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2015高考地理全国卷3,2015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tamoadmin 2024-06-09 人已围观

简介1.全国高考大纲对地理 地球运动 的要求是什么? 在全国卷的考试中占多少分值?2.高考地理有哪些考点3.湖北高考用的什么卷4.2014-2015年高考地理综合题命题的选材,设问有何特点一、高三地理复习过程 目前高三地理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大块,复习的程序可以分一、二、三轮,有些学校虽说作了一些改进或创新,不过大家还是比较习惯三轮复习。(一)、首轮复习侧重夯实基础

1.全国高考大纲对地理 地球运动 的要求是什么? 在全国卷的考试中占多少分值?

2.高考地理有哪些考点

3.湖北高考用的什么卷

4.2014-2015年高考地理综合题命题的选材,设问有何特点

2015高考地理全国卷3,2015高考地理考试大纲

一、高三地理复习过程

目前高三地理可以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三大块,复习的程序可以分一、二、三轮,有些学校虽说作了一些改进或创新,不过大家还是比较习惯三轮复习。

(一)、首轮复习侧重夯实基础

第一轮复习的时间今年8月---明年2月,第一轮复习持续的时间比较长,这轮复习一般遵循“巩固基础、提高能力、掌握基础、突破难点、立足书本、学练结合、逐个击破、不留死角”的原则,进行全面而系统的复习,复习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课本知识要过关 高考题型复杂多样,载体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其知识还是在课本上,要重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留心细节特征.

2.区域位置要记准 一轮复习中要注意区域地图的阅读,根据复习进程,可以由全球到大洲、由大洲到国家,再到具体的地理事物或地理事像,例如地形、气候、河流、物产、交通与城市等,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去进行,做到全面、周密、不遗漏、不重复。掌握重要的经、纬线或重要城市的地理坐标,例如熟悉北京、杭州、武汉、郑州、西安、海口、包头、伦敦、开罗、新德里、堪培拉等国内外城市的经度和纬度,以此作为参照系,通过点线面结合,来确定某一个区域的大致地理位置,还可以根据国家或地区的轮廓、气候、自然带、洋流、动物、植物、土壤、河湖、地貌、人文等方面的特征来识别不同区域。

3.自然地理多归纳 复习自然地理的重点是掌握基本规律、基本概念和原理,认识地理事物的本质特征和内在联系,熟悉地理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原理以及地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原理,及时把有关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复习地球运动这一部分时,可以把与季节有关的知识归纳到一起:由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昼夜长短和太阳高度的变化引出四季现象,天文方面与四季相关的现象有极昼、极夜、极光、日影长短;气候方面与四季相关的现象有气团活动、雨带移动、气压的变化、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干湿季节的变化等;水文方面与四季相关的现象有汛期、凌汛、洪水、季风洋流、河口盐度的变化;生物方面与四季相关的现象有草木枯荣、动物迁移等。此外还要把课本中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等知识应用于实践中,用这些知识来解释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例如用雨带在我国东部移动的规律,可以解释春雨贵如油、黄梅时节家家雨、伏旱、巴山夜雨等自然现象。

4.人文地理抓案例 人文地理常用案例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某一典型案例的分析,从中感悟和体会人文地理知识,例如以兰州作为案例,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分布的影响;以珠江三角洲新的基塘农业生产为案例,分析影响农业生产区位因素的变化;以东风汽车公司总部的搬迁作为案例,分析影响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以青藏铁路通车为案例,分析影响交通运输的区划位因素等。

5.注意能力训练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在地理复习的过程中,除了基础知识、方法、原理之外,还要强调能力的培养,突出对地理学科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平时要注意“信息获取能力”的训练,获取信息的过程,包含着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富于理性的思维过程和行为,因而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的思维能力。在解题的思维过程中,要根据命题设置的试题情境,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应用能力。

(二)、二轮复习侧重培养能力

第二轮复习的时间比第一轮短,一般为二、三个月。第二轮复习侧重于由知识向能力的转化,通过去粗取精、知识重组、归纳、综合来提高思维层次,发展地理学科能力。第二轮复习一般采取专题的形式把地理教材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使其更加条理化、单纯化,有利于从纵向方面去进一步地去认识地理现象、掌握地理规律,既注重综合性,也不忽视区域性,通过教材的前后联系,重新构建应用性知识体系。第二轮复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知识重组和归纳的过程。

