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明年高考改革对复读生好吗2022,明年高考改革
tamoadmin 2024-06-28 人已围观
简介1.新高考来了!8省事公布2021年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具体有哪些改变?2.高考改革3+1+2,到底是怎么样的呢?3.明年高考新政策是什么4.高考改革对学生有什么影响5.高考大纲何时取消 综合改革省份有哪些6.2016年湖北高考改革政策消息,对明年高考的改革有哪些7.高考制度该不该改?8.高考改革会带来哪些变化12月29日,全国各地第三批高考制度改革八省(河北省、辽宁省、江苏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
1.新高考来了!8省事公布2021年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具体有哪些改变?
2.高考改革3+1+2,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3.明年高考新政策是什么
4.高考改革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5.高考大纲何时取消 综合改革省份有哪些
6.2016年湖北高考改革政策消息,对明年高考的改革有哪些
7.高考制度该不该改?
8.高考改革会带来哪些变化
12月29日,全国各地第三批高考制度改革八省(河北省、辽宁省、江苏省、福建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重庆市)公布了《2021年高考安排与录取工作实施方案》。二零二一年,8省区普通高等院校招生推行3+1+2方式,学生今年高考文化艺术总分为750分。3+1+2方式包含国家统一语文高考,数学课、外国语(含笔试题目和英语听力)3门学科,及学生独立挑选的普高学业水平测试可选择性考试3门学科。
在其中,可选择性考试内容包含物理学、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政治思想、历史时间、自然地理6门学科,学生最先在历史时间、物理学2门学科中独立挑选1门作为优选考试内容,随后在有机化学、分子生物学、政治思想、自然地理4门学科中独立挑选2门作为再挑选考试内容。统一高考科目的语文课、数学课、外国语每门100分150分,均按初始考试成绩记录学生今年高考文化艺术总分。可选择性考试内容每门100分一百分,优选学科物理学、历史时间应用初始考试成绩记录学生今年高考文化艺术总分,再挑选学科政治思想、自然地理、有机化学、微生物按等级赋分后记录学生今年高考文化艺术总分。
八省新一轮今年高考将选用3+1+2方式,依据方案,八省新一轮今年高考将选用3+1+2方式。在其中,语文课、数学课、外国语三门学科选用我国考卷,考试报名时间为二零二一年6月7日至8日;物理学、历史时间、有机化学、自然地理、政治思想、微生物六门学科由各省市机构,考试报名时间为二零二一年1月19日至9日。今年高考将于6月7日逐渐,不断三天,八个省的今年高考将于二零二一年6月7日至9日不断三天自二零二一年起,广东、福建、江苏等省高等院校将以大学专业群为填报志愿企业。
一个学校将被分为好多个学校专业,一个学校专业是一个青年志愿者。新的今年高考纪律将从二零二一年一月到4月在一部分省份成功执行。实际检测时间为二零二一年1月23日至25日。演练将仿真模拟从考试机构、判卷到招生人数、填报志愿的整个过程,协助学生掌握新高考改革的考试科目,了解新高考改革的录取标准。
新高考来了!8省事公布2021年高考改革实施方案,具体有哪些改变?
