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
高考数学导数大题及答案_高考数学导数大题
tamoadmin 2024-05-25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文科数学大题里,解析几何和导数相比较哪个难?2.高考数学以什么类型大题目为主的?3.高考数学大题的解题技巧及解题思想4.数学高考导数大题平均用时5.2018高考全国2卷,理数,导数大题解法6.高考导数一般都是第几题2023高考新高考一卷数学比去年来说难度下降不少。作为2023年高考关注度最高的一套数学试卷,新高考一卷数学的难度相比去年下降了不少。高考结束后,有考生表示自己就没有做过这么简单
1.高考文科数学大题里,解析几何和导数相比较哪个难?
2.高考数学以什么类型大题目为主的?
3.高考数学大题的解题技巧及解题思想
4.数学高考导数大题平均用时
5.2018高考全国2卷,理数,导数大题解法
6.高考导数一般都是第几题
2023高考新高考一卷数学比去年来说难度下降不少。
作为2023年高考关注度最高的一套数学试卷,新高考一卷数学的难度相比去年下降了不少。高考结束后,有考生表示自己就没有做过这么简单的高考数学试卷,而2022年的考生只能无奈地表示,终究是2022年考生承受了一切。
今年新高考一卷数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反套路”。比如这套试卷解答题的设置顺序就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像以往经常出现在第一道解答题的数列变成了第四道解答题,而以往通常作为压轴题的导数题却成了第三道解答题。
作为一道导数大题,今年这道题应该是近年来最简单的一道导数大题了,难怪考生都说今年新高考一卷数学简单。
拓展知识:
高考试卷其实有两套。
每种试卷其实都是两套,正式加备用。而且除了命题人,没有人知道哪套正式、哪套备用,正式和备用也不在一个地方印刷。但如果没有极其重大情况发生,不经中央批准,高考是不会轻易动用备用卷的。
高考命题组对高考教辅和网上押题信息的掌握,可以说是最全面的。出题的地方会有各种教辅资料以及官方教材。这些资料的主要作用并不是方便命题人员开阔思路,而是防止所出题目出现重复,尤其是后面的计算大题。某种思路一定不能被前人所用。
如果语文和英语的命题有一定的弹性,那么数学卷的命题特点只有一个:忠于课本。我们在听到这个的时候也很吃惊,每道题必须要在课本教材里找到援引。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和侧重。
高考卷命题专家主要有三个群体组成:教授、在职老师和学科教学研究者。
三者的比例递减,即大学教授占得比例最大,命题组组长为大学教授,各板块题目也多是大学教授命的。
高考文科数学大题里,解析几何和导数相比较哪个难?
2021高考数学大题,满分共70分,按照题目顺序。
每个题的分值如下:
1.第17题,满分10分,新高考一卷是一道很简单的数列题。
2.第18题,满分12分,考查运用数学期望进行决策。
3.第19题,满分12分,是一道解三角形问题,第二问稍难。
4.第20题,满分12分,是立体几何题,考查二面角,体积,考法很常规,但是这个题要求的内容多,书写量不小
5.第21题,满分12分,考查双曲线的性质,难度有点大。
6.第22题,满分12分,考查导数知识,极值点偏移,难度很大。
高考数学以什么类型大题目为主的?
高考文科数学大题里,解析几何和导数相比较当然是解析几何比较难了。
高中解析几何已经是学习的相当深入,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本来就有点综合学科的意思,题目可以无限难,方法不对甚至无法开始,导致全部分数扣光。
而高中导数是原来高等数学下放下来的,算是微积分的初步知识,从要求上来说就比较初级,掌握基本的公式和解题思路,通常错误也就是计算错误,只要公式没有用错,通常还是能得一些分的。
高考数学大题的解题技巧及解题思想
每个人总结的略有差别,之一数学的第一道大题是三角函数,一般的话,是12分,文理科都一样,第二题一般会是统计概率,里面包括排列组合,理科的才会有排列组合。第三题一般是几何,圆锥曲线类的。然后,数列和导函数对于理科而言,可能这两个是最难的。之二第一大题解三角形,第二题概率,第三题立体几何,第四题圆锥曲线,第五题数列,最后是导数,每题十分左右
数学高考导数大题平均用时
解题技巧
一、三角函数题
注意归一公式、诱导公式的正确性(转化成同名同角三角函数时,套用归一公式、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时,很容易因为粗心,导致错误!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二、数列题
1.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等比)数列时,最后下结论时要写上以谁为首项,谁为公差(公比)的等差(等比)数列;
2.最后一问证明不等式成立时,如果一端是常数,另一端是含有n的式子时,一般考虑用放缩法;如果两端都是含n的式子,一般考虑数学归纳法(用数学归纳法时,当n=k+1时,一定利用上n=k时的假设,否则不正确。利用上假设后,如何把当前的式子转化到目标式子,一般进行适当的放缩,这一点是有难度的。简洁的方法是,用当前的式子减去目标式子,看符号,得到目标式子,下结论时一定写上综上:由①②得证;
3.证明不等式时,有时构造函数,利用函数单调性很简单(所以要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三、立体几何题
1.证明线面位置关系,一般不需要去建系,更简单;
