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教育部发文_教育部关于高考的最新通知

tamoadmin 2024-06-28 人已围观

简介1.教育部2023高考难度2.梁实历年高考成绩3.教育部宣布12所高校更名,你知道有哪些吗?4.教育部等四部门发文,自 2023 年秋季学期起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将带来哪些影响?5.教育治理的底线是什么?根据全国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及录取人数计算,高考录取率从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4.79%,上升至1998年的33.75%,伴随着21世纪的扩招上升至2018年的81.13%,再创新高。从近十年来看,

1.教育部2023高考难度

2.梁实历年高考成绩

3.教育部宣布12所高校更名,你知道有哪些吗?

4.教育部等四部门发文,自 2023 年秋季学期起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将带来哪些影响?

5.教育治理的底线是什么?

高考教育部发文_教育部关于高考的最新通知

根据全国普通高考报名人数及录取人数计算,高考录取率从1977年恢复高考时的4.79%,上升至1998年的33.75%,伴随着21世纪的扩招上升至2018年的81.13%,再创新高。从近十年来看,参考人数和录取率基本逐年呈上升趋势,但从增加幅度来看,录取率的增幅却是在逐年减缓,甚至有几年所有下降。这就意味着,考生们的竞争也将日益白热化。

2019年高考大省有:河南、广东、四川、山东、河北、安徽、湖南,这七个省份的高考参加人数均在50万以上,其中河南省2019年人数直破百万,是人数最少的西藏的近40倍。2020年,几个高考大省参考人数还在持续增加,尤其是河南已经达到115.8万,所以2021年高考人数基本还是上升状态。

教育部发文通知,2021年全国普通高考报名人数为1078万,再次突破千万大关,比去年上涨7万人,再创历史新高。

教育部2023高考难度

可以的。

官方规范高考体育特长生加分:省级统测仅限10项目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19日电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中国官方日前发文对高考体育特长生加分及测试提出严格管理要求,明确提出体育特长生省级统测只设田径、游泳等8个项目以及不超过2个强身健体类项目。

近日,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协等五部门联衔发文规范和调整部分高考加分项目,进一步加强高考加分管理工作。

教育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近几年来,高考体育特长生加分主要存在三方面问题:一是运动员等级证书或水分严重;二是比赛或测试组织不规范,替赛、现象严重;三是个别与体能、运动技能关系不大、更多靠运用器材等运动的赛事组织管理及评奖问题多。

本着积极引导中学生加强身体锻炼,增强体质,推进学校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原则,这次对体育特长生加分项目进行了适当调整,加分项目限定为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羽毛球等8项。这8项都是在中学普及范围广、锻炼效果好的项目。同时,考虑到各地中学生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在上述运动项目之外允许各省份增加一般不超过2个强身健体类项目。

五部门文件还对体育特长生加分及测试提出了严格管理要求。

一是严格体育特长生加分资格认定程序。学生须先向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供其所在中学出具的考生体育特长情况说明与推荐材料,以及所获运动员等级证书及相关参赛证明材料,集体项目运动员还须提供上场时间证明等。省级教育部门将会同体育部门对申请高考加分的考生所提供的证明材料进行审核。

二是严格体育特长生省级统测过程。省级统测须全程录像,学生测试成绩现场公布,通过测试达标者须在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其所在中学指定地点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学生方可获得高考加分资格。

梁实历年高考成绩

教育部2023高考难度如下:

备考指南以新高考一卷数学为例:

首先,新高考一卷的适用地区山东、福建、湖北、湖南、江苏、广东、河北这七个省份都是教育大省,每一个省份都不是省油的灯,不可能不难。

新高考对于全国卷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灵活,在市面上看到的押题卷(尤其是最后一套)都是素养押题,而不是全国卷的逐题押,充分展示了数学素养的重要性,以往的模板式答题早已不复存在。

新高考的命题特点更倾向于母题创新,仔细研究今年的试题,大多数母题在以往的高考和教材冷门题型是有体现的,热门题型已经无法进入命题老师的法眼,这充分说明了对知识理解和运用的重要性。

新高考更加突出国家目前的现实,现在世界上对理科人才更加的器重,在各大高校的少年班一般都是以数学为基础进一步学习,这就说明了数学的重要性。

2022年数学高考试卷的评析:试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体现高考改革要求;试题突出数学学科特点,强化基础考查,突出关键能力,加强教考衔接,服务“双减”政策实施,助力基础教育提质增效。

