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云南省高考状元2015_云南省高考状元2016

tamoadmin 2024-06-07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状元713分上清华,为学费去工地搬砖,后来怎样?2.云南高考第一名3.昆明市第十中学的学生成绩4.怎样才能很好的自我规划一个青少年?5.云南高考总分20236.最年轻的西南联大校友走了,曾把南昌大学带入211,潘际銮的贡献有多大?2023年云南省考生有39.93万人。其中普通高中生35.57万人(文史16.36万人、理工19.21万人),三校生4.36万人。2023云南高考参加艺术类专业考

1.高考状元713分上清华,为学费去工地搬砖,后来怎样?

2.云南高考第一名

3.昆明市第十中学的学生成绩

4.怎样才能很好的自我规划一个青少年?

5.云南高考总分2023

6.最年轻的西南联大校友走了,曾把南昌大学带入211,潘际銮的贡献有多大?

云南省高考状元2015_云南省高考状元2016

2023年云南省考生有39.93万人。

其中普通高中生35.57万人(文史16.36万人、理工19.21万人),三校生4.36万人。2023云南高考参加艺术类专业考试的有3.25万人次,参加体育类专业考试的有1.88万人。与2022年相比,今年报考人数增加了1万人,创历史新高。

2022年云南共有38.83万人报名参加高考。云南省共设128个考区,259个考点,11642间标准化考场,涉考工作人员近2.8万人。

2021年云南省高考报名人数达35.8万人,较去年增幅为4.3%。2021年云南省高考本科一批上线人数约为5.03万人,上线率为17.16%,本科二批上线人数13.42万人,上线率为45.84%。

2015年,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林匹克竞赛等6项加分项目。2016年,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

高考阅卷:

普通高考的阅卷是实施网上阅卷的方法,当考试结束的时候,省教育考试院将试卷答题卡全部收集起来,先召开阅卷大会,然后将在指定的一所普通高校内的计算机办公大楼组织人员展开阅卷。

答题卡是先拆封后进行扫描录入计算机系统,这一部分将由公安机关单位负责(确保答题卡内容能顺利扫描进计算机系统不被泄露出去),试卷进行切割,选择题部分由工作人员将标准答案录进系统。

由计算机自动判别,解答题和作文部分实行的是人工评分的方式只要是考生回答有理都能获分。阅卷结束的时候,省教育考试院将试卷答题卡重新装订密封进行保管,任何人不得查看,3年后进行销毁处理。

高考试卷的所有客观题批改都是由电脑完成,所有的主观题都实行双评制度,如果两位老师给出的分数差距超出了阈值,那就会自动启动三评程序,如果三评老师给出的分值也超出了阈值,则将启动仲裁程序。

高考状元713分上清华,为学费去工地搬砖,后来怎样?

云南高考前50名在哪些中学如下:

曲靖一中、会泽茚旺高中、会泽东陆高中等。其中曲靖一中22人成绩进入全省前50名,居云南省单校第一。

曲靖第一中学,创建于1913年,地处云南滇东北地区的曲靖市,是一所有着百年历史传统与深厚文化积淀的名校。云南省属重点中学曲靖一中位于曲靖市麒麟城区东南隅,校园占地面积80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爨宝子碑和段氏三十七部会盟碑均在曲靖一中校园内。

截至2012年1月,学校占地面积130亩,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文物爨宝子碑和段氏三十七部会盟碑均在曲靖一中校园内,有教职工296人,73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00余人。

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形成了“高分_高能_高素质”的办学特色,使学校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一定的信任度、知名度和美誉度。天津人民出版社主动免费出版了《曲靖一中高考复习指南》,被人们称为“曲靖一中高考8套卷”,被考生视为“高考秘卷”,受到家长、学子的热赞和追捧,在全国畅销。

每年各个地区都会有不同的高考状元诞生,他们以卓越的成绩和优异的能力成为同学们的榜样。高考状元的成绩通常是全科目中最高的,他们对自己的学习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同时也得益于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资源。值得一提的是,每位高考状元背后都有一支默默支持和指导他们的团队,如家人、老师和朋友们。

学校充分利用优质教育资源,全力扶持贫困县富源的一所公办薄弱学校——富源胜境中学;全力帮扶西双版纳州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开设高考辅导专题等;同时为本地区许多县、校送教下乡,指导教学,均产生了积极效应,被称为“曲靖一中效应”,充分发挥了名校的辐射示范作用。

