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移民反映的问题,高考移民态度

tamoadmin 2024-06-12 人已围观

简介1.王金战的作品2.能帮我的100分送出怎么看教育公平安徽铜陵,一个以盛产铜矿而得名的城市,近年来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广受关注。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探索,铜陵市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创造了一个“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的“铜陵模式”。很多地方盛行的“择校风”,在这里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孩子们在公平、宽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

1.王金战的作品

2.能帮我的100分送出

高考移民反映的问题,高考移民态度

怎么看教育公平

安徽铜陵,一个以盛产铜矿而得名的城市,近年来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而广受关注。经过十几年的改革探索,铜陵市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创造了一个“学校没有好坏之分,只有远近之别”的“铜陵模式”。很多地方盛行的“择校风”,在这里已经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孩子们在公平、宽松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教育事关民族兴旺、人民福祉和国家未来,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促进教育公平,让所有孩子共享同一片蓝天,是亿万家庭的殷切期盼,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体现。

为什么教育公平问题引起社会高度关注?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我们举办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基本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由1949年的1.5%上升到79.2%;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显著改善了新增劳动力结构和素质;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毛入学率达到24.2%,进入大众化阶段;国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949年的1.6年提高到8.7年。教育发展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提高了全民族的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

同时也应看到,当前教育改革和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待还不适应,特别是教育公平问题还很突出。据2009年年底的一项调查显示,56.5%的人认为存在教育不公问题。这反映了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的高度关注。

当前,人们对教育公平问题反映最强烈的,就是在接受教育尤其是优质教育的机会、接受教育的程度和质量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表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校际之间以及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会让我们对此有直观、切身的感受。

比如,“择校热”高温不降。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小学择校非常普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进入声誉和质量较好的学校,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家长操劳、奔波数月,通常还要支付数额很大的“择校费”。为了增加“择校”资本,孩子们不得不参加各种各样的“占坑班”、补习班,考取名目繁多的证书,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倾向愈加严重。这些现象多年来禁而不止,治而不愈,成为教育领域的一大“顽症”。

比如,困难群体公平受教育机会尚未得到充分保障。一部分农民工随迁子女还在办学条件不达标的打工子弟学校就学,国家助学体系尚没有覆盖普通高中教育,没有做到“应助尽助”,残疾儿童教育水平仍落后于普通儿童教育水平,等等。

再比如,不同地区考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公平,部分地区学生入学机会偏少。这种现象多年来一直备受争议,由此引发的“高考移民”问题时有发生。

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解决好这些问题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对个人来讲,它关系每一个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一生;对整个社会来讲,直接影响社会公平正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正因为如此,教育公平问题才受到群众广泛关注。

影响教育公平的原因是什么?

“中央给咱办实惠,农民种地不交税,娃娃上学不交费,真是和谐好社会。”这是近年来我国农村许多群众发自内心的感慨。可以说,随着免费义务教育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学上”、“上得起学”已经不是问题了。人民群众现在对教育问题的意见,对教育公平的呼唤,实际上主要是对“上好学”的期待。

当前,到底是哪些因素影响了教育公平呢?

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基础和具体政策等多种原因,我国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大。而发展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的责任主要在地方,地方的教育水平直接受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区域和城乡之间发展的差距必然带来教育发展的差距。2008年上海市初中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为15473.62元,而贵州省仅为2310.83元,相差近6倍。可以说,教育不公平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教育领域的直接反映。

教育投入不足。“穷国办大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虽然各级政府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增加,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2008年只达到3.48%,不仅低于大多数发达国家,而且低于部分发展中国家,与我国教育发展的需求还存在很大差距。教育投入的不足,严重制约着教育条件的改善和教育资源,特别是优质教育资源的扩展。

资源配置不合理。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行重点学校制度。在教育投入总量小、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集中财力、物力办好一批中小学,对“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曾产生积极作用。而重点学校制度也同时导致了学校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近年来,国家取消了重点学校制度,加大了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但是,重点学校本身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依然存在,人们形成的固有观念很难改变,这些学校依旧能够吸引大量的社会资源和优秀学生,加剧了教育资源分布的不均衡,甚至造成了同一区域内学校之间两极分化的局面。

政策制度不完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之后,我国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但影响和制约教育公平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依然存在。一些已经落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合理制度如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加剧了教育不公;省级政府统筹管理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的机制尚未建立。同时,对新出现的一些问题,如农民工随迁子女接受“初中后教育”等,还没有可供依据的法律和制度规范。