根据省教育考试院近期发布的消息,明年广东高考将使用全国卷,并将全面放开异地高考,不变的则是,2015 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即2018年参加高考的仍实行现行“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高考方案。
◆变化一:2016 年起全面放开异地高考
根据省办公厅 《广东省人民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我省参加升学考试工作意见的通知》(粤府办〔2012〕137号)的有关精神,2016年起,经县(市、区)人民主管部门认定的在我省具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并连续3年以上持有我省居住证,按国家规定在我省参加社会保险累计3年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其随迁子女在我省参加中考并在父母就业所在城市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的,可在我省报名参加高考,并可与我省户籍考生同等录取。
消息真是越来越利好了,对于这几年高考的外地生,主要是外省的考生及家长要注意,看看自己留在广东参加高考必须具备哪些条件,不齐全的手续和证件,从高一开始就得想办法办齐了。那么对本地考生来说,是否会降低录取率呢?据省教育考试院方面透露,届时会向国家争取更多的招生指标。
◆变化二:2016 年起广东要用全国卷了
2016年起广东省普通高考直接使用语文、数学 (包括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全国卷;英语科目仍然包括听说和笔试两个部分,笔试部分使用全国卷,听说部分保留现行广东省自主命题方式和分值不变。
广东省普通高考使用的全国卷以编发的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 (实验)》、考试中心当年编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文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及其说明和《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 (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及其说明为命题依据;各科试题结构、赋分以考试中心当年编发的考试大纲及其说明的规定为准;试卷适用于使用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初审通过的各版本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考生。
据省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每年的招生计划是分别下达到各省的,各省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成绩划定各批次录取分数线,因此,使用全国卷不会影响广东考生的录取。言外之意就是在广东省内,大家都一样,无论你用全国卷还是不用,广东的同学都是同一起跑线上的!
◆不变的是:高考科目还是“3+综合”
省教育考试院院长杨开乔在6月24日参加省教育厅领导在线接访活动时表示,2015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即2018年参加高考的仍实行现行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高考方案。高考综合改革的实施时间以批准、正式向社会公布的为准。
高考改革3+1+2,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高考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改变命运最好的方式,是每一位辛苦的高中生都要经历的一次考验,承担了一个家庭的期盼,对于一些高中学生的家长来说,顺利通过高考,考一个好成绩可以说是整个家庭的头等大事了,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伴随着这种要求,高考也迎来了再一次改革。
近日,我国有八个省份宣布2021年将对高考模式进行调整和改革,这八个省份分别是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这些省份从明年开始将采用?3+1+2?的模式进行高考考试。
那么什么是?3+1+2?,模式呢?所谓3就是一直被我们称为主科的语文、数学、英语三大科,这三科的分数仍然是150分,总分450分。所谓1就是指参加考试的考生需要在历史和物理这两门学科里选择一科进行考试,这两科的分数是100分。剩下的2是指考生需要在剩下的地理、思想政治、化学、和生物中选择两门进行考试,这四门的分数是按照等级划分的。考生一共考6科,各科分数之和为高考总文化课分数,总分750分。
这就是新高考的考试模式,我认为这样的考试模式对于过去的模式来说是一种优化和进步,这样的模式更好的考虑了学生的整体情况,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和学习成绩自由的排列组合,没有把学生固定在文科和理科的框架之中,而是追求一种多元的效果。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质会提高,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掘学生的潜力,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上了大学以后专业选择的机会和途径也会增加和拓宽。
明年高考新政策是什么
转眼间新高考改革首批地区的学生即将迎来第三批高考生。第二批的试点地区的学生也即将在明年迎来第一次高考。今年第三批新高考地区的学生即将在下半年迎来选科。各省也都公布了相应的选科政策。
?
我们拿辽宁省的这次的新政来看,会发现一件事。新高考选科模式好像又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变,由原来的六选三,七选三变成了3+1+2,虽然很多细节都还未确定。但3+1+2这种模式将会成为未来的新改革方向
下面,素素为大家整理了“3+1+2”模式的相关知识,供大家参考。
什么是“3+1+2”模式?
“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
“1”是指物理、历史两门限选科目;
“2”是指在化学、生物、政治、地理以及除了必选一门以外的科目中任选2门。
“3+1+2”模式有什么优点?