云南高考第一名

寒门生贵子,白屋出公卿。自古以来,寒门多出贵子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如今也有一些人生于普通,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自己脱颖而出,而我们今天所要提到的,林万东。

他就是这样一个人,云南的高考状元,高考成绩713分却在工地搬砖,一家六口人全靠母亲打工养活。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林万东,出生于云南省一个十分落后贫穷的小山村,林万东家里的条件也是十分的困难。林万东的父亲有着严重的腰病和脑梗,很早便失去了干重活的能力,爷爷年迈,姐姐在上大学,而弟弟年龄还小,家中三个孩子上学,家里负担沉重,而父亲的生病更是使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就这样,一家六口人的生计,全部交到了母亲一个人身上。

林万东的母亲肩负着沉重的担子,出去打工赚钱,撑起了整个家,而没有文化的妈妈也只能去做一些工地上的一些本应该是男人干的重活,十分的辛苦,林万东十分的心疼妈妈,在心里默默的想着自己一定要努力去帮助妈妈,减轻妈妈的负担,让妈妈不再那么辛苦。

小时候的林万东,像所有大山里的孩子一样,没有书籍,没有补习班。在城市里条件好的孩子去兴趣班的时候,林万东只能在教育落后的大山中拼尽全力努力学习,他从一开始便输在了起跑线上。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小小年纪的林万东便懂得了贫苦人家的心酸,懂得了没有钱过日子的万般皆难,所以,小小年纪的他就开始承担起了责任,他一有时间便帮助妈妈做家务,干农活,照顾弟弟,减轻妈妈的负担,让妈妈可以少操心一点儿。

梅花香自苦寒来

纵使家境贫寒,林万东的妈妈也没有放弃让三个孩子读书,她知道,他们整个家庭的希望都在孩子们身上,只有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林万东的姐姐也十分争气考上了大学,在姐姐的熏陶下,林万东也十分的刻苦,

在别的孩子疯玩的时候,林万东在家里做家务,干农活,然后努力学习,对待学习他十分的努力刻苦,十分的拼命,因为他知道,只有高考才是他唯一的出路,他别无他选。高考可以让他人生道路的轨迹改变,给他带来希望,让他觉得未来可期。

林万东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同时也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不论多苦,不论多累,都要自强不息,坚持不懈。

苦心人,天不负。林万东不负众望,他在2019年参加了高考,并且一举成名,考了713分。成为了云南省的高考状元,被清华大学所录取,成为了整个家庭的骄傲。其实我们可想而知,考上清华大学对这样一个教育落后,从没有上过补课班的孩子来说有多困难,林万东需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考上清华大学这个学府。

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高考结束之后,别人家的孩子都松了一口气然后去估算成绩,挑选学校考究专业的时候,林万东去了妈妈所在的工地帮助妈妈干活,去给自己赚去学校的路费和学费,还有在学校的生活费。

林万东提前打听了大学的生活费,他知道大学的生活费需要很多,可能在别人眼中1000块微不足道,但是在他们家里是一笔大的支出,他并不想妈妈更加辛苦的去赚他的那一份生活费,所以在高考成绩出来的时候,别的考生因为考上大学在普天同庆,林万东还在工地干活,顶着烈日在工地搬砖。

直到记者去了工地采访他询问他感想时,他才知道他成了高考状元,并且被清华大学所录取,他告诉记者,他在工地来第一天的时候,晚上胳膊发酸累到抬不起来,然而妈妈告诉他,他一天的工作量只是妈妈平时的三分之一,听到这些,林万东更加心疼妈妈了。

但他毕竟还是个孩子,那种重活对他来说十分的吃力,没有几天他的身体就已经开始吃不消了,在妈妈的劝说下,他选择了回家,利用自己成绩的优势,帮助学弟学妹们补课,希望可以对他们的高考有一些帮助。

积极向上,开朗乐观,勇往直前

林万东的事情在网上掀起了很大的风浪,大家不禁感慨,换位思考。如果换做是自己,在这样的家庭条件下,会不会怨天尤人,认为老天不公?但林万东的开朗乐观令人惊讶,后来在记者的采访中,我们知道了答案。