人民群众教育需求日益增长。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受教育程度逐渐成为影响个人职业、收入乃至社会地位的重要因素,教育作为一种重要的家庭“投资”的观念深入人心,人们对子女接受教育的关注度空前提高。再加上独生子女普遍化,人们都希望让孩子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这必然造成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长与供给短缺的矛盾凸显,使教育公平问题日益突出。

为推动教育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发展,中央作出了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决策。从2008年8月启动,《规划纲要》的制定历时1年零9个月,经过40轮大的修改,两次面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2010年5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在这个描绘中国教育未来10年改革发展路线图的纲领性文件中,鲜明地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公平的理念贯穿始终。它昭示了党和政府大力促进教育公平的态度和决心,让人们进一步看到了实现教育公平的美好前景。

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对于当前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不公平问题,人们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强烈的,是义务教育发展的不均衡。义务教育作为政府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具有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是最应体现教育公平的领域。抓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抓住了促进教育公平的关键。

近年来,在推动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同时,党和政府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5年,教育部专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把义务教育工作重心转到均衡发展上来。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将均衡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强调各级政府的法定义务。《规划纲要》提出用10年左右的时间实现区域内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的目标和一系列具体政策措施。

当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城乡、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区域内校际之间资源配置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短缺、辐射面窄等。要以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为基本要求,以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内涵发展为重点,通过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到新水平。

一是“提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主要体现在教育质量上。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改革,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重压下解放出来,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二是“缩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加大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对口支援制度,促进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很多地方为此进行了积极探索,如成都积极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大力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广东省开展“千校扶千校”活动,组织发达地区10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对口帮扶欠发达地区薄弱学校,收到良好效果。

三是“重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陕西吴起县投入5亿多元统一全县建校标准,实现了办学条件均等化;安徽铜陵市鼓励教师跨校兼课、兼职,促进了高水平教师资源共享。要从硬件、软件等各方面促进区域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取消设置重点校和重点班,统一学校公用经费和生均教育经费标准,加大薄弱学校改造力度。实行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加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搭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

四是“建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校际和城乡之间的分割,形成城乡和地区义务教育共同发展机制。认真总结一些地方探索的学区管理、集团化办学、农村九年一贯制、示范性高中和重点高中招生指标定向分配到初中等做法和经验,创新教育管理运行机制。强化督导评估,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和激励机制。

还应注意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削峰填谷”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在大力扶助薄弱学校的同时,要鼓励优质学校继续办出水平、办出特色。

如何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难问题?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进城务工的农民工数量逐年增加,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凸显。据统计,2009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随迁子女适龄人数达到997.1万人。如何给这些孩子一张安稳的书桌,让他们像城市的孩子一样接受义务教育,健康成长,是促进教育公平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要举措。早在2001年,就明确提出了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的“两为主”政策。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发文要求多渠道安排农民工子女就学,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把接纳非户籍居住地上学的儿童纳入政府管理的范畴。

2009年中央财政下拨20亿元,专项用于补充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公用经费和改善办学条件等。各地也纷纷出台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经过这些努力,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民工子女就读难的问题。但目前一些地方仍然存在公办学校入学“门槛高”、农民工子女学校教学质量低等问题。而且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加快,这一问题将更加突出。如何进一步解决好农民工随迁子女的上学问题呢?

强化流入地政府责任。广大农民工为流入地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流入地政府要切实负起责任,保障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将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指导和督促公办中小学认真做好接收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将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保障范畴,对接收农民工子女人数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制定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做到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采取措施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民工子女就学。

发挥公办学校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公办中小学潜力,合理调整和完善学校布局,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尽可能多地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降低入学门槛,简化入学手续,不得随意设置入学条件限制。对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要与当地学生在收费、管理等方面同等对待,不得违反国家规定加收借读费及其他任何费用。

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农民工子女在短时期内完全进入公办学校就读还不太现实,必须进一步发挥民办农民工子女学校的作用。要将农民工子女学校纳入民办教育管理范畴,制定审批办法和设置标准,在办学场地、办学经费、师资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加强 对这类学校的督导工作,规范其办学行为,促进其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根本上要解决农民工的“身份”问题。2010年6月,广东省出台有关规定,实行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政策,只要积满60分,农民工就可以申请入户,其随迁子女就学问题也将得到有效解决。应逐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逐步解决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吸纳有条件的农民工转为城镇居民,使其子女真正享受“同城待遇”。

此外,随着很多农民工子女开始进入高中阶段,他们接受“初中后教育”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由于借读费用昂贵、户籍障碍、高考政策限制,以及各地在教材、课程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他们在流入地接受高中教育难度更大。应研究制定农民工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让流入地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大门也向他们敞开。

如何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得起学?

