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研究 教育研究

2017高考卷二文科数学,2017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卷2

tamoadmin 2024-05-31 人已围观

简介1.写数学题的时候学会了数字一变就又不会了怎么办?2.数学高考各专题占多少分,全国一卷省区(一共十三个专题)3.机器人挑战高考文科数学得了105分是怎么回事? 17.(12分)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 (1)求sinBsinC; (2)若6cosBcosC=1,a=3,求△ABC的周长 18.(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

1.写数学题的时候学会了数字一变就又不会了怎么办?

2.数学高考各专题占多少分,全国一卷省区(一共十三个专题)

3.机器人挑战高考文科数学得了105分是怎么回事?

2017高考卷二文科数学,2017年高考文科数学全国卷2

17.(12分)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ABC的面积为?

(1)求sinBsinC;

(2)若6cosBcosC=1,a=3,求△ABC的周长

18.(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AB//CD,且

(1)证明:平面PAB⊥平面PAD;

(2)若PA=PD=AB=DC,,求二面角A-PB-C的余弦值.

19.(12分)

为了监控某种零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检验员每天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16个零件,并测量其尺寸(单位:cm).根据长期生产经验,可以认为这条生产线正常状态下生产的零件的尺寸服从正态分布N(μ,σ?).

(1)假设生产状态正常,记X表示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中其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的零件数,求P(X≥1)及X的数学期望;学科&网

(2)一天内抽检零件中,如果出现了尺寸在(μ–3σ,μ+3σ)之外的零件,就认为这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

(ⅰ)试说明上述监控生产过程方法的合理性;

(ⅱ)下面是检验员在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的尺寸:

9.95

10.12

9.96

9.96

10.01

9.92

9.98

10.04

10.26

9.91

10.13

10.02

9.22

10.04

10.05

9.95

经计算得,,其中xi为抽取的第i个零件的尺寸,i=1,2,…,16.

用样本平均数作为μ的估计值,用样本标准差s作为σ的估计值,利用估计值判断是否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剔除之外的数据,用剩下的数据估计μ和σ(精确到0.01).

附:若随机变量Z服从正态分布N(μ,σ2),则P(μ–3σ<Z<μ+3σ)=0.997?4,0.997?416≈0.959?2,.

20.(12分)

已知椭圆C:x?/a?+y?/b?=1(a>b>0),四点P1(1,1),P2(0,1),P3(–1,√3/2),P4(1,√3/2)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上.

(1)求C的方程;

(2)设直线l不经过P2点且与C相交于A,B两点.若直线P2A与直线P2B的斜率的和为–1,证明:l过定点.

21.(12分)

已知函数=ae?^x+(a﹣2)e^x﹣x.

(1)讨论的单调性;

(2)若有两个零点,求a的取值范围.

(二)选考题:共10分。

请考生在第22、23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2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1)若a=-1,求C与l的交点坐标;

(2)若C上的点到l的距离的最大值为,求a.

23.[选修4—5:不等式选讲](10分)

已知函数f(x)=–x?+ax+4,g(x)=│x+1│+│x–1│.

(1)当a=1时,求不等式f(x)≥g(x)的解集;

(2)若不等式f(x)≥g(x)的解集包含[–1,1],求a的取值范围.

写数学题的时候学会了数字一变就又不会了怎么办?

6月7日,2017高考拉开帷幕,第一天考查语文和数学两门科目。

2017年是“新高考”第一年。那么,今年的高考试题命制的总体思路为何,是否突出了高考的育人功能和建设核心价值观的使命,是否做到了强化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的考查、强调高考的选拔功能和教学引导作用,是否做到了着力提高命题质量,突出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学性?

科学实施命题设计,落实立德树人

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指出:“2017高考语文的命题重点,是以提高语用水平、塑造思维品质的关键能力标准,以提升审美境界、涵育人文精神的学科素养标准,以加强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的核心价值标准,推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实现。”

“2017年高考语文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命题工作全过程,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彰显语文科在高考科目体系中所独具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优势功能。”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分析。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全国卷3道写作试题的命制均突出了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

全国Ⅰ卷作文“中国关键词”,引导考生用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他们所认识的中国,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专家分析,“试题意在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向外国青年‘讲好中国故事’。写作要求将‘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作为明确指令,鼓励考生理性思辨,畅所欲言。”还有专家指出,北京卷作文“共和国,我为你拍照”,引导考生将个人命运与共和国发展紧密结合。

