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状元北京大学法律系邓芳_高考状元北京大学
tamoadmin 2024-05-23 人已围观
简介1.中国最“传奇”的高考状元,先后被北大清华退学,你知道他是谁吗?2.天津市高考文科状元张宇成功“征服”北大的“心法”是什么?3.重庆女孩高考726分,摘状元考上北大后,选择了什么专业?4.长得最好看的高考状元5.湖南高考理科状元,4年前曾以全省第2考入北大,为何要退学复读?6.17年前,那个高考900分,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现状如何?大家应该都知道1977年的高考非常难,也是有史以来最难的一
1.中国最“传奇”的高考状元,先后被北大清华退学,你知道他是谁吗?
2.天津市高考文科状元张宇成功“征服”北大的“心法”是什么?
3.重庆女孩高考726分,摘状元考上北大后,选择了什么专业?
4.长得最好看的高考状元
5.湖南高考理科状元,4年前曾以全省第2考入北大,为何要退学复读?
6.17年前,那个高考900分,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现状如何?
大家应该都知道1977年的高考非常难,也是有史以来最难的一次高考,而大家也都听说过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其实本来就激励着很多人在学习,知识方面一直在前进,也是推动着国家的发展,而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每次的发展都需要支持和人才相结合的力量,所以我国对于这一方面非常的看重而高考,也是一个选拔人才的一场最重要的考试,每年有很多学生家长还有老师都会关注每一年的高考,而高考也是作为了一些寒门出贵子的这一个能改变人生的最大的机会,对于很多贫困家庭里的人来说非常的重要,通过高考就能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在当年1977年的高考中,他被评为了最牛高考的状元,接近满分考入北京大学那么现在怎么样了呢?
这个人他叫做刘学红,其实在67年到77年的时候,这些期间刚好高考是被废除的,而考大学也非常的难,他在75年中学毕业的时候也是被分配到了去乡下,和一些老人进行改造,所以他就不能继续在学校里学习更多可贵的知识了,在改造中他也是凭借自己非常聪明的头脑对一些技术非常的熟练掌握,但是这样他也并没有太好的一些成绩,毕竟劳动一般都是靠的是体力活,所以他一直想要回到学校学习自己的知识,在77年的时候,刚好高考又从我们国家给恢复了过来,像这种人渴望高考的人渴望知识改变命运的人真的是非常的多。
其实有很多人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表示这是一个好消息,刘学红听完之后也是打心眼里非常的高兴,他开始第一次参加高考,他的名字已经报了下来,报完名字后他在复习的时候也非常的紧张,而那时候十月份是刚刚恢复高考的时间,12月份就是考试,所以他们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去进行高考复习,这些人一般都是白天干活晚上学习,这一事件当年也不亚于古代的凿壁偷光和悬梁刺股这一件事情。
并且当年也没有网络,而且资料都非常的缺少,就这样在不充分的情况下,她也是在语文100分满分的情况下,考了99分这么好的成绩,仅仅是从作文里扣了一分,而在77年的时候,他也是他一个转折点,以为是成功地迈入了大学的校门,学习了大学的知识,最后进行了文学系的学习,而最后她在毕业之后也是参加了工作,在中国新城年报进行他的自己工作,最后也是成为了总经理。
其实他的人生非常的坎坷,但是又同样的幸运,所以这样的人一生都不会错的,他的表现和他的努力也让我们叹为观止,非常的敬佩他们的勇气和毅力,现在很多人不能做到这些,他的人生也向我们展示了知识真的能改变命运,寒门也能出贵子,好了,今天的话题就聊到这里,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中国最“传奇”的高考状元,先后被北大清华退学,你知道他是谁吗?
中考全市第一,高考全省第一,考进北大直言:座右铭只有哪几句话?