2009年8月16日,来自四川广安的小张怀揣录取通知书,惴惴不安地来到中国科技大学新生报到处报到。刚出家门时还为学费发愁的小张马上安心了:在出示有关证明后,马上通过“绿色通道”顺利办好了入学手续。“不带一元钱,也可进校园”,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全国高校普遍建立了“绿色通道”制度,对经济困难学生一律先办理入学手续,再根据核实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予以资助。

“不让一个孩子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体现,是切实保障全体人民特别是困难群体受教育权利的必然要求。由于各种原因,我国城乡还有一些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这些孩子的上学问题一直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近年来,国家资助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面免除学杂费,为农村学生提供免费教科书,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在中等职业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保障制度,国家助学金每年资助近1200万人,总资助面达在校生的90%,同时从2009年秋季学期起,对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除学费;在高等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和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每年资助约450万人,总资助面超过20%。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是国家对困难学生资助强度最大的制度安排,也是困难学生得到实惠最多、人民群众最满意的制度安排。要不断完善这一政策体系,把各项资助措施落到实处,确保每一个学生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无论哪个教育阶段,都不能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

扩大资助范围。资助范围要在现有基础上,向各个教育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延伸。鼓励各地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提供资助;推进把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纳入国家助学体系;逐步扩大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范围,在免除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学费基础上,将政策实施范围扩大到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完善研究生资助政策,设立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这样,就能逐步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的全过程资助体系,实现“应保尽保”。

提高资助标准。由于国家财力有限,目前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标准还不高。要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大资助力度,让这些孩子不仅上得起学,而且逐步上得好学。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改善学生营养状况。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建立国家奖助学金标准动态调整机制。

落实资金保障。完善资助体系,资金投入是基础。中央和地方财政要足额安排应当负担的资金并及时拨付到位。省级政府要做好统筹协调,完善省对下转移支付制度,确保应承担的资金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要从其事业收入中提取4%-6%的资金,用于助学。加强对各项资助经费的管理使用、审计监察,提高经费使用效益,把国家有限的财力用好。

动员社会力量。长期以来,社会力量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希望工程实施20年来,募集资金超过56亿元,援建希望小学15900多所,资助失学孩子340多万名。要继续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崇文重教、扶危济困的文明风气,完善各项引导激励政策,形成社会各界关心教育、帮助困难家庭学生的良好氛围。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是全国亿万孩子的共同心愿;“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是党和政府的庄严承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党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让所有孩子都站在公平的起跑线上,让祖国的花朵共享一片蓝天的目标,必将逐步变为现实。

王金战的作品

政审内容

1、考核的对象是经考试、体检合格的人员。

2、考核的内容为德、能、勤、绩四个方面。

德:主要指政治思想表现、工作作风、职业道德和品德修养;

能:主要指从事本职工作所具备的基本能力和应用能力;

勤:主要是事业心、工作态度和勤奋精神;

绩:主要是工作实绩,包括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效益。

考核的重点:被考核人的工作实绩和与拟补充职位相关的实践经验。

考核结果:分合格和不合格。

3、报考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即视为考察(政审)不合格:

(1)散布有损国家声誉的言论,组织或者参加旨在反对国家的集会、游行、示威等活动的;

(2)组织或者参加非法组织,组织或者参加罢工的;

(3)玩忽职守,贻误工作的;

(4)贪污、行贿、受贿,利用职务之便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私利的;

(5)违反财经纪律,浪费国家或集体资财的;

(6)滥用职权,侵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

(7)泄露国家秘密或者工作秘密的;

(8)在对外交往中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

(9)参与或者支持、、、迷信等活动的;

(10)因政治、经济和其它问题正在接受审查且尚未有结论的;

(11)触犯刑律被免予刑事处罚的;

(12)受过刑事处罚、劳动教养的;

