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40年前的高考,40年代高考

tamoadmin 2024-07-24 人已围观

简介1.当年因偏科高考落榜,被复旦邀请做博士生的三轮车夫,后来怎样?2.山东农家女两次被顶替上大学的究竟有多恶劣?3.祖孙三辈考取同一个大学是真的吗?4.恢复高考那一年的高考试卷曝光:难度大不大?5.恢复高考前人们是以什么方式上大学的?17年-1982年:17年高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率5%;18年高考人数610万人,录取40.2万人,录取率7%;19年高考人数468万人,录取28万,录取

1.当年因偏科高考落榜,被复旦邀请做博士生的三轮车夫,后来怎样?

2.山东农家女两次被顶替上大学的究竟有多恶劣?

3.祖孙三辈考取同一个大学是真的吗?

4.恢复高考那一年的高考试卷曝光:难度大不大?

5.恢复高考前人们是以什么方式上大学的?

40年前的高考,40年代高考

17年-1982年:17年高考人数570万人,录取27万,录取率5%;18年高考人数610万人,录取40.2万人,录取率7%;19年高考人数468万人,录取28万,录取率6%;1980年高考人数333万人,录取28万,录取率8%;1981年高考人数259万人,录取28万,录取率11%;1982年高考人数187万人,录取32万,录取率17%。这5年中,刚开始录取率特别低,81年后逐步恢复上升了,报考人数也是逐年降低,所以录取率就高起来了。

1983年-1987年:1983年高考人数167万人,录取39万,录取率23%;年高考人数164万人,录取48万,录取率29%;1985年高考人数172万人,录取62万,录取率35%;1986年高考人数191万人,录取57万,录取率30%;1987年高考人数228万人,录取62万,录取率27%。

1988年-1992年:1988年高考人数272万人,录取67万,录取率25%;1989年高考人数266万人,录取60万,录取率23%;1990年高考人数283万人,录取61万,录取率22%;1991年高考人数296万人,录取62万,录取率21%;1992年高考人数303万人,录取75万,录取率25%,。这几年的录取率都是20%多,比前几年录取率少,主要是报考人数增加了。

1993年-19年:1993年高考人数286万人,录取98万,录取率34%;1994年高考人数251万人,录取90万,录取率36%;1995年高考人数253万人,录取93万人,录取率37%;1996年高考人数241万人,录取万,录取率40%;19年高考人数278万人,录取100万,录取率36%。19年实现了百万录取人数,可谓实现了一个新的突破。

1998年-2002年:1998年高考人数320万人,录取108万,录取率34%;1999年高考人数288万人,录取160万,录取率56%;2000年高考人数375万人,录取221万人,录取率59%;2001年高考人数454万人,录取268万,录取率59%;2002年高考人数510万人,录取320万,录取率63%。1999年高考录取比例超过了50%,又是一个里程碑,这也是扩招较多的一个年代。

2003年-2007年:2003年高考人数613万人,录取382万,录取率62%;2004年高考人数729万人,录取447万,录取率61%;2005年高考人数877万人,录取504万,录取率57%;2006年高考人数950万人,录取546万,录取率57%;2007年高考人数1010万人,录取566万,录取率56%。2007年首次突破了1000万人,又达到一个高峰期。

2008年-2012年:2008年高考人数1050万人,录取599万人,录取率57%;2009年高考人数1020万人,录取629万,录取率62%;2010年高考人数946万人,录取657万,录取率69%;2011年高考人数933万人,录取675万,录取率72%;2012年高考人数915万人,录取685万,录取率75%。

2013年-2018年:2013年高考人数912万人,录取694万,录取率76%;2014年高考人数939万人,录取698万,录取率74.3%;2015年高考人数942万人,录取700万,录取率74.3%;2016年高考人数940万人,录取705万,录取率75%;2017年高考人数940万人,录取700万,录取率74.46%;2018年高考人数5万人,录取715万,录取率73%。这段时间录取率都在70%以上。

2019年-2022年:2019年高考人数1031万人,录取820万,录取率79.53%;2020年高考人数1071万人,录取967.5万,录取率89.75%;2021年高考人数1078万人,录取1001.32万,录取率92.89%;2022年高考人数1193万人,录取1118万,录取率93.7%。2021年录取人数超过了一千万,又实现了高考的新突破。

2023年的数据还没有统计出来,考生和录取人数都会突破1000万人

当年因偏科高考落榜,被复旦邀请做博士生的三轮车夫,后来怎样?