清华、北大等高校前不久都已开学了,而各省市的“全国高考状元”的去向也逐步的明朗化,清华、北大承包了范围内我省高考考试排名前列学生们,而山东做为高考大省,今年理科状元的去向,也令人十分好奇心。张圣一凭着裸分713分好成绩,不但斩获理科状元这个称号,也是与此同时接到清华、北大的橄榄叶,但在仔细斟酌以后,最终选择了北大的经济学专业,成为一名准大一生。
面对这些优异的成绩,张圣一周边的教师、同学们却没多少出现意外。由于张圣一不仅仅是在高考时成绩显著,在中考时,都是泰安市的第一名,“尖子生”的名号早早的传到左邻右舍八乡,因此在张圣一可以取得713分好成绩时,实际上并没有太多出现意外。而在之后的分享经验时,张圣一提到,从小学的时候,自身牢牢的记住了几句话,而且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也成了这之后自已的行为规范。
因为爸爸是作家的危害,因此在张圣一儿时,家中处处都由此可见各种书籍,而这些书也成了张圣一启蒙书籍,不但使他早早的去看书认字,也是对历史人文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对读书这件事情也有了更深刻的认知能力。直到宣布念书以后,张圣一就把“博览群书,始于足下”8个字做为自己的座右铭,粘在自己的桌上,时时刻刻鞭策自己要刻苦读书,不可以虚度青春。
在同年龄人都会为能够多玩一会儿而开心的时候,张圣一或是呆在书桌前认真读书,把自己时间安排的井然有序,真正做到避免浪费一分钟时长。那样极强的自律精神身后,是拿8个字带给他的驱动力,读书越大,越能了解读书的功效,以及自己微不足道,而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梦想,那样仅有继续努力的读书,才可以获得机遇与将会。自上中小学逐渐,张圣一就一直保持着班级前三名的好成绩,而直到中考时,也是考入了我市的第一名。
在高三备考期内,张圣一还是保持着平稳的态度,他认为,读书不是一件能够急成的事,而自己在此之前安稳辛苦的付出,才算是自己能达到目标的关键所在。在读书的十几年里,张圣一不但一直保持着学业成绩稳定,还在持续参加一些比赛,只为扩宽自己的思维、提升自己的水平,但这些都成为了他能最后“一击即中”的推动力!
如同张圣一一样,可以最后获得优异的成绩,是由于多年的坚持不懈和付出,而相同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怎样更为有效的学习,何不点一下完全免费栏目,跟随来川教师一起,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的方法。
天津市高考文科状元张宇成功“征服”北大的“心法”是什么?
这是一位非常?传奇?的高考状元,他曾经4次考上985高校,考上的四所高校,都是?C9高校联盟?中的佼佼者,但是,也是同一个人,创造了被北大、清华先后退学的记录。这个高考牛人,就是曾经的四川省南充市理科状元?张非。
我们先来梳理一下张非同学的高考战绩。2002年,他考入了复旦大学。但是,据说因为他对自己的发挥并不满意,没有选择读,而是选择从头再来。2003年,他考入了北京大学,被信息科技学院录取,但是,来年他就因为7门必修课都不及格被退学。2005年,他成为了南充市理科状元,被录取到清华大学,专业是数理基础科学专业。但是,又过了一年,他又被退学,理由是没有修满学分。2007年,他又一次再战高考,以南充市高考榜眼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这次选择的是环境工程专业。
考上了复旦大学不去读,对于普通人来说,都需要下很大的勇气。毕竟,虽然复旦没有北大和清华出名,那也是响当当的211、985,在中国高校综合排行榜中,能够跻身前10。这也罢了,三次考上北大清华,两次被退学,这样的经历,可以写入中国的高考历史。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张非两次被退学呢?他自己的解释就是,考上大学之后,就没有目标了,只能在游戏中寻找征服和满足感,一进大学就犯网瘾、影响学习,因此,接连被北大和清华退学。
可是,也有媒体挖掘出来了他的另一面。那就是,有人认为,张非之所以被退学,原因就在于想通过高考赚奖金。每一次参加高考,他都能够获得不菲的奖金。比如,2003年考入北大,获得的高考奖励是3000元。2005年考入清华,获得的高考奖励是10万元。2007年考入清华,获得的奖励是5万元。也就是说,这三次征战高考之旅,张非收入了15.3万元。在小编的老家,2005年的10万元,可以在镇上买套房。有人之所以坚持认为他就是为了通过高考赚钱,原因就在于,哪有一个人上大学就犯网瘾、读高中就没有网瘾的?