5万名上海考生,是上海实施全新高考改革方案的第一批考生。对于上海的作文题,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主任张中良教授认为,“预测”这个题目考生可以从个人写到社会,不会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比如大到可以写行业、写地域等的预测问题。例如在大的视角看,线上电商如何冲击实体店等;又如自己家乡、所在城市,如何预测其发展之路。”

今年的语文命题还为考生发挥批判性思维提供了空间。“比如由关键词‘大熊猫’延伸到动物乃至生态保护的迫切,借‘空气污染’论述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呼唤。考生可以直面发展中的问题,正视前进中的矛盾。”有专家分析。

聚焦优秀传统文化,彰显文化自信

“突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重点、全面彰显文化自信,不仅是语文科的应有之义,更是优势和职责所在。”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据介绍,今年语文命题材料选取着重于展示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德情操。全国卷名篇默写中,庄子《逍遥游》、荀子《劝学》、曹操《观沧海》等分别呈现出自我超越、自省好学、乐观进取的优良品质。文言阅读中,浙江卷引用《论语》中孔子与子贡、颜渊的对话,引导考生品评古人好学勤勉等品质。

今年语文命题还在材料主题规划方面力求让传统照进现实。如全国Ⅱ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青花瓷兴起”,青花瓷崛起是大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全球文明交融的硕果,题目引导考生了解古代丝绸之路的重大意义,进而对当今的“一带一路”倡议有更深了解。

数学命题在展示传统文化方面也着力很多。“2017年数学试卷通过多种渠道渗透数学文化,有的通过数学史展示数学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的通过向考生揭示知识产生的背景、形成的过程,体现数学既是创造的、发现的,也是不断发展的;有的通过对数学思维方法的总结、提炼,呈现数学的思想性。”有专家分析说。比如全国Ⅱ卷第3题考查等比数列,试题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引入,然后通过诗歌提出数学问题,阐明试题的数学史背景。全国Ⅰ卷第2题以我国太极图中的阴阳鱼为原型,设计几何概型以及几何概率计算问题。浙江卷第11题以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创立的割圆术为背景,设计在圆内计算正六边形的面积问题,使考生深刻理解到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考查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注重应用能力

“2017年数学科高考以考生现实生活的问题为背景设置试题,要求考生应用数学原理和数学工具解决实际问题。体现了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符合高考改革中加强应用性、实践性的特点。”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介绍,2017年数学试卷采用大题、小题结合的方式,全面、深入考查学生的应用能力。全国Ⅱ卷第19题以水产品养殖方法为背景,设计了根据样本数据分析比较新、旧养殖方法产量的问题。试题的第一问设计为根据直方图估计某事件的概率,第二问设计为根据整理的数据进行随机变量间独立性的检验,第三问设计为根据直方图,估计总体中位数,灵活地考查了概率与统计知识。天津卷文科第16题以电视连续剧播放为背景,考查线性规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抽象概括和运算求解能力。

今年,在上海和浙江进行的综合改革试点中,首次命制不分文理的数学试卷。“两省市的试卷更强调各类考生必须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无论是常规题还是创新题,是数学问题还是应用问题,都设计出自然合理的情境、控制情境的抽象程度,力图使考生能正确理解题意。”有专家分析。

“在试卷文字总量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今年高考语文将文学类与实用类文本均设为阅读必做题,对思维方式不同、素养构成有别的考生形成了全方位考查。而信息筛选、逻辑分析、审美鉴赏、语言运用等能力的全面覆盖,将有利于语文能力素养更为全面的考生脱颖而出。”深圳中学特级教师王木森分析。

在张家口市第一中学特级教师尤立增看来,把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本均设为必考内容,其实是“四两拨千斤”,“将会扭转语文教学一线因应试而产生的偏差,促使语文基础教育加强对学生实用文本阅读能力与文学艺术素养的全面重视。”

展现高考改革成果,引导一线教学

2017高考语文试卷的客观题总的分值相应增加了14分。“通过调整,考生的书写总量下降了,但阅读总量尤其是思维含量并未降低,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往年大体持平。选择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综合分析、概括理解、文本鉴赏、语言积累运用等方面的能力,目标更明确,重点更清晰。尤其是多项选择题的增加,可以进一步拉开区分度,更好地发挥考试的选拔功能。”教育部考试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同时,2017高考语文还加强了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题型上增加了表达得体和逻辑推断等测试。据该负责人分析,这样一方面使得命题基础性、区分度更为突出,另一方面也将引领一线语文教学,促进语文学科建设。比如考查逻辑推断,就向中小学语文教育释放了清晰的信号:学校应该凸显语言学习及运用,强化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课内的“学得”与课外的“习得”学用并举。