(13)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

(14)曾被开除公职、党籍和学籍的;

(15)在国家法定考试中有严重舞弊行为的;

(16)曾受记大过、降级、撤职、留用(留党、留校)察看处分的;应届毕业生在校期间受到“记过”以上校纪处分且尚未解除的;

(17)被党政机关、事业单位辞退的;

(18)上一年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不称职(不合格)或上两年年度考核两次基本称职(基本合格)的;

(19)严重违反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

(20)有配偶、直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或正在,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或十年以上徒刑且正在,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危害国家安全罪等情形,报考政法机关的;

有配偶、直系亲属或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正被立案审查,有对本人有重大影响的旁系亲属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正在等情形,报考相关政法机关的;

(21)有其他违法违纪行为,不宜担任公务员职务的。

法律依据

《公务员录用规定》

第十八条 报考公务员,应当具备下列资格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二)年龄为十八周岁以上,三十五周岁以下;

(三)拥护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拥护中国***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

(四)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

(五)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

(六)具有符合职位要求的工作能力;

(七)具有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八)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的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1.留学生在学历经教育部认可后可以报考。

2.部分省市会有户籍要求。

3.直系亲属移民国外的,政审会受影响。

年龄十八至三十五周岁。1.以身份证上的出生年月为准。2.只要报名时符合年龄要求即可。3.部分省市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放宽条件,以招考公告为准。

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行。1.政治素质体现在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信仰等方面,支持港独、或发布言论被公安机关登记在案的,不予录用。

2.《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规定,党员不准信仰宗教。公务员政审虽没作明确要求,但是肯定会有影响。

3.道德品行,如果考生有、打架斗殴、、盗窃等违法行为,或者有充分证据证实考生人品特别差的,政审基本没戏。

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主要通过体检来判断,体检标准以国家公务员局发布的《 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为依据,各省、各部门会有区别,这里不过多介绍。

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

1.没有要求全日制。

2.部分省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上下调整。

3.所学专业和学历学位必须与招考条件相一致。

4.会重点审查学籍档案,严查冒名顶替、高考移民和学历套读等行为。

拟任职位所要求的资格条件。

1.两年基层工作经验、三支一扶经验。

2.党员身份、大学生村官身份。

3.通过司法考试、通过英语等级测试等。

4.大部分岗位无要求,可以随便报考。

第十九条 下列人员不得报考公务员:

(一)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二)被开除中国***党籍的;(三)被开除公职的;

(四)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五)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1.考生只要有犯罪记录就不行。

2.有盗窃、等违法行为的不予录用,如果是普通民事违法行为(侵权)或者一般行政违法行为(交通违法)则不受影响。

被开除中国***党籍的。

1.受过党纪处分的也有影响。

2.报考非党员岗位的也会重点审查党员档案。

3.异地入党等违规入党行为会影响政审。

被开除公职的。

1.开除公职在个人档案里面会有记录。

2.在公司企业工作期间,受到记过及以上处分且被计入档案的,考察组会上门核实后再决定是否录用。

被依法列为失信联合惩戒对象的。1.失信对象即老赖,高铁飞机都不让坐,考公更不可能了。

2.会审查考生个人征信报告(目前大部分省份都查征信,未来全覆盖是大势所趋)

3.父母为失信人员的一般不影响,少部分岗位会要求提供。

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这个就厉害了,用人单位可以自行把握政审尺度,凡是没有明确规定违规,但是考察组觉得违规的都可归为此类。

第三十五条 省级(含副省级)以上招录机关,可以实行差额考察。

等额考察:招一人,考察综合排名第一的考生。

差额考察:也叫比较性考察、竞争性考察,比例一般不高于1:2。

考察组一般由用人单位或当地组织部工作人员构成。

考察程序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1.审查考生提交的资料。

2.审查考生个人档案。

3.到考生学校、公司或社区座谈。4.组织部终审。

能帮我的100分送出

序言:拯救英才

第一章 规划:好前程来自提前设计

第二章 沟通:好心态贵在及时调整

第三章 习惯:高智商源于细节培养

第四章 激励:收放自如推动节节胜利

第五章 冲刺:动作规范就能超水平发挥 (一)高考数学147分是怎样得到的

(二)如何把握考试的技巧(上)

(三)如何把握考试的技巧(下)

