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析,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套路

tamoadmin 2024-06-09 人已围观

简介1.化学实验六大解题技巧有哪些2.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评析3.高中化学实验题的解答技巧 高中化学实验题大归纳1.理论型简答题 理论型简答题一般解决“为什么”问题,主要考查理解、掌握和运用化学理论、规律等知识的能力。一般要求能对某些现象或变化、某些数据的相对大小或变化趋势、某些结论的正误及其理由等结合相关的理论或规律做出合理的解释。该类题一般设计成“其原因是

1.化学实验六大解题技巧有哪些

2.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评析

3.高中化学实验题的解答技巧 高中化学实验题大归纳

高考化学实验题解析,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套路

1.理论型简答题

理论型简答题一般解决“为什么”问题,主要考查理解、掌握和运用化学理论、规律等知识的能力。一般要求能对某些现象或变化、某些数据的相对大小或变化趋势、某些结论的正误及其理由等结合相关的理论或规律做出合理的解释。该类题一般设计成“其原因是 ”、“其理由是 ”、“为什么?”等句式。

理论型简答题一般是演绎法的三段式答题模式(前提、推理、结论):(1)问题所涉及大前提(相关的理论或规律)的表述;一般很熟悉的理论或规律可以只写名称,也可以用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表示,并不需要把其详细内容写出。(2)问题的推理过程(具体条件下的变化等)的表述。(3)问题所涉及的变化的结果。

例1 向碳酸钠的浓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直到不再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为止,则在此过程中,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变化趋势可能是:(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C)先逐渐增大,而后减小;(D)先逐渐减小,而后增大。你的选择是 (填正确的标号),试用必要的化学用语和简要文字表述其理由: 。

答案:C,因为 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前提),在溶液中碳酸钠与氯化氢首先电离: 之后的第一步反应为 ,则溶液中的浓度逐渐增大,第二步反应为 ,所以使溶液中的 浓度逐渐减小(推理及结论)。

2.实验设计型简答题

实验设计型简答题一般是根据试题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有的要求根据有关原理和性质设计实验进行物质的鉴定、鉴别或性质的验证,或除去杂质;有的要求根据原料和提示,设计生产工艺或操作步骤等。该类题的一般问题句式为“设计一个(最)简单的实验……”

实验设计型简答题一般从实验原理出发(包括物质的性质),按操作过程(或方法、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的顺序来表述答案:(1)取适量药品于反应容器(如试管)中,加入蒸馏水,振荡,配成溶液;(2)加入其他试剂,并给以相应反应条件(如加热、加催化剂等),开始反应;(3)反应现象及对应的实验结论,注意若只有实验现象,没有对应的实验结果,其回答会因不完整而失分。

例2 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醋酸是弱酸。

方案1 测 醋酸溶液的 ,若>1,则证明醋酸是弱酸。

方案2 测 溶液的 ,若>7,则证明醋酸为弱酸。

方案3 向 溶液中滴入紫色试液溶液变为红色,再向其中加入固体,振荡使其溶解,可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浅。则证明醋酸为弱酸。 ……

3. 现象描述型简答题

现象描述型简答题一般要求根据实验事实描述实验现象:有的是描述一般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有的是描述进行某实验操作带来的现象变化(如蒸发结晶等)。该类题一般设计成“(某仪器、某溶液中、某步操作后等)可观察到现象是”等句式。

现象描述型简答题可分为两类:(1)电化学装置发生反应的现象描述,一般按由电极到溶液的顺序进行分析,然后按化学变化的实际顺序进行描述:①电极自身的变化(如电极逐渐溶解、变细等);②电极表面的变化(如电极表面有气泡生成、其他金属析出等);③电极附近溶液的变化(如某电极附近加入指示剂,反应时的溶液变化导致颜色变化等);④最终溶液的变化(相当于反应完成后,搅匀溶液所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现象)。