当然,真实的原因,可能只有张非自己才能知道了。但是,小编仍然为他感到遗憾。毕竟,在他智力最发达的年代,他都在高考,如果他把自己最有才华的那几年,好好投入到大学学习中,前途肯定不可估量。但是,最后一次考上清华之后,坊间基本上就没有他的消息了。也有人认为,这又是一个?伤仲永?的故事,开头很传奇,结尾很平常。
重庆女孩高考726分,摘状元考上北大后,选择了什么专业?
成为高考状元,考上北大清华,对很多人而言是一个奢侈的梦想。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高考状元,但高考状元的经验,对于普通考生很有裨益。曾经的天津市高考文科状元张宇认为,他能进入北京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高效学习?心法?总结起来主要有5条。
建立错题档案
每个人都会犯错。有些人总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而学习高手都知道总结经验。张宇说,作为高中生,应该建立自己的错题档案,勤看错题档案,才能不断巩固和提高自己。实际上,张宇的这一条?心法?,对于所有考生都有效。犯错不重要,重要的不重复犯错、低水平犯错。建立自己的错题档案,是避免反复犯错的好手段。
心理暗示
高中三年,谁都有低潮和低谷,有时候一套试卷做下来,发挥特别差,错得特别离谱。有些学生遇到这种情况,特别容易沮丧。而在张宇看来,这种时候,就要给自己一定的心理暗示。张宇也曾经遭遇这种情况,他的处理方式是,不断告诉自己,我?实力很强?,最终走出了低谷。
匀速进攻
张宇觉得,作为文科生,最重要的是保持匀速前进,最大的忌讳是用力过猛、突击猛攻。对于文科生而言,功夫在平时。考场上的发挥,与你平时的积累密切相关。不要等到快考试了,才火急火燎、挑灯夜战,这样容易把自己搞得很疲倦,真正走上考场时压力反而很大。平时每一天都发挥出实力,把每一天都当高考对待,真正走进考场时,反而非常轻松。
稳定发挥
在考场上,千万不要有急功近利的心态,也不要患得患失。走进考场,最重要的是求稳,而不是追求完美。不要想着在高考中超水平发挥,这会成为你的负担。实际上,只要能够稳定发挥,考出好成绩,本身问题不大。
关键时刻懂得取舍
一部分考生之所以发挥失常,就在于分不清楚轻重缓急,不懂得取舍。张宇认为,?关键时刻要懂得取舍?。在考场上,简单的题和中等难度的题,要保证百分之百的正确率。难度大的题,做不起可以放弃,但不要被难题拖住了脱不开身。
对于这位高考状元的5条心法,你怎么看?
长得最好看的高考状元
专业在我们未来发展的道路上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选对一个好的专业就相当于比别人拥有一个更好的前景。
每年高考之后,都有不少考生因为没有选择好专业,而影响了日后学习的热情。曾经有一个名叫周浩的考生,因为专业遵从父命而选择了北大,后来几番周折后,从北大生命科学研究院退学,转学到了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为此,人们每年更多的关注高考状元的去向。
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看2020年重庆高考理科状元,她高考726分,摘得状元后,考上北大,后来选择了什么专业?
重庆女孩谢欣颖,高中就读于重庆八中,在今年的高考中,她考了726的优异成绩,其中数学差一分149分、语文136分、综合293分,摘得了重庆市理科状元,成功考上北京大学,入读了元培学院。
众所周知,北大元培学院就是为了给那些不知道学什么专业的考生准备的。学生被录取后,进入相应院系,先学习通选课及这个学科的共同基础课,经过一年、两年或者三年的基础课学习后,进行分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学习的专业。
所以,在2020年8月25日收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后,就有不少人问谢欣颖:“你去元培,是不是因为还没想好学什么?”
不过对此,早在2020年北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谢欣颖作为发言代表,就已经作了回应。
2020年9月20日,谢欣颖站在北京大学2020年开学典礼上,她说:有人问我:“你去元培,是不是因为还没想好学什么?”