1、合理地进行知识重组

搞好二轮复习的关键是要选择好合适的专题,专题的选定涉及到地理知识的重组。专题内容应该包括有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一般根据教材内部结构和复习时间的限制,可以将专题设定为如下几个方面(1)、地理图表类:包括有地理空间定位、等值线图、统计图、景观图、日照图等内容;(2)、地理计算(3)、宇宙与地球(4)、大气环境(5)、陆地环境(6)、海洋环境(7)、农业与工业(8)、聚落与城市(9)、人类活动的地域联系(10)、人口与环境(11)、文化与旅游(12)、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13)、世界地理总论(14)、中国地理总论(15)、国土整治(16)、全球热点扫描、(17)、答题指导,由于各地使用教材不同,具体选题可能有一些差异。

2、梳理知识、寻找联系

第二轮复习根据知识间内存的联系,在抓住重点、突出主干、重组体系、培养能力方面下功夫。复习过程中,不再是简单的机械重现知识,而是侧重于学会筛选和运用地理知识、原理、规律来解决问题,理清分析问题的线索,形成有条理的思路,特别是要做好不同知识的重组、相同知识的归纳、相似知识的迁移、相关知识的联系等方面的工作,例如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不均衡分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自然植被的分布→自然带的分布→土地利用的不同类型→农业发展的不同类型→农作物的分布

3、强化读图、培养能力

地理学科在《考试大纲》中有10项能力要求,历年试题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层次有逐年提高的趋势,对地理事物的识记能力、地图能力、地理计算能力、地理概念与原理的运用能力、地理区位因素的综合分析评价能力、对热点问题与地区区域的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地理变式图像的判读能力、对典型环境的描述概括能力、学科知识的联系综合能力、审题与解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都是近几年来高考重点检测的内容。二轮复习中,图表知识要进一步强化,有些图表不仅会读,还要会绘。

4、加强训练、注重实效

第二轮复习过程中要加强解题训练,不断地总结规律,掌握基本原理,找出特点,训练解题思路,构建良好的思维模式,逐步提高解题能力,增加实战经验。

5、关心热点、综合渗透

第二轮复习中要关心近期的社会热点,搞好新问题、新热点资料和收集整理,把地理复习与现实生活、经济文化建设和全球发展态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注意与政治、历史渗透,适当地进行学科之间的渗透、交叉与综合,对于在知识上有交叉、有联系的热点问题要认真研讨并以综合题形式强化训练,使复习能体现时代的要求,体现地理学科的实践价值和社会功能。

(三)、第三轮复习侧重挖掘潜力

第三轮复习是即将进入高考的前夜,持续时间大约一个月左右。如果把前一阶段的复习或学习比喻成画龙的话,现在应该是点睛的时候,要抓住重点、临门一脚,力争使知识、能力更上一层楼。在此阶段,应该做好以下工作:

1、依据考“纲”、回归教材

第三轮复习要以“考纲”作引领去回归课本,梳理重点、难点知识,熟悉考点,掌握每个考点所包括的内容、要点以及层次,切实做到准确、系统、深刻,依据教材、梳理考点,在梳理过程中着重解决那些记得不准、理解不深、似是而非的问题。回归教材要扎实,不能走马观花式的泛读,或者是蜻蜓点水式的浅尝辄止,有人把地理分解成690个考点,这种方法虽说有利于机械记忆,却不利于建立起以主干知识为线索的考试知识网络,正确的方法是依据课本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记准基础知识、熟悉区域地图、灵活转化运用。

2、回顾反思,巩固提高

阅读《考纲》以及根据考纲编写的考点方面的资料,认真思考每一个考点所包含的内容,通过纵向比较和横向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或网络;对以前做过的试卷、例题进行广泛阅读,从中归纳、总结各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方法,特别要认真研读那些做错了的试题,反思错题的原因,要把这些错题搞通搞透,防止类似错误的重犯。

