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高考鉴赏诗歌的形象-高考诗歌鉴赏关于形象的要求

tamoadmin 2024-08-08 人已围观

简介1.怎么理解鉴赏诗歌,从哪些角度去鉴赏?2.如何提高诗歌创作能力?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4.高考诗歌鉴赏中的“菊”形象怎么理解鉴赏诗歌,从哪些角度去鉴赏?角度一:从语言角度——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诗人所炼之“意

1.怎么理解鉴赏诗歌,从哪些角度去鉴赏?

2.如何提高诗歌创作能力?

3.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

4.高考诗歌鉴赏中的“菊”形象

怎么理解鉴赏诗歌,从哪些角度去鉴赏?

高考鉴赏诗歌的形象-高考诗歌鉴赏关于形象的要求

角度一:从语言角度——

古典诗歌语言的形象性(塑造形象)、含蓄性(言此意彼)、凝练性(言少意丰)、跳跃性(节奏感及想象联想)以及语言的整体风格,常常成为高考的命题置疑点。任选角度可以从炼字的角度来把握关键字词表情达意的作用,体会诗人所炼之“意”。鉴赏诗歌时特别要关注作谓语的动词、形容词和作修饰语的数词、叠词、表颜色的词和包孕性强的虚词。

示例: 过香积寺 王维(2003年高考全国卷试题第17题)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答案及答题思路:诗眼分别是“咽”和“冷”(第一个层面:明确答出第一问)。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月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第二个层面:具体分析文本,回答“为什么”),“咽”、“冷”二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衬写出了作者本身禅寂的心境(第三个层面,诗眼在表现景物特点,表达诗人情感方面的作用)。

角度二:从捕捉意象角度——

什么是意象?清人吴乔说:“诗意大抵出侧面。”(《围炉诗话》)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是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单位。

有两类诗:一类以意象单纯、内涵丰富取胜;另一类意象繁富,结构复杂,乍看炫眼,而细加咀嚼,又不难把握其内在、清晰的情感脉络。

示例一:鹧鸪天 晏几道(2004年广西、海南等省高考题)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怎奈归期未可期。

答案:“杜鹃”是古典诗歌中常见的一个意象,它那“不如归去”的啼叫表达了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诗人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来表达游子思乡这一主题。最后两句是说:不是不想回家,只是自己不能决定回去的日期。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浪迹天涯有家难归的感慨。

示例二: 滁州西涧 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解答分析:诗人表达丰富复杂的感情,写作上或触景伤情(烟雨、残月、江水、片云),或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或托物传情(月、雁、笛、柳)。这一类题型的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意象的寓意并把握意象与作者主旨、情感的关系为突破口,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题干中的关键词一定要答具体“哪些”、“怎样的”、“什么样的”。

答案:后两句描绘的意象有:春潮、雨、野渡、舟自横;这些意角的组合创设出一种孤寂、闲适的意境,表达了作者自甘寂寞的恬淡胸襟。

角度三:从表达方式的角度——

诗词中主要运用记叙、议论、描写、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衬托、渲染、动静、点面结合);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或融情于景)。

示例: 江城子 苏 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岗。

鹧鸪天 贺铸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如何提高诗歌创作能力?

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感情或暗示着深刻的哲理,诗人的主观情感由形象这一载体表现出来,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诗歌“形象”。

诗歌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和主观形象(客观形象就是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主观形象是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我”的形象),也包含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约客》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和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

形象分析,重要者是要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亦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如《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人通过几组浅显的意象,表现了奔波劳碌的旅人的形象,又如《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表现出诗人伤感的离别之情。所以在鉴赏诗歌形象时,仅凭诗歌表象来揣度诗人的情感是不全面的,意象的选择往往表现诗人情感好恶、哀乐的寄托,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通过六组有意选择的意象,诗人把旅途的倦怠、对飘泊生活的无奈和家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出来,感情就显得更醇厚和凝重了。

在指导学生分析诗歌形象时,首先是先让学生有一定的形象储备,比如“残月”往往暗示思念、“柳丝”喻指离别等等,积累一定量的形象后,学生会形成初步的形象鉴赏,但学生这时往往又会形成“刻板印象”,凡碰到类似的都会做统一的解释,意象单一化了,因此应该让学生有所区别,特别是相似形象在不同诗歌中不同的含义。如此方能让学生真正把握诗歌形象的真正意蕴。

