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17年政治高考卷及答案,2017高考政治备考
tamoadmin 2024-06-13 人已围观
简介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2.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3.高考政治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4.2017a版 高考政治 新课标专用 5年高考3年模拟适合一轮复习吗5.2017高三政治模拟卷材料题及答案6.高二政治九大题型答题技巧7.高考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1.经济生活(1) 建设“一带一路”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沿途各国间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
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
2.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3.高考政治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
4.2017a版 高考政治 新课标专用 5年高考3年模拟适合一轮复习吗
5.2017高三政治模拟卷材料题及答案
6.高二政治九大题型答题技巧
7.高考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
1.经济生活
(1) 建设“一带一路”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促进生产要素在沿途各国间的流动、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各国生产力的发展,为各国经济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2) 建设““一带一路”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沿途各国加强区域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
(3) 建设““一带一路”是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要求。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有利于我国与中亚各国之间的相互开放、互利合作,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
2.政治生活
(1)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加强中国与中亚国家友好合作关系,促进互利共赢,符合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共同利益。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倡议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主张做和谐和睦的好邻居、真诚互信的好朋友、互利共赢的好伙伴,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主题。
(3)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以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为基本目标,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发展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中国发展与中亚国家友好合作关系的主张和政策,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3.文化生活
(1)文化具有多样性。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繁荣进步;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商业贸易是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重要途径,加强经济贸易往来,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3)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推动世界文化的繁荣,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相互了解,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4)在中外文化交流过程中,我们既热情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和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归纳
高三政治 必修四这门课本当中有着许多的考试重点,在政治考试前做好知识点的整理和复习必不可少。以下是我整理的高三政治必修四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高三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1
《生活与哲学》高考考点解析
一、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1、什么是哲学?
(1)哲学是系统化_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什么是世界观和 方法 论?两者的关系如何?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2)方法论
(3)关系:一般说来,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是什么?
(1)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2)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划分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 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什么?他们的根本分歧是什么?
两大基本派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根本分歧:围绕物质和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
6、 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7、 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
8、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是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的不同回答。
9、什么是真正的哲学?
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1)是时代精神的总结和升华 ;(2)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10、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3)_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最主要的是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1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_成果
(1)__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_成果;(2)__是对__的继承和发展;
(3)“_”重要_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__和__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
二、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1、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世界的本质是什么?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3、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1)自然界是物质的;
(2)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3)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
(4)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
4、什么是运动?
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
5、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世界上不存在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6、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1)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和永恒的;静止是相对的、有条件的和暂时的;
(2)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是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则导致相对主义和诡 辩论 。
7、什么是规律?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8、规律客观性的表现
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9、规律普遍性的表现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
10、规律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是什么?
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但人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11、人与规律的关系是什么?
(1)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所以人要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
(2)但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
12、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13、意识的作用的表现有哪些?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14、什么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指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15、为什么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要求。
16、怎样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2)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_。
17、 什么是实践?具有哪三个特点?
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一、实践是以人为主体、以客观事物为对象的物质性活动;二、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把人们头脑中的观念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特点:(1)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2)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3)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18、 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19、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谬误是与客观对象不相符合的认识。
20、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什么?
客观性是其最基本的属性。
高三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2
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1、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2、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的辨证关系是什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是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
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7、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2)途径:①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改革完成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强大动力、直接动力各是什么?
(1)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
(2)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改革;
(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9、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精神财富形成的源泉,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精神财富;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0、什么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民群众具有历史性,但其主体是劳动群众.
1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1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3、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什么?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
1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1)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15、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16、什么是人的价值?它包括哪些方面?
(1)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
(2)人的价值包括:①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②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17、评价一个人有无价值的标准是什么?
主要是看他的贡献,即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18、什么是价值观?
指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实质上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反作用,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19、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体现在哪里?
(1)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①价值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②价值观影响着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
(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是我们能否拥有美好生活的航标.
20、怎样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1)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2)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当个人的利益与社会、集体和他人没有冲突时,要把个人、集体、社会三者的统一作为自己的选择标准.
21、为什么说在劳动和奉献中才能创造价值?
(1)一个人在劳动中创造的财富越多,则对社会和人民的贡献就越大,自身的价值就越大;
(2)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自由地彰显和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从而实现和证明自己的价值.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3)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
22、怎样才能在个人和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1)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完全脱离社会的“个人奋斗”和“自我实现”是不可能的;
(2)强调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并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个性表现在对他人和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
高三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3
辨证否定观的要求是什么?
(1)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2)不仅尊重书本知识,尊重,还要立足实践,解放_,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_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辩证法按其本质说是什么?为什么?
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因为(1)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肯定的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2)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不断运动中,因而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3)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
32、辩证法的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是什么?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破除落后的_观念;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要求我们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
33、唯物辩证法与行而上学的分歧是什么?根本分歧是什么?