学校不仅为高校输送大批合格人才,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考奇迹:

1986年高考,林荣忠高考总分居莆田县第6名。

1987年高考,林金春英语成绩居莆田县第1名。

1988年高考,蔡国盛英语成绩居莆田县第1名。

1990年高考,关光齐高考总分居莆田县第1名,居莆田市第3名。

1994年高考,黄朝锋高考总分居莆田县第1名,并荣获市方伟廉奖学金;吴见春获市方伟廉奖学金。

1995年高考,柯子厚、吴扬埜、黄涵兴荣获市方伟廉奖学金;柯子厚化学成绩居莆田县第1名,黄涵兴英语成绩居莆田县第1名。

1999年高考,戴君伟、陈荣贵获市方伟廉奖学金。

2001年高考,陈琳英语成绩居莆田县第1名。

2003年高考,黄晓勇高考总分居涵江区第1名,关春盛数学成绩居涵江区第1名;高考上线率达98。

四十年代学校办学六年间,培养了初中毕业生262名,其中有40多位学子为新中国建设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陈景和,地质专家,多次获得核工业地质系统、国防科工办的荣誉奖励;

卓家寿,南京河海大学教授,年荣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曾获水利部科技攻关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等;

关文龙,高级工程师,化工部沈阳橡胶制品研究所主任,1991年荣获化工部科技进步二等奖;

黄当睦,78—80年,两度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奖;

关天瑞,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教授,1985年获首届全国优秀建筑科技图书部级二等奖;

郭学凯,国家队男排主力。

五十年代又有许多毕业生脱颖而出成为各条战线的专家、学者。

关杰,著名的冶金专家, 19年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关杰精通俄语、英语、德语和日语等多种语言,参加了30多项科学攻关,取得重大科研设计成果6项、国家专利1项、全国科技大会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机械部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系列荣誉,为我国连铸事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校友翁德扬、马承祖、关国华、陈振林等荣获省、部级、国家科技进步奖;

校友卓家瑞,现任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

校友方纪龙,书画艺术家,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金、银奖。

六十年代学校增设高中部,1963年、1965年两届高考共为高等院校输送75名新生。

曾洪涛、何文荣、刘文富、汤景泉等20多人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名牌大学,为锦中赢得了极大的声誉。

十年期间,校园几多风雨,但广大教师仍默默耕耘,为国家培养了100多位出萃拔类的英才。

校友李礼辉,经济学博士,先后担任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海南省副、中国银行行长;

校友李玉光,现任福建省新闻出版局局长;

校友郑京水,现任福建省检察院副院长;

校友戴春福,为福建省第一位中医博士,享受院特殊津贴,1993年为硕士生导师,现为我省第一位男性科学博士生导师;

校友汤玉清,留美博士,1991年受过院表彰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

校友关瑞章,留英博士,集美大学副校长;

还有大批校友驰骋商海,兴办实业,成为国内、国际经济领域的****。他们兴学襄教,报效家邦,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改革开放后,学校教育事业掀起一个新高潮。在恢复高考制度后,五年间学校为国家院校输送优秀人才273名。

陈再新、陈剑清、李春树等十多人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国防科技大学等全国名牌大学;

肖青松,国家男排主力队员,1987年代表中国男排参加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89届校友刘明华,博士生导师,福建省十大杰出青年,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并先后主持或参加了国家863课题、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20项科研项目。

山东农家女两次被顶替上大学的究竟有多恶劣?