环境影响人,林万东的父母都是很开朗乐观的人,他们不会给孩子过多的压力,不会把家里的负担放在孩子们的身上。林万东的妈妈也是十分的乐观,在她心中,因为有压力,所以有奔头,因为有希望,所以愿意去吃苦。

林万东的母亲并没有因为自己肩上的负担沉重而选择放弃,而是勇往直前,自强不息,她知道大学将会改变孩子的一生,同时也会改变他们的家庭,给他们的家庭带来希望,所以不论多困难,她都没有让孩子放弃读书学习。

林万东在母亲的影响下,也一直用着这种态度对待学习,在林万东要高考的时候,林万东的父亲母亲告诉林万东,不要有压力,尽自己的努力就好,考上一个重点大学就可以了,不要逼迫自己。

正是因为有了这种乐观的心态,林万东才会超常发挥,一举成名,考成了高考状元,林万东的事情在社会上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他成了很多家长教育孩子的标本,但也有人会去攻击他,不看好他,他并没有受外界的影响,而是一心准备着自己接下来的大学生活。

在林万东身上,我们看到了物质上的贫困不可怕,在那些攻击林万东的人身上,我们亦能看到,心灵上的贫困是可怕的,足以让一个人面目全非。

希望林万东在大学时期还可以一如既往的努力学习,刻苦奋斗,不辜负父母的期望,然后帮助妈妈分担重担,让妈妈不再辛苦,让整个家庭可以走出贫困。

昆明市第十中学的学生成绩

云南高考理科裸分第一名是刘海潮;文科第一名是赵嫒。

云南历年高考状元如下:

1、云南省2022年高考状元:

高考理科状元:赏鹤阳,来自曲靖一中,高考成绩744分,其中,语文科目136分,数学科目146分,英语科目148分,理科综合292分,再加上22分的量化成绩。

高考文科状元:肖博瀚,来自云南师大附中,高考成绩715分,其中语文127分,数学149分,外语148分,文综269分,再加上22分的量化成绩。

2、云南省2021年高考状元:

高考理科状元:和爽,来自长水实验中学,高考成绩725分(含加分20分,裸分705分)被清华大学医学专业录取。

云南高考理科裸分第一名则是来自昆明八中的刘海潮,高考成绩723分,被清华大学计算机专业录取。

高考文科状元:李春燕,来自云师大附中,高考成绩703分(含加分10分,裸分693分)被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录取。

云南高考文科裸分第一名则是来自云师大附中的赵媛,高考成绩695分,被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录取。

3、云南省2020年高考状元名单:

高考理科状元:子涵(实考725分,来自昭通市第一中学);训茗喜(729分含加分,来自德宏州民族第一中学);高考文科状元:段晓颖,来自云师大附中,高考成绩701分。

4、云南省2019年高考状元名单:

高考理科状元:李艳红(737含10分加分,红河州第一中学);杨煜行(实考729分,红河州第一中学);高考文科状元:杨帆,来自临沧一中,高考成绩实考711分。

怎样才能很好的自我规划一个青少年?

初中抓管理,高中出成绩

高中升学率基本达100%,一本率达80%,重点率达58.3%

历届高考上线率:

