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

2014高考生物选择题及答案,2014高考生物选择题

tamoadmin 2024-06-09 人已围观

简介1.高中生物大题如何答题(2)2.高中的生物选择题怎么提高?有什么好的办法?3.高考全国卷生物题型是什么4.一道生物高考题,算概率的。帮忙看看5.高中生物各章知识点总结及一些典型例题。6.高中生物选择题每次都错,怎么解决,感觉考得很细而且很多新信息高考生物:生物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1. 提倡“两遍读题” ?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限定(主语、

1.高中生物大题如何答题(2)

2.高中的生物选择题怎么提高?有什么好的办法?

3.高考全国卷生物题型是什么

4.一道生物高考题,算概率的。帮忙看看

5.高中生物各章知识点总结及一些典型例题。

6.高中生物选择题每次都错,怎么解决,感觉考得很细而且很多新信息

2014高考生物选择题及答案,2014高考生物选择题

高考生物:生物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审题、解题方法和技巧

1. 提倡“两遍读题”

 ? 第一遍,快速阅读,抓关键词;第二遍,放慢速度,缩小范围。限定(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

例1、(10江苏)为解决二倍体普通牡蛎在夏季因产卵而出现肉质下降的问题,人们培育出三倍体牡蛎。利用普通牡蛎培育三倍体牡蛎合理的方法是

A. 利用水压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 B. 用被? 射线破坏了细胞核的精子刺激卵细胞,然后培育形成新个体

C. 将早期胚胎细胞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卵细胞中,然后培育形成新

个体

D. 用化学试剂阻止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释放极体,然后培育形

成新个体

解析:读第一遍,明白题中所表示的意思;培育三倍体,考察有丝分裂、减数分裂以及特殊处理时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读第二遍,明白答案的四个选项意思的表述。A选项,抑制受精卵的第一次卵裂,得到的应该是四倍体;B选项,精子不提供染色体,得到的应该是单倍体;C选项染色体全部来自早期胚胎细胞,得到的是二倍体;D选项,次级卵母细胞后期内有二个染色体组,受精后不释放极体。细胞中会有三个染色体组。答案:D

  技巧诠释:有些选择题表述、逻辑等方面稍微复杂一点,读第一遍一般不太明白题意。如果我们采取两遍读题,通过抓关键词,从题干的主语、条件、要求、特征等方面进行限定,在结合答案选项,就能比较准确地明确试题所要考查的知识点、目的及能力要求等。

2. 掌握“错误原理”

“知识错误”排第一,“逻辑错误”排第二,“表述错误”排第三,“与题干要求不吻合”。排第四。

例2、(08四川)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一块牧草地上播种杂草形成杂草地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B. 在一块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C. 在一块牧草地上栽种乔木形成树林后,其恢复力稳定性下降

 D. 一块弃耕后的牧草地上形成灌木林后,其抵抗力稳定性提高

  解析: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一般呈相反的关系。牧草地上通过管理提高某种牧草的产量,可能会使杂草等其他植物的种类和数量减少,导致抵抗力稳定性降低。B选项,提高了牧草的产量,并未丰富其物种,营养结构、群落结构等并没有变复杂。属于知识性错误,当然,也涉及表述性错误。答案:B

  技巧诠释:在近几年的高考生物试题中,这类“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错误的是”试题将近了选择题的一半以上。其实,对这类试题来说,只要我们掌握“错误原理”,明确“知识错误”是不可原谅的错误,“逻辑错误”、“表述错误”的迷惑性较大,有些答案选项是正确的,但是与题干要求无关,也就能轻松作答了。

?

3.启用“对比思维”,有时候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取先对比、后排除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般都可以剔除有的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采取用已知的知识对比、排除后,推导出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正确或是错误。

  例3、(10江苏)为了探究生长素和乙烯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作用。科学家用某种植物进行了一系列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由此可初步推测

A.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会抑制该植物茎段的生长

B.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

C.该植物茎中乙烯含量的增加会促进生长素的合成

D.该植物茎中生长素和乙烯的含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

解析:本题考查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从题中左图可以看出,浓度高于10-6mol/L的生长素只是促进作用减弱,去掉A选项;从曲线看出,生长素含量达到M值时,植物开始合成乙烯,B项正确;从题中右图可以看出,生长素含量的增加会促进乙烯的合成,去掉C选项。从曲线看出,乙烯增加到一定程度,则生长素储量降低,即其储量达到峰值是不同步的,D项正确。

答案:BD

  技巧诠释:图表类,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甚至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针对有的选择题涉及到新材料、新情景、新知识等新内容的情况,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

?

