否冒籍。于是就出现了乾隆爷痛斥审音御史“殊失敬事之义”一幕。
籍贯的使用频率仍然很高,但特别是年轻人不很重视,他们普遍错误认为籍贯就是户口所在地或出生地,按几千年来的中国的传统的说法,籍贯是祖籍的一种表述。由于近代以来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了数量巨大的流动人口和人口迁徙,大量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籍贯地或忘记了自己的祖籍地,就勉强以父亲或母亲的户籍地作为自己的籍贯地,这是很错误的一种说法。
户籍地,就是指拥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公民18周岁以前的户籍所在地,即个人的出生的地方(按照最新的地域划分)或居住地,不是父亲或母亲的户籍地,也不定是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户籍地。而“祖籍”要追溯到哪一代,一般是曾祖父辈。举个例子,张三此前户口在四川,出生地是湖北,祖籍(曾祖父辈及以上)是湖南,如今户口从四川迁到了北京。他的籍贯准确说是湖南。经常使用的 XXX 人,其中的 XXX 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贯,而不是户籍地,比如“湖南人”,指的就是某人的籍贯地是湖南,是湖南的人,而不是说某人的户籍地是湖南。
比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朱熹的籍贯是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人,今江西省婺源人。国民党时期将婺源从安徽划到江西,1947年又划回安徽,1949年解放后又改划到今江西省。 朱熹唐朝到南宋的父系朱姓祖籍是徽州婺源(今属江西,本属安徽),生于南剑州,原属南剑州(今南平)尤溪,今属福建尤溪县),其父朱松,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年轻时,遵父遗命,师事刘子翚等人,随母定居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求学侨寓于延平、建州、建阳、崇安一带(今南平市到武夷山市建溪一脉)。朱熹的例子非常适合现代大量人口频繁迁徙的情况下,解决如何填写籍贯:朱熹虽然生于南剑州尤溪县,后来又迁到建阳一带,但是朱熹唐朝到南宋的祖籍在婺源,所以朱熹的籍贯是徽州婺源,即朱熹是南宋徽州婺源人。 另参照公安部公通字[1995]91号文件,公民的籍贯应为本人 祖父(可含以上祖先)的居住地;祖父去世的,填写祖父去世时的户口所在地;祖父未落常住户口的,填写祖父应落常住户口的的地方; 公民登记籍贯后,祖父又迁移户口的,该公民的籍贯不再随之更改。
中国古代很重视籍贯
古代中国十分重视籍贯,即使是父、祖做大官,其子弟依然要回原籍参加科考。
乾隆四十二年7月的一天,号称“十全老人”的乾隆帝已经67岁了,但一点也不糊涂,依然有精力在宫内接见浙江解饷官绍兴府通判张廷泰。通判,只是一个正六品官,能得见天颜,可谓皇恩浩荡了 。
可麻烦就出在这皇恩浩荡上。
皇帝照例会问官员的籍贯、出身、履历等等以示亲切关怀。 张回答说他是 直隶省顺天府(今北京)人氏,可精明的乾隆帝听出了绍兴口音。 这在当时是大事。一是张某可能是冒顺天府籍在京师参加的科考。尽管张廷泰回奏:“幼曾随父至绍兴住居数年,遂习其土音。”乾隆还是大怒,下旨说,我就凭两句话听出了张某说的是南方口音,你们那些“审音御史”是吃干饭的吗?