3、强化能力、规范答题

综合模拟训练是第三轮复习的重要任务,训练的目的一方面是熟悉高考的模式,灵活分配时间,增加临战经验;另一方面进一步发现知识上的漏洞和能力上的缺陷,以便及时进行弥补。为了提高训练的实效性,训练题的选择要突出针对性、典型性、综合性、灵活性、探究性和开放性。每一个题应该是每一类题的代表,做到由题及类,触类旁通。对于文科综合,要进一步强化应试技巧训练,特别是要科学地安排好地理、历史、政治各科所用的时间,保持适宜的答题速度,同时要根据高考要求,规范答题,讲究卷面质量,字迹不要潦草,尽量减少涂改,卷面要整洁、干净给人以美感。

二、高三地理复习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

1、为什么感觉地理有点难?

人们产生地理比较难的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是过去(特别是初中)没有学过地理,基础知识跟不上;其二地理内容广、综合性强,短期接受比较困难;其三自然地理部分需要理解的知识比较多,有些计算还比较复杂,最后是随着新课改的开展,高考试题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死记硬背的知识检测已经逐渐被能力立意所取代。

地理其实并不难。过去基础不好不用怕,通过第一轮系统复习,可以将初中地理知识补上,高中地理知识进一步加强和夯实;地理知识内容丰富,高三上学期在时间安排上,可以适当向地理倾斜;自然地理部分虽说有点难,但只要把重心放在理解上,搞清楚有关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题例和图型变化,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的理解或原理的运用,这样就会化难为易,一旦理解就不容易忘记。。

2、进入高三,地理方面要做好哪些准备

首先是思想上要有学好地理的决心和信心;其次是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和个人条件,准备一套初中地理教材、一本与教材配套、内容比较详细的地图册,笔记本、错题登记本各一个,还可以向老师了解一些有关地理方面的网站,有时间去浏览一下;最后是有条件的班级,可以在教室墙壁贴上中国地图和世界地图各一张,墙角放一个地球仪,再订阅几份与地理有关的报刊杂志供大家传阅,坚持看一看午间或晚间电视新闻。

3、如何安排复习时间

一般来说,早晨挤一点时间看一下教材,课间看一看地图,一方面可以换一换脑筋,另一方面通过日积月累,逐步掌握一些国家和地区的位置。如果有大块的时间(例如节假日),最好在上午安排复习地理,因为文综一般都在上午考,可以有目的地培养自己地理方面的兴奋点。

4、如何搞好空间定位

空间定位是学好地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因为区域地图是综合能力考查中地理命题的重要载体,空间区域判断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答题成绩。空间定位的方式有许多,经线(度)与纬线(度)、国家或地区的轮廓特征以及相对地理位置都可以作为判断的依据,训练空间定位可以使用填充图,每天坚持填几幅,积累一段时间后,就会由手中有图发展到心中有图。

5、怎样选择复习资料

可以选择一、二本复习资料作为参考,复习资料不要贪多,重点消化一本就行了,不要迷信名校、专家,每种资料都说自己是最好的。对于自主命题的地区来说,资料最好选本地的,这样针对性要强一些。

6、怎样处理好做题与看书的关系

地理复习中要克服两个极端,一个是光看书不做题,这样会眼高手低,缺乏实战经验;另一个是以做题来代替复习,长期在题海中挣扎,精力花了不少,成绩总是不见提高。地理复习中抓住课本是关键,因为课本是考试的依据和范围,考题不拘泥于课本但最终还是源于课本,只有抓住课本才能有好的收效。抓住课本的同时,还要适量做题,做题既可以巩固课本知识,还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更能训练自己的思维。最后需要提醒的是现在一些资料是鱼龙混杂,不要把精力放在收集偏题、难题、怪题上,平时考试中遇到这样的试题可以跳过去不做。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在进入高考冲刺阶段时,不要再做那些模拟题、信息题,可以把近年来全国各地的高考试题找出来做一做,一方面高考试题相对比较规范,另一方面可以提前找到高考的感觉。

全国高考大纲对地理 地球运动 的要求是什么? 在全国卷的考试中占多少分值?

