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北京2017北京高考状元,2017年北京高考状元接受访
tamoadmin 2024-08-01 人已围观
简介1.2021泰顺高考状元分数2.从高考状元看精英养成中父母的重要性3.11年前的高考状元黎力,出狱后又考入985,如今怎样了?4.60个高考状元背后的真相:苟且的父母,养不出孩子的诗和远方,你赞同吗?2007年6月24日,2007年江苏高考成绩正式揭晓。南师附中的梅艳青以文化分689分,成为南京今年的高考状元;2011年高考状元全新出炉!理科状元梁思齐来自人大附中,总分6分,文科状元人大附中分校的
1.2021泰顺高考状元分数
2.从高考状元看精英养成中父母的重要性
3.11年前的高考状元黎力,出狱后又考入985,如今怎样了?
4.60个高考状元背后的真相:苟且的父母,养不出孩子的诗和远方,你赞同吗?
2007年6月24日,2007年江苏高考成绩正式揭晓。南师附中的梅艳青以文化分689分,成为南京今年的高考状元;
2011年高考状元全新出炉!理科状元梁思齐来自人大附中,总分6分,文科状元人大附中分校的伊思昭;
2012年湖北省高考状元吴戴维;
2012年安徽省高考理科第一名芜湖一中丁雅琦同学。她的语文考了124分,数学135分,外语144分,理综291分,总分704分(含全国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省级一等奖加10分);
2013年6月24日,江西省宜春中学一对双胞胎姐妹高考考出好成绩,姐姐(右)刘茹摘得市文科第一名;
2013年海南高文科第一名李虹洁,2013年海南高考理科第一名何中华;
2015年6月25日,陕西西安,2015年陕西高考理科状元:铁一中霍柳蓉729分;
2016年襄阳市理科状元卓寅潇,刘智昕以721分成为北京理科高考状元,
2017年6月25日,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2017年高考理科状元余成伟。
2021泰顺高考状元分数
每年高考分数出来后,都会有高考状元的产生,高考状元往往会成为人们热点讨论的话题,那么2018年山东高考文科状元是谁呢,来看一下!
1 山东高考文科状元
文科状元,淄博四中,李雨轩,680分。
以下是2017年文科高考状元:田竞爽
田竞爽,女,2017年山东文科状元,高中就读于青岛五十八中。
在高中时,田竞爽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得知孩子的分数,我也非常激动,很开心。”在她的班主任王惠荣老师眼中,田竞爽学习能力强,涉猎面广,对疑难问题追根到底。她的工作能力也强,跟同学相处融洽。“有的时候晚自习我不在,就让田竞爽负责自习纪律,引导同学自主学习。”王老师说。
1 文科状元的的学习方法
要多读书
作为文科生,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高考文科第一名夏泽君非常喜欢看书,而且看的书种类也很多,汪曾祺、三毛、张爱玲的都爱看。谈到看书对学习的影响,她说,高一高二的时候都是比较随意地看,到了高三就有些刻意地看书了,希望看书能对学习有帮助。可一段时间后,发现还是顺其自然比较好。
对于她来说,学习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比较注重生活品质。她很喜欢听歌,什么音乐都听,她觉得音乐能调整自己的心情,歌词也会给自己一些启发。她还喜欢骑车逛扬州城。
巧妙背书
在2017年北京市高考文科第一名熊轩昂看来,文综首先要背,背是必要条件,但是理解后再背是比较有意思的,而且如果自己比别人背的好就特别有成就感,然后就更愿意去背。
熊轩昂比较习惯答题的时候多写,有用没用的话都往上写,因为不知道哪句话真的有用,真的没用,这算是一种考试技巧。但是要多写的话,还是要追求一种熟练程度,还是要从背上下功夫,所以背是根本。
从高考状元看精英养成中父母的重要性
2021泰顺高考状元分数是737分。
2013年海南高文科第一名李虹洁,2013年海南高考理科第一名何中华。
2015年6月25日,陕西西安,2015年陕西高考理科状元:铁一中霍柳蓉729分。
2016年襄阳市理科状元卓寅潇,刘智昕以721分成为北京理科高考状元。
2017年6月25日,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2017年高考理科状元余成伟。
相关信息介绍:
高考一般指新中国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全称为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到目前为止,有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自学考试和成人高考三种形式,一般的“高考”指第一种。
高考成绩并不影响高中毕业证的发放,但高考成绩直接影响所能进入的大学层次,考上重点大学的核心前提就是取得优异的高考成绩,进入什么样的大学至关重要,几乎可以说影响了人的一生。高考可以为特长生加分。
11年前的高考状元黎力,出狱后又考入985,如今怎样了?