2005:96.86%

2006:97.25%

2007:97.3%

2008:99.3%

2009:99.52%

2010:100%

2011:100%

2012:100%

2013:100%,一本率达77.2%。

2014:100% 教育成绩全市第四

高考上线率:100%

一本率:77.2%

600分以上:57人

全年级6个班一本率100%

超过6个班一本率80%以上 教育成绩全市第四

高考上线率:100%

600分以上:171人

最高分:700分(理科)注:2014裸分理科状元:707

全年级6个班一本率100%

超过8个班一本率80%以上

实验班(4个)600分以上学生占74%

理科实验班600分率:86.28%和%80.45

文科实验班600分率:70%和%58.7%

全年级每个班均有600分以上同学,同比增长200%,是2013年300% 最牛高考班:6个班一本率达100%

2015年高考难度较2014年有大幅度的提升,在此背景下昆十中仍然收获了2015年高考大丰收

600分以上:111人排昆明市前三名(云师大附中、昆十中、昆一中)云南省占比为2014年的108%,平均每7个十中学生就有一个上600分

一本率:76.64%每5个十中学生,就有4个可以上重点大学

理科一本率:77.85%

文科一本率:75.42% 中考成绩一直名列昆明市前茅,并多次位居榜首,截止2010年学校实现了中考六连冠。学校规模由38个班2000多名学生扩大到72个班4000多名学生,其中高中增加了14个班。成为高中会考全科免考学校,被评为云南省教育教学工作先进学校。2002年以来,高中办学规模稳步扩大,由原来的12个班,扩大到48个班,做到扩班不减质,高考上线率稳步提升,2008-2010年高考上线率、一本率(重点率)分别为:2008年99.15%,46%;2009年99.5%,48.7%;2010年100%、54.5%,名列昆明地区第4,和师大附中、昆三中、昆一中共同荣获“市2010年高考重点上线率优秀奖”。其中,2007年周伊同学700分(卷面分列全省第3),2008年江崧骥同学692分,2009年,刘子尔同学被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录取。2004—2010年我校高中教育质量名列全省5-8位。2004—2010年连续获市“高考综合质量优秀奖”。2004、05、07年获“省一级高完中教育教学工作二等奖”,2006、08年获省“省一级高完中教育教学工作一等奖”。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昆十中高考优异成绩是在高中录取线仅为533分的情况下取得的,其中高三(1)班的安尼维、刘博同学,2013年高考取得了674分(名列全省第52名)、663分(名列全省第151名)的好成绩。但他们入学成绩仅为564分、559分,通过在昆十中三年的学习,骄人成绩进入全国重点大学。 2015年创下6个最牛高考班:6个班一本率达100%,收获2015年高考大丰收,600分以上:111人位列昆明市第三一本率:76.64% 理科一本率:77.85%文科一本率:75.42%

学生参加全国、省、市级学科竞赛获奖近2000人次。2007、08年连续两届的省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我校获一等奖人数占省市一等奖总数的22%,获二等奖人数占省市二等奖总数的20%;在2009年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获优秀组织奖(全省共13家),共24项获奖,占全省4.6%,其中一等奖8项,占全省12.3%,二等奖9项,占全省6.2%,三等奖7项,占全省2.2%。2010年8月,学校参加全国第四届创意大赛,10位参赛同学均获一等奖,并获得团体金奖,我校荣获创新型学校称号;校雅韵少年合唱团参加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作为第一组别童声合唱的云南省唯一参赛队,一举夺得56个国内外参赛队中的第六名,荣获银奖。

体育方面,学校是昆明市“篮球、乒乓球、游泳、网球、足球”网点学校。学校长期坚持每年一届的田径运动会、大课间体育活动、课后体育训练以及阳光体育进校园活动,学校高中女子篮球队参加市“希望杯”篮球比赛,实现十连冠;在省级比赛中获得过2次冠军,4次亚军;初中女子篮球队获得市“希望杯”7次冠军;游泳队获市中小学生比赛冠军,盘龙区历届冠军;网球队2010年首次参加市中小学生比赛,获男团、女团亚军,女双、男双亚军;在盘龙区中小学田径运动会多次获得冠军。体育特长生得到良好发展,每年都有约20名同学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