二、 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诗歌表达的载体,分析诗歌的语言,要从词句入手,理解诗歌语言的意蕴,体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诗歌语言具有凝练、含蓄、抒情、跳跃等特点,而更重要的是诗歌语言的语境义,不同的语境可以使平凡的字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评曰: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为何一普通的闹字在这里用得好?因为它写出了春意盎然,百花争艳的景象,类似的还如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又如2003年全国高考题中分析王维《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月色冷青松”中的“咽”和“冷”字,谓此二字为全诗“诗眼”。“咽”字本为动词,冷本为形容词,在此,咽、冷二字就用了拟人的修辞,泉水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而照在青松上的月光,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更幽冷,“咽、冷“二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故此二字为全诗诗眼。

学生分析诗歌语言,最大问题在于笼统,套话过多,有的因为诗歌读不懂,就直接写“诗歌语言生动、精妙”等话,言不及意。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诗歌作详细的分解,即把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确地表述出来。然后在让学生明确具体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它在诗中起到的作用。这样指导学生来分析,学生就不会有无从下笔之感。要言之,根据词语的语境义来分析,就会有明确的思路。

所以,不管题目如何要求,分析语言最要者结合诗境、语境,就不会茫然无措。

三、评价诗歌的写作技巧

古典诗歌是用很少的、固定的字数去表现一定的人物、景物,借以表达某种情感,仅凭语言的高度凝练还不能够完全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写作技巧。

1、修辞手法。诗词中用到的修辞手法很多,有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寄寓等,象在《诗经》中运用娴熟的“比兴”手法,在后代如乐府诗中就大量用到,如《孔雀东南飞》中首二句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来起兴,喻焦仲卿夫妻分离。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往往不难看出,但其难处是把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弄明白,在教学中,有同学只是指出这首诗运用了何种修辞,但其作用却不提片言,这实际反映了鉴赏能力不够高。所以,要让学生明白诗歌中有哪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并且要知道这些修辞手法在诗歌中起到的作用,这样才能在实际的鉴赏中回答得全面具体。

2、表达方式。诗歌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四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其中考核的重点是描写与抒情。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抒情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在教学中,较难把握的是“虚实结合”,也有的称之为“虚实相生”。究竟何者为虚,何者为实颇难定夺。其实,虚实相对,“有者为实,无者为虚”,这是最根本的原则,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三类:⑴、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⑵、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如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其中“雕栏玉砌”便是虚景。⑶、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景是还没发生的,他体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便是设想的别后的虚景。而所谓“实”景,则简单得多,“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在鉴赏中,直接问到诗句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较少,常是间接问某一句或两句起到的作用,实质是问表达方式在其中的作用,因此,教学中应该明确的告诉学生这类问题的实质,应该如何回答。

3、其他的一些表达技巧。主要有烘托、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等。

烘托本是中国绘画的一种,在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在《姜斋诗话》中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话很好地表达出它的作用。

托物言志是种表现手法,主要是诗人借用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如梅花、菊花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青松喻正直不屈的品格,当然,具体到诗歌中作者所蕴含寄托的感情要具体分析。

所谓卒章显志,是诗人在文章的结尾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诗歌一般都有固定的模式,如基本上都是先景后情,或融情于景,尾联或隐或显表明自己的志向,只要明白这点,对于一些题目中要求回答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不至于措手无策。

四、把握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原则是“诗言志”,甚至有人极端地认为“有寄托生,无寄托死”,足见古人对诗歌寄托情感是如何的重视。归结起来,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五种。

第一、忧国伤时。包括了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表现了同情人民疾苦的感情,如白居易《卖炭翁》等等。

第二、建功报国。主要有抒发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也有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第三、思乡怀人。包括了羁旅愁思(柳永是很善于表现这种羁旅行役的情感),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如王昌龄的《闺怨》。

第四、赠别。主要表现亲友之间的离别之情,送别是古诗词的一个很重要的题材,诗人往往是通过送别表示挽留、坦陈心迹的感情。

第五、生活感受。这是一类无法划入其他的诗歌,包括寄情山水、田园风光,如王维大多数的诗歌;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借古讽今,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有青春易逝的苦闷,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等等。