上海的“新高考”也为原先的教学秩序提供新的参考。参加“新高考”的考生,一进入高中就被要求学会主动选择,如何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和特长,再对照报考高校提前发布的相关专业的招考科目要求,从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6门科目中选出参加等级考的3门科目,还要参加大量的研究型学习和科创活动、社会实践。

“针对上海学生在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中反映出的应用类文体阅读写作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两年,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增加了科技类、图表式说明文的教学;针对在网络语言环境中长大的这一代孩子的实际,也加强了对于使用得体、规范的汉语表达训练。”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三语文教师骆蔚说。

“今年语文的阅读量增加了8%左右,鼓励学生不仅要精读、细读,还要大量阅读。因为阅读量上不去,思维能力就上不去。这样的命题思路会对一线教学产生很好的导向作用。”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温儒敏说。

数学高考各专题占多少分,全国一卷省区(一共十三个专题)

高考数学试题既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加入了一些创新元素,一些题目题干的叙述方式比较新颖,突出体现了考纲中对于“数学文化”的考查要求。2018高考数学可能将继续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思想方法为考查重点,遵循考试大纲的各项规定,注重对数学通性通法的考查,以体现基础性和创新性的考查目标。

第一阶段

基础差的同学们可以看过来了,只看课本,认真的看课本,掌握每一个公式定理。(学习哥说:基础差的同学们不要盲目问我买什么参考资料好啦,书本先看起来)

怎么掌握呢?去了解它的推理过程,最后做到自己能够推出这个公式,别以为这一项没用,要知道近几年的题都考到了公式证明。

当掌握了公式定理之后,开始做课本的例题。课本的例题的思路比较简单,其知识点也是单一不会交叉的,如果课本上的例题你拿出来都会做了,说明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力。

把课本的例题刷完,感觉积累了一些信心,前面的题是和课本例题一个级别的,如果课本上所有的题都会做了,那么基础夯实可以告一段落。

第二阶段

高中数学,大抵是划分为三角函数、立体几何、数列、统计、导数和圆锥曲线等。专题怎么练呢,认真研究例题,然后先尝试自己重做例题(一定要理解了解题过程和原理再去做),再做资料书上专题章节后面的题。做数学只会套公式可以解出简单的题目,数学题有很多解题技巧,一般大题也有固定的解题思路,学习哥下面会一一说明。

一、仔细研读教材,串联知识成体系

高考数学试题往往会直接借助教材中的一个内容改编成高考题,例如,2017年全国Ⅱ卷23题(不等式选考题)第二问改编自湘教版选修1-2(文科)第51页例3。全国Ⅰ卷19题第二问中的第一小问答案直接来自人教版必修3第80页阅读材料。在复习过程中,考生需要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中相关内容,包括每个概念、例题、注释、图形,准确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在知识网络的交汇处设计试题是近几年高考数学的一大亮点。考生可以将教材的数学知识串成串,连成线,汇成面,尽力和高考要求对位,处处体现各知识板块间的相互联系与综合,并加以训练。

二、夯实基础知识,不能只“玩技巧”

最新修订的考试大纲中,考试目的第一条就是“我们高考命题要突出基础性”。高考数学卷中基础题大约占80%,无论是一轮、二轮,还是三轮复习都必须把“三基”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作为重中之重。这就提示我们在复习时,抓好抓牢基础题,夯实基础,拿严拿准拿稳基础分,做到基础得满分。近年来,高考数学试题往往注重对通性通法的考查。

三、优化解题策略,防止“小题大作”

解题思路要优化,解题方法要简捷。高考选填题,小题要小做,注意巧解,善于使用数形结合、特值(含特殊值、特殊位置、特殊图形)、排除、验证、转化、分析、估算、极限等方法,一旦思路清晰,就迅速作答。不要在一两个小题上纠缠,防止“小题大做”“一算到底。建议选填题一般不要超过40分钟,争取又快又准,为后面的解答题留下充裕的时间,防止“超时失分”。解题策略:会做的题目力求不失分,注意准确表达和规范书写;部分理解的题目力争多得分,如果遇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确实做不来,可将它分解为一系列的步骤,或者是一个个小问题,能解决多少就解决多少,能演算几步就写几步,这叫“大题拿小分”。若题目有两问,第一问想不出来,可把第一问作“已知”,先做第二问,实施跳步解答。

四、强化定时练习,常思常看“错题本”