 准备报考成人高考小伙伴们,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呢?快来和我看看成人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吧。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成人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成人高考地理常考知识点

 1、形成欧洲温带海洋性气候的主要原因有(盛行西风,沿岸有强盛暖流);

 2、新垦区的农业发展较快,机械化水平较高,农产品出口较多的有(巴西,阿根廷);

 3、反映我国热量自北向南变化规律的是(针叶林-针叶阔叶混交林-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林);

 4、关于非洲(海岸线平直,海湾,岛屿很多);

 5、有关南北美洲的叙述(原来陆地是相连的,后被巴拿马运河隔开);

 6、世界面积最大的湖泊是(里海);

 7、(卡拉库姆沙漠)位于中亚西南部;

 8、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冬不冷夏不热,气温年变化较少);

 9、北回归线经过亚洲气候类型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10、亚欧大陆中部,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分布着(温带草原带);

 11、拉丁美洲是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12、关于非洲(黄金和金刚石居世界首位);

 13、我国内陆上与邻国接壤最多的省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4、我国(土地资源丰富,类型多样);

 15、印度的主要家作物有(水稻,小麦,棉花,黄麻,茶叶)。

成人高考地理常见原理规律归纳

 1.经度的递变

 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

 2.纬度的递变

 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

 所有纬线都是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

 所有经线都是交于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

 5.南北半球的划分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6.东西半球的划分

 20°W往东至160°E为东半球,20°W往西至160°E为西半球。

 7.高中低纬的划分

 南北纬30°之间为低纬度,30°-60°之间为中纬度,60°-90°之间为高纬度。

 8.比例尺大小与图示范围

 相同图幅,比例尺愈大,表示的范围愈小;比例尺愈小,表示的范围愈大。

 9.地图上方向的确定

 ①一般情况,“上北下南,左西右东”;②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的箭头指向北方;③经纬网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0.等高线的疏密与坡度

 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

 11.等高线的凸向与地形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的地方为山谷,向低处凸出的地方为由脊。

 12.不同日期的分界线

 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地球上的“昨天”。

 13.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①比较稳定和安全的宇宙环境;②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存在液态水;③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有足够引力吸引大量气体,形成大气层。

 14.地球的自转

 ①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②周期(1恒星日,即23时56分4秒);③速度(角速度:除极点外,其它各点均为15°/时;线速度:1670COSФ km/h);④地理意义(a.昼夜更替,周期为1太阳日,即24小时。b.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越向东,地方时越早,c.地球表面水平运动的物体,其运动方向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拓展阅读:成人高考各科目复习技巧总结

语文:尤其要重视作文

 从每年的考试状况看,很多平时成绩不错的考生在考场上都会把握不准考试时间,尤其以作文为甚,经常写不完。作为成考考生,很多都有社会工作经验,届时只须正常发挥,表现出一定的思想深度,就可以取得不错的分数。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成人高考作文题将做调整,以前成人高考作文题一般是定题目,限制体裁,但今年作文题改为“自选动作”,作文题只是给出一个话题,考生自己定题,自己立意,自定体裁,完全不受限制,这么调整的目的是给考生更大的发挥空间。这种题型在成人高考的语文试卷中首次使用,考生相对比较陌生,考生在平常要多练习这方面的写作能力。

 专家们特别提醒考生,写作文时要把握好文章主旨,无论任何文体,都要把握其中心思想;此外,重点理解材料内涵;第三,作文要有一定深度。

  数学:答题时遇到难题就放弃

 首先要注意复习概念。大纲是所有考生都需要彻底理一遍的首要复习材料。所有的概念都须搞清记熟,查漏补缺。在做题的时候,要强调做题质量。从9月份开始,做题是考生这一段时间必须勤加练习的重要内容。综合题、模拟题、历年真题都是最后阶段的必练题目。