从这个上面看,2023年依然会从学科特点上入手,强化考查,突出能力,因此,2023年高考题难度并不会变得容易,这点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整体来看,如果说2022年数学卷难度是把大家“难哭”,那么,2023年高考难度也会让大家“欲哭无泪”,因此,与其关注2023年的高考难度,不如,踏踏实实认真学习。

高考试题的难度虽然影响大家的发挥和心情,但是提高自身竞争力才是核心,当然,提高竞争力的前提是考生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不要南辕北辙。

这里着重强调:教育部专门发文要通过命题引导中学教学中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因此,在准备2023高考的同学们要多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注意联系实际,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解答试题”为“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部宣布12所高校更名,你知道有哪些吗?

1983年,首次高考,梁实在文宫中学第一次报名参加高考,预考没通过。

年,梁实跑到简阳重新读高一,参加当年高考,没考上。

1985年,梁实到内江等地复习,参加高考,没考上。

1986年,梁实来到乐山轧辊场技校读书。

1987年,复读,没考上。

1988年,复读,没考上。

1991年,单位破例出具证明,还是差10分才上线。

1992年,梁实参加成人高考,考上了南京林业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2001年,教育部发文全国高考取消年龄与婚否限制,机会来了,梁实再次走进考场。

2002年,梁实语文考了92分,理综考了160分,但他只做了170分的题,正确率很高。几科加起来一共考了370多分。

2003年,梁实生病放弃高考。

2006年,梁实这次考试比2002年多考了20多分。

2010年,梁实只考了337分。

2011年,梁实和儿子一起高考,差三本线分,填了四川大学数学系的志愿,337分的成绩让他和梦想失之交臂。

2012年,梁实总分330分,历来考试最低分。

2013年,梁实高考总分339分,语文83分,数学94分,外语97分,理科综合125分。差一分到400分。

2014年,梁实高考总分427分,跟三本还有19分差距。梁实自己用5个字形容:非常不理想。

2015年,梁实高考总分417分,语文99分,数学70分,英语106分,理综142分。离理科二本线差28分,离一本线差111分。

2016年,第20次高考,梁实高考总分453分,语文106分,数学87分,英语88分,理综172分,首次达到二本线。

2017年,第21次高考,梁实高考总分393分。

2018年,第22次高考,梁实高考总分469分,四川那年的理科二本线是458分,超11分,因心仪川大,放弃志愿填报,甚是遗憾。

2019年,第23次高考,梁实高考总分462分。

教育部等四部门发文,自 2023 年秋季学期起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将带来哪些影响?

新年新气象,在2021年的第一个月里,教育部发文对全国12所高校实行更名转设。主要涉及以下高校。

1.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更名为赣东学院。

2.河北工业大学城市学院更名为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

3.河北科技大学理工学院更名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4.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更名为湖州学院。

5.华北电力大学科技学院更名为河北科技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6.江西中医药大学科技学院更名为南昌医学院。

7.南京信息工程滨江学院更名为无锡学院。

8.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更名为山西工学院。

9.石河子大学科技学院更名为新疆政法学院。

10.温州大学瓯江学院更名为温州理工学院。

11.新疆医科大学厚博学院更名为新疆第二医学院。

12.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更名为山东石油化工学院。

可以看出,这些更名的高校基本都是由独立学院转设而来,所在地有江苏、浙江、山东、山西、河北、江西、新疆等,几乎遍布全国,呈满地开花式转设。可见教育部对此次转设的重视度。

独立学院转设为高校是高校扩招的必然趋势。近年来,高校大规模扩招,几乎每个学校都纷纷在校内或者外地开设独立学院,进入独立学院学习的学生,部分可以和挂名的母体高校有着师资的共享和交流,有的则完全独立于母体高校以外。

在这些独立学院被转设更名前,独立学院的办学主体属于母体高校,从这些独立学院毕业的本科生的毕业证上盖着是母体高校某某学院的印章。但是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多,慢慢地得到国家的认可,进行了有序的转设更名,更名后,他们就独立于母体高校以外,成为公办高校,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校名。这对这些更名转设的独立学院来说也是一种提升吧。

根据这些更改后的高校名称,我们可以看出此次转设主要是公办转设和公办合并转设。公办转设的一般就是母体高校退出举办学院,地方政府接手举办更名后的院校。而公办合并转设还是由当地政府接手,但是又和本省内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进行合并后转设更名为某某职业技术大学。河北的三所高校就属于合并转设。其他的基本都是直接由当地政府接手了。希望这些学校越办越好!