文/漫随
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各地高考状元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而北京市文科状元熊轩昂,则以一段访引发热议。
当记者问到“是否相信知识可以改变命运”的时候,熊轩昂这样回答:
?
熊轩昂的话令人深思,他并没有将成功的原因归结为个人能力的突出,而是以一种“向下兼容”的思维将其深化到家庭教育及阶层差异上,他的这种独立、深刻、理性而又超前的思维方式,并非中国教育制度的果实,更多的,是来源于他的父母潜移默化的影响。
熊轩昂的家庭属于中产阶级,这不但使他享有优质的生活条件,在教育的利用上,同样得天独厚。父母是外交官,他从小跟着父母出游过许多国家,这使他在眼界、阅历和见识上,有着同龄人无法比拟的广度、宽度和深度。
凡此种种,皆源于家庭。他生来就站在比别人高的起点,走了一条相对于普通人来说的捷径,自然比别人更加轻易地获得了成功。
但是,是因为他出身高贵,因为他父母是外交官,所以他才能考上北大吗?
不是。优厚的家庭条件,便利的教育,只在他通往成功的路上提供了优于常人的硬件支持,而认知上的深刻,观念上的自由,性格上的谦逊,以及习惯上的自律等软实力的养成,更多的则来源于父母的言传身教。
父母的财力、人脉和,决定了孩子的起点;父母的修养、见识和格局,是孩子价值观形成的基础。
当然,优秀人才的培养,并非一定要有良好的家世,寒门亦能出贵子,真正的区别在于孩子的教养方式,熊轩昂并不是特例。
?
2017年浙江高考状元王雷捷,出生于里蒋村,家中祖辈以织布为生,小学六年都在农村度过,说起那时的生活,他写道:夜里在织布声中入睡,早上在织布声中醒来。
他出生于小康家庭,但母亲是个极有想法且爱读书的人,但凡学校老师要求要读的书,母亲都会买给他,而他也会一一看完,偶尔还会和母亲相互交流。
与熊轩昂相比,他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充沛的,没有便利的捷径,唯一相同的,大概就是他们都有一个尊重知识,尊重孩子的母亲。
熊轩昂可以行万里路,开拓视野,王雷捷一样可以读万卷书,增长见识。不一样的家庭,相似的教育方式,关键在于,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与自身行为是否一致,父母的教化是否真的起到了向上的作用。
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远远要比想象中大得多。它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长年累月,渗入骨血。
?
无独有偶,2014年安徽省理科状元董吉洋,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合肥工业大学的教授,母亲是工程师。
因父母很重视对孩子兴趣特长的培养,董吉洋上幼儿园时就开始学习象棋,并成为国家二级运动员;4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初中时考到专业八级;曾获第12届中国女子数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
在谈到这些时,董吉洋不止一次的表明“父母对我的影响很大”,且感谢父母“每一次都有理由让她坚持下来”。在访中,她说:
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所以,真正的家庭教育,从来就不是父母喋喋不休的说教,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是父母在玩手机却命令孩子去学习,更不是父母以工作忙为借口,用金钱和物质奖励代替对孩子的陪伴。
而是以一种温和而不锐利,宽容而不纵容,自由而不放任的力量,使孩子明辨是非,懂得取舍,以己度人,坚定而又自信地成为自己。
?
子女是父母血脉的延续,却不是父母未尽理想的实现者,不要将自己求而不得的遗憾,转换为子女不得不为的痛苦。我们都是独立的人,孩子一样有自由的灵魂。尊重孩子,才能够与孩子建立起亲密、稳定而又和谐的亲子关系。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投射到孩子眼里,不亚于金科玉律般的存在,孩子会模仿,会认为这是对的,会在犯错误的时候驳斥你你就是这样做的。如若你哑口莫辩,会助长他的气焰;如若你气急败坏,会使他心生怨愤;但如果你放下身段,真诚地承认错误,并予以改正,孩子会视你为榜样,明事理,知荣辱,辨是非。
好的父母不是以金钱的多少、权利的大小、地位的高低来评判的。富豪亦有不肖子,寒门也能出贵子,关键在于家庭教育。或许你出身贫寒;或许你目不识丁;或许你日理万机。但是,作为父母,你一定要有争取上进的心,让孩子明白好的生活是依靠努力得来的;你一定要学着去学习,为了能和孩子更好的交流和互动;你一定要给孩子适当的陪伴,来加深你们之间的情感。 好的父母,才能有好的孩子。
?