  4. 注意一些生物学科特有的“潜规则”

生物学科有一些特有的“潜规则”。比如,验证性实验试题的结论一般要求与教材上的正面知识一致;课本上出现过的遗传性状(遗传病)要依据课本书写和推导;“遗传类型”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指的是“表现型”;遗传系谱图推导中没有说明“有病”指的就是“正常”等。

例4、(07江苏)下列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

已知I一1为携带者。可以准确判断的是

A.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B.II-4是携带者

C.II一6是携带者的概率为1/2

D.Ⅲ一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为1/2

解析:从图谱只能判断是隐性遗传病,去掉A选项,所以应该从常染色体遗传病或伴性遗传病两方面考虑,II一6 是携带者的概率分别是不确定或1/2 ,去掉C选项,Ⅲ一8是正常纯合子的概率分别是1/3或 1/2。去掉D选项。答案:B

技巧诠释:在解答一些特殊选择题的时,我们除了掌握相关知识外,还要注意一些学科特有的或者某些知识点特有的“潜规则”。只有在考虑了这些“潜规则”和知识陷阱的前提下选择出来的答案才能不被某些选项的迷惑。

?

5. 几种常见的选择题解题技巧

 ? Ⅰ. 认真审阅题干,确定解题思路。

 ? 选择题的题干属于已知提示部分,它规定了选择的内容及要求。现今高考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杂更隐晦更难把握,而此类试题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明确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审题应本着以下几个方面:

(1)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往提示了解题的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例5、用含有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根尖分生区细胞,一段时间后分离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可在这类细胞器内完全进行的生理过程是

解析:从题干描述来看,用含有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细胞,获得具有放射性的细胞器只能是线粒体和叶绿体,再加上根尖分生区细胞,就只能是线粒体。在线粒体内只能进行有氧呼吸的后两个阶段。答案:B

(2)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补充题干。

例6、(08理综)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

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

解析:本题考查种间关系图像的识别。据图可知甲与乙是捕食的关系。根据题意,丙专以浮游动物为食,且一次性向水池中投入大量的丙,这样丙一方面大量捕食乙,另一方面又与乙争夺有限的水池空间,最后乙逐渐灭绝,丙因为没有食物也死亡,所以最后剩下来的只有甲。答案:C

(3)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分析题干,排除干扰。

例7、(08全国)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A.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解析:通过审题易知,本题主要考查自身对照的运用。由于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故能确定实验变量为:“胰岛素”。实验组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审题时注意,观测指标设置为“小鼠症状的变化”,如何进一步确定相关症状与葡萄糖有关,故应

“后注射葡萄糖溶液”。给正常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会使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而出现休克等症状,而此症状可通过补充血糖来恢复。注射胰岛素出现症状只能说明胰岛素与症状的相关性;用注射葡萄糖溶液使症状消失说明了此症状与葡萄糖浓度的相关性。本题中的生理盐水属于干扰因素。答案:A

Ⅱ. 根据题型特点,采用不同方法

(1)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供选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个淘汰排除,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多种形式的选择题。

高中生物大题如何答题(2)

高考理综卷的理化生选择题:生物6个,化学7个,物理8个,每个6分,共126分。

一般来说,全国卷物理、化学、生物分别占的分值是理综满分300分,生物满分90分,化学满分100分,物理满分110分。

同时,也要清楚理综卷各个题型各占据多少分,基本高考的题型都是比较固定的,比如前面多少题是选择题,生物肯定会出一道遗传题,物理会有一道力学综合题,化学会有元素推理,这都是可以通过历年的高考题目反映出来的。

理综和文综不同的是,文综主观题较多,绝对是不能空着白卷的。理综很可能就是,一个细节不会,整个题就卡在那里了。很多同学经常做这个题做了一半,发现推导不出来了,慌慌忙忙又去推理另一个,然后又没做出来,最后啥都没做出来。

所以大家在做卷子过程中,还是要逐渐总结自己擅长的题型,这样在时间有限时避免慌不择路。

理综试卷是十分讲究答题规范的,严格按照步骤得分,因此在平时的训练时,就要做到按照试卷答案的规范步骤做题,尽量表达清晰,即使不会做也要力所能及的把能够分析出的公式罗列出来,考试时即使不会做也能获取不少分数。

扩展资料:

高考理综复习小贴士:

1、在做题的过程中,建议学生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对每一个专题模块或者综合训练时进行限时训练,有助于你加强对某一块知识的掌握程度,避免落入题海中没有效率。

2、在复习后期,特别要加强综合训练,就是找一个整块的时间好好做一套卷子。

3、主要可以提高解题速度;提高阅读、审题能力;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4、在理综卷中,物理占的分值最多,压轴大题也多是所谓的物理学科内综合题。因此物理不可马虎。

高中的生物选择题怎么提高?有什么好的办法?

 3. 启用?对比

 思维?,有时候用?已知?推导?未知?