(四)如何提高听课效果

(五)如何提高记忆力

(六)如何在学习中科学用脑

(七)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上)

(八)如何提高学习效率(下)

(九)高考数学如何考(上)

(十)高考数学如何考(下) ……

(十一)冲刺阶段的心态

(十二)改变心态 改变人生

(十三)转变差其实也很容易

(十四)正确面对成绩起伏

(十五)贫穷也是一种财富

(十六)家长如何帮助孩子走出困境

(十七)一件事的影响力

(十八)学习的本质含义

(十九)学会欣赏孩子

(二十)如何面对中学生早恋 理念篇

关键词:问题孩子;赞扬;14岁之前;沟通;前程设计;孩子的缺点

1. 问题孩子出自问题家长

2. 14岁之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

3. 现在孩子最需要什么?

4. 孩子不愿与家长沟通,责任在家长

5. 孩子的前程是需要提前设计的

6.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

7. 跟孩子讲话是要备课的

8. 如何对待孩子的缺点?

成长篇

关键词:自信;自闭;长相;男女生;阳刚;无主见;不求上进;90后;我行我素;懒惰;怕吃苦;固执;撒谎;冲动;军训;挫折;手机;拇指族;网络游戏;网瘾;**网站;假期;追星;整容;视频聊天;网友;攀比;拉帮结派;受欺;时尚;粗鲁;胡思乱想;孤僻;同性恋

1. 孩子初中时候很阳光,上了高中突然不自信了,怎么办?

2. 孩子原来成绩很好,上高中后发现学习比自己好的同学比比皆是,于是就灰心了,家长应如何鼓励他呢?

3. 孩子从农村的学校考进了市里的重点高中,变得很自闭,怎么办?

4. 孩子相貌长得不好,不爱和人交往,怎么办?

5. 孩子想竞选班干部,但又觉得自己可能不行,怎么办?

6. 孩子害怕接触异性,怎么办?

7. 我不想儿子变得“女兮兮”的,怎么样让他具有阳刚之气?

8. 孩子没有主见,凡事都让家长拿主意,如何改变他?

9. 我觉得孩子太甘于平庸了,怎样激励他?

10. 孩子告诉我,很多人看不起他们90后,说90后是脑残。我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

11. 孩子以前百依百顺,现在是我行我素,如何应对?

12. 孩子很懒,什么事情都不肯做,怎么办?

13. 孩子怕吃苦,娇嫩得很,怎么才能培养他吃苦的精神?

14. 无论干什么事情,他都说“不关你的事情”,怎么办?

15. 无论做什么事情,孩子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怎么办?

16. 孩子到了高中,不知道怎么变成“两面派”了,总是说谎,怎么办?

17. 孩子突然变得很冲动,总是发火,如何化解呢?

18. 孩子做事情拖拖拉拉,说了他很多次都不听,怎么办?

19. 学校要军训,孩子很苦很累,父母要去看望孩子吗?

20. 怎样对高中的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21. 该不该给孩子配个手机?

22. 孩子有了手机后,整天都在发短信,成了拇指族,怎么办?

23. 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玩劲舞团之类的游戏,怎么办?

24. 我发现孩子自从有了网瘾,如果哪天不上网就烦躁,怎么帮他戒除?

25. 孩子浏览**网站,怎么办?

26. 一到周末和假期,孩子就成了“宅男”,怎么办?

27. 女儿老想去参加什么海选,想当明星,怎么办?

28. 女儿觉得自己鼻子低了,想去整容,怎么办?

29. 女儿才上高一,听见她跟同学聊天说“不知道选哪个做男朋友”,家长怎么办?

30. 孩子要跟陌生人视频聊天,怎么办?

31. 孩子要去见网友,怎么办?

32. 孩子喜欢跟同学比吃、比穿,怎么办?

33. 孩子和社会上的不良青年混在一起了,还拉帮结派,抽烟打架,做小弟,怎么办?

34. 孩子经常被同学欺负,怎么办?

35. 孩子喜欢怪异的服装、头饰,说这是某种时尚,家长应该怎么办?

36. 孩子以前对人很有礼貌,长大了反而很粗鲁,怎么办?

37. 怎样教孩子学会宽容他人?

38. 我觉得孩子思想有点“复杂”,怎么办?

39. 父母离婚,孩子变得很孤僻,怎么办?

40. 发现孩子有点同性恋倾向,应该怎么办?