爱情这一感情,可谓是世界上最美好最神秘的感情,人们往往因情生爱,即便形同陌路,也依旧因爱而吸引。现如今的爱情,再也没有以往各种条条框框所限制,人们能够自由地追求自己的爱情,无论男女老少皆是如此。今天我们要说的这对情侣,他们可谓是纯粹的爱情,仅有16岁的男子迎娶了26岁的寡妇,50年来一直生活在大山之中,那他们的生活究竟怎么样呢?

这个故事的男主人公名叫刘国江,出生于上个世纪30、40年代,年仅16岁的他,就已经先人一步娶妻,在当时的婚礼可谓是轰动了整个村子。而刘国江与妻子的第一次相遇,说来也非常的奇妙,他偶然遇到了妻子的上一场婚礼,小小年纪的他第一次见到了未来妻子徐朝青的样子,他永远也忘不了第一眼看见她,被她的神情眉目所深深吸引,一见钟情大概说的便是如此。可是徐朝青的命运似乎不好,她的前夫不幸去世,这也使她落下了克星的罪名,仅仅26岁,她就变成了一个寡妇。

而两人的相识要归功于一场意外。一次徐朝青在江边打水,不慎落入水中,路过的刘国江出手相救,而后他才发现,眼前的这名女子,便是自己多年前心仪的女子,于是小小年纪的他便展开了对徐朝青的追求,两人情投意合,很快便走到了一起,可是两人的差距过于大,也使得流言蜚语一直缠绕着,这也使得徐朝青心生害怕,她觉得刘国江还有大好前途,她自己会害了他,于是便狠心与他分别。但是刘国江怎么可能忍心放弃呢?他经历过一番苦苦追求,终于获得了徐朝青的放心,而为了避开世人的流言蜚语,两个人选择归隐大山,远离世俗,过上了属于两个人自己的生活。

虽然说他们远离了世俗,远离了舆论,但是他们依旧偶尔需要外出,接送他们的孩子上学。可是与外界交流的道路非常的崎岖,也非常的难出现,这也使得他们心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修建一条从山上通往山下的道路。于是刘国江便开始了漫长的修建石阶的道路,一阶一阶的修建,一阶一阶的搭起来,这么一修,就修了将近50年之久,修建了一条6208级的阶梯,这不仅仅是一条外界与深山连接的石阶,更是一条通往他们爱情的阶梯,可谓是非常的浪漫。

这条阶梯后来经过了媒体报道,也成为了一个著名的景点,很多人前来游览拍照,前来见证一下这条不朽的工程,他们的爱情故事更是为人们所歌颂,没有世俗,没有名利,没有金钱,仅仅是两个人之间的彼此相爱,两人之间的浓厚感情,铸成了这样的美丽。可是好景不长,刘国江因一场意外不幸去世,使得徐朝青再一次面临丧夫之痛,但他们的爱情故事,一直流传人间。对于这件事情,你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里留言。

祖孙三辈考取同一个大学是真的吗?

山东农家女两次被顶替上大学的事情,这件事情非常的恶劣,而且造成了非常不好的社会影响。

高考在每个人的人生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次命运的转折点,然而在这个关键的转折时刻。山东的农家女,因为高中班主任的一系列操作导致了她第一年并没有被大学录取。这件事情背后反映的是高考的公平受到了挑战。高考公平受到挑战,这件事情关系着我们所有普通人的利益,引起了社会重大的反响。

山东的农家女,在20年前,高考成绩被班主任的女儿顶替了,这件事情导致了她的人生轨迹直接发生了变化。第二年,又去复读,去了一个并没有填报的专科学校。后来又自己去广东打工,然后才渐渐摆脱对这件事情对他的影响。