在评价作品思想内容时,了解一些必要的文学史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太缺乏,对诗人的了解也仅限于课本上那几句简单的注解,并且往往容易形成单调、刻板的诗人印象,比如欣赏杜甫的的诗歌,不管题材如何,都是忧国忧民,象《月夜》这样的诗,说成忧国忧民,显然是失之千里。古云“知人论世”,如果平时能够引导学生多阅读有关的书籍,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讲述一些有关文学史的知识,对学生做这类诗歌鉴赏题是大有裨益的。

希望纳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诗歌鉴赏

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古典诗歌中的形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感情或暗示着深刻的哲理,诗人的主观情感由形象这一载体表现出来,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共同构成了极富美感的诗歌“形象”。

诗歌形象可以是人物形象,包括客观形象和主观形象(客观形象就是作者描写的人物,如《赤壁怀古》中的周瑜,主观形象是作品塑造的抒情主人公,如《雨霖铃》中“我”的形象),也包含诗人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来的事象(动作形象,如《约客》中的“闲敲棋子落灯花”)、物象(事物形象,如《蝉》中的蝉)和景象(景物形象,如“大漠孤烟直”“千树万树梨花开”)。

形象分析,重要者是要把握形象后面所蕴含的言外之意,亦即“象外之象,景外之景”。如《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人通过几组浅显的意象,表现了奔波劳碌的旅人的形象,又如《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表现出诗人伤感的离别之情。所以在鉴赏诗歌形象时,仅凭诗歌表象来揣度诗人的情感是不全面的,意象的选择往往表现诗人情感好恶、哀乐的寄托,如《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通过六组有意选择的意象,诗人把旅途的倦怠、对飘泊生活的无奈和家乡的思念之情表现出来,感情就显得更醇厚和凝重了。

在指导学生分析诗歌形象时,首先是先让学生有一定的形象储备,比如“残月”往往暗示思念、“柳丝”喻指离别等等,积累一定量的形象后,学生会形成初步的形象鉴赏,但学生这时往往又会形成“刻板印象”,凡碰到类似的都会做统一的解释,意象单一化了,因此应该让学生有所区别,特别是相似形象在不同诗歌中不同的含义。如此方能让学生真正把握诗歌形象的真正意蕴。

二、 诗歌的语言

语言是诗歌表达的载体,分析诗歌的语言,要从词句入手,理解诗歌语言的意蕴,体会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进而把握诗歌表情达意的语言特色。诗歌语言具有凝练、含蓄、抒情、跳跃等特点,而更重要的是诗歌语言的语境义,不同的语境可以使平凡的字句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红杏枝头春意闹”,王国维评曰: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为何一普通的闹字在这里用得好?因为它写出了春意盎然,百花争艳的景象,类似的还如张先“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字,又如2003年全国高考题中分析王维《过香积寺》中“泉声咽危石,月色冷青松”中的“咽”和“冷”字,谓此二字为全诗“诗眼”。“咽”字本为动词,冷本为形容词,在此,咽、冷二字就用了拟人的修辞,泉水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而照在青松上的月光,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更幽冷,“咽、冷“二字非常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故此二字为全诗诗眼。

学生分析诗歌语言,最大问题在于笼统,套话过多,有的因为诗歌读不懂,就直接写“诗歌语言生动、精妙”等话,言不及意。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对诗歌作详细的分解,即把读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诗句的意思明确地表述出来。然后在让学生明确具体哪个字是全诗的“诗眼”,它在诗中起到的作用。这样指导学生来分析,学生就不会有无从下笔之感。要言之,根据词语的语境义来分析,就会有明确的思路。