 采取先对比、后排除思维,表格、图表以及选择题的四个选项常常存在对比关系,通过对比后,一般都可以剔除有的选项。如果出现一些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采取用已知的知识对比、排除后,推导出未知的知识或者选项正确或是错误。

 例3、(2007天津理综卷卷第6题)某植株成熟叶正常,部分幼叶出现病态,用Ca(NO3)2根部施肥后幼叶恢复正常。下面是施肥后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Ca2+、NO-3和H2O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解析:从题干描述来看,?部分幼叶出现病态,用Ca(NO3)2根部施肥后幼叶恢复正常。?说明植株缺乏Ca,而不缺乏N元素。所以,施肥后根尖成熟区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情况应该为:Ca2+的吸收逐渐增加后达到平衡(载体有限),去掉D选项;NO-3的吸收基本不变,去掉B选项;H2O的吸收由于收浓度的影响,吸收情况应该是先减少后增加,在趋于平衡,去掉A选项。答案:C

 技巧诠释:图表类,特别是表格和坐标图类选择题,常常需要我们启用?对比思维?,注意横向对比、纵向对比,甚至多方向对比,进而找出合适的选项。而针对有的选择题涉及到新材料、新情景、新知识等新内容的情况,我们要用?已知?推?未知?,即,如果三个已知选项都是错误的,那那个未知的选项就应该是正确的;如果两个已知的选项是错误的,那个未知的选项是错误的,那另一个选项就是正确的。

 4. 注意一些生物学科特有的?潜规则?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学科特点,都有一些特有的?潜规则?。当然,生物学科也有一些特有的?潜规则?。比如,验证性实验试题的结论一般要求与教材上的正面知识一致;课本上出现过的遗传性状(遗传病)要依据课本书写和推导;?遗传类型?没有特别指明的情况下指的是?表现型?;遗传系谱图推导中没有说明?有病?指的就是?正常?等等。

 例4、用放置太久的洗碗水做水质污染实验时,不能使0.01%亚甲基蓝溶液褪色,其合理解释是

 A.溶解氧太低,好氧细菌已死亡 B.亚甲基蓝溶液浓度太低

 C.好氧细菌大量繁殖 D.溶解氧太多

 解析:0.01%亚甲基蓝溶液是活体染色剂,不影响生物(细菌)的正常生理活动。好氧性细菌可以在洗碗水中大量繁殖,将蓝色的亚甲基蓝阳离子吸收到细菌细胞内,从而使0.01%亚甲基蓝溶液的蓝色褪去。故人们常利用亚甲基蓝作为指示剂,根据蓝色的褪色程度来鉴定水质的污染(检测好氧性细菌的相对数量)程度。当洗碗水放置时间过长时,水中溶解氧太低,好氧性细菌死亡,就不能进行有效地鉴定。同学们应该掌握指示剂变色的原理,注意水污染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水体自身净化所发生的变化。这些实验知识都要求与课本的正面知识(原理、操作、现象、结果、结论等)一致。答案:A

 技巧诠释:在解答一些特殊选择题的时,我们除了掌握相关知识外,还要注意一些学科特有的或者某些知识点特有的?潜规则?。只有在考虑了这些?潜规则?和知识陷阱的前提下选择出来的答案才能不被某些选项的迷惑。当然,有些同学或许会问:?那有那些潜规则呢?,这个需要同学们慢慢去收集和整理。只有这样,你们才能达到真正的理解和掌握。

 5. 几种常见的选择题解题技巧

 认真审阅题干,确定解题思路。

 选择题的题干属于已知提示部分,它规定了选择的内容及要求。现今高考注重

 学生能力的培养,题干的设置更复杂更隐晦更难把握,而此类试题一旦审题失误,必错无疑。故认真审阅题干,清除干扰,挖掘隐含,明确题目要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审题应本着以下几个方面:

 (1)审限定条件。

 限定条件的种类很多,如时间、原因、影响等。限定的`程度也不同,如根本、直接、最终等。选择的方向也有肯定否定之分,如是、不是,正确、错误等。描述的对象也有不同,如植物细胞、动物细胞,C3植物、C4植物,叶肉细胞、根尖细胞,细菌、真菌,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等。这些限定条件,其设问指向不同,往往提示了解题的思路。故应注意相关概念的区别,掌握相关概念的内涵。

 (2)审隐含条件。

 隐含条件是指隐含于相关概念、图形和生活常识中,而题干未直接指出的条件。隐含条件为题干的必要条件,是解题成败的关键。故应仔细阅读题干,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挖掘隐含,补充题干。