全国卷数学的试题结构和题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每个题型考察的知识点、方法、角度等相对固定。掌握了全国卷的各种题型,就基本把握住了全国卷命题的灵魂。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考生可以定时练习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真题并遵循“快、稳、全、活、细”的原则,即运算要快,力戒小题大做;变形要稳,防止操之过急;答案要全,避免对而不全;解题要活,不要生搬硬套;审题要细,不能粗心大意。

同时,建议考生建立自己的专项错题本,定时练习后,及时反馈矫正,特别是对于那些因为概念理解不深刻、知识记忆失误、思维不够严谨、方法使用不当的典型错误,一定要收集成册并加以评注,指出错误原因,经常翻阅,常常提醒自己,也有利于考试时增强自信心。

五、研读考试大纲,用好、用准参照系

《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试对考生的知识要求,也是考生复习迎考最重要的“参照系”。针对教材与复习笔记逐一对照,看是否得到了落实,确保没有遗漏。对照考纲,找出哪些内容是薄弱环节,找出平常考试中的答题失误,及这些内容涉及哪些知识、方法、解题的策略等,然后采取补救措施。可按内容分析,也可按题型分析。特别是大纲中调整的内容,必须高度重视,明确要求,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圆锥曲线中最后题往往联立起来很复杂导致k算不出,这时你可以取特殊值法强行算出k过程就是先联立,后算代尔塔,用下伟达定理,列出题目要求解的表达式,

2.空间几何证明过程中有一步实在想不出把没用过的条件直接写上然后得出想不出的那个结论即可。如果第一题真心不会做直接写结论成立则第二题可以直接用!用常规法的同学建议先随便建立个空间坐标系,做错了还有2分可以得!

3.立体几何中,求二面角B-OA-C的新方法。利用三面角余弦定理,设二面角B-OA-C是∠OA,∠AOB是α,∠BOC是β,∠AOC是γ,这个定理就是:cos∠OA=(cosβ-cosαcosγ)/sinαsinγ。知道这个定理,如果考试中遇到立体几何求二面角的题,套一下公式就出来了,还来得及,试试?

4.超越函数的导数选择题可以用满足条件常函数代替,不行用一次函数。如果条件过多,用图像法秒杀~不等式也是特值法图像法~

5.选择题中如果有算锥体体积和表面积的话,直接看选项面积找到差2倍的小的就是答案,体积找到差3倍的小的就是答案,屡试不爽!

6.解三角形的问题,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面积公式,通常有两个方向,即角化成边和边化成角,得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哪个方便一些,遇到复杂的题就把未知量列成未知数,根据定理列方程组,然后解方程组即可。

7.解数列题注意等差、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证明数列是等差或等比直接用定义法(后项减前项为常数/后项比前项为常数),求数列通项公式,如为等差或等比直接代公式即可。

8.立体几何题证明题注意各种证明类型的方法(判定定理、性质定理),注意引辅助线,一般都是对角线、中点、成比例的点、等腰等边三角形中点等等,理科其实证明不出来直接用向量法也是可以的。计算题主要是体积,注意将字母换位(等体积法);

9.线面距离用等体积法。理科还有求二面角、线面角等,用建立空间坐标系的方法(向量法)比较简单,注意各个点的坐标的计算,不要算错

10.概率与统计题主要有频率分布直方图,注意纵坐标(频率/组距)。求概率的问题,文科列举,然后数数,别数错、数少了啊,概率=满足条件的个数/所有可能的个数;

11.函数题,第一步别忘了先看下定义域,一般都得求导,求单调区间时注意与定义域取交。看看题型,将题型转化一下,转化到你学过的内容(利用导数判断单调性(含参数时要利用分类讨论思想,一般求导完通分完分子是二次函数的比较多)

12.求极值(根据单调区间列表或画图像简图)、求最值(所有的极值点与两端点值比较)等),典型的有恒成立问题、存在问题(注意与恒成立问题的区别),不管是什么都要求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注意方法以及比较定义域端点值,注意函数图象(数形结合思想:求方程的根或解、曲线的交点个数)的运用

13.证明有关的问题可以利用证明的各种方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理科的数学归纳法)。抽象的证明问题别光用眼睛在那看,得设出里面的未知量,通过设而不求思想证明问题

14.圆锥曲线题,第一问求曲线方程,注意方法(定义法、待定系数法、直接求轨迹法、反求法、参数方程法等等)。一定检查下第一问算的数对不,要不如果算错了第二问做出来了也白算了。第二问有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记住“联立完事用联立”,第一步联立,根据韦达定理得出两根之和、两根之差。因一般都是交于两点,注意验证判别式>;0,设直线时注意讨论斜率是否存在。