古有孟母三迁,成就一代儒学先贤;又有岳母刺字,成就一位忠国名将。今有古文学家钱基博的儿子,名叫钱钟书;又有著名作家尚爱兰的女儿,名叫蒋方舟。父母如何生活,孩子就如何行事。大多数精英的养成,取决于父母的生活态度和处事方式,孩子教不好,首先就是要反观自己。
有一段时间,一篇名为《我的妈妈》的小学生作文,刷爆了朋友圈,文中这样写道:
从这篇文章中,我感受到孩子满满的控诉,他抱怨的不是贫富差距,不是阶层差异,不是缺乏,而是,他有一个堕落而无能的妈妈。
振聋发聩。
许多女性,在婚后会将重心转移到家庭,会放弃工作来抚养孩子,照顾公婆,承担家务。之前的技能会逐渐退化,然后适应,理所当然地以家庭责任为借口逃避新兴事物的侵袭,终日在家、菜市场、学校三点一线间游走,恐惧改变,安于现状。
孩子,自然也就有理由选择不思进取,因为他有那样一个妈妈。他会驳斥妈妈的观点,会不满妈妈的责打,因为同样的行为,妈妈从未受到过惩罚,他会觉得不公平,会反抗,会成为另一个妈妈。
?
所以,为了孩子,父母要学着改变。好的父母,不是无条件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不是保护他如温室的花儿般经不起风雨,也不是以自己的严苛标准去要求孩子。好的父母,是要做到让孩子因为有这样的父母而感到幸福。
在东方卫视的大型女性综艺节目《妈妈咪呀》中,32岁的妈妈石燕妮为了向11岁的女儿证明自己并不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全封闭超强记忆训练,并在记忆牌的比赛中获得全场第三。
42岁的饶朝霞,婚后七八年带孩子,闲居在家,因为辅导10岁的儿子做功课时被质疑不懂,40岁开始零基础学习钢管舞,两年后成为舞蹈学校的专业老师。
你看,改变并不难,关键是你是否想为改变而付出。 你改变的,不只是自己,更是孩子的未来。
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父母对孩子的影响,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于细微处,潜移默化,深入脑海。所以影响一旦成形,改变不易,而父母要做的,就是先成为最好的自己,再去教养孩子。
毕竟,想要望女成凤、望子成龙,必先自己成凤成龙。
60个高考状元背后的真相:苟且的父母,养不出孩子的诗和远方,你赞同吗?
四大名著《红楼梦:八十一梦·第32梦》有一句名言,叫“浪子回头金不换”,但很少有人知道后一句“衣锦还乡做贤人”。对绝大部分误入歧途者的家人们来说,能让亲人“浪子回头”已属不易,那还有心要求“衣锦还乡”呢。但这样的事不是没有,还记得11年前那个因为入狱的高考状元黎力吗?他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浪子回头也可以衣锦还乡。
黎力,1987年2月9日出生,成长于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一个普通家庭。黎力性格比较内向,还患有口吃。但有句话叫“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黎力不擅长与人交流但头脑特别聪明,学东西很快,成绩拔尖。
2003年高考,黎力考出554分高分,成为当地高考状元,考入211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黎力成为全家的骄傲,家乡的骄傲,他是当地极少考入重点大学的学子。但进入大学,黎力并不适应,他家境贫寒加上口吃问题,不爱与同学交流,在校园里形单影只,最后只能沉迷于游戏世界,学习成绩直线下降。
2007年6月,本该毕业的黎力,因为多门功课不及格,导致学分没有修够,后来补考也没过,北科大只能让其延期毕业。
2009年6月,黎力已经是“大六”了,成绩依旧不合格,也没有完成毕业设计,北科大对黎力也失去了信心,决定让其肄业离校。
这下,黎力的心理压力达到顶点,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书,不仅延期毕业两年,还没能顺利拿到毕业证,后续工作也有影响,回去该如何面对家人呢?2009年7月12日,毕业不到一个月的黎力铤而走险,在北科大图书馆南侧中国银行,持水果刀劫持两人,抢走银行10万现金。
寒窗苦读数十载,一跃龙门当状元黎力,出身于江西萍乡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家中举借外债,不堪一击的家庭摇摇欲坠。但黎力从未向不公的命运低头,他埋头苦读,只愿能一朝金榜题名,为家庭减负,为父母分忧。高中时期的他一直是"别人家的孩子",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家里的墙上也满是他的奖状。
2003,?年仅16岁的他不负众望,以554的高分被北京科技大学自动化专业录取。那年,他也是江西的高考状元。他被视为全村的希望,带着一身的荣光进入了梦想的大学。
残酷现实给他当头一棒因为出生贫寒,所以黎力的内心深处早已种下了自卑的,加之天生口吃,又是乙肝的携带者,沉重的压力使黎力融入大学生活愈发吃力。他很难做到积极参与学校课外活动,与同学和室友都没办法成为真正的朋友。
他渐渐变得沉默寡言,郁郁寡欢。但这在大学早期对他的学业影响并不大,他依然用功学习,成绩也很好,大一至大三都未挂过科。
01.