 从近几年的数学题来看,没有很难的题,考题以常规题为主,只要考生能够将常规题答准确,一般就能够拿到120分左右。

  英语:注意多做练习题

 从《考试大纲》来看,语音题占7%,词汇语法题占27%,完型填空占13%,阅读理解占40%,短文写作占13%.考生要想在成考中取得好成绩,必须在最后阶段多做练习题,同时多看英文书报,这样提高词汇量。通过做题,可以体会到写作者的思路,并领会出题人的思路。需要提醒考生的是,在做题的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的答案与标准答案不符,这时考生就不要固执地坚持自己的理解,要调整自己的思路。复习语法知识时,不能只顾记忆语法知识,要通过做题发现出题人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考某一个知识点的。

 在谈到做阅读理解题时,要想在阅读理解题得高分,还是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在答阅读题的时候,先初步浏览一遍文章,在阅读的过程中,遇到某一个关键词、专业名词、或者作者的某一个观点,考生就应该特别注意,这些一般会成为考试的对象。有的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喜欢反复看文章,这样会影响答题效率,一般看一遍文章就可以开始答题了。最后,在谈到短文写作时,写作题不会很难,一般就是写封信、或者介绍某个地方、或者描述一个场景。只要考生动笔写了,没有单词、语法错误,都能够得分。再有,她提醒考生一定要注意时间分配。考生一定要训练自己15分钟完成完型填空,10—15分钟完成一篇阅读理解,这样才能合理分配整个考试时间。

  政治:善于结合时事复习

 在谈到政治课复习时,政治考的内容为四块: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占28%)、毛泽东思想概论(占28%)、邓小平理论概论(37%)、时事政治(占7%)。在最后复习阶段,要注意记忆并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否则就很难下笔答题。其次,适当做一些模拟题,即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概论的基本原理,来分析、认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主要以简答、辨析题的方式来考。

  冲刺阶段复习小窍门

 同时,分别给考生提供了一些复习的小窍门:其一:根据试题比重复习。在考生拿到的复习教材中,一般都附有《考试大纲》,在每门功课的《考试大纲》中,则注明了每章的知识点和各种题型在试卷中所占的比重和分值,考生可对照大纲进行复习;其二:注意每个章节的总序和总结。每个章节的总序和结语涵盖了本章最重要、最主要的内容;其三:临考前晚浏览书本。把自己平时的每一本习题册都翻一翻,看的时候不用太细致,而只需要浏览一遍就行。

高考地理有哪些考点

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区时的应用。

地球自转的方向、速度和周期。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黄赤交角。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2分左右

湖北高考用的什么卷

专家指出,要掌握一些应考策略,总结各种题目的解题方法,并注意检验和训练,强化应考能力。笔者认为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及时回归书本,巩固知识体系,突出《考纲》、《说明》的重点。

在总复习阶段,大脑中要一定脉络的地理基础知识体系,以不变应万变。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之一是题干在教材之外,答案在教材之内。所以,只要仔细审题,就能够将试题所考内容落实到地理教材的具体单元章节内,答题就有可能八九不离十。认真研究《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在涉及每个单元章节的若干考点中,了解哪一考点或哪几个考点相对重要,大胆取舍,有舍必有得。

强调“双基”、突出主干一直是高考地理试题命题的原则。在高考复习中重点抓住学科内最基本、最常见的主干知识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地球运动中的时间、日期计算、日照图的判读,大气环境中的天气与气候、全球性大气环境问题,陆地环境中的地形地貌、水资源、河流、地下水,海洋环境中的海水性质、洋流与环境、海洋资源,农业、工业、交通、人口、城市、环境、区域国土整治、可持续发展等等。另外高考不回避已经考过的知识,某些考点的重复率极高。比如时间的计算一直都是地理高考的经典选择题目,虽说几乎年年都在考,但呈现形式却年年不同,一直作为全卷的区分题出现。

注意近几年考查的主干知识。2010年高考命题会在现有的体例、难度和回归教材的特点上,延续现在的命题理念和风格的特色。变化在于主干知识的命题角度,地理原理、分布规律的特殊性,因此考生要特别注意近几年主要考查的主干知识有哪些,这些主干知识还可以从哪些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考查;还有哪些主干知识没有涉及,对于近几年没有考查过的知识点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复习课本莫忘细节。考生复习的最后阶段,要回归课本,把课本上所有内容细细看一遍,许多因为系统复习漏掉的细节,都要重新过一遍。考生千万不要忽略了书上图表下的小字,许多考生复习时粗略带过,到了考场上才追悔莫及。举例来说,往年高考中曾经考过的月相和地下水就不属于大纲之列,课本上详细讲解的也只限于小字部分。