(2)化学反应或某操作带来的现象变化的描述,一般按体系中物质的状态(固、液、气三态)顺序进行分析,然后按化学变化的实际顺序进行描述:①固体的变化(如溶解、熔融、凝、升华、结晶、沉淀、颜色变化等);②液体的变化(如沸腾、溶解、分层、颜色变化等);③气体的变化(产生、吸收、气味、颜色变化等)。

例3 将铁片和铜片及导线相连插入到稀硫酸中,请描述观察到的相关现象。

答案:首先可以看到铁片逐渐溶解,铜片表面有无色气体生成,随反应进行,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例4 将铜片投入浓硝酸中进行反应,请描述观察到的相关现象。

答案:开始铜片逐渐溶解,并在铜片表面有气泡生成,然后在溶液上方有红棕色的气体生成,随反应进行,溶液逐渐变为蓝色。

4.记忆型简答题

记忆型简答题一般从常见药品的作用、常见仪器的功能、典型实验操作的目的等实验常识角度命题。该类题主要考查对实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

例5 某校化学小组利用如图3-1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蒸汽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晶体。(图中铁架台、铁夹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已略去)

化学实验六大解题技巧有哪些

常见的**金属物有

Na2O2、Mg3N2、FeS2、AgI等

但是那个物质是不能确定的

但可从题目推出Z是硫元素

参考答案:

28.解析:分析近几年高考化学实验题,不难看出高考实验题涉及到的知识点都能在教材中找到原形,其“根基”在课本,在复习过程中要以教材为本,对常用仪器的主要用途和使用方法、各类化学实验的原理、基本操作、实验现象等基本知识的技能,必须熟练掌握。本题是一个探究性实验设计和实验评价题,通过对教材实验进行挖掘、重新设计或改进创新而成,充分考查了学生实验能力和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题给出限定的实验装置、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和有关数据,要求考生根据实验原理及试题中所给予的信息,结合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求考生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分析出被检验物质的组成。本题突破口为:

①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粉末状化合物有Na2O2、Mg3N2、FeS2、AgI、TNT等,从而导致大部分考生在以上几种化合物上消耗时间,造成解题错误。

②中学化学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通常有CO2、SO2等;显然上述化合物MZ是与单质碳反应生成的产物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Z元素一定为O元素,但M元素不能由此断定是何种+2价的金属元素。

③综上所述,MZ只能是MO。

④反应前后通入N2的目的为:一是排除整个装置中的空气,二是作保护气,防止生成的单质金属在高温下被O2氧化;

由以上分析可知:

(1)元素Z是硫元素。

(2)停止加热前不需要先断开a和b的连接处,因为连续通入的氮气流可防止发生倒吸现象。

(3)反应管a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显然有MO+C M+CO↑,但生成的CO也可还原MO,故还可能发生反应MO+CO

M+CO2↑,且C与CO2也能在高温下反应,故还可能发生反应C+CO2 2CO

(4)本实验的尾气需处理,因为尾气中含有有毒气体CO;要除去CO,有的考生马上想到的是点燃法,使CO燃烧生成CO2,但此处的尾气是CO、N2、CO2的混合气体,该混合气体有可能不能燃烧;最好的方法是利用热还原法,将气体通过一个加热的装有Fe2O3粉末反应管中。

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2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评析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一种,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目,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组成、性质、结构与变化规律,创造新物质的科学。下面是我整理的化学实验解题技巧,欢迎阅读。

化学实验解题技巧

 实验综合题是高考的 热点 问题,高考再现率为100%。要想快速而准确的解决实验综合题,不仅要掌握实验基本操作技能,而且要理解实验原理。为了帮助同学们在化学实验方面的应考能力有质的飞跃,归纳 总结 了以下几个步骤供学习参考。

 一、导气管的连接

 一般应遵循装置的排列顺序。对于吸收装置,若为洗气瓶则应?长?进(利于杂质的充分吸收)?短?出(利于气体导出);若为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吸收水分和 ,则应?粗?进(同样利用 和水蒸气的充分吸收)?细?出(利于余气的导出);若为了排水量气时,应?短?进?长?出,被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气体的体积。