每一年高考成绩出来,都是大家最关心的事情了。
曾经看到一个,江西省文科第一名是一个叫做刘梦的女孩子。在高考中,她考出了674的好成绩,超过一本线106分。
在访中,刘梦表示,当听到自己获得江西省文科最高分的消息时,还有一瞬间的懵。
虽然预估到自己成绩不错,但这个成绩,应该是超过了她的预想。
在考试结束后,她整理自己的试卷,堆起来的试卷竟然达到了一人高!
我以为这就是一个寒窗苦读的故事,结果一个小细节却告诉我们,她能够有今天的成绩,和妈妈的帮助息息相关。
每次女儿考试出现的错题,刘梦的妈妈就会收集起来,然后分类贴好,这并不是简单的工序。每天刘妈妈花在整理错题上的时间,都有好几个小时。
能够知道错题是什么类型,还能分门别类地整理好,想必刘妈妈本身的知识水平也不低。
以至于了解她的朋友都这样说:你自己都可以参加高考了,你女儿考清华,你可以考北大!
刘妈妈此举,不但为女儿的复习和归纳总结节省了很多时间,在无形中也给女儿树立了一个榜样。
她通过言传身教,让女儿知道,自己一直在陪着她成长,她不是只要求女儿努力,而是和孩子一起进步。
这样以身作则的父母,一般都能教育出优秀的孩子。
我见过很多家长,自己成天沉浸在牌桌上,却在孩子放学后就要求孩子马上写作业、上兴趣班;自己每天拿着手机逛淘宝,刷微博,却要求孩子不准玩电脑,不要沉迷网络游戏;自己下班之后只想躺在床上休息,却要求孩子周末也要坚持复习功课。
自己都坚持不了的事情,却苛责孩子一定要完成,这样的教育是最没有说服力的。
02.
安徽省理科状元董吉洋,很多人以为她是书呆子,靠刻苦攻读才得来如今的成绩。
但她不仅曾经获得了中国奥数竞赛金牌、小提琴专业八级,并且是国际象棋国家二级运动员,而且还是一名运动健将,在网球、羽毛球、长跑等各类比赛中斩获名次。
她因此被称为“全能学霸”。
而这一切,离不开她父母的栽培。
董吉洋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爸爸是合肥工业大学的教授,妈妈是工程师。
自小就很注重对她的兴趣培养,学业上也从不给她过重的负担,反而在言行举止上,用身体力行做到了教育孩子。
董吉洋说:“偶尔我也会厌学,不想看书,爸妈注意到了,也不说什么,就把电视关掉,坐下来看书,看到他们在看书,我也就不好意思不看书了。”
不是口头教育,不是光说不练,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孩子,这才是父母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
曾看到这样一个真实故事,有人去朋友家做客,发现朋友家很不一样,在客厅、书房、卧室都放满了书,而家里的墙上,则贴满了女儿的奖状,荣誉证书和奖杯也有很多。
短短的几个小时里,他们家的女儿言行举止彬彬有礼,谈吐不俗。
他十分羡慕,向朋友取经。
朋友笑笑说:我们还真没有什么特殊的方法,我和我爱人都很爱看书。每天吃完饭,我们带着女儿去散步一小时,回来也不看电视,大家各自拿起自己喜欢的书坐在一起看。
有时候看到书里有意思的地方,还会和家人一起分享。女儿从小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也跟我们一样十分爱看书。
对她来说,读书就是和吃饭呼吸一样,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看完不得不感慨,父母真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所做的一切,皆是父母影子的投射。
孩子爱看书,父母大部分也是如此;孩子满腹戾气,父母必定终日怨天尤人。
孩子就是父母最好的镜子。
03.
