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科举制度_高考题科举制

tamoadmin 2024-05-27 人已围观

简介1.说说高考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异同2.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的“高考”,古代“高考”是怎么进行的?3.谈谈对高考制度与科举制度的认识4.古代科考的制度?5.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高考的异同点是?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

1.说说高考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异同

2.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的“高考”,古代“高考”是怎么进行的?

3.谈谈对高考制度与科举制度的认识

4.古代科考的制度?

5.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高考的异同点是?

高考科举制度_高考题科举制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阿Q正传》中称赵少爷“茂才公”,表示讽刺。

八股文明清科举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文体,也叫时文、制义、制艺、时艺、四书文、八比文。这种文体有一套固定的格式,规定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个部分组成,每一部分的句数、句型也都有严格的限定。“破题”规定两句,说破题目意义;“承题”三句或四句,承接“破题”加以说明;“起讲”概括全文,是议论的开始;“入手”引入文章主体;从“起股”到“束股”是八股文的主要部分,尤以“中股”为重心。在正式议论的这四个段落中,每段都有两股相互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八股文由此得名。八股文的题目,出自《四书》、《五经》,八股文的内容,不许超出《四书》、《五经》范围,要模拟圣贤的口气,传达圣贤的思想,考生不得自由发挥。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八股文起到了束缚思想、摧残人才的作用。

金榜古代科举制度殿试后录取进士,揭晓名次的布告,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考中进士就称金榜题名。

同年科举时代同榜录取的人互称同年。《训俭示康》:“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

校夏代学校的名称,举行祭祀礼仪和教习射御、传授书数的场所。

庠xiang殷商时代学校的名称。《孟子·齐桓晋文之事》:“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序周代学校的名称。《孟子·滕文公》:“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古人常以庠序称地方学校,或泛指学校或教育事业。

国学先秦学校分为两大类:国学和乡学。国学为天子或诸侯所设,包括太学和小学两种。太学、小学教学内容都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主,小学尤以书、数为主。

乡学与国学相对而言,泛指地方所设的学校。

稷下学宫战国时期齐国的高等学府,因设于都城临淄稷下而得名。当时的儒、法、墨、道、阴阳等各学派都汇集于此,他们兴学论战、评论时政和传授生徒,孟子和荀子等大师都曾来此讲学,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重要园地。

太学中国封建时代的教育行政机构和最高学府。魏晋至明清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也有变化,但都是教授王公贵族子弟的最高学府,就学的生员皆称太学生、国子生。《张衡传》:“因入京师,观太学。”《送东阳马生序》:“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

国子监jian参见“太学”条。汉魏设太学,西晋改称国子学,隋又称国子监,从此国子监与太学互称,都是最高学府兼有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如明代设“国子监”,而《送东阳马生序》中则称之为“太学”。

书院唐宋至明清出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机构,是私人或官府所设的聚徒讲授、研究学问的场所,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是: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府书院。明代无锡有“东林书院”,曾培养了杨涟、左光斗这样一批不畏阉党权势、正直刚硬廉洁的进步人士,他们被称为“东林党”。

学官古代主管学务的官员和官学教师的统称。如祭酒、博士、助教、提学、学政、教授和教习、教谕等。

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三国志·吕蒙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送东阳马生序》:“有司业、博士为之师。”

司业学官名。为国子监或太学副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副校长,协助祭酒主管教务训导之职。

学政学官名。“提督学政”的简称,是由朝廷委派到各省主持院试,并督察各地学官的官员。学政一般由翰林院或进士出身的京官担任。《促织》:“又嘱学使俾入邑庠。”学使即学政的别称。《左忠毅公逸事》:“乡先辈左忠毅公视学京畿。”指左光斗任京城地区的学政。

教授原指传授知识、讲课授业,后成为学官名。汉唐以后各级学校均设教授,主管学校课试具体事务。

助教学官名。是国子监或太学的学官,协助国子祭酒和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又称国子助教。

监生国子监的学生。或由学政考取,或地方保送,或皇帝特许,后来成为虚名,捐钱就能取得监生资格。《祝福》中的“四叔”就是“一个讲理学的老监生”,《儒林外史》中的严监生则是一个吝啬鬼的典型。

诸生明清时期经考试录取而进入府、州、县各级学校学习的生员。生员有增生、附生、廪生、例生等,统称诸生。《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则是指在国子监学习的各类监生。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今年已经是第27个年头了。回顾这27年,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军事等各方面均发生了质变。中国的制度已经由计划模式转型为市场模式。然而,我们又不能不看到,27年来仍有极少数几个领域几乎没有什么质变。高考制度就是其中之一。应该说,对中国高考制度要求改革的呼声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虽然目前由于高考录取率的升高(达50%以上),高考制度改革的压力似乎有所减弱,但随着对品牌和质量要求的上升,高考制度面临的改革压力实质上并没有减弱。