(1)分歧:辩证法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而行而上学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2)根本分歧: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四、认识社会和价值选择
1、什么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它的最主要、最根本的内容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2)社会意识是指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人类社会中各种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
2、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之间的辨证关系是什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包括歪曲虚假的社会意识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它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变革和更替。
4、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
(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是在任何社会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
5、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
是生产力的生产关系的矛盾。
6、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对生产力的发展起阻碍作用。
7、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什么?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
(1)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过程是曲折的。
(2)途径:①在阶级社会,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主要是通过阶级斗争实现的;②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通过改革完成的。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根本动力、强大动力、直接动力各是什么?
(1)社会发展的动力是创新;
(2)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运动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改革;
(4)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阶级斗争。
9、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2)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3)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精神财富形成的源泉,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精神财富;
(4)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0、什么是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既包括普通个人,也包括杰出人物。人民群众具有历史性,但其主体是劳动群众。
11、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12、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13、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什么?
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群众路线。
14、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是什么?
(1)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2)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15、什么是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指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高三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整理
★ 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精编)
★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2020
★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中政治必修四必背知识点内容整理
★ 2017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总结
★ 高三政治必修1-4知识点整理
★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归纳
★ 高中政治必修四知识点内容小总结
★ 高中政治必修四必背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成绩的提高是同学们提高总体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特准备了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的内容供大家学习。
1、泰山日出是一种文化现象。
解析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由人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泰山日出是一种自然现象,不是文化现象。
2、文化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亦步亦趋。
解析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与经济发展不是亦步亦趋的。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文明素质不会随着经济发展自然自然的提高,提高文化程度必须自觉加强文化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
3、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有形的、强制的。
解析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无形的、自发的。
4、文化能够促进人和社会的进步。
解析并非任何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才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没落的文化则起到阻碍作用。
5、文化是指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解析“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社会科学)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6、免费开放博物馆是展示文化成就,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体现我国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解析开放博物馆体现的是文化事业的发展。
7、发展是继承的必要前提,继承是发展的必然要求。
解析关系颠倒。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8、春节等民族节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解析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注意民族节日和文化遗产对应的内容不能颠倒。
9、传统文化对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解析并非任何传统文化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
起到促进作用,落后的、腐朽没落的传统文化则起到阻碍作用。
10、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主要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
解析体现的的是矛盾的特殊性。
11、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发展先进文化,促进民族文化繁荣。
解析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也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标准所在。
12、举办世博会,进行文化交流有利于加深各国人民相互了解,消除世界文化的差异。
解析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世界文化的差异不可能消除。
13、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解析大众传媒是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具有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4、和而不同指的是我国文化能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解析和而不同即包容性含义中的“求同存异”,而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是“兼收并蓄”。
1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以为人民服务为原则的。
解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
16、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从哲学看是整体和部分关系。
解析世界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从哲学看应为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17、随着大众传媒的发展,旧的传媒方式在逐步被淘汰。
解析大众传媒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的主要手段,但新的传媒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
18、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是指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其基本特征。
解析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它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基本特征,但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
19、成功的艺术作品来源于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广大文化工作者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解析文化创作来源于社会实践,不是作者的灵感、想象力和创造力;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20、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进行文化创新的力量源泉。
解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力量源泉。
21、汉字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重要见证,汉字是连接海峡两岸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标志。
解析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是连接海峡两岸的精神纽带。
22、中华民族精神的全部内涵可归纳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解析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3、文化形态的更替、文化发展的方向是由科技进步决定的。
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
24、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解析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25、发展文化产业必须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发展文化事业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解析无论是发展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事业,都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6、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解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四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目标。
2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是文化建设的灵魂。
解析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而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8、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关键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解析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29、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解析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0、教育在经济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解析偷换概念。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而非“经济建设”中。
31、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解析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建设和谐文化根本上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32、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在世界各地的建立,意味着世界对中国核心价值观的肯定和认同。
解析由于意识形态的差别,世界其他国家不可能肯定和认同中国的核心价值观。
33、使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每个公民的行为准则。
解析不符合事实, “每个公民” 是不可能的。
34、中外文化在相互借鉴与融合中走向统一。
解析中外文化应该相互借鉴和融合,但不可能走向统一,因为文化具有多样性。
3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凝聚力量。
解析偷换概念。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我为大家提供的总结归纳2017年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大家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高考政治命题趋势及备考策略
在政治的高考试题中,经济生活部分的知识所占的比例还是比较大的,所以复习的时候一定要重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考政治经济 生活知识 点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一)商品
1、什么是商品?
(1)商品的定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商品的产生及产生的条件、商品经济(即以交换为目的经济形态包括
商品交换与商品生产。与自然经济有区别)。
(3)如何判断商品?(判断商品的条件)
①定义法:一是劳动产品,二是用于交换,二者缺一不可。
②属性法: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基本属性。
③领域法:虽为劳动产品,关键还要看是否已离开流通领域,离开流通领域就不再是商品。
④注意:馈赠的礼品、救灾物资、退出流通领域的物品不是商品。
(4)商品、物品、劳动产品的关系
物品的范围最广,它包含劳动产品,非劳动产品.劳动产品包含用于交换和不用于交换的.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商品。
2、商品两个基本属性:
(1)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质量等):自然属性、基本属性、共同属性
(2)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本质属性、特有属性、社会属性、基本属性、共同属性
(3)二者的关系?辩证统一
A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强调产品质量)。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不可能同时占有价值和使用价值。生产者为了获得(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使用价值;消费者为了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付出价值。
B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使用价值。有价值的东西一定是商品,没有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是商品,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不是商品。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 总结
货币
1、货币的产生与发展
(1)货币产生: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货币的产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1)偶然的物物交换;(2)扩大的物物交换;(3)一般等价物作为媒介的交换;(4)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纸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货币与商品不是同时产生,但将同时消失。
(2)什么是一般等价物?