 二、仪器的连接

 根据实验原理选择仪器和试剂,根据实验的目的决定仪器的排列组装顺序,一般遵循气体制取?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实验产品的保护与尾气处理。其中除杂与干燥的顺序,若采用溶液除杂则应先净化后干燥。尾气处理一般用溶液吸收或将气体点燃。

 三、气密性的检查

 制气装置一般都存在气密性检查问题。关键是何时进行气密性检查?如何进行气密性检查?显然应在仪器连接完之后,添加药品之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气密性检查的 方法 虽多种多样,但总的原则是堵死一头,另一头通过导管插入水中,再微热(用掌心或酒精灯)容积较大的玻璃容器,若水中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导管中有一段水柱上升,则表示气密性良好,否则须重新组装与调试。

 四、防倒吸

 用溶液吸收气体或排水集气的实验中都要防倒吸。防倒吸一般可分为两种方法:一是在装置中防倒吸(如在装置中加安全瓶或用倒扣的漏斗吸收气体等);二是在加热制气并用排水集气或用溶液洗气的实验中,实验结束时,应先取出插在溶液中的导管,后熄灭酒精灯以防倒吸。

 五、实验方案的评价

 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原则:①能否达到目的;②所用原料是否常见易得、廉价;③原料的利用率高低;④过程是否简捷优化;⑤有无对环境污染;⑥ 实验的误差大小等等。能达到上述六点要求的实验方案应该说不失为最优实验方案。最优方案的设计应遵循上述实验方案评价的六原则。方案确定后,为确保实验目的实现,必须选择简捷而正确的操作程序。

 六、实验结果的分析

 实验是手段,要达到目的的还需对实验现象、实验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处理,去伪存真,由表及里,剥去假像方能识得庐山真面目。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品质与各种能力的有效手段和途径。一般从以下四方面考虑:①方案是否合理,这是决定实验成败的关键;②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③反应条件不足可导致反应不能发生或反应速率过慢引起实验误差;④所用试剂不纯,杂质甚至参与反应均可导致实验误差等等。

化学考试必考知识点

 知识技能要掌握

 掌握必备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深对重要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分析、理解。定义就是用简短的文字揭示出概念的内涵,其中的每一个字、词都有特定的含义,不能随意省略交换。要把已做过的演示实验与分组实验与物质知识、概念等密切挂钩。尤其是课本中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所占比重大,内容杂,不易掌握,要通过典型的实验装置、操作步骤和具体现象等所获得的感性知识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挂钩,且一一对应。

 单元知识网络化

 学习化学的最大障碍是难以进行?分析、对比、综合、推理?,难以形成知识体系。通过复习使知识?网络化?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还可以按章编网络,按基本概念、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实验、化学计算分别编网络,包括分子式计算网、化学方程式计算网和溶液计算网等,可根据它们来设计解题思路。

 四类知识复习好

 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 复习方法 :咬文嚼字抓关键、分析比较辨异同、分类归纳成网络。注意对教材中所有的概念做到心中有数,并且分类掌握。通过分析、对比,把握容易混淆的概念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内在联系。

 二是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知识的复习方法:纵向联系法,以某物质为中心,将其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制法、用途、保存、鉴别串成知识链;横向比较法,如三种气体、三酸二碱、金刚石、石墨等,这样可以减少记忆单元,优化记忆内容;综合运用法,重视各类物质的化学性质,并由此归纳出各类反应的一般规律,并将知识综合运用(鉴别、转化、除杂、推断)。

 三是化学计算的复习方法:立足于化学基本概念。解题思路要清晰,通过认真审题弄清?已知?、?求?之间的关系,再借助于数学工具。注意每一题与这类题型的关系,举一反三;解题要规范化。