云南高考总分2023

1。如果把生命比作一条船,离开港湾,奔向大海,生命就开始了真正意义的融入社会的过程.所以站在生涯规划的角度讲,年轻人离开家人的照顾,到远方去求学,正是他生涯规划的起航之时.我们从这个时机切入一部分青年人的心理世界,共同探寻生涯规划的规律,也许会让更多的人在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代里找寻到自己的可以确定的内在依靠,让生命变得更加丰富而富有质量.2。2002年,有143万高校毕业生"空投"到社会,他们要就业,他们要吃饭,他们要积累恋爱,成家,生孩子的物质资本.他们在完成上述这些抉择的过程中充满了迷茫. 因为,我曾参加过很多次大中专毕业生招聘洽谈会,成百上千的年轻人在我面前经过,他们当中有太多的人的眼神里闪动着迷茫,怀疑,不确定,和撞大运.他们当中很多人都不会包装自己,表现出他们对自我评价的模糊和准备不足.他们当中不乏成绩优异的课业单,但是除了学业,他们难以提出属于个人的择业愿望与价值标准.透过毕业生的眼神,我曾多次充满叹息与同情地追问:这些年轻人的大学阶段是怎样规划、怎样度过的呢?有句名言说得好:没有方向的帆,永远是逆风.一个今年刚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向我描述了他的大学生活:高中的时候拚得太狠了,考上大学就想好好放松放松.高中时还要每天跑步.上了大学,大家都睡懒觉.反正没人管你了.上午没课,起床的时间更晚.没课的时候大家就去玩球,逛街,或者呆在寝室里打扑克.谈恋爱的同学就一对对地出去玩去了,很晚才回来. 我觉得,上面的大学状态还算是不错的.亲眼所见和报纸所载的还有那么多的大中专学生在对付学业,专心泡在网吧里聊天,玩游戏,,还有的去社会场所吃青春饭,讲求享受. 总之,没有被用心规划的青春总有些虚度的色彩。台湾在20年前就曾经作过一个关于大学生自我价值的心理调查,发现很多在校大学生都面临着"自我统合"的困惑,对于性,对于未来,对于抉择,绝大多数大学生难于给自己一个完整的协调的解释体系和价值标准.而那些大学年级偏大,参加社会或社团活动较多的大学生找到自我的比例则相对会高一些.所以,台湾的心理学家认为,大学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帮助大学生在迷失中找到自我.我们现在的生活水平正好和台湾10几年前时相近.我们现在的独生子女大学生也面临着同样的心理统合的困难.而众多可见可感的在校大学生的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证明着:缺少自律,是因为没有定位,行为脱序,是因为内在价值观的混乱.如何认真规划,让人生划出优美的航线呢?3。大学规划:做一支锋利的"箭"了解一下美国的人力方面的资料,你就不难理解美国为什么是一个世界强国.全国百分之六十多的人口具有大学学历,这个国家能不文明能不先进能不牛气吗? 相比之下,中国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的高校入学率还是同龄人的百分之四五,近几年才开始高校扩招,这样计算,全国的大学文化的人口占国家人口的总数恐怕也不到百分之十.这就是国情:地大物不博,人多质不高. 基于这样的忧患考虑,才有了对提高人口生命质量的迫切期待,才有了对生涯规划的思考,对大学阶段的审视.毕竟,在中国上一个大学不容易,在大学阶段不做好规划,使自己更有建设性地发展,就太可惜了。大学时段的人力规划应该有一种"成本"的意识.生命中最年轻,最有活力的几年就放在大学校园了,几万元的父母血汗钱就给了学校了,很多高中时代的纯真情谊就因为上学而分开了,疏远了.这些都是上大学的"成本",你付出了这样大的成本,你就要考虑自己要得到多少"回报".回报包括:未来你走上社会以能力换得的工作自由度与满意度,在社会上赚钱的能力,情感方面(家庭,朋友,同事)的积极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实现自己愿望的基础与信心等等.有了成本-回报意识,大学生的大量可支配时间就有了利用的标准.泡网聊天,游戏,有什么帮助?要投入多少?全由自己来决定,别人不会管你.恋爱,异性同居,亲亲密密,可不可以?没人用教训告诉你.自己决定,投不投入,是适可而止,还是情爱万岁,一切自己决断.