等价物用来充当另一种商品的价值表现材料的商品。例如,在1只绵羊=2把斧子的价值关系中,处于等价形式上的斧子就是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就是从 其它 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可以和其它一切商品相交换并表现其它一切商品价值的商品。
(3)金银贵金属作为货币的原因:
第一、交换发展的需要;第二、贵金属货币自身的优点(P5)。因此,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2、什么是货币?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它本身是一种商品,有价值。作用:它同一般等价物一样,表现其他
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在本质上体现了人们交换劳动的社会关系。
货币和其他商品:货币是商品,但不是一般的商品,它和一般商品的主要区别在于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和其他一般等价物: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但和一般等价物有别:①产生时间不同;②特征不同;③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3、货币的基本职能
(1)货币职能是指:货币的职能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是货币本质的体现,是由货币的本质决定的。(货币职能与货币本质的关系)
包括: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其它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2)价值尺度(含义、原因、货币单位、价格、特点)
a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就是以货币作为尺度来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大小。
货币之所以能成为价值尺度,是因为货币也是商品,也有价值。
货币产生以后,一切商品的价值都由货币来表现,商品价值的大小就表现为货币的多少。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值大小高低决定价格的大小高低。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
(一)价格
1、什么是价格(略,见前)
2、价值决定价格(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1)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格最终是由其价值决定的。
价值大小高低决定价格的大小高低。在其他因素不变情况下,商品价格与价值成正比,与货币价值成反比。
(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劳动时间
①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含义是什么,如何来判断?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是指当时在某一生产部门里,生产绝大部分同类产品的条件,主要是指劳动工具。
②商品价值量与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
(3)劳动生产率、劳动时间和价值量的关系如何?
①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个别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越高个别劳动时间越短,从而使得商品生产者处于行业优势地位。
②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生产者普遍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就会导致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降低。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相关 文章 :
1.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归纳
2.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3.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经济生活
4. 高中政治必修一经济生活知识点总结
5. 2020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
6. 2017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汇总
7. 经济生活主观题知识点归纳
8. 上海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梳理
9.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总结
10. 高考政治经济生活考点
2017a版 高考政治 新课标专用 5年高考3年模拟适合一轮复习吗
一、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对“四史”学习教育的考查及教学启示
摘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发展史(以下简称“四史”)学习教育不仅是党和国家在******的客观要求,也是传承红色基因、坚定学生理想信念的内在要求。
思想政治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将“四史”学习教育融入课程时,既要符合学生学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又要符合社会、国家发展对思想政治课提出的客观要求。
在命制高考思想政治试题时,要在把握“四史”学习教育要求基础上,以“四史”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的必备知识、关键能力、核心素养。
在教学中融入“四史”学习教育内容时,要把提升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作为重点。
关键词:高考;“四史”学习教育;思想政治试题;高考命题;思想政治课;考教融合
二、高考思想政治试题对生态文明素养的考查及教学启示
摘要: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发展史(以下简提升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对学校教育的必然要求。
为落实这一要求,需要通过考教融合,以考促教,以教促学。对近些年高考思想政治试题进行分析发现,通过设置试题情境,可以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生态伦理观,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生态文明认知,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生态行为习惯。
对教育教学的启示是:
在观念层面,坚持立德树人,明确生态文明教育目标;
在内容层面,以高考试题为引领,拓展生态文明教育内容;
在方法层面,构建协同机制,凝聚生态文明教育力量。
关键词:高考;思想政治试题;考教融合;思想政治课;生态文明素养
三、高考命题日渐灵活
此前,教育部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到:
高考命题要坚持立德树人,加强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查和引导。
要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以后的高考将会越来越注重对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无论是数理化或者是文史类的考试,均会设置开放性、灵活性较强的题目
如果还是按照以往的埋头苦读、死记硬背的模式来学习、来备战2022年高考,且在思维上仍然是不擅长变通,显示是不太现实的,在以后的各种模拟考以及高考中将会极度不适应。
