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资讯 教育资讯
高考真题闺怨诗,闺怨诗的题目
tamoadmin 2024-05-21 人已围观
简介1.立足整体,准确把握主旨。诗歌主旨无外乎两种:抒情、言志。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主旨统率全篇。把握主旨,需要关注背景,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诗人情感的积蓄与导向。同学们首先要善抓诗中表情达意的词句,它们往往是体现主旨的关键所在;同时注意一些典型的诗歌意象,因为意象是情感的承载,有其特定的情感与思想内涵。抒情类的诗歌是最常见的。思乡诗的主旨一般是抒发思乡之情;闺怨诗抒发对丈夫或妻子的思念之情;
1.立足整体,准确把握主旨。诗歌主旨无外乎两种:抒情、言志。无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都是主旨统率全篇。把握主旨,需要关注背景,因为它直接影响着诗人情感的积蓄与导向。同学们首先要善抓诗中表情达意的词句,它们往往是体现主旨的关键所在;同时注意一些典型的诗歌意象,因为意象是情感的承载,有其特定的情感与思想内涵。
抒情类的诗歌是最常见的。思乡诗的主旨一般是抒发思乡之情;闺怨诗抒发对丈夫或妻子的思念之情;边塞诗则是抒发杀敌报国的豪情或者表现征人的悲苦;送别诗抒发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山水田园诗抒发诗人对闲适恬淡生活的向往之情;怀古诗则感慨兴衰、寄托哀思
言志类的作品主要是咏物诗,如陆游的《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此类作品的主旨一般是诗人通过某个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
2.审读题干,明确问题核心。每一个题干都会有一个明确的考查方向,因此,同学们要善于摸清该题的命题意图。拿到问题时我们不要着急答题,要划出题干中的关键字词,看看这道题包含了哪几个要求,分别让我们干什么。知道了命题者的命题意图,再进一步解答试题就容易答到点子上了。
高考中,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主要有语言、形象、思想感情和表达技巧,无论怎样的命题,也无外乎是对这几种类型的细化和具体化。
3.分点作答,用足专业术语。在阅卷时,老师看的是答案是否答到了点子上,是否符合答题的规则。在拟写诗歌鉴赏的答案时,也需要大量运用一些答题的专用术语。例如考查意境的解答术语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考查表现手法的解答术语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乐景衬哀情、托物言志考查语言风格的答题术语有豪放旷达、慷慨悲壮、平实质朴、清新雅致、含蓄隽永、绚丽飘逸考查思想感情的答题术语有杀敌报国的豪情(边塞诗)、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田园诗)、思乡之苦(思乡诗)、依依惜别之情(送别诗)、对丈夫的思慕之情(闺怨诗)、历史变迁盛衰无常的感慨(怀古诗)
题材不同,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不同,而且在表现手法、抒情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很好地鉴赏古诗词,就必须对题材分类有清楚的了解,并能对具体的诗词作出准确地判断。常见的题材如下。
1、爱情诗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这是一种透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操作数·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风波·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由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这类诗就是怀古诗。怀古诗可归入咏怀诗大类之中,但独有特色;怀古诗与咏史诗略有不同,怀古诗是身临旧地古迹而抒情言志,而咏史则不必亲到历史遗址,在书房中就可以写作。怀古诗如杜甫的《蜀相》、刘禹锡的《乌衣巷》、《石头城》、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等,都遗响千古。
山水诗、田园诗因为读者熟知,故不作介绍了。此外,还有题画诗、宫怨诗、无题诗等,因其题材或与其它题材兼容,或要依诗的内容确定,也不再赘述。(文/朱雯佳 柳泉鸣
从考一首诗变为考两首诗比较。从题量上看,两首诗显然增加了阅读容量;从难度上分析,也增大了理解难度。2000年考的是赵师秀《约客》和王驾《雨晴》的比较:两首诗都是七绝和写景诗。但是一首是宋诗,写的是初夏之景;一首是唐诗,写的是春天之景。结尾虽然都有想象,但韵味却不同。2003年的春考题考的还是两首七绝,属于同题诗“华清宫”的比较。虽然对象相同,写法却不一样:一个是唐代诗人杜牧,透过描述送荔枝一事,讽刺了唐玄宗、杨贵妃的*逸误国;一个是宋代诗人杜常,透过描绘华清宫凄凉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历代王朝的兴衰之感。2004年的春考题考的是两首相关诗的比较,,一首是王维的《相思》,此诗题也作《江上赠李龟年》,一首是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可见两首诗都与李龟年相关,透过李龟年的身世命运折射出大唐的由盛而衰。虽说都是抒情诗,一个抒发的是友情,一个抒发的是故国之思。由上可知,两首诗的比较一般来说都有相关、相似、相同点。
高考常见的六种描写手法
写景状物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内容之一,作者透过描写景物,可以渲染气氛,抒发情感,深化中心,推动情节发展。我们欣赏诗歌,除了读懂字面语意,提升思想素质和审美情感,还要关注诗人用语言写景状物的形式与技巧。描写手法主要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高考常见的描写鉴赏角度主要有以下六种:
(1)侧面描写———衬托
如元代王冕的《白梅》:冰雪林中着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这首诗突出了梅花耐寒、清高、报春的特征,主要运用了衬托、对比的手法,衬托是透过描写甲来使乙表现得更突出的方法。衬托分映衬和反衬。如《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就是用天台之高映衬天姥之高的,《琵琶行》中写江中之月“唯见江心秋月白”衬托琵琶声的引人入胜,“别时茫茫江浸月”衬托人物凄凉的心情。《项脊轩志》中用“万籁有生”来反衬“庭阶寂寂”的。
(2)各种修辞手法
如辛弃疾的《摸鱼儿》:淳熙已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词的上阕,作者在借景抒情过程中所运用的主要修辞方法是设问和比拟,诗文中运用修辞手法,大体和其它文体中的修辞作用一样。学生要善于发现修辞手法,并说明作用。如比喻为更形象生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比拟是把事物人格化(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反问为了强调(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夸张是为了强调和突出(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对偶是为了增强诗词的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增强诗歌外在形式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在古代诗歌中,借代、通感等都是常见的修辞手法,学生应加以注意。尤其注意比喻、比拟的区别(比喻注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比拟注重化无情为有情),借代是用事物相关的东西来代替该事物,如部分代替整体(帆可代船,羽林代士兵),对偶与对比的区别(对比主要是意义内容的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对偶主要是结构形式上的对称,要求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还要注意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交叉运用。
(3)正面描写———动静结合
如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描写皓月当空,青松如盖,是静景描写,山泉清冽,流泻山石之上,是动景描写。山泉因雨后水量充足,流势增大,从石上流过,淙淙有声,以动衬静,反衬出山中的宁静。诗人描写景物非常注重景物动态与静态的相互映衬,可以动静结合,也可以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遥看瀑布挂前川”写出了遥看瀑布的第一眼形象,像一条巨大的白练挂在山间,“挂”字化动为静。再比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王籍的《入若耶溪》“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也是以声写静,以动衬静。“山舞银蛇,原驰蜡像”是以动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