2.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线面角、二面角、存在性问题、几何体的高、表面积、体积等问题时,要建系;
3.注意向量所成的角的余弦值(范围)与所求角的余弦值(范围)的关系(符号问题、钝角、锐角问题)。
四、概率问题
1.搞清随机试验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和所求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
2.搞清是什么概率模型,套用哪个公式;
3.记准均值、方差、标准差公式;
4.求概率时,正难则反(根据p1+p2+...+pn=1);
5.注意计数时利用列举、树图等基本方法;
6.注意放回抽样,不放回抽样;
7.注意“零散的”的知识点(茎叶图,频率分布直方图、分层抽样等)在大题中的渗透;
8.注意条件概率公式;
9.注意平均分组、不完全平均分组问题。
五、圆锥曲线问题
1.注意求轨迹方程时,从三种曲线(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着想,椭圆考得最多,方法上有直接法、定义法、交轨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
2.注意直线的设法(法1分有斜率,没斜率;法2设x=my+b(斜率不为零时),知道弦中点时,往往用点差法);注意判别式;注意韦达定理;注意弦长公式;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等等;
3.战术上整体思路要保7分,争9分,想12分。
六、导数、极值、最值、不等式恒成立(或逆用求参)问题
1.先求函数的定义域,正确求出导数,特别是复合函数的导数,单调区间一般不能并,用“和”或“,”隔开(知函数求单调区间,不带等号;知单调性,求参数范围,带等号);
2.注意最后一问有应用前面结论的意识;
3.注意分论讨论的思想;
4.不等式问题有构造函数的意识;
5.恒成立问题(分离常数法、利用函数图像与根的分布法、求函数最值法);
6.整体思路上保6分,争10分,想14分。
解题思想
1.函数与方程思想
函数思想是指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建立函数关系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模型去解决问题。同学们在解题时可利用转化思想进行函数与方程间的相互转化。
2.数形结合思想
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数,一部分是形,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它既是寻找问题解决切入点的“法宝”,又是优化解题途径的“良方”,因此建议同学们在解答数学题时,能画图的尽量画出图形,以利于正确地理解题意、快速地解决问题。
3.特殊与一般的思想
用这种思想解选择题有时特别有效,这是因为一个命题在普遍意义上成立时,在其特殊情况下也必然成立,根据这一点,同学们可以直接确定选择题中的正确选项。不仅如此,用这种思想方法去探求主观题的求解策略,也同样有用。
4.极限思想解题步骤
极限思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为:一、对于所求的未知量,先设法构思一个与它有关的变量;二、确认这变量通过无限过程的结果就是所求的未知量;三、构造函数(数列)并利用极限计算法则得出结果或利用图形的极限位置直接计算结果。
5.分类讨论思想
同学们在解题时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解到某一步之后,不能再以统一的方法、统一的式子继续进行下去,这是因为被研究的对象包含了多种情况,这就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归纳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很多,数学概念本身具有多种情形,数*算法则、某些定理、公式的限制,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变化等均可能引起分类讨论。建议同学们在分类讨论解题时,要做到标准统一,不重不漏。
2018高考全国2卷,理数,导数大题解法
楼上几个都是神人。我高考前140左右的水平。我专门计算过时间,前四道大题每题大约一分钟的一分,45分钟得48分,这还是我见到题目不用深思,直接就有思路的速度。最后两个压轴题,期中一个就是导数的,花20分钟做,也不见得完全做的出来。压轴题的,第一问大部分情况下是所有大题中最简单的一问,压轴部分,全省做出来的绝对不会过百人,有的时候只有几人。
高考导数一般都是第几题
首先高考题也允许考生有不同的解答,这很正常,大多数情况是看结果是否正确,再看看解题过程,一般结果正确,过程也有条理就会判断正确,但高考数学压轴题能做到第二问的寥寥可数,基本能做到的就是数学实力比较雄厚的,这对其成绩影响很微弱,再加上人为阅卷的误差,综合各种因素说明这位老师的担心是多余的,高考也不可能为了个别学生的解题分差而查卷,这是个繁重的现实问题。
具体题号不一定,至少会有一道选择题和一道压轴大题大题共17分。部分地方出卷还会有相关填空题。
全国卷高考导数题型:
(1)求函数中某参数的值或给定参数的值求导数或切线。
(2)求函数的单调性或单调区间以及极值点和最值。
(3)恒成立或在一定条件下成立时求参数范围。
(4)构造新函数对新函数进行分析。
(5)零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