说说高考制度和科举制度的异同

1、考试内容不同

b科举制考的是儒家治国齐家平天下的韬略经纶,后期明清八股文考的是四书五经。高考考的是近代的社科知识。

2、考试出口不同

科举制直接为统治阶级提供人才,农民直接成为士大夫;高考是高校招生录取的入口考试,还要继续进行专业学习。

3、普及范围不同

古代虽然后来有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的转变,但是一定程度上,知识还是被上层阶级垄断的(所以说,知识就是力量)。随着1997年的扩招,高考的普及率很高,这点也推进了社会公平。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的评价

白居易:唯秉至公,以为取舍。?

唐宣宗:有司考试,只在至公。?

张萱:科举,天下之公;科举而私,何事为公?

李蔚然:科举亦有至善之处,则公平是也。

孙中山:科举制度“平民政治”,而且优过“民主政治”,是“极端平等政治”。

胡适:科举制度十分公正,是一个公正的制度。

张宝昆:科举制度是一种权力配置公开、公平、公正化的政治机制。

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就是中国古代的“高考”,古代“高考”是怎么进行的?

相同之处:

1.都是应试教育与选拔考试;

2.都是特定时期的产物;

3.都具有竞争性。

不同之处:

1.考试目的不同;

2.考试的内容不同;

3.通过考试后的社会地位不同;

4.报考条件不同;

5.面对的主体不同。

Ps:与其用科举制度与高考制度进行对比,不如用科举制度与国家公务员选拔考试制度进行对比更恰当。

转自知乎网友:慕容

谈谈对高考制度与科举制度的认识

其实古代的考试可能是其中的过程相对来说比较的复杂,那么这些考试首先会经过一层一层的选拔,那么能够进入到最后一个阶段的人才会进行冠军的争夺,也就是大家都熟知的状元。那大家其实对于古代的科举考试制度还是有着很多的疑惑的,不知道在古代的时候这样的高考是怎样进行的。

其实古代的科举考试时间持续相对来说比较的长,那么和我们现在高考的时间其实有着很多的相似,也就是需要为期三天的时间。而这样的一个较长时间的考试也是让人感觉到比较惊讶的,而且在古代的时候,其实这些科举考试安排的时间和我们现在高考安排的时间还是有着很多的区别的。

那么现在的高考都是连着进行的,而古代的科学考试在中间的时候大多数都会空出两天,而在古代科学考试的时候,其实相对来说所需要付出的精力也是更多一些的。考试的内容范围也比较的广泛,那么在考试过程之中,由于持续的时间比较的长,所以说很多的考生可能在进行科举考试的过程之中就会表现出比较恐惧或者是比较烦躁的情绪。

那么再加上科学考试,其实需要经过四级最后才能够进入殿试,所以说这样漫长的一个时间也是让很多的考生觉得疲惫不堪的。只有能够最后进入殿试的人选,其实才能够真真正正地完成自己的学业梦想。

古代科考的制度?

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高考制度之比较

{摘要}要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联系现实

{关键词}科举制度、高考制度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这三千年历史长河中,华夏民族孕育了一代代出类拔萃的人才,出现了一个个诗歌史上得奇葩,滋润了一群群中华儿女的心田,承载着一个个朝代的精华。

在这上下三千年历史中,选拔人才的制度也在不断地改变。

一、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

581年,隋文帝统一中国后,废止九品中正制,将选官的权力收归中央。隋炀帝即位后,大业元年(605)始设进士科,宣告了与旧的以门第为主要依据的选官体制的决裂及新的以进士科为代表的科举制的诞生。

唐承隋制,推行以进士科为主要取士科目的科举制度。在科目的设置、类别的划分、科试的内容、科场规章等方面更加详备,更加完善,并逐渐制度化。

宋代科举沿唐之制又有所变革。扩大取士名额,提高及第后的待遇,采取了锁院、别头试、弥封、誉录、三级评定等一系列措施,确立了乡试、会试、殿试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严格和完善科举制度,形成进士科的空前繁荣。

明朝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从而促进了科举制发展到顶峰。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二、高考制度的创立与发展

高考,一般指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到目前为止,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三种形式。高考是考生选择大学和进入大学的资格标准,是国家考试之一。高考由国家统一组织调度,国家或省专门组织命题,统一时间考试。高考成绩直接影响所能进入的大学层次,考上重点大学的核心前提就是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至关重要,几乎可以说影响了人的一生。

1949年之前,中国各所大学招生考试的时间由学校决定,并不是同时举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力和时间安排去不同的大学进行多次高考。