另外不得不提的还有:2022年高考仍然是没有对应的考试大纲的。据教育部在此前发布过的通知中就曾明确:自2020年起,不再制定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考生如需了解试卷结构与考试内容,可沿用2019版《考试大纲》。
也就是说,无论是实行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或者是沿用旧高考模式的省份,唯一可参照的仅有2019版的考试大纲。这也就意味着,备考范围相对较大。如何在有限的备考时间内复习与掌握不同难度的内容,也是个棘手的问题。
四、2022年高考命题原则、趋势和命题要求
在过往的高考之中,根据高考命题原则、趋势、要求来推测出题内容都很重要,因此不少朋友都会想知道教育部高考如何出题、最新的高考命题要求和方向。
本期,笔者就将根据教育部公开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为大家分析2022年高考命题原则、趋势、要求、方向、动向。
2022年高考命题原则趋势要求:高考出题方向动向
2021年3月中旬,教育部官网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及,2021年高考命题有六大要求、十大原则,大体内容为:
六大要求
1、设计不超出《新课程标准》、《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和说明》和教材要求;
2、设计必须科学规范,目标明确,立意需科学、新颖灵活,立意需合理准确;
3、考查的学科核心内容和主干知识,应该有合理的覆盖和比例;
4、试题应该有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难以比例配置需合理;
5、题干需要围绕一个中心,干扰选项需要能反应考生的典型错误;
6、非选择题考查主要的、重要的高层次学科能力,答题、思维量和赋分值要合理。
十大原则
1、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
命题需要体现时代主题、弘扬时代精神,要用体现我国社会进入******后的新材料、新情景、新问题。
2、考查基础,变换情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
高考试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点,标新而不立异,交叉而不偏离,年年创新,常考常新。
3、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
高考为了保证选拔功能,试题必须具有良好的区分度。试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最优秀的才能走到底。
4、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
高考材料将不使用教科书中的,但考点知识都不能超出考纲要求。目的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进而体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5、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
命题每道题都要考虑我国的地域及民族因素。做到所谓的“以生考熟”,用陌生的问题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识,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
6、起点很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回归高考评价体系
比如政治有些问题好像提给总经理、董事长,甚至是县长、市长的。物理化学等理科类试题有的是尖端科研课题、甚至是获诺贝尔奖的问题内容,起点很高,但答案不会超越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落点很低。
7、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
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高考命题首先设定考查的重点内容和层次要求,使支撑学科的主干知识保持较高的考查频率。
8、共性好考,个性难考,试题开放,探究创新
高考也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考查。高考试题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
9、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见大,思维穿透
试卷中除了基础题以外,其余的都需要较大的思维量去穿透表面,触及本质。实际上是对思维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
(1)、2022年高考政治是新教材还是老教材 (2)、历史政治生物组合可以报什么专业 新高考选科注意事项 (3)、新高考物政生可以报什么专业 物理生物政治报考专业有哪些 (4)、化学政治历史可以选什么专业 新高考后限制专业吗 (5)、新高考选科历史政治生物组合好吗 可以报考哪些大学 (6)、高考报考警校要选什么专业 警校没选政治可以报什么专业 (7)、选化学政治地理可以报考的专业有哪些 新高考选科的注意事项 (8)、高考政治化学生物可报专业有哪些 (9)、高考政治化学生物可以选什么专业 (10)、青海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附2016-2017最低录取分数线
10、掌握理论,学以致用,学科价值,重在应用
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
除此之外,从上面的要求和原则不难看出,本次命题有明确的方向和趋势,除了标注的内容外,还围绕着以下数个重点:
1、民族文化、社会热点素材很重要
2、命题方式将多变,新课程标准落地
3、多关注日常、古文化常识和内容
4、拓宽视野、阅读范围、增强分析能力 ;
2017高三政治模拟卷材料题及答案
还可以的。一般第一轮复习的话都是夯实基础知识,把知识点打捞抓紧,这个时候用高考模拟试卷其实有点早了,特别是政治,无论是对于高考还是考研来说,政治都是一门记忆学科,复习比较靠后,也不要占用太多时间。微信最近又推出了让人感到特别贴切的功能“微信城市F务”。这项功能的推出,无疑是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通过一定的步骤使用微信城市服务,减免了我们很多问题!
高二政治九大题型答题技巧
高中政治 教育 是国家意志力的体现,它的有效性和重要性直接影响着教育质量的高低。下面我给大家带来 高三政治 模拟卷材料题及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三政治模拟卷材料题及答案(一)1.材料一: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完善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 措施 ,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会议决定,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城市和国有工矿集中成片棚户区改造,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中央财政对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给予适当支持,省和市、县人民政府应切实加大资金投入。
(1)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党和国家要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
材料二: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2009年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为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会议要求,按照稳定完善政策、增加有效供给、加强市场监管、完善相关制度的原则,继续综合运用土地、金融、税收等手段,加强和改善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
(2)材料二蕴涵了哪些哲学道理?并结合材料予以说明。
(3)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有哪些经济和政治意义?