 (3)审干扰因素。

 干扰因素是指命题者有意在题中附加的一些与题无关的信息,干扰考生的解题思路,增加试题难度。故应有过硬的基础知识、敏锐的洞察力,分析题干,排除干扰。

 例5、(2008理综全国卷Ⅰ第1题)为了验证用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解析:通过审题易知,本题主要考查自身对照的运用。由于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用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故能确定实验变量为:?胰岛素 ?。实验组应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审题时注意,观测指标设置为?小鼠症状的变化?,如何进一步确定相关症状与葡萄糖有关,故应 "后注射葡萄糖溶液?。给正常小鼠注射胰岛素溶液会使鼠体内的血糖浓度迅速降低而出现休克等症状,而此症状可通过补充血糖来恢复。注射胰岛素出现症状只能说明胰岛素与症状的相关性;用注射葡萄糖溶液使症状消失说明了此症状与葡萄糖浓度的相关性。答案:A

 根据题型特点,采用不同方法

 (1)淘汰排除法

 根据题干所给的条件和提出的问题,将供选答案中不合理的答案逐个淘汰排除,达到去伪存真,以获得正确的答案。这种方法适合于多种形式的选择题。

 (2)比较筛选法

 将题目所提供的备选答案进行比较,将与题目要求不符者分步筛选掉,以求得正确答案。对于所提供的备选答案具有二重以上的前提条件或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彼此相似的题目宜用此法。

 (3)直选法

 对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原理、过程、规律的

 记忆型单选题,可利用已有知识信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

 (4)推理法

 解题时,从已知条件出发,正确运用有关的生物概念和原理进行步步逼近的逻辑推理,进而求得正确答案。对于比较集

 中考查生物基本概念和理论的题目宜用此法。

 (5)综合分析法

 对于一些不易直接判断出正确答案的选择题,常要进行细致分析、严谨的推理、正确的判断才可能得出正确答案。这样的方法称为综合分析法。解答复杂的选择题、及多选题多用此法。

 例6、(2008北京理综卷第2题)人被犬咬伤后,为防止狂犬病发生,需要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疫苗在人体内可引起的免疫反应是( )

 A.刺激效应T 细胞分化成为记忆细胞

 B.刺激吞噬细胞产生抗狂犬病毒抗体

 C.可促进效应B 细胞释放出淋巴因子

 D.产生与狂犬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解析:注射由灭活狂犬病毒制成的疫苗(抗原),刺激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从而把可能侵入人体内的狂犬病毒清除掉。这是被动免疫,也是体液免疫(如果狂犬病毒侵入细胞内,主要是神经细胞内,就很难预防和治疗了)。抗体是由效应B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是由效应T 细胞产生的,抗原再次刺激记忆细胞时会分化增殖形成大量效应细胞。答案:D

高考全国卷生物题型是什么

序言: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一定听过这样一句话:得选择题者,得天下。高考的选择题是非常多的,如果是理科生的话,一道选择题6分,分值非常高。对于生物题来说,总共有6道题,如果这6道题都可以做对的话,那么生物就可以考到一个满意的分数。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想要提高生物选择题分数的话,可以怎么做?

一、背书

虽然说生物是一门理科,但是需要背诵,并且生物是一门偏文科性质的学科。我们在高中三年学习的时候,一定要将早自习和晚自习的时间充分利用起来,多背书,这样才能够记住更多的知识。同时小编建议在冲刺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整理错题。因为高三的时候,很多学校都会举行考试,我们在考完试之后不要太关注考试的分数。应该关注错题,我们要将这些错题整理起来,这样在考试之前,才可以有效的复习。

二、多看错题

小编觉得如果想要提高生物选择题正确率的话,那么错题一定是非常重要的。错题是进步最好的方式,在考完试的时候,小编建议我们将错题归类起来,这样在复习的时候,也可以抓住重点。同时我们在遇到不会的题的时候,一定要去询问老师和身边的同学,这样才能够弥补知识上的短板。

三、合理安排时间

在考试的时候,时间非常短,而在理科考试的时间中,我们需要完成三门学科的题。所以我们一定要合理安排时间,如果生物成绩比较好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先做生物。在做生物题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让自己尽快的进入到做题的状态中,6道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错太多的话,没有办法取得很好的理科成绩。

一道生物高考题,算概率的。帮忙看看

高考全国卷生物题型是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题,简答题,计算题。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一个部分。目的在于阐明和控制生命活动,改造自然,为农业、工业和医学等实践服务。

高中生物怎么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细心的同学会发现,我们的生活其实与生物息息相关认真听课、多做习题。课堂上,学生要认真听讲,争取把老师讲的内容全都记下来一个不落,特别是那些难点,更要写得仔细一些,该画图的画图,该标注的标注。

画出生物知识点脉络图。虽然说只是画个图,但这个却是最难的,因为它要求同学们在脑海里要有一个宏观、全面的高中生物知识体系脉络。

多做生物小实验。随着地方条件设施的改善,越来越多的学校都有条件让学生们在课堂上开展生物实验。书本理解和动手操作,两者的感触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实验更能加深同学们对生物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高中生物各章知识点总结及一些典型例题。