在这次的新模式中,我们注意到,物理和历史摇身一边成为了必选科目。由此可见两门学科在文理科中的地位。也解决了物理历史没人选的尴尬问题。
相比之前的七选三35种选科组合,六选三20种组合,这次的新模式足足减少到了12种。对于纠结症患者来说简直是福音。
“3+1+2”模式分析物理+化学+生物
这其实就是原来老高考模式中的纯理科。
选择而这种组合的同学只有2.6%的专业不可以填报,而且基本上都是一些文科专业。对于一些理解能力强,但是在记忆能力上面便薄弱的同学比较适合选择这个组合
物理+化学+地理
地理——生在文营,心在理。
首先,地理不是一个像历史政治一样依赖背诵的科目,它有很多原理,需要你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相比历史政治,地理又多了一份理性,答案也比较客观。如果你有比较好的理性思维,地理是你的不二选择~
物理+化学+政治
这种组合可报专业98.9%,实际上一些顶尖大学专业可报率达100%。
基本上如果准备大学后考公务员或者继续进修,可以考虑选取这个组合。因为政治是必考科目之一。如果在高中就对此学科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对未来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政治作为文科专业和物理化学需要的学习能力联动性没有这么大。很考验学生的综合素养。
物理+生物+地理
这应该算是一个万金油的选科组合了,可报专业高达百分之99。
一般有这两项特点的学生非常适合选择:
1、物理成绩拔尖,具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
2、其他科目没有明显的特长,并对未来暂时无明确的学业发展规划。
物理+生物+政治
这个组合建议学生慎选。因为选择此组合的学生本来就少,学习氛围会不够浓厚。而且各校由于师资不均衡的情况,可能会比较难单独为这个组合的学生单独设计走班课程的时间表。
物理+地理+政治
这也是一个比较万金油的选科组合,物理和地理都是需要理科思维学习的学科,而政治为你未来的考研以及考公之路能做一个很好的铺垫。
历史+政治+生物
如果说地理是一门身在文营,心在理的学科的话。生物则反之,如果部分学生的文科成绩比较好,但是未来想学医可以考虑加入生物这门学科。
历史+地理+生物
这个组合应该是很多成绩中等的学生比较青睐的组合,因为这三门对于中等学生来说只需要用心背就可以拿高分,但是确定是专业填报受限,能报的专业比例为77.8%。
历史+化学+生物
除了个别仅要求物理的专业这个组合都能填了(交大,同济,西交及一些其它学校的理工类专业)。总得来说化学方面最好,选择空间最大,可以学理科,化学,也可以学工科,材料,能源,化工,本科都可以找工作。
历史+地理+政治
曾经的纯文科
如果未来想从事艺术、传媒类工作的学生可以考虑这个组合。
历史+地理+化学
可报专业比例为88.6%,我认为理化史组合最大的弊端,就是历史学科的不稳定性和一些客观因素影响,如试卷难度、主观性强、改卷因素等,所以得分没有生物和地理那么有把握,导致理化生组合赋分可能会稍低。当然,既然有学生选择,自然有其考虑,如果历史确实非常突出,而生物和地理有确实不太行,选择这个组合也无可厚非!
历史+政治+化学
就考试来说,感觉可能不如把政治替换成化学。因为生物答案固定,得分明确。而政治选择有的确实很有难度,对于简答来说,要根据材料,明确得分点,有时候偏了,可能写一大段也得不了几分,和材料联系的很紧密。要根据自己的情况,如果理解记忆比较好,就选择政治。
这种组合最大的优势是一些文科较强的学生,通过加入化学这门学科的方式,让自己在未来专业选择的空间变大了。但是和两门理科+一门文科的组合一样。具体需要的核心要素不一样,所以学习的时候会觉得比较难。
详细的赋分细则
近年来,高考改革总的原则和方向都非常清晰,在实践过程中,新高考最大的特点主要是从原来的文理分科模式转换到了自由选科模式,让处于高中的同学也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无论怎么变化,面对新高考,做好生涯规划是不变的应对方法。
高考改革对学生有什么影响
1、不再区分文理科
原高考生只能选择文科或理科参与高考在2021年新高考政策下不再区分文理科,考生需要参加语文、数学、外语三门考试,另外在地理、历史、政治、物理、化学、生物中任意选择三科参加等级性考试。
2、高考总分计算方式改变
原高考是由语数外+综合(文理)构成,在2021年高考新政策下依旧是由语数外+自选3科构成。自选三科不再评分而是按A、B、C、D、E五个等级进行划分,E等级为不合格。以参考人数和卷面得分为依据,原则上等级A的.比例为15%,等级B的比例为30%,等级C的比例为30%,等级D和等级E比例共为25%其中等级E比例不超过5%。
3、外语科目可以考两次
原高考外语科目仅可以考一次,现新高考政策下外语提供2次考试机会选择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4、合格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包括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信息技术、通用技术、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等科目。
5、综合素质评价
原高考生录取按分数、排名进行投档录取,现新高考政策下把综合素质评价作为招生录取参考条件,并将具体使用权交给高校,是这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
高考大纲何时取消 综合改革省份有哪些
高考改革是为了实现三方面目标:
一是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二是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
三是有利于带动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整个高考改革方案就是围绕这三个目标设计的。
高考改革的影响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考试方式、科目和内容的变化更加尊重学生的选择权。比如在试点省份,学生可以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四选三。
第二,高考改革将加大大学的招生自主权。大学可以探索建立考生综合评价机制,积极尝试自主录取、定向录取、破格录取等多元化的录取方式。
第三,高考改革将带动中小学教育改革。比如,“考哪门学哪门”的模式行不通了,中小学要积极尝试选课制、分层教学、分组教学、走班教学等模式。过去一些学校在这方面有所探索,今后可能成为常态。
2016年湖北高考改革政策消息,对明年高考的改革有哪些
导读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印发了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指导意见》,统筹考虑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和高考综合改革等多维改革推进的复杂性,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可以于2019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1、高考大纲何时取消
浙江、上海和北京、天津、山东、海南作为前两批试点省份,已分别于2014年、2017年启动高考改革。这些省份启动高考改革比较早,但从2019年的高一年级新生才开始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这批学生参加高考需到2022年。所以,这些省份2020、2021年高考仍有大纲。2022年高考可能将取消大纲!
2、2018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19年或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按照之前各地公布的既定方案,湖北、广东、江苏、河北、重庆、湖南、福建、辽宁等8省份在2018年启动高考改革。根据目前公开消息,除辽宁外,其余省份都是从2020年的高一年级新生开始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这批学生参加高考需到2023年,所以七个省份2023高考取消大纲。辽宁从今年高一年级开始实施新课程,2022年高考取消大纲。
3、2020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可以于2020年或2022年秋季学期高一年级起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上一批延迟的河南、江西、四川、安徽、黑龙江、吉林、贵州、山西、西藏、内蒙古,很可能在2020年统一启动高考改革,同时从明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年级学生开始,部分省份新课程和新高考将同步推进,很可能将于2023年高考取消大纲!
4、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各省(区、市)均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到2025年,新课程新教材的理念、内容和要求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各年级的教育教学各个环节。
按照之前公布的方案,青海、陕西、云南、甘肃、宁夏、广西、新疆等7省份将在2019年启动高考改革。2020年可能会部分启动,也可能继续延迟到2022年。但最迟到2022年入学的高一新生,全国所有普通高中的起始年级都将实施新课程新教材,2025年将实现所有年级全覆盖。届时,2025年全国各地将彻底取消高考大纲。
为保障普通高中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按照实事求是、积极稳妥、分步实施、自主申请的原则,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
高考制度该不该改?
1、2016年起,湖北省普通高考语文、数学、外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全部使用全国卷,不再进行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自主命题。
2、明年高考全国有25个省份使用全国卷,由于中学教学大纲不变,全国都一样,高考命题的具体内容和依据都是统一的考试大纲,因此,对于高考考生来说,只要按照原有复习备考安排去做即可,对考生不会有多大影响。
3、试卷改变后主要还是试卷结构的不同,对于明年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平时可以做一做前些年的高考全国卷,最好将近十年的高考全国卷系统做一遍,逐渐了解全国卷命题重点、命题方式、题型特点。
高考改革会带来哪些变化
改一考为多考定终身,不好玩!