谢欣颖说:“恰恰相反,我来元培,是因为我什么都想学。”这两句话像绕口令一样,包含着一个关于“选择”的命题,她对这个问题充满了好奇。她说:“在追寻理想的道路上,北大就是我的底气。”
据了解,如此优秀的谢欣颖,之所以考得这么高考,是因为她有很强的学习能力。她从小喜欢读书。
她的父母从小就很重视她的学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她的父亲就曾说过:“学习上主要靠孩子自觉,他们只是小时候就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父亲说在女儿一岁多的时候就开始培养她的阅读习惯了,除了给她订幼儿图书、画报等,父母两人会陪着她一起读书。随着谢欣颖慢慢长大,她就习惯看书了。
正是父母这样的坚持,才让谢欣颖从小就养成了良好阅读的习惯,为今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谢欣颖爱好广泛。从小学就学习钢琴的她,现在已经达到了钢琴十级水平。并且她也很热爱运动,每周都会和父母,同学、老师去爬山,还会学习游泳、看漫画等等。
相信学习能力强,爱好广泛的谢欣颖能够很快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专业如何选择?建议考虑个人的优势学科和专业爱好对于学习、就业和职业规划的引领作用。
理想的专业追求只有与自身知识、能力、水平及社会现实需求相结合,才能找到最佳契合点,让求学有的放天,就业顺理成章,工作得心应手。但是好的未来还需要努力才能实现。
对于谢欣颖的故事,你有什么看法?欢迎下面留言!
湖南高考理科状元,4年前曾以全省第2考入北大,为何要退学复读?
长得最好看的高考状元:郭文韬。
郭文韬,1991年4月生于甘肃平凉,2012年以671分的裸分成绩获得青海省高考状元。同年,被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录取。郭文韬来自农村,父母都是农民,且他还有兄弟姐妹四人。尽管家庭条件不是很好,但他的父母都十分支持他的学业。
为了供他上学,他的父母在生活上十分节俭,甚至在他考上北京大学之后,他们都很少买肉吃。郭文韬在学习上一直都很努力,尤其是在高中时期。他曾在北大附中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附属中学就读,期间一直保持着优异的成绩。
进入北京大学后,郭文韬在光华管理学院学习金融专业。他在大学期间也表现得十分优秀,曾获得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一等奖和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二等奖。此外,他还曾担任学生会主席,积极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和公益活动。
郭文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他是“捡回珍珠计划”公益项目的志愿者,为贫困地区的优秀学生提供帮助和支持。此外,他还曾参加过多场公益讲座和演讲活动,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和成长故事,激励更多的年轻人努力学习。
高考状元热捧缘由:
作为一个曾长期实行科举取士制度的国家,羡慕和追捧考试优胜者,是集体意识中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而且,高考状元往往意味着刻苦的意志、远大的志向、科学的学习方法等,适当推崇或可对青少年形成一定的激励。
受利益的驱使,对学校和部分商家而言,“高考状元”是摇钱树一般的存在,给学校、教师和相关商品贴金增值;同样在部分媒体人看来,参与“状元经济”能制造新闻看点、为景区景点作宣传、提升知名度、拉动媒体广告发行增收,宣传或炒作状元自然热火朝天。
17年前,那个高考900分,考上北大的广东男孩,如今现状如何?