教育治理的底线是什么?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的通知》,自2023年秋季学期起,将普通本专科生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提高到每人每年不超过12000元。这一政策的出台,将会对广大学生和家庭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将有助于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许多贫困家庭的学生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无法顺利完成学业。而国家助学贷款的提高,将为这些学生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时,这也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其次,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将有助于提高教育普及率。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许多家庭选择让孩子辍学务工,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而随着国家助学贷款额度的提高,这些家庭将有更多的资金支持孩子接受教育,从而提高整体的教育普及率。这对于国家的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还将有助于培养更多的人才。在当前的就业市场中,拥有较高学历的人才备受企业青睐。而国家助学贷款的提高,将为更多的学生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持。

当然,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例如,部分学生可能会因为依赖贷款而忽视自己的学业,导致学业成绩下滑。因此,在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明白贷款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真正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学业。

总之,提高国家助学贷款额度是一项利国利民的政策。它将有助于缓解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提高教育普及率,培养更多的人才。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明白贷款只是一种辅助手段,真正要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学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国家助学贷款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禁止培训和招生挂钩是教育治理底线。

教育部最近发文取消了高考奥数加分,并进一步规范面向中小学的竞赛挂牌命名行为,要求该类活动不得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部分数学竞赛也被临时叫停。但就是在这一系列重拳之下,一些地方的奥数培训机构却依然报名火爆,媒体调查发现,长春一些看似高大上的奥数培训机构的背后却是一条充斥着“速成”名师、“冒牌”状元、“注水”推荐名单的“忽悠”利益链条。

在各地正紧锣密鼓对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专项治理的情况下,奥数为什么还能“忽悠”得起来?原因很简单,就是一些地方学校和培训机构之间业已存在的招生链条还没有真正切断,且正在由明转暗,换一种方式继续着以往的招生掐尖套路。据长春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虽然小升初考试已被明令禁止,但个别学校为了逃避属地监管,甚至租大巴车组织考生到外地考试。媒体调查也发现,一些与知名中学有或明或暗合作关系的培训机构,不一定通过一次考试选拔学生,而是给中学提供一份名单,长期合 作的中学一般会照单全收。可见,虽有教育部的禁令在,但在有些地方,家长们还不完全相信政策能落到实处,不完全相信招生链条真的能被切断。在这种心态下,面对培训机构为了利益最大化而搞的花样繁多的商业欺骗,家长们也很难有耐心和理性来分辨。

禁止培训结果和招生挂钩,把孩子们从奥数中解放出来,根本解决办法是建立起多元的招生评价体系,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科学理性的教育观念等,但面对眼前诸如培训机构之类的教育乱象,这些“根本解决”的思路和办法却显得陈义过高,难以迅速解决眼下面临的棘手问题。

当务之急,是不折不扣贯彻执行好不久前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在2018年的招生过程中,坚决禁止各种形式的培训结果与招生入学挂钩的做法。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只有从思想上认识到,这个通知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回应人民群众普遍关切的重大举措,是教育部党组确定的2018年“奋进之笔”重点攻坚计划任务,才能真正重视起来,坚定改革决心,压实责任举措,确保专项治理工作取得决定性胜利,用落实落小落细的实际行动,向群众传递出斩断学校和培训机构招生链条的强烈政策信号,给社会和家长以信心。

教育部有关领导日前再次重申,解决好中小学招生与校外培训机构考试竞赛挂钩,是2018年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要聚焦的突出问题之一。对于培训结果和招生入学挂钩,一些人甚至一些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可能有一种糊涂认识,总觉得学校“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想多培养人才初衷是好的。究其原因还是认识不到位,没有真正认识到切断培训机构和学校招生之间的利益链,本质上是个能不能把依法治教落到实处的问题。依法治教,是教育治理的底线。换句话说,能不能切断这个链条,能不能把孩子们从奥数热中解放出来,考验的是一些地方的教育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引领之下,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全面正风肃纪,解决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一些地方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只要能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加以对待,严格执行现有的教育法规和政令,像培训机构和招生挂钩这样的教育乱象,就没有理由管不好。

文章标签: # 高考 # 学院 # 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