一道生物高考题,算概率的。帮忙看看

上图为两种遗传病系谱图,甲病基因用A、a表示,乙病基因用B、b表示,Ⅱ-4无致病基因。甲病的遗传方式为__常染色体显性__________,乙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__伴X染色体隐性______。Ⅱ-2的基因型为_____AaX^bY_______,Ⅲ-1的基因型为____aax^BX^b________,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__7/32__________。 Ⅲ-2的基因型为AaX^BY,Ⅲ-3的基因型为AaX^BX^B或AaX^BX^b,分别考虑甲病和乙病,甲病Aa*Aa得正常为1/4,有病的为3/4,

乙病为X^BY*1/2X^BX^B或X^BY*1/2X^BX^b得正常的为7/8,有病的为1/8.,所以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是1/4*7/8=7/32

一道生物高考题请学霸帮忙

C

一道生物高考题

答案选D

A选项中说“一定大于”不对,这里给出的一条食物链,而“C”的食物可能不止“B”一种,所以“C”的总能量可能大于“B”

B选项错在“一直增加”上了

C选项中营养结构是稳定的,但不是不变的

D选项中因为此题给出的是食物链,那么被标记的“B”就可能被“C”吃掉,造成结果偏大

额……你这图咋是竖着放的,看完差点把脖子闪了…………希望采纳~~

最好的浓度是在A,B间没错

但是注意题目的意思,,它要改进方案..所以就是说要起到一个对比的作用

所以要在A点附近(浓度过低)和B点附近(浓度过好)和A,B2点之间(浓度刚好)选取起到对照的作用..也就是说它要证明浓度过低和浓度过高都无法使植物生长速度变快..和A,B之间的那组起到一个对照的作用,,然后找到最好的生长浓度

我也快要高考了。 .一起加油呵..~~

本题突破口在“Ⅱ-4无致病基因”处。由图,Ⅱ-3与Ⅱ-4的子女有患甲病的,而Ⅱ-4没有致病基因,因此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或X染色体显性遗传(排除Y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因是有女性Ⅲ-3患甲病),又因为Ⅱ-1与Ⅱ-2生育的女儿无甲病(若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Ⅱ-2必将A基因即致病基因随X染色体遗传给Ⅲ-1),所以甲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因为第一代均未出现乙病,而第二代出现了,因此乙病为隐性遗传(且子代在B基因上为杂合),即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X染色体隐性遗传(排除Y染色体隐性遗传的原因是有男性Ⅲ-2未患乙病)。突破口仍在“Ⅱ-4无致病基因”处。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Ⅱ-3为杂合即Bb,而Ⅱ-4没有致病基因即BB,那么子代不可能患病,而Ⅲ-4患甲病,说明乙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

综上,Ⅱ-2的基因型为AaXbY,Ⅲ-1的基因型为aaXBXb。

Ⅲ-2与Ⅲ-3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Y,1/2AaXBXB 1/2AaXBXb。因此如果Ⅲ-2与Ⅲ-3婚配,生出正常孩子的概率为AaxAa 1/4(甲病),XBYx1/2XBXB 0(乙病)XBYx1/2XBXBb 1/8。1/4x1/8=1/32。

答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X染色体隐性遗传;Ⅱ-2的基因型为AaXbY,Ⅲ-1的基因型为aaXBXb;1/32。

方法绝对正确。

希望我的回答 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疑问 请在线交谈 祝你:天天开心 心想事成 O(∩_∩)O ...

A

肝细胞中氧化分解有机物 可以生成CO2+H2O+能量

葡萄糖在肝细胞中可合成肝糖原,暂时储存

氨基转换和脱氨基作用大多发生在肝细胞中,所以D也对

肝细胞可以合成蛋白质,但不能合成各种蛋白质,比如肌球蛋白,只能在肌肉细胞中合成。

肝细胞可以合成激素,但不是所有激素,不如胰岛素,只能在胰岛B细胞中合成

所以A错

一道生物高考题,请求高手帮忙1

此题限于高中生物水平,就不考虑mRNA的两端非翻译区了(看来出题的连起始和终止密码也忘了,汗...)

两条链,AA共200个,mRNA碱基600,AG是200,TC就是400,那么DNA中,有意链和它一样,模板链相反AG400,TC200,所以在简单情况下考虑此题选600(实际肯定大大多于此)。

求一道生物高考题

增长率的公式是: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原先的数量

增长速率的公式是:单位时间内增长的数量/单位时间

所以两者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从图像上看关键要看横坐标的含义,从而来明确是增长速率还是增长率

05年一道生物高考题

D。。。

人类细胞都起源于同一个受精卵,所以基因组成几乎完全一样,由于细胞分化导致表达不同。所以A错。。。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选择性的表达。也就是说,神经细胞选择表达了与其功能相适应的基因,从而转录出相应种类的mRNA;肝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与神经细胞在一定程度上不同,这些差异最终导致两者的mRNA不同(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相同的),这种不同,表现在蛋白质水平和性状上则体现为两种细胞在形态和功能上的不同。