2020年高考中,湖南省理科总分第一名叫杜青云,来自岳阳文郡洋沙湖中学,他的高考成绩如下:语文123分,数学146分,英语140分,理综289分,政策加分20分,总分718分。
这位低调的湖南理科状元,选择不接受媒体采访。
两次高考,一次全省第二,一次全省第一值得注意的是,杜青云是一名复读生,而且是一名?出身不凡?的复读生。因为他曾经在2016年的高考中,以704分的成绩排名湖南省理科第2名,并进入北京大学著名的光华管理学院就读。
要知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是亚太地区最优秀的商学院之一,不是达到北京大学录取分数线就能随随便便就读的学院。
至于杜青云为什么要从让众人仰望的、前途无量的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退学复读,他本人并没有透露,而他身边的朋友认为可能有2个原因:
一是杜青云并不喜欢学金融相关专业,这不是他的兴趣所在。或许他在报志愿时比较盲目,所以盲从地报了一个北大比较?火?的专业,但并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喜欢。
二是杜青云考入北京大学时年仅16岁,他年纪比其他同学小,加上其孤傲的性格,也许并不能很好地融入身边全是优秀同学的大学生活中。
从清北退学复读,又重新考回清北的,杜青云不是第一个,也不会是最后一个杜青云这次考了湖南省理科第一名,他的目标或许是清华大学,而非之前的北京大学。
在杜青云之前,也有好几位学霸考生,从清华北大退学,复读后取得了省状元,而目标院校同样是清华北大。
2019年湖北省理科状元常书杰高考分数712分,成功考入清华大学。他同时也是2015年湖北省理科第8名、钟祥市状元,当年考入北京大学后,因为沉迷于游戏而不思进取,放弃了学业,在大三时被北大退学,成了人生灰暗的一笔。好在知耻后勇的常书杰没有放弃自己,卷土重来后用实力证明了自己仍然优秀。
2020年湖北省襄阳市学霸王宇航,以699分的成绩名列襄阳市理科第二名,同样,他也是一名复读生,他曾经在2018年以697分的好成绩进入清华大学,但由于所学专业并不符合自己未来从事AI(人工智能)方面研究的职业规划,因此勇敢地选择了退学复读。
杜青云不会是第一个从清北退学又考回清北的考生,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名校学生退学复读,给我们哪些启示?从杜青云等考生的经历来看,我们明白了有的学霸真的是当之无愧的学霸,真金不怕火炼的那种,只要他想学习、想考试,就一定能成功。我们在佩服他们的同时,又引起了我的思考:
1、名校学生退学复读,是否占用宝贵的教育资源?
以前面提到的几位同学为例,明明已经考进了清华北大等名校,却因为个人原因退学复读,无论是从自身职业规划发展的角度考虑,还是从个人前途方面着想,他们这种行为都是带有?利己?属性的,他们在又一次考取高分、拿到重新进入名校入场券的同时,也挤占了别的同学进入名校的名额。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属于教育资源的重复利用。
2、由于报考志愿时的盲目、盲从、导致了入学后的不喜欢、不适应
对于多数考生来说,高考报志愿时是比较盲目的,他们没有一个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目标,通常是高考分数公布之后才开始考虑报哪所学校、哪个专业。而由于对专业实际所学内容的了解不够深入和透彻,导致在报志愿的短短几天内难以选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专业。
这种报志愿的盲目性和盲从性,很容易导致入学后学习了一段时间才发现,原来自己所报的专业不是自己想象的模样,自己学习起来极其费力,往往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我有以下建议:
(1)我国的教育中,至少从中学开始,就要逐步进行学生们未来职业规划的渗透和教育,要让学生们知道,各种专业工作的意义、利弊、具体从事的工作以及成长路径,让学生们在应付中考、高考的同时,对自己的未来有规划、有设想,而不是盲目的只会考而不会报。
(2)学生和家长们要提前着手,从多渠道收集志愿报考信息,不要仅从字面上了解专业名称,最好能听从学长学姐们的现身说法,毕竟,高考报志愿实际是一场?信息战?。
3、选到了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该硬着头皮学下去还是坚定的退学?
相信有很多大学生,由于报志愿时了解不深入或者失误,又或者考分不够出现专业调剂,学了一个自己并不喜欢、并不了解的专业。那么,这个时候应该硬着头皮学下去,还是选择退学复读呢?