沟通篇

关键词:不听话;体谅;人生;宽容;代沟;感恩;性;要求;追星族;不主动;谈心;打骂;沟通;无理要求;心理障碍;偷看日记;住校

41. 孩子到了高中变得越来越不听话,家长该怎么办?

42. 孩子为什么不知道体谅家长?

43. 从什么角度与孩子谈人生?

44. 孩子不懂宽容他人怎么办?

45. 怎样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消除“代沟”?

46. 怎样让孩子学会感恩?

47. 怎样跟孩子谈“性”?

48. 对孩子什么样的要求更适合孩子的发展?

49. 老师经常诉说孩子的“不是”,家长该怎样对孩子说?

50. 孩子成了追星族,家长该如何引导?

51. 孩子学习不主动,家长该怎样开导?

52. 家长跟孩子谈心该聊些什么内容?为什么双方都感觉无话可说?

53. 孩子心情不好时,家长该怎样做工作?

54. 家长知道不能随意打骂孩子,可还是经常失控打孩子,怎么办?

55. 家长希望多与学校老师沟通,但老师时间紧,如何解决这个矛盾?

56. 单亲家庭的孩子出现心理障碍,家长该怎样与孩子进行交流?

57. 怎样巧妙拒绝孩子的无理要求?

58. 父母是否可以看孩子的日记?在日记中发现一些问题应该怎么办?

59. 女孩子考上住宿学校,却不愿意住校,怎么办?

60. 孩子住校,家长该怎样和学校沟通,共同教育好孩子?

学习篇

关键词:高考;心态;消极;竞争;压力;烦躁;睡眠;成绩;动力;做题;补课;弱科;努力;思维;网络学习;学习习惯;逆反心理;差生;学习效率;走神;家教;成绩不稳;辅导班;开夜车;班干部;特长;配合;减压;调节;高考前;饮食;考试焦虑;作弊;高考移民;填报志愿;热门专业;招生;落榜;复读

61. 家有高考生,家长的心态怎样调整?

62. 孩子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态度消极怎么办?

63. 孩子不喜欢某科老师,学习偏科怎么办?

64. 孩子初中时很优秀,到高中竞争激烈,压力大怎么办?

65. 怎样帮孩子排遣受到挫折时的烦躁心情?

66. 一边高喊要保证睡眠,一边又催着要成绩,家长在夹缝中怎么做?

67. 孩子学习上缺乏竞争意识怎么办?

68. 怎样帮孩子正确对待激烈竞争的同学?

69. 孩子平常考试成绩还可以,大型考试却发挥不好,怎么办?

70. 学习的动力来自哪里?如何保持?

71. 怎样帮助孩子提高做题效率?

72. 如何帮孩子巧用题海战术?

73. 父母在孩子考试期间应注意哪些问题?

74. 孩子以前是拇指族,落下的课很多,先学新的内容还是先补旧的内容?

75. 孩子害怕上自己的弱科怎么办?

76. 怎么帮助孩子处理好各科之间的关系?

77. 如何帮助孩子进行高效的预习、复习?

78. 尽管孩子很努力,但是学习成绩始终提不上去,如何对待?

79.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培养学习思维品质?

80. 家长怎么指导孩子借助网络工具进行学习?

81. 如何培养孩子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习惯?

82. 孩子对老师和家长产生逆反心理,怎么处理?

83. 孩子在班级中名次靠后,算是差生,怎么办?

84. 怎样帮助孩子集中精力、学习不走神?

85. 如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效率(在课内、在课外)?

86. 孩子上课不听,课后要上补习班吗?请家教有用吗?

87. 孩子经常开夜车学习,父母怕孩子累坏了,该如何说服孩子?

88. 孩子成绩大起大落,不稳定,怎么办?

89. 孩子在学校很活跃,参与一些社会工作会影响学习吗?

90. 孩子是否一定需要学一种特长?

91. 高考前家长如何配合孩子?

92. 高考冲刺阶段如何帮助孩子减轻压力?

93. 考前一个月怎么安排孩子复习、饮食和休息?

94. 高考之前,如何调节孩子的心态?

95. 考试时孩子思路阻塞,焦急异常,怎么帮助孩子克服考试焦虑的心理?

96. 高考前,有人买,有人当高考移民,怎么和孩子应对?

97. 填报高考志愿时,孩子喜欢的专业不是热门专业,怎么办?