解析一道生物高考题

1. RrBb 选育品种时用的水稻种子均是纯合体。如:RRBB、RRbb、rrbb,若有RRBB的水稻种子,就不用培育了,即没有RRBB的水稻种子,只有RRbb×rrBB的后代才含有AB配子。

所以单倍体育种时所用的花药,应取自RrBb。

2. RRbb XrrBB 杂交后得到 RrBb 的植株,可产生4种花药RB rB Rb rb 我们目标是RB。

3. 可育,结实 24, 既然加倍了 其基因型就是二倍体,是否可育关键看是否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是否结实关键是否完成受精作用,二倍体植株均可进行。

4. 可育,结实 24, 花药壁细胞是体细胞,二倍体植株均可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可以完成受精作用。

5 自然加倍植株 自然加倍植株各个基因位点都是纯合的,因此稳定。花药壁植株基因位点可能是杂合的,以后可能会发生分离,因此不稳定

6 测交: 与rrbb的植株杂交。

高中生物选择题每次都错,怎么解决,感觉考得很细而且很多新信息

先找了第一册的资料:

高中生物复习资料

绪论

§1、生物学: 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B)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1、具有共同的 和 基础。 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 )。 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

2、都有 。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都有 。生物对外界刺激能发生一定的反应。如:根的向地性,蝶白天活动,利用黑光灯捕虫,动物躲避敌害。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

4、都有生长、 。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保证种族延续。

5、都有 和 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

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A)生物科学的发展 三个阶段: 阶段; 阶段; 阶段;

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内容:细胞使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意义:

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DNA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4、(A)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1、 微观方面: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质。 生物工程实例:乙肝疫苗、石油草、超级菌

2、 宏观方面:生态学——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生态农业

§5、(A)学习生物学的要求和方法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1、(B)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1、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C(最基本)CHON(基本元素)CHONPSKCaMg ]

2、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Mo、Cu、B、Zn、Fe、Mn (牧童碰新铁门))

植物缺少 (元素)时花药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花而不实)

3、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2、(B)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 ①水(约60-95%,一切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②无机盐(约1-1.5%)

有机物: ③糖类 ④核酸 (共约1-1.5%) ⑤脂类(1-2%)

⑥蛋白质(约7-10%是一切活细胞有机物含量最多的,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3、(C)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意义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良好的溶剂 ②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4、(C)无机盐离子及其对生物的重要性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Mg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5、(C)动植物体内重要糖类、脂质及其作用

1、糖类 C、H、O组成 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

种类: ①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果糖、核糖&脱氧核糖(构成核酸)、半乳糖

②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 乳糖(动物)

③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 糖元(动物)

四大能源: ①重要能源:葡萄糖 ②主要能源:糖类 ③直接能源:ATP ④根本能源:阳光

2、脂质 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分类: ①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②类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 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6、(C)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基本单位及其作用

蛋白质 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基本单位:氨基酸 约20种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都连结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结构通式: 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分子式

有关计算: 脱水的个数 = 肽键个数 = 氨基酸个数n – 链数m

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 氨基酸个数 - 水的个数 ╳ 18

功能:1.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催化作用,即酶

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

§7、(C)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

核酸 由C、H、O、N、P元素构成 基本单位:核苷酸(8种)

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有5种)A、T、C、G、U

构成DNA的核苷酸:(4种) 构成RNA的核苷酸:(4种)

§8、(C)组成生物体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9、(A)多种化合物只有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10、(B)生物组织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颜色反应: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颜色。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 + 斐林 → 砖红色沉淀 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成橘**;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蛋白质与双缩脲产生紫色反应 (注意: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和用法)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B)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有真正的细胞核)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细菌、放线菌、乳酸菌、硝化细菌、支原体。(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是真核。

§2、(C)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第22页)

§3、(C)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成分:蛋白质和脂类分子 结构:双层磷脂分子层做骨架,中间镶嵌、贯穿、覆盖蛋白质

特点:结构特点是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功能:1、保护细胞内部 2、交换运输物质 3、细胞间识别、免疫(膜上的糖蛋白)

物质进出细胞膜:1、自由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不需载体和能量(O2、CO2、甘油、乙醇、脂肪酸)

2、主动运输:低浓度运向高浓度,需要载体和能量。意义:对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营养和离子吸收,常考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根吸收矿质离子)

§4、(C)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功能:含多种物质(水、无机盐、氨基酸、酶等)是活细胞新陈代谢的场所。提供物质和环境条件。

§5、(C)线粒体和叶绿体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机能旺盛的含量多。程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场所,生命体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含少量的DNA、RNA。

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DNA、RNA。

§6、(C)其他细胞器的主要功能

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7、(C)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真核细胞核包括核液、核膜(上有核孔)、核仁、染色质。功能:是遗传物质复制和储存的场所。