之前有人做过这样一个统计,他们调查了60余位高考状元及其家庭,发现这些家庭里,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
北京理科状元施沁汝的妈妈说,女儿小时候就总喜欢问为什么,他们每次都是耐心回答,就算不知道,也不会简单粗暴地打断或者不理会,而是和女儿一起查资料。
女儿在耳濡目染之间,感受到了父母对知识的尊重。
广东状元张恒说爸爸是个比他还爱学习的人。考中级绘图员的时候,即使爸爸是培训班里年纪最大的学员,即使患上严重的颈椎病,他也没有放弃。
爸爸的行动就是他最好的榜样,深刻展示了什么叫活到老,学到老。
而还有一个颇为现实的现象,绝大部分高考状元来自于城镇。只有很少部分来自农村。
澎湃新闻在2017年也对全国31个省份的60余名高考状元进行过一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5%的状元是城镇户口,只有15%的是农村户口。
一个出身于地地道道农民家庭的高考状元陈星表示,“贵门”的孩子确实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机会多。
“家庭背景好,父母学历高,孩子从小能够接受质量较高的家庭教育,尤其是在社会交往和兴趣特长方面,这也是我和这些同学的差距。”
知乎上一个叫Umika Chan的清华学生,说他刚入清华的第一节课,老师让他们填了一张问卷。
上面有两个问题是:“你父母亲的职业?”和“你上大学以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哪里?”
后来老师公布了调查问卷的结果,他说他每年都会在清华做这个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大同小异。
调查结果显示,能够上清华的学生,绝大部分父母都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能给孩子带来最好的教育。
那个老师对他们说:在座的各位能考上清华,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你们的父母。
你的家庭背景决定了你能接触到的多少,决定了你的学习环境,决定了你上的小学、初中、高中,也决定了你的眼界和见识。
你能来到清华,不仅仅是因为你努力,更是因为你有了上述这些东西。
刘强东讲过,自己曾给人民大学捐了1000多万,用来帮助那些经济有困难的寒门学子,可是一两年之后,就连申请的人都很少。
人大负责人解释说,现在能够上人大的,大部分孩子家境都不错,不需要这笔助学金,而来自农村家庭的孩子,连30%都不到。
到这里,我们大概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父母文化素质高,并且有充分的时间陪伴子女,是孩子成功的重要基石。
而父母具备稳定的物质条件和,在能力范围内能给孩子最好的条件,这是孩子成功的重要保障。
04.
很多人说真正的教育拼的是父母的财力和,当然,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父母能给孩子好的外部环境,意味着孩子眼界能够更开阔,更有机会接触优秀的教育。
但是,我认为这还不是最重要的,真正的教育,拼的其实是父母的见识、观念和学习习惯。
在对2007-2016年高考状元父母职业统计中,父母为教师的占比最高,其次是公务员和工程师。而最低的,是来自农村的父母。
教师是最有钱的吗?不是。但父母为教师意味着他们有一套教育孩子的理念,平时在家看书、备课,耳濡目染之间,孩子也会受到父母的影响,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说过:教育的本质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
我们总说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自己家的孩子怎么不争气,可是,我们有没有想过,自己是不是别人家的父母?
你带着孩子玩王者荣耀的时候,对方父母带着孩子背唐诗宋词,你带着孩子吃各种垃圾食品的时候,对方父母带着孩子学习怎么做手工面包,你家里到处是牌和零食,而对方家里随处可见的是书籍……
并不是你的孩子比别的孩子差,而是作为父母的,没有给孩子一个好的成长环境。
为人父母的,不应该是拿着鞭子在后面驱赶着孩子向前,而应该在任何时候,都跑在孩子前面或者陪同着孩子一起进步。
每个孩子都要长成独当一面的大人,只愿在他人生中最需要引导的那一段时间里,父母始终秉持着烛光,用自己的行动为他引路。
如果你自己只有眼前的苟且,又怎么期盼孩子有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