(1)中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是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代表,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机构是人民利益的捍卫者和执行者,应当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党和国家全面启动城市和国有工矿棚户区改造工作,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只有坚持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才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才能实现全面小康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2)①正确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的具体运用。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重点是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这是当前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的体现。③2009年以来,新建商品住房成交面积有较大幅度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速度加快,380多万户低收入家庭解决了住房困难问题。但是,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体现了一分为二的观点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④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升,一些城市出现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应当引起高度重视,这是科学地分析了我们面对的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得出的结论。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减少金融市场的潜在风险;有利于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符合“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有利于保障城市居民的住房权利,改善人居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早在今年2月18日湖南质监局即已通过抽检,查出金浩茶油的9批次产品存在苯并(a)芘超标,却在长达半年之内未公之于众。8月下旬以来,金浩茶油被曝出苯并(a)芘超标,国内最大茶油生产企业--金浩茶油股份有限公司受到公众强烈质疑,与金浩公司一起站在舆论风口浪尖的,还有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会站在舆论风口浪尖。
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政府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应该履行国家职能,为人民服务是政府的宗旨,对人民负责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②政府及公职人员必须依法行政。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一定要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根据法律授予的权限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和其他行政事务,既不能失职不作为,又不能越权乱作为。③我国公民具有监督权。④早在今年2月18日湖南质监局即已通过抽检,查出金浩茶油的9批次产品存在苯并(a)芘超标,却在长达半年之内未公之于众。湖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作为政府的一个职能部门,会站在舆论风口浪尖。
3.运用政治 生活知识 ,简要分析“节能减排的主要责任在政府”的原因。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当然要承担起节能减排的责任。
(2)政府是国家的行政机关,肩负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节能减排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3)政府的责任是对人民负责。承担节能减排的责任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对人民负责的基本原则。
4..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提出“到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比2005年下降40%一45%”行动目标?
(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政府具有经济、 文化 、社会公共服务职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利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自然环境,是履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体现
(3)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有利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4)我国是负责任的大国,积极承担国际责任,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原则,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妥善应对气候变化,维护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
5.材料一按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原则,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发达国家承担量化减排义务,但是,从表现的情况看,发达国家的减排远未达到要求,中国猛烈抨击了美欧日减排不力。发展中国家无需承担这种义务。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近来纷纷宣布采取自由行动,如:中国承诺到2020年实现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50%,主张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
材料二2010年6月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节能减排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动员和部署加强节能减排工作。国务院温家宝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要切实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强宏观调控、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本着对国家、对人民、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中国的气候外交政策的理论依据。
(2)根据材料二,从经济生活角度,请你为消费者、企业在发展低碳经济、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等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
5.(1)①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着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气候变化等国际化问题上,我国本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指导下,自主地决定我国的态度和对策,积极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对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②主权国家作为国际社会平等的成员,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应积极履行相应的义务。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上都应尽自己的职责,发展中国家应积极主动减排。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系列全球性问题,影响到国际社会的和平与稳定。④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共同利益是合作的基础,利益相悖是冲突分歧的根源。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有着共同的利益,所以要共同应对;同时在减排问题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因存在利益冲突而分歧很大。
(2)消费者:①转变消费观念,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在“节能减排”上,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增强消费者的责任感,积极参加节能减排活动,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设。②保护环境,绿色消费,转变消费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建设生态文明,提高生活质量。
企业:①贯彻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实现企业发展模式的转型升级,生产“能耗低、污染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②树立正确的生产经营战略,利用发展低碳经济契机,循环利用资源,创立企业的自主品牌,利用培育产业机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开发适销对路的环保产品,生产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型的产品。提升企业竞争力。③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节能减排,保护环境。④加强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
6.(24分)材料一:目前,低碳时代已经到来。为发展低碳经济,我国提出以下举措: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制定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先试点示范,后 总结 推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开发低碳技术、产品;积极运用政策手段,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同时,通过广泛的宣传动员,进一步倡导企业和公民开展绿色生产、绿色经营、绿色消费,实践低碳生活方式。
材料二:2010年3月5日,温家宝在《政府 工作 报告 》中指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要坚决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住房需求。
阅读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请从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三个方面就如何发展低碳经济提出你建议。(16分)
(2)怎样的价格才是公平合理的房价?(4分)
(3)政府“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有哪些经济意义?(4分)
高三政治模拟卷材料题及答案(二)7、2009年12月7日—1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丹麦首者哥本哈根召开,这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引发了人们对低碳经济的热议。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突出的特点也是强调环保低碳。为此,某中学高三(4)班的同学以“环保低碳,我们在行动”为主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走访、上网、咨询、查阅等途径获得如下信息。
低碳经济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1)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为我国政府发展低碳经济提出相应建议。
参考答案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认真落实节能减排责任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目标。②加强科技创新,加强研究和推广低碳技术。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和绿色经济。
④坚持对外开放,扩大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⑤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加大宣传力度,树立环保意识,转变消费模式,建设节约型社会