一个高中班主任就可以只手遮天的改变一个普通的农家女的命运这件事情在现在看来非常的可怕。他高考被顶替的背后,到底还有多少的人参与其中,没有人知道。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那个年代,高考对于农家女孩子来说,是改变命运的唯一的机会。

他的班主任动用自己手中的职权。让这个农家女孩与之神擦肩而过。这件事情也让我们当下去反思,在这过去的40年间,高考恢复之后到底有多少人原本学习成绩很好,但是最后由于被顶替没有上大学,最后就这样匆匆的过完了自己的一生,过着原本不属于自己命运的一生。

高考的公平性再次引起了社会的热议。我们大多都是普通人,需要高考这个平台来帮助我们改变命运。让优秀的脱颖而出。让没有能力的就此被抛弃,让真正有能力的人去上大学,为这个社会做出更多有意义的事情。但是山东农家女两次被顶替上大学的事情让我们重新的审视高考的公平性,维护高考的公平性。

恢复高考那一年的高考试卷曝光:难度大不大?

2002年,7岁的王颖昕跟着姥爷、姥姥、妈妈参加中国政法大学50周年校庆。

2014年,王颖昕考入中国政法大学,姥爷、爸爸、外孙女三代法大人在校门前合影留念。

作文与考场——

“五一日记”

和两个风扇的考场

作文似乎是高考最能撩拨人心的内容,从这祖孙三代人参加高考的作文题目上也可以看到社会观念的嬗变:在郭树松的印象里,高考作文题对于热衷办黑板报、关心时政的他,熟悉又简单。“当时题目是二选一, 五一日记 和 唱国际歌所想到的…… 我看了题目就选择的是唱国际歌,这得跟当时火热的 反修 防修 联系到一起嘛。我的高考成绩果然可以,跟这作文写得好有关系!”

而王振力1987年和王颖昕2014年的高考作文题分别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篇短文和给材料写作文。

如果说姥爷的记忆里印象最深的是作文,那么对王振力父女来说,考场的环境则是最令他们难忘的。在那1987年闷热的夏日,7月7日、8日、9日三天,19岁的王振力和全国228万高考考生一起,用钢笔书写着自己的未来。酷暑的夏日,压抑的气氛,只有两个风扇的考场里,闷得像个蒸笼。室外,蝉鸣阵阵,夹杂着热浪和土腥浓烈的味道,久久不散。7月7日下午考数学时,大家都是一边拿着衣袖擦汗一边演算答题,狼狈不堪。

相形之下,女儿王颖昕却显得从容得多,因为考场就设在母校邯郸一中,教室里的一桌一椅都是最熟悉不过的,唯一的变化就是,平常拼起来的两张桌子被拉开距离,教室人数由平时的60多人减少至30人。这场景,在高三无数次模拟考时早已经历。

说到考试内容的变化,不惑之年的王振力翻起女儿高考文科综合试题,最感慨的一点是:知识越考越活了!他说当年自己学历史时主要是记诵历史年份等“知识点”,而现在呢,则多是给出材料做分析,不再只是死记硬背。

郭树松: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通过高考,改变人生命运,不再“脸朝黄土背朝天”。

王振力:高考对我而言是一次人生的升华。通过学习增加阅历、明确人生观、学到社会知识,这是对人整体素质的提升。高考在我们那个年代就是一座独木桥,是选拔人才的最好途径。

王颖昕:高考对姥爷、爸爸而言就像一个阶梯,他们跳上去了就能改变命运。但是,高考对我而言不是改变命运,考上大学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但考上一所好大学能让我获得一个平台,有更多的人生选择。

数说高考40年

伴随全国高考报名人数总体的下降趋势,以及录取规模的持续增加,大学录取率逐步飙升。17年录取率为5%,2016年录取率为82.15%,创历史新高。40年间,中国的大学录取率增长了16.43倍。

恢复高考前人们是以什么方式上大学的?