 四是化学实验的复习方法:熟悉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以物质的性质为中心,掌握其制备、检验、鉴别、除杂、推断、提纯等;归纳典型装置的多种用途,依据实验的要求和条件,设计物质的制备、成分的推断、组成的测定等。

化学考试实验现象

 1、物质颜色

 红色:Fe2O3、Fe(OH)3、FeSCN2+、Cu2O、Cu、NO2、Br2(g)、P;

 橙色:Br2的溶液;

 **:S、Na2O2、AgBr、AgI、Ag3PO4、Fe3+(aq)、久置浓HNO3;

 绿色:Fe2+(aq)、绿矾、铜绿、浓CuCl2、Cu+浓HNO3;

 蓝色:Cu2+(aq)、胆矾、Cu(OH)2;

 紫色:石蕊、KMnO4、I2(g)、Fe3++C6H5OH;

 黑色:多数过渡金属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C、Fe等;

 白色:CaCO3、BaSO4、AgCl、Mg(OH)2、Al(OH)3、MgO、Al2O3。

 2、物质状态

 液态单质:Br2、Hg;

 液态化合物:H2O、H2O2、H2SO4、HNO3等;

 气态单质:H2、N2、O2、F2、Cl2等;

 气态化合物:C、N、S的氢化物及氧化物等。

 3、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1)焰色反应:**-Na;紫色(钴玻璃)-K。

 (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

 火焰颜色:苍白色:H2在Cl2中燃烧;

 (淡)蓝色:H2、CH4、CO 等在空气中燃烧;

 **:Na在Cl2或空气中燃烧;

 烟、雾现象:棕(黄)色的烟:Cu或Fe在Cl2中燃烧;

 白烟:Na在Cl2或P在空气中燃烧;

 白雾:有HX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

 白色烟雾:P在Cl2中燃烧。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

 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AgOH?Ag2O。

 (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

 (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

 (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

 (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

 (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固体:Na2O2;

 (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

 (10)遇SCN-变红色、OH-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Fe3+;

猜你喜欢:

1. 高考化学大题答题技巧

2. 化学实验六大解题技巧

3. 高考化学实验答题技巧

4. 九年级化学做题技巧

5. 初三化学的做题方法技巧

6. 最新高考化学的应试解题技巧介绍

高中化学实验题的解答技巧 高中化学实验题大归纳

#高考# 导语 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获悉,2022年高考化学全国卷试题评析已公布,具体详情如下:

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考虑教育教学基本规律、化学学科内容逻辑、高中学生认知特点,积极衔接高中育人方式改革,助力“双减”工作。试题命制注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合理选取情境,增强与环境保护、医药卫生、能源材料等方面的联系,突出学科主干内容,促进学生化学观念、科学思维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引导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1选取真实情境,突出价值观念引领

 试题素材情境取材广泛,围绕与化学关系密切的材料、生命、环境、能源与信息等领域,通过对应用于社会生产实践中化学原理的考查,充分体现化学学科推动科技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凸显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

 全国乙卷第8题中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方法有助于我国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向学生传递绿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全国甲卷第8题辅酶Q10的性质和全国乙卷第36题药物合成的试题情境均表现化学研究成果在人类健康中的作用。全国甲卷第35题考查北京冬奥会场馆使用的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展现我国化学新材料的研发应用。全国乙卷第28题通过呈现工业上硫化氢的不同处理方法,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对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

 2深化基础性考查,促进学生主动思考

 高中化学基础内容包括物质结构理论、典型化合物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化学实验操作方法和实验设计思想。试题围绕这些基础内容,深入考查学生对离子方程式、阿伏加德罗常数、有机化学基本概念(有机反应类型、同分异构体、官能团)、元素性质与周期律、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等主干内容的理解能力,有效地鉴别学生的基础是否扎实,从而引导中学教学遵循教育规律、严格按照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2022年高考化学命题转变设问角度、变换考查方法,要求学生基于性质数据和实验现象等,合理地分析影响物质性质的原因、推测实验现象或反应得到的产物等,引导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自我提升的思维习惯和能力,引导教学提质增效,助力“双减”落实。全国乙卷第12题围绕一种光照充电锂-氧气电池设置情境,提供光催化驱动的阴极反应和阳极反应,要求学生利用电化学原理分析离子迁移方向、判断正负极以及推测电极反应等。