明年起浙江省高考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将退出历史舞台,除了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都将成为是否能被高校入取的重要依据。据省考试院人士介绍:方向绝对是对的。这是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高中教育普及化的需要,是必须要进行的改革。改革的目的是希望每一个孩子能有选择的学习,实现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近年来浙江省有关高考招生的改革力度,不断加大,成效明显。特别是去年施行的“平行志愿”,一下子减少了考生许多麻烦和顾虑,凸显了公平公正,受到社会广泛好评。今年不少省份也相继借鉴推行。本次推出的方案,不是对招生方式的修剪,更具根本性、“一揽子”革新意义。其实效性、科学性怎么样,有待实施之后的进一步检验印证。作为一个“业外”的笔者,不敢妄加评论。
高考本不应是唯一的选拔方式
浙江省16日公布了该省新课改高考方案,除了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也都将成为能否被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从2009年起,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将退出高考历史舞台。
在过去,高考更多的是为了选拔人才。因为通过了高考,也便意味着从此进入了"吃皇粮"一族。而今,高考不仅是为选拔人才,还是为国家和社会发现和培养人才所服务。但是,高考的一考定终身,又存在着种种弊端。像一些偏才和专才,往往会没有通过高考而遭到大学的"遗弃"。这样的例子,可谓不胜枚举。将高考作为唯一的选拔方式,注定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
高考政策还是慎重些好!
从2009年起,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将退出高考历史舞台。浙江省今天公布了该省新课改高考方案,除了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也都将成为能否被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浙江官员制定出这一新的高考方案定是花了很大功夫。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三者都成了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再加上三类新的考试科目设置着实“复杂”的让笔者觉得晕晕糊糊。看了几遍才懂,也发现有些问题是新方案没有考虑到的。
改或不改,总得面对问题
从2009年起,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将退出高考历史舞台。浙江省今天公布了该省新课改高考方案,除了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也都将成为能否被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相关负责人认为,分类测试、分批选拔,打破了以往科目设置高度统一的模式,使不同类型的学校能选拔到适合自身培养目标的学生;使不同程度的学生能量力而考,减轻相当部分学生学习和考试压力;它符合因材施教的教育观念,有利于培养既有必备的知识基础,又有个性和特长的专业人才和劳动者。
高考改革确保起点公平是关键
高考,这个关涉亿万学子人生轨迹的“国之大事”,可以比喻为“撬动地球”的那个“支点”。近年来,尽管人们激烈抨击现行高考制度的各种弊病,却始终未能寻找到一个最佳的替代方案。其要害是,现行高考制度充当了“起点公平”的“最后防线”。任何对现行高考制度的变革,必须确保“起点公平”不走样,才不失其正当性。浙江省的新方案能否做到这一点,必将最终决定改革的成败。
请给高考改革再多点信任
在“既有高考模式存在严重弊端”的共识下,各地都开展着不同形式的高考改革,但一般改革的动作比较小,相比之下,今年浙江高考改革的动作就显得很大了,不再是考题和考目上的微调,而是直指高考考分。该省决定从明年起改变单一的“统一选拔考试”,成绩不再是唯一录取依据,除了高考成绩,高中会考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也都将成为能否被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将在全国范围内渐次铺开的高考改革,是当下高考制度的一次深刻变革。实行“新高考”后,高中怎么教?学生如何才能进入心仪的高校?教育整体链条是否能环环相扣?