只有自己学会理智地依据自身发展需要去安排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大学生活有规律,有计划,能平衡,大学生才可能很好地安排自己未来的社会化生活.有了"成本"的意识还不够,要合理的规划自己的大学时代,还要有"倒推"的意识.就是上大一的时候,去看看秋季人才交流会,看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有多么苛刻,看看要找工作而又身揣数证的高校毕业生有多么厚,看看有多少单位不要女毕业生.这就是现实,先看到这一面,回到校园,你就不会"做梦"了,你就知道时间是多么珍贵了.最后,化作每天行动的规划内容是: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一支锋利的箭. "草船借箭"为诸葛亮赢得了智者的美名,同时也换来了战胜对手的充足"".回到现代社会,每个有发展的用人单位都希望自己的员工是锋利的箭,这样单位才能立于不败.作为未来职业人的现代大学生应该首先让自己"锋利",即专业扎实,能够沟通,善于协作,严于自律,意志坚强.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培育,需要抓住机会去锻炼,需要抽出精力去反省.然后,大学生应该努力找到自己的"箭头",即发展指向,物理学讲"矢量",有方向,有长短,可以借鉴体会.对投资感到擅长,你可以研究巴菲特.对商业感兴趣,你要用心研究经济现象.对机器感兴趣,就和机器交朋友.对人感兴趣,可以读小说,学心理学.对演讲很擅长,可以听听陈安之的成功学演讲.对组织成长感兴趣,你可以钻研管理学等等.对什么有擅长,感兴趣,有体悟,大学生就扑下身子研究一番,探寻自己的职业方向,可能不会一下就准,但只要去探索,就会有发现,就会有突破,就让你与众不同.不要忘了,社会越进步,专业化,个性化,特色化的生存空间就会越发广阔.如果你不够锋利,就去打磨吧.如果你还没有箭头,就去寻找吧.4。找到人生一盏灯我们看很多走出大学校门的人在社会上打拚,劳作.总会在不经意间发现他们眉眼间的困顿与迷茫.雾中行走,海中漂流,这些颇具哲学意味的描述颇能概括一些新老大学毕业生的现实精神状态.按照这样一个倒推的视角,我们很善意地与即将步入大学的年轻人共同探讨大学时段的生涯规划,其中一个值得分享的规律就是:大学的价值在于帮你找到人生一盏灯.首先,大学生要建立一种开放,包容,探寻的意识,努力去结交比你高明的朋友.在大学公共课上,我结识了两个好友.一个是学物理的,曾获全国奥林匹克物理奖牌,这个家境贫寒的朋友提醒我:在大学谈恋爱的时间过多,大学的资源就可惜了.毕业不到两年,这位朋友就靠自己的业绩被派到日本,成为被日本人看得起的中国软件工程师.当他从东京打来电话问候我的时候,一种激励温暖的热流让我感动,暗自起誓:自己一定要在中国的土地上作出让朋友称道的业绩.高水平的朋友就是你人生一盏灯,激励你永不满足.我的另一个大学朋友是学经济的,当年曾是云南省的高考文科状元.正是这位学经济的朋友推荐我这个学中文的阅读了一批经济管理方面的经典作品,并带着我走进了厉以宁先生的课堂.不久,我把自己的笔名改为厉来,因为那位让人折服的经济学家告诉我,只要你坚持治学,总会自成一家.厉先生没有研究生的学位,没有留过学,全凭自学而成为博士生导师,成为<<公司法>>的倡导者,成为改变中国经济走向的大学者.高水平的朋友就是你人生的一盏灯,在它的指引下,你会找到许多开启你生命的名师.而名师更是你人生的一盏灯,无论他们在世,还是不在世,他们的作品与人生轨迹都会指引你看重自己,关注民生,创造未来.大学生要寻找好的媒介,继而选择好的资讯,好的资讯会启动你生命深层的信息,进而帮助你找到职业人生的灯.当年,我经常关注<<中国青年报>>,是这份报纸让我结识了北京经济广播电台,听到了来自台湾的心理学叶教授的热线咨询,那天籁一般的智慧交流让我终于找到了职业生涯的灯.在这盏灯的指引下,我执著而从容地在社会心理学与发展心理学领域跋涉了十年,自觉心明眼亮,无怨无悔.大学时段是最安静的,你可以在通宵教室待上24小时,在与名师的默默对话中找到生命的内核.大学阶段是最自由的,你可以尽情张开你的求知的触角,吸纳属于你未来社会奋斗的朋友资源,媒介资源,情感资源,智慧资源,最后找到你的人生那盏灯.