2、强化限时定量训练,训练解题能力。-

按照高考的题量命题,考生应在规定时间完成,逐步提高答题时间和正答率。如此做法着眼点一是如何审题,如何去提取最有效的信息;二是引导考生追求解题思路、过程,适时地给考生进行规律的总结,教给考生方法,让考生有一个明显的提高,有一个质的飞跃。

-看书和做题不可偏废

地理学科是对不少文科考生的“软肋”,对部分考生提出的“复习地理是不是该多多做题,看书有没有用啊?”对这一问题,王老师表示,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学科,学文科的同学都知道,相对于自然地理、区域地理来讲,人文地理较为简单,因此建议在学习人文地理时务必把课本理解吃透。

至于自然地理,只要把原理掌握了也很简单,就像给了一数学公式,考生需要懂得如何去运用公式来面对不同的题。自然地理题目千变万化,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无非是图文题的组合,因此需要考生抓住题目信息,比如时间、地点一类,将有助于判断季节时区。难度较大的是等值图一类的题,只要多做多练,记得高高低低一类诀窍也是很有用的。因此自然地理不仅要看书,背死原理,还要多多做题,才能积累经验。现在是四月,应该把每天的复习安排得明确一些,比如练一组题之类。

3、专题复习的方法

至于怎样重组知识,怎样突破专题,应有一个明确的思路,制定相应的专题及复习方案,为提高效率可采用“看、想、做”的复习方法。

1、看要点、想内容。每个专题已把相关联的知识点归纳在了一起,看知识要点,采用“过**”的方式,在脑海中再现相关内容,一是温故知新,二是对其中薄弱环节可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加强。这样,既省时又省力、效果好、针对性强。

2、看图、想空间(想原理)。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近年的高考几乎是无图不成题,所以,每天都应要求学生坚持抽时间看图,变手中的图为“心中的图”,以强化空间概念和图文转化能力。

3、看典例、想思路。“典例”可以是以前的错题,可以是薄弱知识环节的典型例题,也可以是经典的高考题。把它们归在一起,经常翻看,总结、分析解题的思路,有利于相关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4、看思路、找方法。每节课或每个专题教师都要围绕核心内容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分析,一方面指导学生掌握核心知识的灵活运用,另一方面通过例题的分析掌握该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形成规律性的解题模式。在课堂上要注意加强运用例题分析归纳的模式对学生进行解题模式的训练和巩固,使学生牢牢掌握。

5、做真题、找感觉。第二轮复习时间紧,搞题海战不可取。但必须适量地做一些“真题” (高考题、经典模拟题或例题),及早找到高考考场感觉,对新情境题型,还要总结解题技巧,寻找对策,以提高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4、有效运用“地理语言”作答,要学会“踩点”。

从近几年高考地理试卷答题情况看,考生文字表述能力比较差。主要表现:答题没有思路;语言不规范(不用地理语言);不全面;没有层次;答不到点上等。究其原因:简答题是一种较新的题型,学生接触的时间短;没有答题的思路;没有答题的技巧(良好的习惯和地理学科技巧)等。平时的训练不到位。因此,后阶段复习要向失误学习,不断总结学习过程中知识性和非知识性错误,从对错误的分析和纠正过程中,弄清概念、规律,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避免“会而不对,对而不全,全而不优”的现象。组织答案前要充分思考命题者意图,答案要既合题意,又合命题者意图。答案表述要准确精练。作答时,三类材料各有解析特点:文字材料---直接用、总结用;地图和图画材料---解释地图、看图会说话;数字材料---会把数字变文字、重在比较。要认识到规范就是高考分数,规范是张开理想翅膀的重要羽翼。