从1970年开始正式开始招生,到1976年结束,1977年后又恢复高考。这些大学生,被统称为“工农兵学员”。 在1970年,只有不到1%的中国人受过高等教育,而大学的录取名额在中国许多地方不到适龄青年千分之一。在一些地方和单位推荐过程由于裙带关系而腐败变质。1970年代,百分之七十通过推荐上大学的学生是干部子女或者有政治背景。同时,本科学制从四年缩短到两三年。由于新生的水平参差不齐,一些教授抱怨说一些大学生的水平还不如高中生。据不完全统计:从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时大学停止招生。到1977年恢复高考,全国各高等院校共招收94万名基于推荐制的工农兵学员。

从2001年起,高考取消年龄以及婚否限制,任何具有适宜文化程度公民均可报名参加高考。高考统一采取笔试方法。截至2011年,根据本省的情况,各省已经起草了多钟高考方案。

三、科举制度的优点和弊端

科举制度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在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同时,也扩大了封建统治基础。

科举产生出一大批善于治国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学者、教育家、外交家,还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选拔官吏从此有了文化知识水平的客观依据,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读书一考试—做官三者联系,把权、位与学识结合起来,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了唐诗繁荣。

科举制度的弊端在于:

科举所造成的恶劣影响主要在其考核的内容与考试形式。由明代开始,科举的考试内容陷入僵化,变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实际学识。大部分读书人为应科考,思想渐被狭隘的四书五经、迂腐的八股文所朿?;可以推想,科举制度为政府发掘人材的同时,亦埋没了民间在其他各方面的杰出人物;百年以来,多少各式菁英被困科场,虚耗光阴。清政府为了奴化汉人,更是严格束缚科举考试内容。清代科举制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就算在科举被废除以后,它仍然在中国的社会中留下不少痕迹。时至今日科举的一些习惯仍然可以在中国大陆的高考中看见。例如分省取录、将考卷写有考生身份信息的卷头装订起来,从而杜绝判卷人员和考生串通作弊、称高考最高分者为状元等等,俱是科举残留的遗迹。

四、高考制度的优点和弊端

1、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才科学公平的选拔, “分数面前人人平等”这就决定了高考在人们心中的神圣与公平。

2、磨练青少年的意志。高考的备考过程很大程度的磨练了青少年的意志,耐力,这对今后的人生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3、提高基础教育的水平。高考的出现,让中小学教育有了动力,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也不断在提升

4、为农村学子改变自身经济地位提供条件。

5、形成崇尚知识的良好氛围。

6、促进了教育公平。

而高考的主要弊端在于:“高分低能”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分数,文凭学历并不等于能力,高考所造成的过于重视分数,可能导致高分低能。人才市场的竞争,无非就是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竞争。

高考的地区歧视已经成为了众矢之的。大学是按照省份来分配相应的录取名额的,通常对于本地区考生保留更多的名额,这样就使得本地区的录取分数线相应下降。这种现象对于著名大学集中的北京来说尤为突出。有人批评这是对考生的歧视,网上激烈的争论未间断过,各地学生也多对此愤愤不平,但又只能接受现状。

五、从科举看高考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

科举与现代高考有很多相似之处,从探索科举与学校教育教学关系的历史发展规律入手,看现代高考与学校教育教学的关系,可以为当前的高考改革提供历史借鉴,使高考改革有利于中学的育才,大学的选才育才.

选官用人乃国家大事,为了保证人才选拔,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都十分重视培养和选拔人才,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教育;另一方面不断探索、逐步建立了一套考试与选官制度,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自古就有“得人者昌”,“失贤者亡”之说。因此认真总结中利与弊是发展现代教育的重要步骤。

总之要用继承和发展的观点认识我国古代考试制度的变革和发展。

经验教训:

人才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完善考试制度,有利于人才选拔;

要用德才兼备敢言直谏者;

任人唯亲、姑息养奸则危害严重。

我们要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观念。

联系现实:我国当前推行的考试改革体现了组织和发展教育事业的国家职能。我国的考试改革要始终坚持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主权的原则。这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注意对比,古代的考试制度和现在的考试改革有着本质的不同。还要认识“十五”期间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对各级各类人才的选拔与任用、考核评价、流动配置、激励监督的制度,形成有利于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机制。国古代选管用人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对我国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刘小菊,来自湖南邵阳,现就读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专业是护理。性格温和,爱好广泛,有广泛的交际和不错的语言能力,爱音乐和运动。

古代科举制度与现代高考的异同点是?