低碳社会为实现低碳社会,中国做出巨大努力——2009年9月15日中国***第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指出:要更加注重推进结构调整,更加注重加快自主创新,更加注重加强节能环保。2009年11月26日,中国政府正式对外宣布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行动目标,决定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在长达6个月的时间内倡导实现“低碳世博”。
(2)请结合材料分析我国党和政府作出上述决定的政治依据。
参考答案①政治中国***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科学执政的必然要求。
②中国***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社会是党的性质、宗旨的体现和坚持“三个代表”和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③提出生态文明,建设低碳社会也是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履行经济、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必然要求。
低碳生活低碳经济模式及低碳社会状态是透过低碳的行为反映出人类的精神和思想,进而渗透到人们的低碳生活中。低碳生活,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
(3)请运用唯物辩证法与《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我们青少年能为推进低碳生活做些什么
参考答案①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和个人产生深刻影响。应对气候变化要求,青少年要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让环保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②永恒发展原理和辩证否定观,要求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坚持文化创新。我们应当创新思想观念,创新生活方式,推动事物的发展。
③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要求我们重视量的积累。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我们应当营造低碳文化氛围,从点滴小事做起,实现向低碳生活的转变。
8、(2010年高考?天津卷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则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最终其价格会下降。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有关知识,阐释低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9分)
参考答案(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决定。价格以价值为基础。
(2)商品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等手段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客观上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因而价格会下降。
(3)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时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低碳商品供给增加,使价格下降。
9.、(2010年高考?天津卷1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则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企业面对低碳经济发展趋势应怎样实现自身发展。(12分)
参考答案(1)企业要利用国家宏观调控的优惠政策,赢得发展机遇。(2)企业需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在生产经营中注重节能减排。(3)企业要加强自主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形成竞争优势。(4)企业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对外开放水平。(5)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10、(2010高考?北京卷39)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断增加。目前,碳排放已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在利润的驱使下,进行大规模的商品生产,导致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二氧化碳排放剧增,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
一些学者建议政府依据企业生产过程中燃烧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所排放的碳量,对其征收碳税,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运用《经济学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市场在调节二氧化碳排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说明学者建议政府征收碳税的经济学道理。(8分)
参考答案①在市场经济中,由于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许多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导致环境问题。(或大气保温作用增强)
②政府通过征收碳税,增加碳排放企业的生产成本,激励企业生产向低碳方向发展,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
11、(2010年高考?安徽卷38)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某校高三(1)班同学以“走进世博,聚焦世博”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同学们通过查阅、上网等途径收集资料,组织课堂讨论,发表看法:
乙同学:上海世博会是低碳世博。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理念贯穿于上海世博会方方面面。如世博会的照明全面采用半导体照明(LED),既不减少亮度又节省能源百分之九十;安徽管的建筑和装饰大量采用了节能环保产品;安徽将利用世博会推广发展低碳经济的招商项目,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努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请你结合乙同学的发言,运用经济生活常识 说说 发展低碳经济对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积极影响。(8分)
参考答案有利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随着全球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使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及其诱因不断地为人们所认识,不止是烟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的危害,大气中二氧化碳(CO2)浓度升高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也已被确认为不争的事实。
在此背景下,“碳足迹”、“低碳经济”、“低碳技术”、“低碳发展”、“低碳生活方式”、“低碳社会”、“低碳城市”、“低碳世界”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而能源与经济以至价值观实行大变革的结果,可能将为逐步迈向生态文明走出一条新路,即:摈弃20世纪的传统增长模式,直接应用新世纪的创新技术与创新机制,通过低碳经济模式与低碳生活方式,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实现低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科技是关键,我国既要立足国内自主研发,也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消化吸收引进再创新。
(1)阅读上述材料,我们会得到哪些唯物辩证法的哲学启示?
①启示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根据事物之间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在全球气候环境问题的大背景下,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人类应该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②启示我们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人类根据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角度需求可持续的发展,提高实践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
③启示我们既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也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最大发挥,同时注意结构优化,使整体功能最大发挥。发展低碳经济既要从全局观、系统论的角度出发,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入手,也要从产业链入手寻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④启示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明确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促进新事物成长。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我们应明确发展低碳经济阶段性特征,努力促进新事物成长。
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启示我们既要重视内因的作用,也要重视外因的作用,坚持内外因相结合。发展低碳技术,立足于国内自主研发,也要加强国际交流合作。
⑥启示我们要坚持适度原则、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启示我们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准备走曲折的路。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低碳经济,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
⑦启示我们坚持矛盾分析法,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我们既要从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调整入手,也要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上考虑,抓住科技这个制约低碳经济发展的关键,实现科学发展。
(2)有人认为: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也是中华 传统文化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请结合价值观的知识,分析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
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人类在共同关注地球家园的基础上,共同提出发展低碳经济的理性认识,功在当今、利在后代。
②价值观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正确的价值观应该符合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也符合全体人类的根本利益。
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有导向作用、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同样具有导向作用。我们应该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低碳经济观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实现低碳生产、低碳消费。
点击下一页分享更多 高三政治模拟卷材料题及答案
高考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
高考政治主观试题主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为什么的问题,怎么看(评析题)的问题,怎么办( 方法 论或 措施 类)的问题。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 高二政治 九大题型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政治九大题型答题技巧
1.“体现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体现型的设问中有“体现了什么”“怎样体现”“如何体现”等字眼。
解题技巧具体的解题思路是:定点——联系——梳理——作答
一定点:确定考核的知识点是什么;
二联系:联系所给材料与所学知识;
三梳理作答:将材料所给的信息与考核的知识点一一对照,二者相符的就是要点,作答时要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结合。
2.“反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反映型”的设问,一般来说所给的材料有文字式的,也有图表式的,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反映了什么问题或现象,二是上述材料反映了什么变化.