从对从2007年高考地理试题分析可知,答题是否规范越来越成为整张试卷的区分点。能不能较好地吻合标准答案,能不能用科学的地理术语表达,都成为当今学生能不能取得高分的分水岭。大家应该做到语言规范、条理清晰、答题全面,答题有效性强,最好养成一定的解题习惯即①先读题,把有效的信息画一画;②再根据图例看图,从图中解读有效的信息,圈一圈;③思考题目问什么,应该调用教材哪部分的内容,题干、图中可以利用的信息有哪些;④根据分值,思考采分点,用规范、正确的地理语言,突出关键词进行组合答题。

地理解题通常有“三步曲”:捕捉信息→处理信息→整理答案。但高考试题往往是“非一般的、非常规的”,需要考生具备发散思维与多端思维能力,所以训练时,不但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还要注意用实际去联系理论,逐步形成科学的地理思维模式。整理答案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很多学生对于开放性试题,虽然理解了,思路也正确,但就是没有回答正确或回答不完整。针对这一情况,在平时训练语言表达时要注意以下两点:①条理性。答案要分段,分要点,条理要清楚,脉络要分明,决不能长篇大论;②层次性。把有把握的、精彩的答案放在前面,如果没把握,怕漏答,可以适当多答几条,但要将把握性不大的放在后面,对一些不很清楚的地理名词,可采用模糊答法。

5、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除注意复习方法外,第二轮复习还应注意心理素质的培养。大多数学生经过前期数月的紧张复习,身心俱已疲惫,学习热情有所下降。这时,许多学生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一方面,企盼高考尽快到来,及早结束这种“痛苦的煎熬”;另一方面,随着高考的不断临近,由于惧怕高考失利,又希望高考不要到来,每天都处于焦躁不安的状态中,心神不定。这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高原现象”,其实“高原现象”并不代表学生的生理极限和学习效率的绝对顶点,这好比是长跑运动中出现的“极点”现象一样,只要咬牙坚持住,度过短暂的困难期,一切都会好转,会越跑越轻松。针对学生的“高原现象”,可以在以下几方面寻求突破:

(1)引导学生坚定信念、相信自己。战胜别人的是英雄,只有战胜自己的才是圣人。要想在千军万马中脱颖而出,必须有一颗坚强的“心”。

(2)在复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分析、反省自己的复习状态,并从中体会到自己的提高。对其中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要求学生与老师或同学们多交流,以寻求解决的办法。

(3)指导学生恰当安排各门功课的复习时间,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这样不容易产生疲劳感。

(4)课堂复习和训练要合理把握高度和难度,有些教师对做过的题不想再让学生做,简单的题觉得交给学生做没多大的意思,在二轮中一味地去追新题、难题、怪题,结果在“新、难、怪”的路上越走越远,也越走越困惑。其实做题巩固的是知识、练的是方法、培养的是能力,只要能达到目的即可,不必追求大量,尤其是一些难度过大的题,在近年高考更重基础且难度不断降低的情况下,更是没有必要。

6、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引领学生把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把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巧妙的与当前热点问题或热点区域联系起米,关注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关注社会发展和我国的国情。如: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资源及能源问题;三农问题;南水北调;大型水利工程的建设及流域的综合治理: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问题:中外的友好关系;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等。比如南堡油田的开发;“嫦娥一号”的发射;孟加拉国热带风暴潮带来的灾害等;例如今年南方的冰雪灾害;“嫦娥一号”上天和探月计划;我国将建第三南极考察站;文昌航天基地建设等等。

二、地理复习的常规误区

误区1:沉迷题海,盲目做题

一些学生由于对“做题”理解的偏差,而误认为只要多做题就能“取得成功”。其实适度的做题是对的,如果不进行适度的做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就会片面和不深刻,但是习题的知识覆盖面是有限的,它无法覆盖教材中的所有知识点,如果对习题缺乏选择性,就会出现重复的机械劳动,因而练习的收效甚微。为此高三复习不能只做题,要注意练习的有效性和精练性,要在练习过程中不断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通过训练,培养良好的考试习惯、应试技巧。