§8、(C)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最主要区别: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有明显核区——拟核) 支原体是原核中最小的

原核细胞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是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 细胞膜与真核相似。

§9、(B)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特点:分裂间期历时长

§10、(C)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及比较

1、过程特点: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复制、蛋白质合成)。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2、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变化特点: (体细胞染色体为2N)

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 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

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4N),后期消失(4N→0),存在时数目同DNA。

3、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前期:植物由纺锤丝构成纺锤体,动物由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质分裂不同,植物中部出现细胞板;动物从外向内凹陷缢裂。

§11(A)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1、 有丝分裂:绝大多数生物体细胞的分裂、受精卵的分裂。

实质: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意义:保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 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3、无丝分裂: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例:蛙的红细胞分裂

§12、(A)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分化的意义:普遍存在的。经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13、(A)癌细胞的特征、致癌因子

1、 癌细胞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易扩散、转移)

2、 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辐射)、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癌变内因:原癌基因激活。

§14、(A)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内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呼吸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膜通透功能改变。

本章实验:§1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2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解离(15%盐酸和95%酒精)→漂洗→染色(碱性龙胆紫)→制片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1、(A)酶的发现 几个实验

§2、(C)酶的概念: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3、(C)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 ((B)实验讨论题) 酶催化作用需要适宜温度和pH值

§4、(B)ATP:三磷酸腺苷 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结构式:A—P~P~P 中间是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A的磷酸键线断裂

§5、(B)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ATP ===== ADP + Pi + 能量(1molATP水解释放30.54KJ能量)

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6、★★ 光合作用(自然界最本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水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方程式:CO2 + H2018 ——→ (CH2O) + O218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

2、色素:包括叶绿素3/4 和 类胡萝卜素 1/4 色素分布图:

色素提取实验:丙酮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3、★ 光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条件:必须有光,色素、化合作用的酶

步骤:①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 H2O—→2[H] + 1/2 O2

②ATP生成,ADP与Pi接受光能变成ATP

能量变化:光能变为ATP活跃的化学能

4、★ 暗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基质 条件:有光或无光均可进行,二氧化碳,能量、酶

步骤:①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②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ATP生成有机物

能量变化:ATP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关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

5、★意义:①制造有机物②转化并储存太阳能③使大气中的CO2和O2保持相对稳定。

§7、(B)渗透作用的原理、细胞吸水、失水

1、渗透吸水: 条件:半透膜、浓度差

2、植物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当膜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吸(失)水。原则:谁浓度高谁获得水

3、植物吸水方式:①吸胀吸水:无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干燥种子、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渗透吸水:成熟植物(具大液泡)细胞吸水方式。

§8、(B)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由根运输到茎、叶, 1-5%留在植物体内, 95-99%用于蒸腾。

§9、(B)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 指除了C、H、O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共13种。

§10、(C)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1、矿质元素吸收:交换吸附,主动运输(需能量),与呼吸作用参与。

2、利用:①多次利用:K离子, N、P、Mg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缺少多次利用元素时老组织受损)

②只利用一次:Ca、Fe、Mn形成稳定的化合物。(缺少时新组织受损)

§11、(D)合理施肥

§12、(C)糖类代谢

(氧化分解)—→CO2 + H20 + 能量

食物 合成

肝糖元 葡萄糖 分解

其他有机物 (血糖) (合成)—→肌糖元

(转变)—→脂肪、非必需氨基酸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80-120mg/dL。过高、过低的疾病:

§13、(B)脂质代谢

食物 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

脂肪

其他化合物的转化 甘油、脂肪酸 ————→CO2 + H20 + 能量

————→ 糖元

§14、(B)蛋白质代谢

小肠吸收 组织蛋白、酶、激素

组织蛋白分解 氨基酸 新的氨基酸

其它化合物转化 氨基 (转变)—→尿素(特有)

(转氨基) (含N部分)

——→ CO2+H20+能

§15、(C)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不含氮部分 糖类、脂肪

糖类 脂肪

氨基酸 蛋白质

§16、(C)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17、(D)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和人体健康

§18、(C)呼吸作用(生物氧化)

1、概念: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经过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释放能量。

2、场所: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3、无氧呼吸:

2C2H5OH(酒精) + 2CO2 + 能量(植物细胞、酵母菌)

1分子葡萄糖 2分子丙酮酸 2C3H6O3 (乳酸)+ 能量

(动物、人、马铃薯块茎细胞、甜菜块根) 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全部反应在细胞质中进行,条件时没有氧气参与。

4、有氧呼吸:

第一步: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丙酮酸,[H]和少量ATP(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二步:丙酮酸和水结合生成CO2,[H]和少量ATP (线粒体中进行)

第三步:前两步的[H]与吸入的氧气结合生成水和大量的ATP (线粒体中进行)