我认为,对于自己有清晰的职业路径规划,并且对自身实力有充分信心和把握的学霸,比如前面的几位,可以选择退学复读,无非是耽误几年时间而已,如果把这几年时间与未来自己能从事到一个自己喜欢的、如鱼得水的行业相比,这种代价是微不足道的。
而对于其他考生,我认为如果想选择复读的话,一定要谨慎。
(1)复读有风险,你退学后重新高考,在重压之下不一定能考出比之前更好的成绩,考上自己满意的学校和专业。如果复读失败,那就相当于赔了夫人又折兵。
(2)学习就像是谈恋爱,刚开始不喜欢,也可能学一段时间就慢慢地有了感觉,通过学习的深入一定会发现该专业的更多优点和兴趣,自己也可以通过努力来获得一定成就。
(3)大学里可以转专业,大一时一旦发现专业不喜欢,那就要好好学习考出好成绩,争取在大一结束时通过靠前的成绩排名获得转专业的机会。
(4)实在不喜欢所学专业,可以在保证考试成绩能够毕业的同时,学习感兴趣的专业课程,争取在考研时跨专业考到自己喜欢的专业。考研是你除了高考之外第二次选择专业的机会,一定要牢牢抓住!
结束语
作为自带学霸体质的清北名校同学们,由于种种原因退学复读,或许是又一次证明自己、并且牢牢掌握自己人生航向的机会,我们只有羡慕和钦佩的份儿,而不敢贸然做选择。
对于高考报志愿的专业选择,真的要在获取充足信息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来慎重选择。而退学复读这件事,更要慎之又慎,灵活变通一下,其实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在实现人生价值方面,条条大路通罗马。
“一转眼,我离开高明已经15年了,在这15年里,我可以很自豪地跟大家说,我从未放弃对理想的追求。”
谭志佳是2003年广东省的高考状元,高明市首位高考状元。当年,谭志佳以900分的好成绩被北京大学录取,后来又进入香港大学攻读生物化学硕博连读学位。
由于表现出色,博士毕业后,他留在香港大学医学院做研究员,现在从事骨骼畸形遗传物理研究工作。他以严谨的态度和扎实的工作,不断向世人发表理论研究成果。
如今事业有成的谭志佳已经在香港娶妻生子,他很感激在自己的成长路上不断给予他帮助的好心人。
于是,他自愿为孩子们免费辅导功课,还加入高明政协,为家乡的发展尽心尽力。谭志佳是读书改变命运的最好典范。
寒门出贵子,高明首位省高考状元
2003年6月27日,是谭志佳永生难忘的日子。那天下午,他凯特不安地通过电话查询高考分数,得知自己成为了高考总分省状元。
一时之间,激动、欣慰之情涌上心头,百感交集。谭志佳出生在一个贫困家庭,父母都是农民,靠养鱼为生,收入十分有限,对供养两个孩子读书实在是力不从心。
父母一直对谭志佳熏熏善导,告诉他一定要努力读书,将来才能改变现状。谭志佳是一个懂事的孩子,他牢牢记住父母的话,高中三年,坚持不懈,努力读书。为了把更多时间花在学习上,谭志佳平时住校,连节假日学校放假,他也基本上很少回家。
平时他总是早上第一个到教室,晚自习下课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他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简直是如痴如醉。自然,他的学习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每次考试都是遥遥领先。
他的努力终于引起学校老师的关注,他们看到一个身处贫困,仍是咬牙拼搏的少年,内心充满感动,于是,学校安排教师帮助他辅导功课,使他的成绩更上一层楼。
到了填报志愿的时候,谭志佳却犯难了,在他的心里,当然渴望能够上北大清华之类的一流大学。可是他父母却愁苦交加,他们担心谭志佳报那么好的大学,万一考失利了怎么办?家里实在没有钱供他复读了。还不如报一个差一点的大学稍微稳妥一点。
谭志佳不愿意看着父母难过,他顺从父母的意思,填报了上海的一所大学。老师得知后,大为惊讶,他们觉得以谭志佳如此出色的成绩,考个北京大学根本不成问题,怎么能够填报一个普通大学了事,这不是耽误孩子的前途吗?