误区2:忽略基础、求难求深

许多学生对考纲不研究,对考纲的要求不明确,加上对自己的实际能力不了解,往往高估自己的实际水平,因此在地理复习过程中对基础题不屑一顾,而一味地钻难题,追求巧解偏题怪题,忽略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因而在高考中频频出现失误。为此学生在复习中应该熟悉地理主干知识和理解主干知识,要注意查漏补缺,将没有牢固掌握的基础知识及时记忆和掌握,对理解有误的知识要及时加以改正,做到“题不二错”,从而为高考打下扎实的基础。

误区3:主次不分、一味求全

由于高考试卷受卷面、考试时间的限制,不可能涉及所有知识点,试题的覆盖率是有限的。因此学生在地理复习的过程中,要根据考纲的要求和知识范围进行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础上,还要注意主次分清,要突出对重点知识的复习,在复习中应该采取以下策略:1、重点知识重点复习;2、常考常错的知识多次复习;3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等理解不够的知识要多下工夫;4、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规律要注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进行复习,并多变化问题情境进行思维和解答训练,从而促进对知识的理解。为此学生在今后的地理复习中应该抓住地理主干知识如:地球运动、时间计算、等值线、气候、灾害、工农业和城市的区位分析、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开发与评价等进行重点复习和加强训练,以求得复习效益的最大化。

误区4:重视解题、忽视过程

到了高三阶段,练习量大增,但许多同学没有注意做练习的习惯养成,在做练习中存在以下一些不良的习惯:1、追求做题的数量而忽视做题的质量;2、审题不认真,在具体做练习时,没有静下心来逐字逐句地通读习题材料,没有认真细致地审图。为此在平时的复习中,如果学生在做练习时能够关注解答的过程,尤其是解答中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障碍,那么在高考中也就不会出现诸如审题、答题习惯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在平时的解题中还能注意总结解题方法,并经常进行解题思路的训练,那么学生的解题能力一定能够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二轮复习中,还应适当注意应试技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总之,高考是以选拔为目的的考试,高考备考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只要让学生认准目标,持之以恒,以一种健康的、积极的心态迎接高考,相信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最高水平。

2014-2015年高考地理综合题命题的选材,设问有何特点

湖北高考用的什么卷介绍如下:

湖北高考采用新高考I卷。

2023湖北省采用新高考“3+1+2”模式,用新高考I卷考试,满分750分。湖北省普通高考文化总分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全国统考科目成绩和3门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满分为750分。

2023年湖北高考用的新高考全国I卷还是II卷

2023湖北高考采用新高考I卷。新高考I卷II卷都是由教育部依据同一份考试大纲命制的,两份试卷的试题结构基本相同,区别不大。

湖北新高考I卷满分750分,其中必选语、数、外3门各150分,共450分。物理、历史2选1满分100分,以原始分计入高考总成绩。政治、地理、生物和化学4选2单科满分100分,总分200分,是通过等级赋分的方式把卷面分转换成等级分后计入高考成绩。

2023湖北高考试卷难不难

从试卷难度上看。湖北省用的是新高考I卷,据考生反应新高考I卷相比于全国甲卷、全国乙卷等试卷类型难度上要有所提升。预计2023湖北高考试题难度是普通水平,中等难度。

考生主要还是加强基础知识的掌握,以不变应万变。随着新高考I卷难度系数的上升,高考录取分数线势必会下降;相反,高考录取分数线必然会上升。试题难度应该不会有太大的提升或降低,只能小幅波动,但相信会有结构上的一些调整和变化。

近年高考地理综合题中小题的设问特点:

一是切口变小,指向更具体的地理要素,并关注要素间的关联性分析。如要求考生关注的不是两地宏观的气候特征,而是要求考生观察更小切口的降水要素的时空分布特征,并能分析不同区域大气环流对降水的影响。

二是对某些问题作出了行为动词或外加条件的限制,使设问更具单一性,避免考生“模式化”答题或“惯性化”作答。如对考生的答题行为作出了明确的要求:“描述、评价、说明、分析、比较、简析、判断”,而37题的第(2)问还对考生设置了问题思考的的方向性限制:“从环境承载力和运输条件角度考虑,判断深圳市转出企业应转至何地并说明理由。”

文章标签: # 地理 # 复习 # 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