古代科举考试要分等级,也就是先考府试,考取童生。然后童生参加院试,考取生员和秀才,此时第一名称为案首。

然后参加乡试(也就是常说的秋闱)考取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之后就是会试,考取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以上全部考完才有资格参加殿试,授一甲状元 榜眼 探花,称为进士及第。二甲进士出身,三甲同进士出身。所谓连中三元就是乡试会试殿试都拿第一名。

扩展资料

科举制度历史背景

秦朝以前,采用“世卿世禄”制度,后来逐步引入军功爵制。西周时,天子分封天下。管理天下由天子、诸侯、卿、士。依照血缘世袭。到了东周,有客卿、食客等。

到了汉朝。提拔民间人才。当时采用的是察举制与征辟制,前者是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

魏文帝时,陈群创立九品中正,由特定官员,按出身、品德等考核民间人才,分为九品录用。晋、六朝时沿用此制。九品中正是察举的改良,主要分别是将察举,由地方官改由任命的官员负责。

但是,魏晋时代,士族势力强大,常影响中正官考核人才,后来甚至所凭准则仅限于门第出身。于是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不但堵塞了从民间取材,还让士族得以把持朝廷取材。

百度百科-科举制度

相同点:

其一,都是人才选拔制度。 两种制度都是我国不同时期最有效的人才选拔制度。

其二,都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在传统中国社会里,由于官僚的身份不是世袭的,而一个官僚在退出仕途之后,在传统中国约定俗成的财产继承方式的制约下,他的田产又在数个儿子中均分,这样,其后人则很容易在二三代以后又下降为平民。而平民又可以通过科举考试进而取得功名,从而再次进入上述地主、士绅与官僚之间的精英循环过程。对于高考制度,新中国成立后,教育上基本是照搬苏联的教育管理模式,在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上借鉴了中国传统的科举制度,从1951年开始,实行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的统一招生考试来选拔培养人才。?

其三,二者都是竞争性的选拔考试。 采用公平竞争考试,择优录取的考试原则,以考试成绩作为标准,在成绩面前人人平等。在封建社会,存在严重的等级制度,科举制的出现,给一些平民和知识分子提供公平竞争进入官僚系统的机会。而如今的高考,被认为是最公平的考试制度之一,在高考面前,只要分数达到一定标准即可继续深造。

不同点:

其一,考试目的不同。 科举制主要是为国家和君王选拔官员和政治人才,是为社会政治服务,科举制在当时成为许多学子跨入政府官员的主要途径,也为一些学子们毕业和具有一定资格的途径。也就是说,科举制不仅是教育制度,同时也是人事选拔制度。但高考主要是为国家选拔优秀人才,作为学生进入大学的一个门槛,不受政治的影响。?

其二,报考条件、考试内容不同。 科举制的报考条件非常严格,尤其是在进入三年一次的考试时,必须由官员和有身份的人推荐,否则不准参加。而高考制度下,报考条件限制较少,只要达到一些基本的要求就可以参加考试。科举制考试内容狭窄,四书五经是主要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也通常比较呆板,主要就是写文章,文章写得越有文采,越能博得阅卷老师甚至是最高统治者的青睐越好,同时还必须了解一些官场上的不成文的规矩,否则即使是优秀的文章也不一定能达到最终统治者的手中。而如今的高考制度,考试内容诸多,涉及文、理、综合,同时还有体育、实验考试,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特别高。考试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笔试、机试、实验、体育测试,部分专业还对考生的身高、视力作出特别要求。同时,高考的考试内容紧跟时代步伐,理论联系实际,十分注重考生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

其三,在社会中的地位不同。 科举制在当时社会教育结构中的地位远远要比当代高考地位高。由于科举录取的人数规模小,如状元、榜眼、探花各一名,在明清时代,录取比例不到1%。而如今的高考制度下,虽然每年报考的人数非常多,但不可否认的是:每年录取规模比例都呈上升趋势,至少很少有比例下降的年份,部分省录取比例达到60%。就二者作用而言,科举制主要是选拔官员,而高考培养人才,因此,科举制在社会和教育结构中的地位远远高于高考。?

其四,考生在通过两种考试后的社会地位不同。?

作为古代的科举制,每三年进行一次,只要考生考中了就成为官员,只不过是职位高低不同,每年所拿俸禄不同,但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官员,都比普通百姓的社会地位高。而如今的高考,高考考生毕业毕业之后都是普通劳动者,不管是考入名牌大学还是普通大学亦或是高考落榜,考生们的社会地位都是一样的,不存在谁凌驾于谁之上。而且,就算是考入名牌大学的考生在大学毕业后也不一定能找到比那些高考落榜的人更好的工作,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能型人才,并不只是会读死书的“书呆子”。?

其五,性别要求不同。?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报考者均是男性,没有女性。所以当出现“女驸马”时,朝阳内外会引起强烈影响。这与中国古代男权至上是分不开的,只有男性才有权力去学习知识,即出现所谓的“女子无才便是德”。而当代的高考制度,男女均可参加,甚至很多时候,女考生比男考生更优秀,不得不承认:时代的发展为女子带来了希望,这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文章标签: # 高考 # 考试 # 科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