所以,不管题目如何要求,分析语言最要者结合诗境、语境,就不会茫然无措。

三、评价诗歌的写作技巧

古典诗歌是用很少的、固定的字数去表现一定的人物、景物,借以表达某种情感,仅凭语言的高度凝练还不能够完全达到表情达意的目的,还需要借助一定的写作技巧。

1、修辞手法。诗词中用到的修辞手法很多,有比喻、拟人、借代、对偶、夸张、象征、寄寓等,象在《诗经》中运用娴熟的“比兴”手法,在后代如乐府诗中就大量用到,如《孔雀东南飞》中首二句以“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来起兴,喻焦仲卿夫妻分离。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往往不难看出,但其难处是把修辞手法在诗歌中的作用弄明白,在教学中,有同学只是指出这首诗运用了何种修辞,但其作用却不提片言,这实际反映了鉴赏能力不够高。所以,要让学生明白诗歌中有哪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并且要知道这些修辞手法在诗歌中起到的作用,这样才能在实际的鉴赏中回答得全面具体。

2、表达方式。诗歌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四种: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其中考核的重点是描写与抒情。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抒情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在教学中,较难把握的是“虚实结合”,也有的称之为“虚实相生”。究竟何者为虚,何者为实颇难定夺。其实,虚实相对,“有者为实,无者为虚”,这是最根本的原则,具体说来,诗歌中的“虚”包括三类:⑴、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仙境。⑵、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如李煜《虞美人》“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其中“雕栏玉砌”便是虚景。⑶、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景是还没发生的,他体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便是设想的别后的虚景。而所谓“实”景,则简单得多,“实”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在鉴赏中,直接问到诗句运用什么表达方式较少,常是间接问某一句或两句起到的作用,实质是问表达方式在其中的作用,因此,教学中应该明确的告诉学生这类问题的实质,应该如何回答。

3、其他的一些表达技巧。主要有烘托、托物言志、卒章显志等。

烘托本是中国绘画的一种,在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在《姜斋诗话》中云:“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这话很好地表达出它的作用。

托物言志是种表现手法,主要是诗人借用事物来寄托自己的情怀,如梅花、菊花寄托自己高洁的情怀,青松喻正直不屈的品格,当然,具体到诗歌中作者所蕴含寄托的感情要具体分析。

所谓卒章显志,是诗人在文章的结尾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诗歌一般都有固定的模式,如基本上都是先景后情,或融情于景,尾联或隐或显表明自己的志向,只要明白这点,对于一些题目中要求回答作者的观点态度就有了明确的方向,不至于措手无策。

四、把握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的一个原则是“诗言志”,甚至有人极端地认为“有寄托生,无寄托死”,足见古人对诗歌寄托情感是如何的重视。归结起来,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有五种。

第一、忧国伤时。包括了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表现了同情人民疾苦的感情,如白居易《卖炭翁》等等。

第二、建功报国。主要有抒发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也有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的《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第三、思乡怀人。包括了羁旅愁思(柳永是很善于表现这种羁旅行役的情感),思念亲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如王昌龄的《闺怨》。

第四、赠别。主要表现亲友之间的离别之情,送别是古诗词的一个很重要的题材,诗人往往是通过送别表示挽留、坦陈心迹的感情。

第五、生活感受。这是一类无法划入其他的诗歌,包括寄情山水、田园风光,如王维大多数的诗歌;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刘禹锡的《乌衣巷》;借古讽今,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也有青春易逝的苦闷,如李清照的《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的《琵琶行》等等。

在评价作品思想内容时,了解一些必要的文学史知识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实践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对古代文学知识太缺乏,对诗人的了解也仅限于课本上那几句简单的注解,并且往往容易形成单调、刻板的诗人印象,比如欣赏杜甫的的诗歌,不管题材如何,都是忧国忧民,象《月夜》这样的诗,说成忧国忧民,显然是失之千里。古云“知人论世”,如果平时能够引导学生多阅读有关的书籍,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讲述一些有关文学史的知识,对学生做这类诗歌鉴赏题是大有裨益的。

高考诗歌鉴赏中的“菊”形象

* 菊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此诗描写的是野菊,野菊与东篱族完全不一样。它的生长环境是山野,自是“在野有幽色”。它的花色更清淡,不“为无人减妙香”。

参考答案

(四川卷)13.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8分)

此诗描绘的是在卷地而来的霜风中凋零的残菊形象。残菊与寒山、夕阳、新月、落叶、烟水等景物构成的是凄凉、肃杀的深秋景象,抒发的是惆怅之情。

2013年江西卷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8分)

此词中兰、蕙、菊三个意象都是高洁品格的象征。

参考答案

(四川卷)1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文章标签: # 诗歌 # 形象 # 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