不分文理的“3+3”模式:改革凸显四大变化
自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各地开始陆续出台本地区改革实施方案。记者梳理各地改革方案发现,高考计分方式、高校招生录取方式发生明显变化,科目设置和招生批次成为改革重点。
——不分文理,变为“3+3”模式。广东、辽宁、吉林等大部分省份实行“3+3”的考试模式:前一个“3”指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科目,后一个“3”为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成绩,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选择3科。
——外语等科目实行一年两考。北京市高考改革确定,英语听力考试从笔试中分离,一年两次实行机考,上海、吉林、辽宁等地也规定,外语提供两次考试机会,学生选取较好成绩计入高考总成绩;广东省除外语科目实行一年两考外,还将给学业水平考试提供两次考试的机会。
——“一考定终身”变为“多元录取”。各地规定,改革统一高考招生录取机制,实行基于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的多元录取机制,即俗称的“两依据、一参考”。
——“本科批次合并”。辽宁、福建、四川、广西等地从去年起陆续取消本科第三批次,与本科第二批次合并录取。一些省市则提出了合并第一、第二招生批次:上海市将从2016年起合并本科第一、第二招生批次,并按照学生的高考总分和院校志愿,分学校实行平行志愿投档和录取;海南合并一本、二本招生批次,并计划从2020年起仅设本科和专科两个录取批次;山东省也提出,山东高校录取从明年起将不再分一本二本。
新高考方案执行时间上,上海、浙江两个试验区明年起执行新高考;北京、海南等将于2017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广东、辽宁、吉林、湖南等大部分省份定为从2018年高一新生开始执行改革;一些西部省份定于2019年开始执行。
“套餐”变“自助餐”:指挥棒如何带动学习革命
各省份高考改革方案引发普遍关注。一些业界人士认为,新高考方案总体上以学生为本,为学生、高校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考试素质教育导向、公平性更明显。但与此同时,高考的“套餐”模式变成了“自助餐”,“史、地、生”等传统副科比重增强,各科内容更注重考察与生活相结合的实践能力,高中教学势必发生重大变革。
——“走班制”必然带动分层教学。师资配置、课程组织与学校管理均不同程度面临挑战。
记者在上海采访了解到,“走班制”正在成为高中教学改革的一大趋势。目前,复旦附中本部已经对部分高一、高二逾两百名学生实行全部课程走班,不设行政班级,其余学生选修课实行“走班制”,学生可以按照自己选择的课表前往对应的教室上课,教室门口也贴出课程安排和相应的时段。
明年开始实施“新高考”的浙江省实行的是“7选3”考试模式,学生可以在物理、化学、生物、思想品德、历史、地理、技术7门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中,选择3门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这种考试给浙江省高中带来了35种课程选择“套餐”。实际操作中,由于学生选择不一,部分学校教室、教师出现一定程度的短缺。
——“综合素质测评”将由雷同到个性。上师大附中校长严一平介绍,在相关高校已公布的综合评价录取改革试点方案中,高考成绩不再是唯一的录取标准,而是采用“高考+校测+学业考”方式录取。在全面推进高考改革后,高校正在逐步将综合素质纳入到人才的选拔过程中,更加关注学生的全科成绩、综合素质和自身的实践和体验经历。
记者在各地调查发现,当前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对高考录取影响不大,部分中学做的还比较简单。
自由度增加:做好未来发展“选择题”
今年上海共有9所高校开展综合评价录取,同时高招将合并一、二本批次,原有的志愿填报方式和投档录取办法发生改变。考生在合并后的10个院校志愿里填报的自由度明显增加,原来“从一本掉到二本”的概念消解了,考生的选择面得以扩大,高分考生更易向上冲击,低分考生也有足够多的选择满足志愿。
复旦大学招生办公室对此表示,希望学生和家长能充分考量自身特长、兴趣、理想,从未来10年、20年,甚至更长发展时期来把握自身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跳出只看眼前的热门专业、分数高低等狭窄视角。这也是考生真正能够在招考制度改革中以不变应万变的根基所在。“现在学生最大的困惑是,只知道学习,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将来要做什么?”一些教师反映,在选择多了、范围大了的情况下,考生自己也会患上“选择困难症”。“高考改革最重要的就是选择。”长春市实验中学校长迟学为说,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能选择优势学科,学校也要有这样的规划和引领能力。
一些基层学校负责人担心,高考改革开始实行时,对学校、学生和家长的适应能力是个挑战。
针对“走班制”,武汉市一所中学校长说:“学校教室够不够用?如何配备相应教师,走班之后新的班级如何管理,如何考勤?可能都要和过去完全不同,应提前做好准备。”
针对高校录取参加“综合素质测评”,一位孩子在上海交大附中嘉定分校入读的家长赵女士表示:在本身比较繁重的高中课业中,如何更多更好地融入业余爱好、社会实践、志愿活动等内容,考验着学校、也考验着学生和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