审音御史是专门为打击“科考移民”,即“冒籍”而设置的。
古代中国十分重视籍贯,即使是父、祖做大官,其子弟依然要回原籍参加科考。清朝对考试报名地点有严格规定,祖父在某地入籍在20年以上,当地有祖坟、田产、住宅,才能在当地报名应试,后来改为考生本人入籍20年以上方准应试。朝廷如此防范“冒籍”,乃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平衡大一统帝国各地的利益,维护政治稳定。
宋代已出台措施防止“冒籍”,但由于当时版图没有明清两代大,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相对平衡,因此这一规定并不十分严厉。 到了明、清两代就不一样了,帝国疆域广阔,士子众多,而各地经济、文化教育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对某些地方进行政策性倾斜是必要的。邓云乡在《清代八股文》中介绍:“举人各省均有定案。一般只一百几十或零几名,因此文化发达的省份和文化较差的边远省份,在考试难易上大不相同,在程度上也不大一样。像江南江宁试场(即贡院)、浙江杭州等试场,都一万多号舍,应试者都过万人,但录取比例大约均是百分之一强的机会,即一百零几名中才能取中一人。”
为此,入清以后,朝廷亦相应制定了一系列渐趋严酷的防止科场弊病的措施。 分区定额与原籍应试是清代科举制的两大基本原则 。“高考移民”,在古代称为冒籍, 即以外县之籍贯冒认本县之籍贯曰冒籍 。一、防止冒籍, 即假冒籍贯,指非本县之人冒充本县之人应试。 顺治二年(15年)......
不仅仅是考举人的乡试,即便是科考的最低阶梯——— 考生员(即秀才),也难易程度不一样。齐如山先生说他的家乡直隶高阳,文风盛时,30余名童生才取一名生员,而同一省的涞源,常常考生还不够应录取的名额,基本上能把前两行八股文写顺溜就可以中秀才。由于生员录取是以县为单位,童生们彼此熟悉,要“冒籍”很容易被人告发。而且考秀才有”作保“制度,考生拿钱请“廪生”(生员的一种,可以在政府领粮食,相当于公费生)做保人,考试前考官点完考生名后,再叫“某人保”,作保之廪生必须应声“某人保”,一旦“冒籍”事发,作保的廪生也会被革去功名。
乡试以省为单位,而且考取举人的利益更大,那么防范“冒籍”则难度更大,只能用严刑峻法待之。据明末的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记载,明朝对冒籍处罚非常严厉。万历十三年乙酉科顺天乡试后,冒籍之说纷起,给事中查明冯诗等八名浙江士子冒籍在顺天考试,奉旨查办,将冯诗等二人枷示于顺天府前,和其他六人都发配为民,禁锢终身,即终身剥夺考试资格。八人中有名史纪纯者,他父亲是翰林编修,也被革职。一干官员受到不同程度的处罚。
所谓冒籍就是假冒籍贯,是科举考试的舞弊手段之一。 其最常见的类型有冒籍顺天府、 身世不清者冒籍、冒籍边远地区、 冒占商籍、以及官员子弟冒籍等几种。 明清冒籍屡见于科场,朝廷的处罚亦相当严厉,最典型的案件发生在明万历十三年的顺天府,可谓震惊全国, 其处罚之严厉堪称冒籍案件之最。 而清末状元张謇的冒籍经历却更具有浓重的戏剧色彩。 宋朝以后,文化重心也随之南移,尤其到了明清时期,政府在乡试中实行定额分区录取;并且偏远地区省份的录取率远远高于文化发达地区的省份;为了能有更大的机会中式,士子们就避难就易,通过假冒户籍的方式来参加考试,这是冒籍产生的直接原因。 明清户籍制度的演变, 这在客观上加剧了冒籍舞弊现象的发生。 明清政府为了防止冒籍,出台了很多措施,最主要的有以下几点:比如对考生户籍的限制、在考试前规定严格的报名审核程序、清乾隆时期专门设立审音御史、考试以后针对冒籍者和涉案官员规定严格的惩处措施等,关防制度相当完善。 冒籍的发生不仅对我国边远地区的文化教育和当地的社会治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而且直接影响了科举考试的区域公平。
边远省份虽然录取名额少,但参加考试的人也少,而且教育不发达,像江浙一带文风鼎盛地区的士子“冒籍”应考,显然比在本省把握大得多。而首都所在的直隶省,得到朝廷的照顾,其录取名额和江、浙为最多的地区,其本地士子的考试水平不如江浙等省,这也是江南士子喜欢冒顺天籍的原因。
明亡清兴后,冒籍的这种把戏仍然时有发生,清朝到康熙年间,开始对考生“审音”,凭其口音确定是否冒籍。于是就出现了乾隆爷痛斥审音御史“殊失敬事之义”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