解题技巧不管是哪一种设问的情况,材料所提供的信息都是感性的,而答案要求是理性的也就是说感性材料理性化,既把材料所提供的信息用教材中所学的知识加以表明。做这类题关键是对材料所给的信息要全面把握,可采用定点法。同上
3“为什么(原因)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一般设问以“为什么说”,“为什么要”等形式呈现
解题技巧具体有三种方案:
第一种:从分析其必然性,必要性的角度展开。必然性亦可理解为紧迫性,也就是应客观规律、时代背景而生的产物,是为了解决现状不足的需要,必要性和重要性就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现实意义。
第二种:从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的角度展开。一定要紧扣题意且联系教材知识来回答,答的越充分越全面越好,同时还要分析能够这么做的条件和社会环境
第三种:从政治、经济或 文化 、历史或现实,内因与外因等角度展开,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
4“怎么办(对策)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来讲都是给出了确定的主体,如党、国家、政府、公民、企业、消费者和个人等。并且指定了要回答的某一方面内容。
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目时,可采用定点法,同题型一。
凡是经济学中见到如何经营类题时,应想到:
(1)市场:面向市场进行产业、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商品;遵循价值规律,将生产资料与劳动力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2)科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运用高新技术;
(3)管理:加强管理,贯彻人才强国战略
(4)素质:提高经营者,劳动者的素质;
(5)效益:努力降低生产成本,增大产出,提高经济效益,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6)品牌: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与信誉,创立品牌,生产优质无公害商品,冲破国际“绿色壁垒”
(7)竞争力: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将企业做大做强,增强国际竞争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运用政治学知识回答如何做,一般会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两个角度来回答,但具体的又可以从党、国家机关、公民角度回答:
从国家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履行国家职能和坚持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方面回答
从党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党的领导方式和党的建设角度回答;
从公民的角度回答时:要注意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及其关系的处理角度回答。
从哲学角度回答怎样做的问题,一般要侧重于方法论,原理不用过多表述,但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谈,要体现哲学的思想与方法的要求。
5“意义或影响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有“积极影响”“经济意义”“政治意义”“经济政治意义”等
解题技巧一般意义类主观题回答的角度和术语可以归纳如下:
一、经济意义
描述国内经济意义
1、(有利于)调动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增加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2、(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结构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就业。
3、(有利于)落实科学的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4、(有利于)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全面实现小康目标,提高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5、(有利于)统筹区域发展;促进经济合作交流,实现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互补;增强竞争力
6、(有利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巩固基础地位;产业化经营,促进结构调整,增产增收,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描述对外经济意义
1、(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对外贸易,增强国际竞争力;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吸收引进资金,技术,管理 经验 ;实施走出去战略,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周边)环境。
2、(有利于)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等。
二、政治意义
对国家的政治意义
国内有关活动
1、(有利于)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负责);真正做到巩固国家政权,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2、(有利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转变政府职能。
3、(有利于)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的长治久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高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
对外交往活动
1、对我国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国际形象;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国家安全;进一步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维护国家利益。
2、对地区,世界的意义:(有利于)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维护共同利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对党的政治意义
(有利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基础);保持党的先进性,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关系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三、思想文化意义
(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发扬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以德治国。
6“认识(评价)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通常是材料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然后要求用所学的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常见设问有“如何认识”,“如何看待”“谈谈对某一现象的看法”“分析(评析)某一现象”等等
解题技巧此类题可按照“判断表态”——“阐述道理”——“明确做法”的解题思路来作答,也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解题思路来作答
“是什么”——即题目说(做)的是一件小事,或题目观点是对还是错
“为什么”——即说(做)这件事的依据、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不做这件事的危害性
依据——是说(做)这件事的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理论依据;
重要性——是说(做)这件事的作用、意义、目的、目标等;
必要性——是说(做)这件事当前存在的客观实际,即非做不可的原因;
可能性——是说(做)这件事存在哪些主客观条件,使做这件事成为可能
危害性——是做或不做这件事将会导致怎样的消极后果。
“怎么办”——即党、国家、公民、企业、消费者、个人等准备怎样做这件事,采取哪些具体措施来解决问题。
回答时先原理,后结合材料要全面,辩证要站在自身的角度、态度要鲜明。
7“启示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此类题的设问,一般是以某些典型的事件,事例为背景,要求谈谈该事例、事件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的启示,其形式一般是“这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或“这件事对你有什么启发”等,重点是考查考生能否从提供的材料中悟出道理,强调回答问题要有针对性。
解题技巧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一般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材料说明的道理,二是要求我们应该怎么办。一般情况下,偏重于回答“怎么办”,答题时格式应为“原理+材料说明的道理或者是原理+应该怎么办”。
答案一般写明原理或知识点,做到观点材料的结合即可,不必详细展开去分析。
8“依据类”主观题题型特点
此类题主要是分析党和政府解决某问题的措施的经济学、哲学、或政治学依据。一般来说其设问主要有:第一,确定某知识范围,要求分析或说明材料对应的某方面的理论依据;第二,未确定某范围,要求从不同角度分析其理论依据。
解题技巧答案构成:(1)未限定某观点,则应从不同角度分析,选择主要的几个观点,每一个观点都按照“原理、方法论+分析”模式作答,注意简明扼要。
(2)若限定了角度,则依据这一观点包含的辩证思维层次进行分析。按照“观点+题中的做法或言论是如何抓住或符合(违背)这一观点的+意义”模式作答。
9“图表类”主观题
题型特点图表式论述题的图表一般由“表题、图表(图表的形式常见的有表格式、坐标式、饼状式、柱状式、曲线式)、注释”三部分组成。设问通常是由2~3个小问组成。常见的设问方式有:
1、表一、表二分别(或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
2、表一、表二有何内在联系;
3、请你谈谈对表格所反映现象的认识,或问如何解决材料中的问题。
解题技巧审题要先审设问,后审材料(图表),这样可以增强材料的目的性。
审设问要注意:
1、宏观把握设问之间的关系。设问之间的关系:一种是并列关系,各小题围绕中心相对独立;一种是递进关系,层层深入,其基本顺序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微观具体分析设问要求。第一问:一般问的是图表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这时要特别注意看清题目问的是图表“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还是“共同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答案不仅要写出图表反映的表面现象(即将图表语言转换成文字语言,实现有定量到定性的转换),还应指出这一现象所包含的深层次信息,和隐藏的信息及本质性问题。