15.最值或范围问题基本思想还是函数思想,将要求解的量表示为某个合适变量(斜率、截距或坐标)的函数,利用函数求值域的方法(首先要求变量的范围即定义域—别忘了delt>;0,然后运用求值域的各种方法—直接法、换元法、图像法、导数法、均值不等式法(注意验证“=”)等)求出最值(最大、最小),即范围也求出来了)。

好文推荐

独家资料丨学习方法丨应试技巧丨政策新闻丨励志文章丨物理君说

高中物理丨高中数学丨高中英语丨初中物理丨初中数学丨初中英语

(文章转自网络,因无法查询出处无法标注来源,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机器人挑战高考文科数学得了105分是怎么回事?

一、2015-2017年全国卷II数学(理)各模块分值占比(总分450分)

二、2015-2017年全国卷II数学(理)各章分值(三年总分450分)

在选择、填空题中,每年必考的考查内容包括:集合、复数、平面向量、程序框图、线性规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三角恒等变换求值、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表面积或体积、直线与圆、双曲线或抛物线的方程及其几何性质、计数原理(理科)。

在解答题中,第17题考查解三角形或数列,第18题考查统计概率或立体几何,第19题考查立体几何或统计概率,第20题考查解析几何或导数,第21题考查导数或解析几何,第22题考查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第23题考查不等式选讲。

在6月7日,人工智能机器人“准星AI-MATHS”,首次公开挑战高考数学考试。

通过对2017年高考北京文科数学卷和文科全国数学卷Ⅱ进行挑战,它分别用时22分钟和10分钟,获得105分和100分的成绩。

科大讯飞研究院院长、国家863计划人类智能项目负责人之一的胡国平表示,AI-MATHS已达到较高水平,未来在辅助数学教学等方面将实现应用。

AI-MATHS是依托清华大学大数据、人工智能、自然语言识别等,研发的以自动解题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系统。

当天考试前,专家组通过技术验证确认其在完全掐断题库、断网、无人干涉、仅有12台服务器的情况下进行考试。18:28分,工作人员将北京文科数学卷作为首套考题录入系统,仅22分钟后AI-MATHS完成答卷,成绩为105分;随后全国通用卷二卷再次录入,系统仅10分钟完成,成绩为100分。

“丢分主要在应用题,可能它不明白题目的意义。”三位评卷人之一的成都七中数学教师祁祖海说,AI-MATHS在一些大题的解题策略上与学生略有不同。“有一道立体几何题,它不按套路出牌,解得很巧妙;有道概率统计题,里面有句‘教师人数两倍多于男学生’,它可能就没有理解。总体达到班上中等学生水平。”

让祁祖海感到奇妙的是,一些证明题AI-MATHS还得到了步骤分,“它结果虽然算错了,但之前的正确解题步骤得了分,可能是后面知识点用错了。”

研发的AI-MATHS的核心团队于2015年参与由科大讯飞牵头承接的国家863课题《基于大数据的类人智能关键技术与系统》,并主导子课题《初等数学问题求解关键技术及系统》,此次公开测试成绩也将作为该课题阶段评测的重要指标。

“这是人工智能首次公开挑战高考题目,我们挑战的目标就是以检验人类智能的方式,来检验人工智能,结果看来比较理想。”胡国平说,“认知”是当前人工智能的难点,“让机器人意识到‘把一个苹果吃了,这个苹果就没有了’这就是认知。选择数学高考,也是因为比较语文、地理等科目,数学的语言体系较为封闭,便于人工智能认知。”

“现阶段,数学解题机器人主要应用在辅助教师教学,和分析学生的学习上。它能针对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推送知识点,帮助学生告别‘题海’。”胡国平说,此次参考前AI-MATHS的学习量仅500套试题左右,练习量实际上是仅为普通高中生的一半。

目前,AI-MATHS团队已研发了可自动批阅主观题的“准星智能评测系统”等AI教育系列产品。其中的“准星智能评测系统”就是一支智能笔加上后台的人工智能系统,学生用这支笔来答题,系统就能对学生答题的数据进行全过程采集,对并对学习力进行“画像”。

由于机器人的模型、算法是弹性的、可拓展的,未来AI-MATHS还可以在金融、医疗、交通等众多领域实现迁移发展。

文章标签: # 数学 # 高考 # 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