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分解,1mol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总能量2870千焦,其中1161KJ能量转移到ATP中,其它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呼吸作用的意义:①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9、(B)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1、同化作用:把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储存能量

①自养型(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主要指绿色植物、藻类;硝化细菌等

②异养型(直接摄取有机物)人、动物、营寄生、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2、异化作用:分解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释放能量

①需氧型(有氧呼吸)人、绝大多数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②厌氧型(无氧呼吸)寄生虫、乳酸菌等嫌气性细菌 兼性厌氧菌(无氧、有氧都能生存)酵母菌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1、(A)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A)生长素的发现:向性实验,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注意:光不是产生生长素的因素,有光和无光都能产生生长素 (化学本质:吲哚乙酸)。

§3、(A)生长素的产生(嫩叶、发育着的种子)、分布(广泛)和运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4、(C)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1、生长素的二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死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反应不同,根最适浓度是10-10mol/L,芽的最适浓度是10-8mol/L,茎的最适浓度是10-4mol/L。

2、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打顶活摘心使侧芽生长素降低,打破顶端优势

3、生长素的功能应用

①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根②促进果实发育。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籽果实③防止落花落果。

§5、(A)其他植物激素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6、(C)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激素、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7、(C)动物激素种类和生理作用 (第85页 表4-1)

§8、(C)激素调节

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在垂体,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在腺体。

§9、(C)对同一生理的调节:①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对生长的作用(增强效果)

②拮抗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发挥相反作用)

§10、(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其结构基础是 。包括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或腺体)

§11、(B)兴奋的传导: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未受刺激时,膜内 ,膜外 电位)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突触来传递。(单向传导)

注意:生物是多种因素共同调节的结果,动物所有行为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12、(B)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中央前回、语言区(S区、H区)

§13、(B)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书 页表4-2)

§14、(A)动物行为的产生,不仅需要运动器官的参与,而且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趋性: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性反应 本能: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B)无性生殖: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常见方式:①分裂生殖(变形虫、草履虫)②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芽体—小的生物个体

③孢子生殖(青霉菌、根霉)产生无性的生殖细胞

④营养生殖(草莓匍匐茎、葡萄、马铃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

⑤组织培养技术 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再分化 ⑥克隆

§2、(B)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生殖细胞(配子),经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合子(受精卵),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意义:由于后代具备双亲遗传物质,使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力,对生物的生存和进化有重要意义。

双受精: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指成熟的花粉粒中的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及两个极核同时受精。分别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将来分别发育成胚何胚乳。

§3、(D)减数分裂的概念:①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进行的。②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③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4、(D)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比较 ★

1、同源染色体:两条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复制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四条姐妹染色单体,这对同源染色体叫四分体。

4、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5、(D)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有联会、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 无联会、无四分体、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始终存在

减I中期染色体排列再赤道板两侧呈两行,分离时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单体不分开 有丝中期染色体排列再赤道板中央呈一行,分离时染色单体相互分开

§6、(C)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很重要

§7、(A)生物个体发育

1、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分为: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阶段

2、胚的发育:受精卵(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分裂成顶细胞和基细胞(靠近珠孔),顶细胞发育成胚(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基细胞发育成胚柄。

3、胚乳的发育: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细胞结合发育而成的三倍体。

4、发育情况: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5、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阶段。

6、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 受精卵→卵裂→囊胚(有一囊胚腔)→原肠胚(一胚孔、二腔、三胚层)

7、胚胎发育动向:动物极细胞外包形成外胚层,将来发育成表皮及其附属结构、神经系统、感觉器官(表、神、感)植物极细胞内陷形成内胚层,将来发育成消化道呼吸道上皮、肝脏、胰脏。

中胚层位于内外胚层之间。发育成骨骼、肌肉、血液、循环、生殖等系统。

8、胚后发育:幼体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后,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直接发育、变态发育)

很多同学和我聊天的时候都说,生物的知识点都掌握得很好,但是在做选择题的时候,往往还是力不从心。社长这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高中生物选择题一般都是单选题,因为高考题目数量有限,选择题并不会出现高中三年的所有知识点。纵观历年的高考题目,我们不难发现,生物选择题在出题上出的都比较细,一个选择题可能就是来自一个章节的知识点,考的知识点可能会很大,但是有的考点可能会很小,甚至是同学们在平时学习中不太会注意的知识点。

但是选择题对提高生物总成绩有着直接影响,“得选择题者得天下”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同学们在平时通过积累,需要总结出一些生物选择题的答题技巧,这样在面对不常见的考点时,从能从容冷静的分析题干,选出正确答案。

下面是高中生物选择题的技巧,5种解题方法+7种解题思路,看明白这些不怕高考拿不到高分!同学们赶紧看吧!

文章标签: # 细胞 # 生物 # 染色体