最年轻的西南联大校友走了,曾把南昌大学带入211,潘际銮的贡献有多大?

2023云南高考总分:750分。

云南文科: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文科(政治,历史,地理)综合300分共计750分。云南理科:语文150分,数学150分,外语150分,理科(物理,化学,生物)综合300分,共计750分。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要求各省(区、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参加考试的对象一般是全日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招生分理工农医(含体育)、文史(含外语和艺术)两大类。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照招生章程计划和扩招,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择优录取。2015年,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林匹克竞赛等6项加分项目。

2016年,教育部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2017年4月7日教育部、中国残联关于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的通知。

高考的意义:

1、通过高考可以考上理想大学和喜欢的专业,为今后找工作就业奠定坚实基础,这是高考最大的意义。通过高考这一过程,能够获得未来找工作就业的基本能力。如果不参加高考,不读大学,很有可能今后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

2、通过高考能够检验自己以往的学习成效,为今后的学习发展打下基础,这也是高考的直接意义所在。通过高考的检验,也是今后学习的基本前提。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在各大高校他们所开设的专业已经十分细,社会分工也非常细。

3、高考是包括绝大多数人在内,通向成功彼岸的唯一途径,也是穷苦人家走上辉煌腾达道路的唯一道路,所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高考的意义就在于决定了今后的人生发展方向。

学过中学历史的都知道,在抗战时期有个西南联大,当时的西南联大是很多精英汇聚之地。钱钟书先生曾经在西南联大任教,潘际銮于1944年考入西南联大,他是当年最年轻的西南联大校友,就是这样优秀的人才,因病去世。他为国家的焊接、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突出贡献,还培养了很多人才。

一、为焊接工业的发展,付出了很多心血

很多人不知道潘际銮老师,但很多人熟悉高考状元。而潘际銮老师就是高考状元,在1944年的时候,是云南省的高考状元。也是因此,被西南联合大学录取。他进入的行业是焊接系。这个系对国家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因为很多行业需要焊接技术,而潘际銮就是这个专业的。

他不仅是这个专业的,还在这个专业中学到了名堂。本科毕业以后,就到哈工大读研究生,还师从著名的焊接专家普罗霍洛夫。毕业以后,就任教于哈工大,并创建了哈工大的焊接专业。到了清华之后,建立了焊接教研组。创建了焊接组,为我们的焊接事业发展,劳心劳力。

他不仅创办了焊接专业,还实验成功了板极电渣焊技术,这个技术主要应用于焊缝短而截面大的工件,促进了我们焊接技术的进步。还将重型锤锻模堆焊技术,应用于生产。因为他,我们的高铁发展得很快;因为他,我们的核电站建成了。这些技术,都是他潜心研究的,也是他带着团队打出来的。

潘老为了我们的焊接事业发展,耗费心力,但他却淡泊名利,没有争抢荣誉,这是西南联大人的精神境界。他为了国家事业的进步,付出了很多,也获得了表彰。他是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但他没有在意这些,而是把注意力放在教育事业上。

二、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还带着南昌大学入选211工程

潘老在教育上的成就,也很多。其中就有将南昌大学的金属塑性加工专业成为江西省第一个博士授予点。这其中,有潘老的努力。潘老到南昌大学的时候,这所学校并不是“211工程”学校(要成为“211工程”学校,有很多软硬件上的要求),潘老到了以后,发现了一些问题,进行了整改。

他表示,教育教学的任务做好,就可以提升大学的知名度,而不是为了进入“211工程”而做出一些妥协。他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为了扭转学风,他采用了学分制和末尾淘汰制,用这样的方式,将南昌大学打造成一所211高校。南昌大学也是江西省第一所进入“211工程”的学校。

潘老打造的南昌大学,多次被《教育访谈录》提到,认为南昌大学为高校改革,开了一个好头。南昌大学能够成为“211工程”学校,潘老的付出是有目共睹的,他没有留恋名利,他觉得,自己的使命已经完成了,就可以功成身退了,之后,就担任了南昌大学的名誉校长,回到了清华大学。

三、他为国家培养了很多人才

他对国家的贡献,不仅仅上面两点,更重要的是,他创办的专业,教育出很多优秀人才,这些人才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潘老觉得,他身体力行,为的是给他人树立了榜样,潘老就是那种以身作则的人,他希望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能这样做,也愿意这样做。

潘老对于孩子们的教育,更多是知识和道理。不仅教育学子们,还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学习知识,为国家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孩子们对潘老很尊重,也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在各自的领域中做出应有的贡献。对此,潘老很是欣慰。他觉得,自己这一辈子,没有太多的奢求,只要学生能够上进,那就足够了。

一位教育者,一位示范者,潘老用自己的学识,为学子们铺就一条光辉之路,至于他们在这条路上能够走多远,那就看他们的能力了。对于学生,他的要求不高,只是做好自己的本分就好。潘老走了,但他的精神,依然指引着学子们继续前行。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欢迎大家留言!

文章标签: # 高考 # 大学 # 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