 3聚焦核心素养,考查学科关键能力

 化学试题设计聚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实现对“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高考化学试题创新信息呈现方式,设问角度独特,要求学生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地认识化学基本规律,在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中考查学科关键能力,引导学生培育核心素养。

 全国甲卷第35题考查碳、氮、氧、氟电离能的变化规律,让学生理解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之间的关系。全国甲卷第28题给出不同条件对“钛氯化”反应平衡转化率的影响,考查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素养,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化学平衡的本质。全国乙卷第26题呈现铅膏回收的工艺流程,提供有关金属离子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要求学生基于数据综合分析整个工艺流程,根据物质性质分析不同元素的最终存在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物质的转化条件。

 4注重教学实际,推进教考衔接

 高考化学试题坚持将课程标准作为命题的主要依据,以陌生的情境考查学生熟悉的知识内容,既满足高等学校选拔要求,又有利于学生实际水平的发挥,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化学反应规律,有效促进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

 课程及教学改革更加注重对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加强教考衔接,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围绕“盐类水解的应用”“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机化合物中常见官能团的检验”等重要实验,考查利用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基于实验目的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全国甲卷第13题实验题考查水解常数、酸性对铬酸根平衡的影响、醇及二价铁的性质,全国乙卷第10题实验题考查糖的性质、氯溴碘性质递变规律等化学重要实验内容。

 2022年高考化学试题探索将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理论两大化学理论与其他模块内容进行综合考查,促使学生构建系统全面的学科知识体系,与课程改革理念同向同行。全国甲卷第35题考查乙烯、四氟乙烯及其聚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全国乙卷第35题考查碳的不同杂化形式对氯乙烷、氯乙烯、氯乙炔中碳氯键的键长影响,融合物质结构对性质及其应用的影响,有利于学生建立宏观性质用途与微观结构之间的因果关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决化学实验问题能力是从事化学科学研究的基础,因此高考对实验能力的考察特别重视。解决化学实验问题能力,绝非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重视实验能力的培养提高,也决不是单一的训练操作技能[1]。

 如果再查阅往年的资料,几乎年年的高考化学年报基本上都有相同的报道:化学实验题两道大题,考生拿高分的并不多,是全卷中失分最多的试题。其实再反思一下我们平常的教学,都知道实验题分值高、对学生来讲难度比较大,因此花在实验上的时间都比较多。这就出现了一种矛盾,通俗一点说就是“高投入、低产出”。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由于近年来,在高中化学学习或高考中,学生做实验题时答题不规范,导致的失分,因此规范答题显得尤为重要。高中化学实验题,要求学生联系所学过的实验知识和技能,进行知识类比、迁移和重组,全面、周密地思考才能设计出出正确的实验方案和回答提出的问题。下面我谈谈解答思路和技巧:

 完成化学实验设计,不仅要求具有较为扎实的实验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要善于从题目中获取信息,并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选择、调用已有的化学知识,将新信息和已有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科学合理地进行实验设计。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和解答要求看,解答实验设计问题的大致过程与思路如下:

 第一阶段:接受、分析、筛选信息,明确实验设计的课题、条件和要求。这一阶段主要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

 一是明确实验课题。从题目信息中,区分实验设计和其他化学知识与技能的问题,区分实验设计和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问题,明确实验设计的具体课题,并根据相关内容归类;

 二是要明确实验条件。从题目信息中,分析整理出实验设计的条件,明确实验对象、限定的范围、可供选择的仪器、可进行的操作以及新情境的实验事实和反应条件等;