第二问:一般问的是表1和表2有何联系,这些联系主要包括四种情况:
(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2)一分为二的关系(3)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4)前后相继的关系 。其中又以(1)(2)较为常见。
第三问:一般要求结合图表、文字谈认识。一般做认识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是什么”“为什么”“有何意义和后果”“怎么办”。在答题时要注意将材料和教材原理结合起来,避免材料和原理“两张皮”
审图表要注意:
1、读图表的标题。图表的标题反映了图表的主题或中心。
2、读表格内的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关键是能从对比中发现问题,发现变化,发现差距,纵向对比用来说明变化(如有个较大的增长或减少),横向比较来说明两者的差距。
3、读表注(备注)。表注使图表的含义得到全面深刻的表述,往往对答题有较大的影响。解释性的备注是对图表中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的依据;补充性的备注则是组织答案不可缺少的来源之一。
高二政治九大题型答题技巧相关 文章 :
★ 高中政治选择题题型及解题方法大全
★ 高考政治各类题型答题技巧汇总
★ 2017高考政治各题型答题技巧总结
★ 超全面初中九年级政治答题技巧攻略大全
★ 高考政治各类题型答题技巧总结
★ 初二政治学习方法,政治各种题型解题技巧
★ 高考政治各种题型答题技巧
★ 九大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
★ 高中政治的解题方法,九大题型分析
高中政治必修一的内容包括了生活与消费;生产、劳动与经营;收入与分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几个大的模块。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商品
①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
①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所以说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②本质:一般等价物
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3、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①含义:指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②价格:用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决定价格,价格反映价值。
③作为价值尺度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2)流通手段:
①含义: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②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W-G-W③需要现实中的货币。
(3)货币的其他三种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的职能。
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①其内容是: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②公式:
5、纸币
①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②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③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
1、结算方式
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
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
①信用卡(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②支票(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种类:转账支票和现金支票)3、外汇含义: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4、汇率:又称汇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外币升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外币贬值)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不利于出口。反之,相反。
5、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
①含义: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
②意义:对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影响价格的因素
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2、供求影响价格
①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卖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②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买方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3、价值决定价格
①价值与价格的关系: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一般情况下,商品价值量与价格成正比)②商品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讲,个别劳动时间高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不利地位;个别劳动时间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处于有利地位。
③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④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4、价值规律
①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②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四、价格变动的影响
1、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消费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在替代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购买,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购买,导致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即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④在互补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之增加(即互补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五、消费及其类型
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其他因素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 广告 、购买方式、服务态度、家庭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等。
2、收入对消费的影响:收入是消费的前提和基础
①一般说来,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与居民消费成正比——要发展经济,增加居民收入②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而且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改善收入预期③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联系(一般说来,二者成反比)——缩小收入差距3、一般说来,物价水平与人们的消费水平成反比——稳定物价4、消费类型:
①按产品类型分,可分为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交易方式分,可分为钱货两清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③按消费目的分,可分为生存资料消费(最基本的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5、消费结构,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它会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的变化而不断变化。
6、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六、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1、消费心理:往往,一种消费行为会由多种消费心理引发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要做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不健康的
④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是一种理智的消费
2、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过于节俭不可取)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绿色消费的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其核心是可持续消费;可概括为“5R”)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高考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相关 文章 :
★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
★ 高一政治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2)
★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
★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 2017年高中政治必修一会考必备知识点
★ 高中政治必修一常考知识点
★ 高考政治必修一考试知识点整理
★ 高三政治必修一知识点归纳
★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 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