老师找到谭志佳,询问他的事情,谭志佳只好把父母的忧虑全盘托出,老师听完后感慨万千。为了打消谭志佳父母的顾虑,学校马上联系到两位资助人,承诺他们会包揽谭志佳以后的一切学费。
在学校的努力之下,两周后,谭志佳如愿以偿在高考志愿上填报北京大学。从此,他敲开了命运之神的大门,通向锦绣前程。
读书改变命运
读书虽然不能改变生命的长度,但是却可以改变生命的宽度。读书虽然不能改变生命的起点,却可以改变生命的终点。
顺利进入北京大学的谭志佳十分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作为全国一流大学,北京大学对学生的要求是很严格的,甚至比起课业繁重的高中生活有过之而无不及。
谭志佳早已经习惯这样的求学生活,他把自己的学业安排得井井有条,在北大的四年里,他的求学履历照样光彩照人,各门学科成绩在高手如云的北大都是名列前茅。
出生微寒的他明白无论如何再也不能增加父母的负担。于是,他在大学里继续刻苦读书,年年获得奖学金。一有机会,他就到外面打工,做家教、发宣传小广告,赚点小收入。积少成多,再加上他本身勤俭节约,从不铺张浪费,这并不多的小钱也能支撑他度过最美好的大学生涯。
在北京大学毕业后,谭志佳原本有机会到德国去留学,可是年迈的父母舍不得儿子去那么远的地方,很有孝心的谭志佳选择了去香港大学继续深造。
谭志佳说:“人一定要有志在千里的鸿鹄之志,要有远大的理想。”正是身怀着这样的理想,谭志佳每天早出晚归,绝大多数的时间都耗在实验室里,做实验的时候常常会碰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有时候一天辛苦下来,什么数据也得不出来,不过对这些源源不断的挫折和失败,谭志佳早已习以为常,他把每次的失败都看成是通向胜利的阶梯。
因此,并不为困难所吓倒,当困难来袭,他镇定地观察、思考,搞清楚失败的原因,吸取教训,再接再厉。
正是凭着这种严谨的作风,谭志佳的研究进步很快,在香港逐渐站稳脚跟。在港大做研究,每个月都有一笔收入,这让一直囊中羞涩的他终于可以松了一口气,从此可以不必为衣食发愁,他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学术中去了。
不过谭志佳却舍不得用,他把一部分钱留给父母,一部分支助还在上学的弟弟,只留很少的一小部分给自己。
饮水思源,心系家乡父老
“我是土生土长的高明人,根在高明,对高明有一种血浓于水的感觉。”谈起自己的故乡高明,谭志佳充满深情。
谭志佳在高考结束之后,经媒体报道,他的感人事迹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很多人钦佩谭志佳勇于跟命运抗争的精神,纷纷向他伸出援手。
还有一位好心人跟谭志佳保持长达多年的联系,从他上大学一直到他完成博士后学业在香港大学工作,不仅在经济上支持他,更是在精神上鼓励他,以自己敏锐的洞察力、丰富的人生阅历为谭志佳指点迷津,充当了他的心灵导师,这些都给了谭志佳极大的温暖。
谭志佳在香港定居以后,他的生活逐渐踏上正轨,娶妻生子,安居乐业。饮水思源,他在贫困之际深受众人帮助,如今事业有成,一心想要回馈社会。
在香港的时候,他加入高明同乡会,真所谓是“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谭志佳见到那些在香港苦苦打拼的老乡,感到格外亲切。
应这帮老乡的请求,谭志佳每周抽出一天的时间,免费为老乡的孩子们辅导功课。一来可以减轻老乡们的经济压力,二来也可以解决老乡面临的下一代的教育难题。
他还加入高明政协,充当高明与香港之间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实现信息共享,促进高明更好更快发展。
小结:
读书能够改变命运,这是人尽皆知的道理。但是读书并不是“美味蛋糕”,需要人们付出艰辛的努力,洒下无数汗水。
读书也不是“一劳永逸”,需要人们长期坚持不懈。谭志佳在成功夺取“高考状元”的桂冠之后,并没有开始“享受人生”,他认为“状元”只代表自己高中的成绩,并不能代表自己的未来。站在新的人生高度上,谭志佳继续孜孜不倦钻研学术,一路读到博士后。
如今的他从当年的贫寒学生蜕变成一位见识广、学识渊博、学术造诣深厚的学者,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从谭志佳的身上,我们看到了读书的力量,谭志佳的事迹是对“读书改变命运”的最好的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