98. 怎么看待自主招生?

99. 孩子高考失败,家长脸面无光,如何共同面对?

100. 怎么帮复读的孩子走出阴影、制胜高考? 内容介绍

第一集:别把学习当罪受

第二集:叛逆的青春期

第三集:干扰学习的“高科技”

第四集:奥数可以不深奥

第五集: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第六集:做孩子最好的老师

第七集:和孩子交朋友

第八集:问题家庭易出问题孩子

第九集:不再头疼的家长会

第十集:别把友情当爱情

第十一集:数学不再是“短板”

第十二集:如何复习数学

第十三集:提升效率的方法(上)

第十四集:提升效率的方法(下)

6. 《数学是怎样学好的》 第1题 集合的含义

第2题 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3题 考查函数单调性、奇偶性

第4题 考查函数对称性、周期性

第5题 求定义域、值域

第6题 考查函数的图像

第7题 考查函数求值

第8题 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解题

第9题 有关绝对值的运算问题

第10题 一些函数的特定性质

第11题 最值与值域

第12题 求函数的解析式

第13题 方程的根的分布问题

第14题 求(极)最值

第15题 求切线

第16题 单调性的应用

第17题 三角函数的求值

第18题 三角函数的值域(最值)

第19题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

第20题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二)

第21题 解三角形(一)

第22题 解三角形(二)

第23题 向量及其相关概念

第24题 向量的运算

第25题 向量的几个重要公式的应用

第26题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第27题 不等式的性质

第28题 解不等式

第29题 不等式的应用

第30题 不等式证明

第31题 求数列通项

第32题 求数列的项数

第33题 求数列中的参数

第34题 数列单调性

第35题 数列中的最值问题

第36题 数列中的证明问题

第37题 基本几何量的计算

第38题 解析几何中的面积问题

第39题 解析几何中的存在型问题

第40题 轨迹问题

第41题 定点与定值问题

第42题 解析几何中的参数范围问题

第43题 三视图

第44题 空间的关系

第45题 平行与垂直的证明

第46题 立体几何中的综合应用(理科)

第47题 空间向量的应用(一)(理科)

第48题 空间向量的应用(二)(理科)

第49题 排列、组合(理科)

第50题 二项式定理(理科)

第51题 抽样问题

第52题 茎叶图、直方图

第53题 概率

第54题 概率统计(理科)

第55题 复数

第56题 逻辑联结词及量词

第57题 充要条件的判定

第58题 算法与框图

第59题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第60题 推理与证明

高二似乎干什么还都不晚,信心和毅力很重要。也许听上去很俗,但是学理的真的是应该多作作题,这上面我吃的亏很大,所以有机会就警醒警醒后来人。看你课程已经很紧了,白天没什么太多的时间,早上犯困大概是因为睡眠的问题,不知道你晚上几点睡,要学会调整一下(人的睡眠有1个半小时深一个半小时浅这样交替的,深睡眠中醒过来的话就会很困,浅的就会有精神,你可以尝试几次不同的时间睡,找到你自己最适合的时间)。晚上的时候可以看看当天学的东西,或者以前应该掌握但是已经忘记的。

语文这个东西不大好复习,作题的时候尽量猜出题人的心思,这个很重要,吃到甜头以后就会发现很好用。数学重要的是把基本的东西都理解了,然后见的题越多越好(重复类型的没必要,就是浪费时间),也不用面面俱到,即使所有难题都不会作其他全对,也是能得到很高的分的。英语背单词作阅读很见效,如果对语法现象很糊涂就背背经典的课文,我现在大学了了,可是脑子里最受用的还是初中背过的课文。物理想复习的时候光看笔记没有用的(我可怜的同桌本子都快翻烂了),最好去作题,不在多,理解了就行,物理举一反三很容易。化学很零散,多花点时间背一下,实验是很不错的题型,能练的都练了,可以多作作。有机就那么点东西,很容易。生物可以把它当文科学,过一遍书,把不容易记的地方标下来考试之前看一看,看看往年高考题,帮助很大。

我有个师兄第一次高考模拟的时候年级后十名,然后一努力,高考就上了人大了。那是我当时心中的目标,现在借你用用。你时间比他多的,相信成就也会比他大。我q29290293,有问题可以再来问我。

文章标签: # 孩子 # 教育 #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