17年,是恢复高考第1年。与现在夏天举行高考不同,当年的高考,是在冬季举行的。17年的高考,和现在的高考有什么不一样呢?

大家都知道,2019年高考,全国考生根据地域不同,一共有9套高考试卷。但是,在17年,全国各省区的高考试卷,都不尽相同。那时候,各省的教育水平差别特别大,因此,取了各省自主命题。小编就找到了河南省档案馆保管的17年河南高考考卷,现在,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份考卷的难度大不大?

17年河南省高考试卷印刷特点

17年,中国还没有开始改革开放,经济社会水平很落后,体现在印刷水平上,当年的河南省高考试卷,居然是油印的。我们从现有曝光的河南省高考试卷就可以看到,高考试卷所有的字,都是手写的,高考评分标准,也是手写的,而且,是取邮印的印刷方式。今天的考生,可能很难理解这种行为。但是,在当年,中国的印刷业,确实非常不发达。实际上,小编读小学和中学的时候,也还有老师手写试卷刻版印刷。

17年河南省高考试卷难度

17年的高考,到底难不难呢?我们来看17年河南高考语文试卷部分,从这张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的必答题30分,第一小题是解释词语和句子,选择了三个词语和一个句子,这三个词语分别是:鞠躬尽瘁、哗众取宠、杜撰,要求解释含义,难度相对还是很轻松的。第2小题,是两道问答题,选择其中一道作答,分值7分。其中一道问答题的问题是: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话的含义解释,以及要求考生分析这句话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精神。实际上,以上的这些高考题目的内容,在今天的初中课程中,基本都已经学过了。今天的高中生,面对这些题目,应该说,可以做到游刃有余。

现在来看,17年河南省高考历史题,第1道题目考查的是北京猿人;第2道题目考查的是黄巢生活的年代,明显是唐朝;第3题考查的是7次航海下西洋的那个人是谁?很显然是郑和。这些知识,一般情况下,从小学到初中的历史课本中,都有涉及。因此,哪怕是今天的初中生,去做17年的这套高考历史题目,可能也非常轻松。面对这套题目,今天的高考考生们,可能只能感叹:恨不早生40年。

高考制度恢复之前大学都不再自主招生,大学新生都是直接从工人、农民和士兵中推荐产生,而不是通过高考。报名者条件是必须当过三年以上的工人、农民或士兵。这就是“工农兵大学生”的由来。

认为这样做打破了高校主要招收干部子弟的局面,会给工农子弟更多的上大学的机会。但是,很快,干部子弟就又占了新生的多数。因为大学停止招生之后,很多干部子弟也开始从事工、农、兵行业,大多都具备了大学新生推举的条件。

周雪光认为,12到16年,百分之七十通过推荐上大学的学生是干部子女或者有政治背景,很容易出现政治腐败。同时,由于在劳动中荒废了学业,以及新生的水平的不一致,一些教授抱怨说一些大学生的水平还不如高中生。

扩展资料

高考制度废除的原因:

1966年6月,当时在四中高三(五)班就读的几个从他们的父辈那里打探来了中央有意废除高考的消息,他们决定抢先立下这一革命新功。于是一篇洋洋洒洒地写下《北京市第四中学全体革命师生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全市师生的倡议书》。

此时,同在西城的女一中(现161中学)有如与男四中相呼应一般也推出了《北京市第一女子中学高三(四)班学生为废除旧的升学制度给党中央、的一封信》。于是,男女两所云集的中学联手将高考制度推向了终点。

1966年,《中央、院关于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推迟半年进行的通知》发出,决定1966年高等学校招收新生的工作推迟半年进行,一推迟可不是半年,1966年到1969年,高等学校停止招生。

10年,部分高校才以“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的方式,从有实践经验的工农兵及下乡知青中招生。虽然招生还在进行,但统一形式的高考消失了。

百度百科-文化大革命

凤凰网-1966年当时为什么取消高考

文章标签: # 高考 # 录取率 # 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