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天价补课,高考天价补课费你怎么看
tamoadmin 2024-05-16 人已围观
简介高考志愿咨询火爆市场背后是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的恐惧,也是擦边被录取、低分上名校的侥幸。面对信息不对称,高校招生办是考生咨询的第一选择,不少高校在各省市区还有对应的招生小组、招生老师,但面对成千上万名考生及家长突然爆发的需求,多少难以完全满足。更重要的是,高校招办提供的是本校的情况,考生则更需要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进行统筹考虑,这也是高招咨询有市场价值的重要前提。高中缺乏职业规划的老师,学生也缺乏生
高考志愿咨询火爆市场背后是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的恐惧,也是擦边被录取、低分上名校的侥幸。
面对信息不对称,高校招生办是考生咨询的第一选择,不少高校在各省市区还有对应的招生小组、招生老师,但面对成千上万名考生及家长突然爆发的需求,多少难以完全满足。更重要的是,高校招办提供的是本校的情况,考生则更需要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进行统筹考虑,这也是高招咨询有市场价值的重要前提。
高中缺乏职业规划的老师,学生也缺乏生涯规划的意识,因此有专业的机构进行这方面的指导,也是一种现实的需求,但目前的情况是这些机构由于没有明确的准入标准,行业也不是特别规范,因此有的人没什么经验也可以进行宣传,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们有一些基本的志愿填报概念。了解当地高考政策、吃透平行志愿的规则,在此之上再去寻求专家的支持,就能判断指导老师是否有经验。
辅导班究竟能有多大的效果呢?充电,抢跑,孩子们付出的努力究竟会结出什么样的果实呢?
最近,上海进行了一项关于小学生上辅导班效果的调查,15万小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没上过辅导班的孩子后劲更足。这个结果无疑打破了家长们对辅导班原有的期待。
《华商报》曾报道,有家长给孩子报辅导班,一年半的时间花费8.5万元,结果孩子的成绩并没有提升,反而下降了不少!(这样的事情或许在您身边有更多鲜活的例子)
而此前,《扬子晚报》也对江苏省辖市的21名文理科状元进行了访问调查,90%以上的状元们表示他们学前没有参加过任何学科辅导班。
专家:不上辅导班的孩子后劲更足
参加学科辅导班的孩子,每天奔波在学校、辅导班和家之间,除了学习就是学习,要说这其中一点儿作用也没有也不可能,那么辅导班对孩子的影响是什么呢?
他们在适应性上会比一般的孩子好,如如拼音、识字、写字、数学学习和英语学习。
但是,在生活自理、主动性、专注和坚持、身体健康、情绪和睡眠适应性上,参加过辅导班的孩子明显低于平均水平。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博士夏雪梅认为,长期来看,孩子健康的身心和良好的学习品质才是其可持续学习的重要基础,而非一时的知识储备。
所以,学前学科辅导班,也许会让孩子暂时性知识储备会多于其他孩子,显得比较“聪明”,但是他们学习的韧性和耐性却会被无形地消磨掉了。
“零起点”为何依然能领跑校园?
那些高考状元们几乎都是没有参加过学前学科辅导班,在零起点的基础上仍能在学业上持续领跑的。
南通市理科状元,如东高级中学女生孙筱纯说,自己从小和各种“衔接班”“学期辅导班”绝缘,暑假里也没有提前预习下学期课程的习惯。“新学期开学后,老师肯定会用最适合我们接受的方法讲课,如果假期里提前预习了,开学后上课时还要再听一遍,岂不是浪费时间?”
也许你会认为这些高考状元们都是天赋异禀的天才,所以哪怕不接受其他学科辅导班的训练也能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对于普通孩子来讲,零起点也仍然有领跑的可能。
1“零起点”尊重孩子的天性,保护学习的兴趣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丁利民说,她遇到过很多学前抢跑的孩子,却在后续的学习中逐渐慢了下来。
在低年级,抢跑的孩子们比其他孩子有更大的知识储备,比如整个小学阶段的生字量是500个左右,有的孩子在学龄前就学了3000个字,所以,他们在课堂上会认为老师讲的内容太过简单,不需要全神贯注,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养成集中注意力的习惯。
注意力集中是一种学习能力,更是一种用脑习惯,当孩子的大脑习惯于懒散宽松的环境,和低效的思考习惯的时候,高效用脑和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他们就再也找不回来了。于是,这些孩子就习惯了在课堂上放空、走神、发呆、有小动作,接触到难度稍大的知识点的时候,或者当新知识超过自身储备的时候,他们就跟不上了。
不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养成,改正起来就会非常吃力。
2 “零起点”更贴合“育人”本质。
这也是被很多家长忽视的。
学科成绩成为衡量一个孩子最重要的指标,家长们恨不得用辅导班来填满孩子们的童年,让孩子们在所谓的“起跑线”累得气喘吁吁,可是,这样的孩子失去了对未知知识的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他们并不快乐。
人生的输赢,学科的重要性需待重新考量,能力才是关键。
3 学科之外的起跑线,更加重要
与其在学科知识上抢跑,在经验上抢跑,在心理上抢跑,在智力开发上抢跑或许更具可持续性。
即使没有学科补习班,也并非意味着该让孩子在学龄前无节制地看电视,“玩泥巴”,而是在其他方面锻炼孩子,鼓励孩子在童年生活、学习过程、社会经历、智力培养等方面有更多的积累,形成较高的“经验起点”“智力起点”“心理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