 三是明确实验要求。从题给信息中,找出实验设计的要求,明确具体设计哪些内容以及作答方式与详略等。

 第二阶段:在分析加工的基础上,实现指定的实验设计。这一阶段要求筛选、提取有关的知识,进一步分析加工,以选定实验方法,完成实验设计。从设计的要求和解决问题的顺序分析,大致有以下两个层次:

 一是实验方法的确定。实验方法取决于实验原理,并受实验条件的限制,在综合考虑题给实验原理、实验条件两者的基础上,确定适合本实验研究的实验方法。

 二是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的设计。装置和操作是实验方法的具体表现。解题时,要联系题目规定的或自行选择的实验方法和条件,并且联系已有的仪器装置类别、功能、适用范围、装配与使用方法,以及相关装置和操作应用的实例,通过比较、选择、改进或组合,从而完成实验装置和操作的设计。

 最后,要科学合理地组织语言文字,按照题目要求合理作答。对于实验设计作答的表述,务必做到思路清晰、条理明确、逻辑性强、文字精练、突出关键。作答时,一方面要明确答什么,另一方面要搞清实验设计的假设与预期、结果与结论,明确实验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合理叙述。

 例1:观察Na2

 S2O3可看成是Na2SO4中的一个O原子被一个S原子取代而成。某同学用类比的思想进行实验探究,同时比较Na2S2O3与Na2SO4的化学性质是否相似。

 提出猜想

 猜想①:溶液呈中性,且不与酸反应;

 猜想②:无还原性,不能被氧化剂氧化。

 实验探究基于上述猜想,设计方案并进行实验探究,填写下列空白:

 实验结论Na2

 S2O3溶液呈碱性能与酸反应,有还原性,与Na2SO4的化学性质不相似。

 分析:本题中有要求回答实验操作,预期的现象和书写离子方程式,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综合考查。在实验探究①中,,

 A。测定溶液的PH的实验操作,应是:用玻璃棒蘸取Na2S2O3溶液,点到pH试纸中央,将试纸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但学生回答时多是:用PH试纸测定,只答方法,不答操作,不合题意。在B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S2O32-+2H+==S↓+SO2↑+H2O,在预期的现象中已给出生成物的颜色与状态,但学生书写时却容易忽略,错误书写。

 在实验探究②实验中,

 C预期实验现象是:新制氯水的黄绿色变浅,而学生却只答成氯水褪色,应该能观察到的颜色变化过程没答出,造成错误。

 例2在一支试管中放一小块铜片,加入适量浓硝酸,立即用无色透明气球罩上并系紧,描述实验中能观察到的所有现象。

 分析: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实验现象描述问题,在描述现象时,往往是只将主要现象描述出来,如产生红棕色及气球逐渐变大,而忽视部分现象,如铜本身的变化及表面出现的现象、溶液的颜色变化等。要全面描述,必须掌握其反应原理:Cu+4HNO3(浓)==Cu(NO3)2+2NO2↑+2H2O,并结合所发生的反应,得出预期的现象:

 1、铜片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并逐渐溶解,最后消失。

 2、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3、试管内产生红棕色气体。

 4、气球体积逐渐变大。

 描述现象要全方位,本实验应从试管下部逐渐往上描述,并要准确、简洁。

 总结:做实验题时如何做到规范答题?一是书写所选试剂要规范,溶液最好用中文写出名称,或化学式后加“溶液”,固体及气体可用中文写出名称,也可直接写化学式;二是有必要时还需指明试剂的浓度和用量;三是规范书写操作过程程,做到让别人看后能按你的描述进行实验操作;四要规范书写实验现象,要求全面、准确,有时需要指明何处。

 鉴于上述讨论,我认为:让学生在真实的实验问题情景和实际的实验问题解决活动任务中得到全面的培养和锻炼,这是提高学生解决实验问题能力培育创新精神的最佳途径之一,实践证明这也是深受学生喜爱和欢迎的。

文章标签: # 实验 # 化学 # 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